黄卫文
(广州市南沙大岗中学 广东广州 511470)
解析分组分享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黄卫文
(广州市南沙大岗中学 广东广州 511470)
体育是学生接受教育生涯中的必修课,有利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分组分享教学是高中体育教学改革重要内容之一,对提升教学效率有着显著的效果。该文则从合理划分学习小组、合理设置教学内容以及合理分享评价教学几个方面分析分组分享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望给体育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高中体育 教学 分组分享教学法 应用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推进,体育课程也开始引入分组分享教学法提高教学效率。该教学法通过创新的教学模式实现分层性应用,使学生丰富知识储备,提高体育锻炼能力。更重要是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学习能力,达到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的教学目的。
1.1 灵活性
分组分享教学除了对体育学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还适用于语文、数学、英语等其他学科。因为分组分享教学可以有效结合教学实际,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设计内容,呈现出较大的灵活性特点。高中体育教学可以在室内开展,也可在室外开展,一般多为理论知识选择室内,技能训练则在室外。
1.2 整合性
分组分享教学可以和除体育之外的学科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很多高中体育教师就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现代化教学设备,将分组分享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整合能帮助学生更快理解体育知识。
2.1 合理划分学习小组
科学合理的小组划分是保证合作分享教学法质量的前提,也能促进不同层次学生共同发展。在划分小组时要把握小组人数;有效的体育学习除了传统的动作模仿,还需要合作交流及自主探究等不同活动。所以教师在划分小组时不可有过少的人数,否则无法展开有效的讨论,反之人数过多不利于照顾到所有学生。相关研究指出,4~8个人是小组学习最佳人数,有利于教师全面指导。除了人数之外还要对小组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合理搭配;划分小组时应避免将优秀生和后进生搭配在一起,因为多数后进生会因学习水平产生自卑心理,一定程度上会阻碍优等生发展。教师应将认知结构、学习水平相当的学生划分在一个小组,促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并能和小组成员讨论,最后达成共识。以健美操教学为例,教师正是因为没有充分了解学生健美操掌握能力才未能将其先分组。在第二节课程,大部分学生已经了解健美操,此时可选择应用同质分组方式指导学生总结和探讨健美操内容及相关动作要点。体育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从更深程度把握学生学习程度,再到第三节课教学中就可运用异质分组方式,设置健美操比赛,根据比赛结果让已熟练掌握健美操的学生指导其他不熟练学生,也正是通过此过程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更能实现全班学生参与教学的目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除此之外,还可采用ABC分组模式,其中A组代表学习能力最强,B组和C组能力一般。需强调的是,高中体育教学目的在于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所以在划分小组时体育教师应优先考虑学生身体素质,从而才能满足个体差异。再以“跆拳道”教学为例,该课程对学生有较高的技能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应用ABC分组,其中A组教学时可设计难度较高的跆拳道动作, B组则需要掌握跆拳道动作和相关动作要领,C组学生在于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体育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必要时还可调整学生分组,促使学生增强学习兴趣。
2.2 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运动产生兴趣才会去认真学习,达到强健体魄的教学目的。学校可根据年级分类使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运动模块。这种分类首先考虑兴趣学习法,相关研究指出,学生会因兴趣激发潜能,更容易掌握知识点,提高学习效果。其次考虑在分类中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互动的交际能力,不管是学生生涯还是未来的就业,人际交流能力都是最为重要的一点,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第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相同的兴趣爱好让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更加便利。实践也充分证明,不合理的模块搭配内容会影响教学效率,因为开展模块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体育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也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环境下放松身心。具体模块选择可按照以下内容,例如高一年级田径类可选择铅球、实心球、快速跑、跳高、跳远、标枪等,球类可选择乒乓球、排球和篮球,传统项目和体操可选择武术、广播操、健身操。高二年级在球类方面可选择羽毛球、排球、篮球,体操和传统项目可选择广播操、武术、健身操。高三年级模块内容和高二相同。事实上,体育教学总体内容只有两个层面,分别为体育理论知识和体育实际锻炼。通常大部分学生都喜爱后者,但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即将面临人生重大关卡之一高考,再加上学习内容多且涉及面广,导致部分学生存在叛逆心理。所以高中体育教师必须在研究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开展体育教学。在体育理论知识教学上,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因为体育教学目的除了促使学生锻炼身体,还在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2.3 合理分享评价教学
教师评价学生目的在于考察学生是否掌握所学体育知识,能力是否得到巩固,也通过评价反馈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做任何一件事时都需要兴趣作为驱动力,但从相关调查得知,高中生之所以对体育课程缺乏兴趣,觉得自己不存在身体素质差的问题,如果非要参加也是受考评影响,单纯为了应付课程安排,这种情况一定程度也和教师评价结果呈现正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表示,当看到教师鼓励性评价会极大激发参与欲望,相反,如果教师评价只有寥寥几句,会打击学生参与体育积极性。高中体育教师应始终相信每位学生都有极大的天赋,都是可塑之才。因此在评价时应以发展性目光看待每一位学生,根据每个学生特点进行评价,尽可能让评语成为鼓励学生前进的动力,找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大到全面身体素质发展,小到体育技能掌握。高中体育教师在对学生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也要冷静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方向,避免学生因沾沾自喜而产生不思上进的心理。此外分享是分组分享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借助分享帮助学生成长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体育教师应在教学中积极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学习和交流的环境,促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增强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例如体育教师在讲解完某个动作后可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演示动作,一方面考察小组合作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另一方面让其他小组学习该小组的优点,并寻找自身存在的不足,加以改善后提高学习效果。可以说学生在相互分享学习中忘记了枯燥乏味,甚至喜欢上了体育。体育教师还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实现人机分享,更重要在于通过互联网获取相应的教学资源并在体育课堂上和其他同学分享,进一步增强学生信息搜索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分组分享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设计课程和划分小组,对传统高中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加强分组分享教学点,降低学生学习体育技术技能的难度,从而科学有效地开展各种体育活动,推动高中体育教学快速发展。
[1]王振国.分组分享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32):92-93.
[2]张元新.高中体育分组分享教学法应用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旬刊,2013(9):134-135.
[3]尹艳辉.分组分享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6(3):18.
[4]李虎.巧用分组分享教学法提高高中体育教学水平[J].新课程·中旬,2015(3):134.
[5]钟家春.分组分享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6,6(15):102-103.
G633.96
A
2095-2813(2017)05(b)-0112-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