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守军
摘要: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逐渐得到国家的重视,因为只有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才能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本文针对艺术类大学生进行了深度剖析,并分析了培养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路径。
关键词: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化,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在增大,工作岗位的缺乏,人才的流失,都是当前我国社会面临的严峻问题。因此,针对这种现象,必须采取一定的改革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高校要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创业,一方面传授自主创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实踐平台。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
第一,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缺乏重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国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只有逐渐顺应社会发展,才能使大学生创业状况越来越好。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大部分高校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认识依旧处低水平阶段,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有的学校只是把此类课程当作选修课程。由于高校在创新教育方面的疏忽,所以并没有让学生了解到创新能力的价值,更没有让学生学习到相关的创业知识和理论。
第二,大学生自主创业率低。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比较淡薄。大部分学生不想自主创业,而小部分学生选择自主就业的原因是由于就业形势所迫。一方面由于学校教育的原因,大学生缺乏关于创新创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另一方面大学生对自主创业产生误解,缺乏勇气和迎难而上的决心。
二、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
第一,建立并改善创新创业教育制度。从学校角度说,首先,学校要转换教育方式,把创新创业教育加入必修课程,让教师专门进行讲解,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充分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在课堂上可采用讲解创业案例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对创业的渴求,并以此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在授课中,要将专业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了解自己专业的可塑性,拓宽以后的创业道路。由于我国很多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仍处于起步阶段,所以高校要不断探索,逐步完善教育体系。
第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自主创业精神。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希望自己毕业后找到稳定的工作,不愿意冒险去自主创业。所以,必须改变学生的固有认识,使其主动接受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当前,大学生要对此形成正确的认知,同时强化自己的责任意识。
第三,采取措施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行培养。高校可以通过举行一些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一方面,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创业,提供创业基金,提高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另一方面,学校可以举新创业大赛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潜力,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例如高校可开展一些名人课堂活动,让学生了解他们的自主创业事迹,使学生可以从中受到启发,增强自主创业的信心;也可以以自主创业沙龙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和优秀品质。
高校需要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创业,一方面需要传授自主创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另一方要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综上所述,为了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满足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我们一方面要从大学生本身出发,消除学生对创业的误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要从高校入手,逐步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逐步完善教育体系,加强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意识的培养。
参考文献:
田蕾.应用型大学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5(4):54-5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