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社会调查与分析”课程教学探索

2017-11-26 22:21李青梅李雪莉
文教资料 2017年21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李青梅+李雪莉

摘 要: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既要培养学生学习理论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实际操作能力。“社会调查与分析”课程要紧紧围绕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教学策略和方法,采用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社会调查与分析 实践教学法

一、“社会调查与分析”课程改革背景、任务和思路

(一)改革背景

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本专业的知识,还要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和社会活动能力。“社会调查与分析”课程是一门方法性较强的学科,主要传授进行社会调查研究需要的理论、方法和操作技巧。目前,国内外许多高校把该课程列为必修课或选修课,某些专业甚至把该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2016年河套学院成为首批应用型本科转型试点学校,为了适应国家的要求,促进学院的发展,河套学院2017年出台了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各专业课程分为通识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素质拓展模块,把所有选修课都归入素质拓展模块,而且素质拓展模块的课程将供所有专业学生选课,“社会调查与分析”也不例外地归入了素质拓展模块,由原来的仅为新闻学专业学生开设改为由全校各专业学生选择。机遇与挑战并存,学生的选课人数将取决于我们是否能够帮助学生,真正起到素质拓展的作用。在这之前,虽然该门课程已经开设了多年,但仍然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讲多练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弱,教学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改革任务

由于“社会调查与分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仅在课堂上讲授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只有切实加强实践教学,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根据河套学院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有关要求,本课程教学研究的重点任务是改革教学方法,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践教学学时,精心设计实践教学过程,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身经历,真正参与学习全过程,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最终培养学生认识和解决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能力。

(三)改革思路

一是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实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并行的教学方法。

二是课程教学与暑期社会实践、学生项目申报等素质拓展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第一课堂学习理论知识,掌握方法技巧,第二课堂进行实践操作,提升拓展素质。

二、将“实践教学法”贯穿教学全过程

本课程开设的目的是通过教学和实践,了解社会调查的简要历史,掌握社会调查程序、调查类型和调查方法,培养运用社会调查的理论体系进行社会调查的能力和撰写调查报告的能力。

教学内容和授课计划要按照社会调查规律和实际社会调查运行程序安排,教学重点要放在各教学环节的实践教学上,也就是学生确立调查课题、设计抽样方案、分解调查指标、设计调查方案、设计问卷、实施调查、书写调查报告等实践操作的体验上。

(一)课内实践策略

实践教学活动就是按照社会调查方法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和实际社会调查过程的先后环节,在每一部分教学中都设计出让学生动手实践、亲身参与的活动内容,布置相应的任务,提出相应的要求,使得学生完全被“卷入”社会调查实践,在课内进行理论实践。

1.案例法。提前布置案例讓学生预习,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完成对知识点的学习;课上展示预习成果,分析案例,阐述问题内容、理由等;每个小组阐述完后,其他小组做出点评,教师再补充、总结。

如在“抽样调查”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厘清抽样、样本、调查总体、调查对象、抽样框等概念,给学生一个案例,让学生在预习的同时对应案例找出相应的内容,并言简意赅地表述清楚,课上教师边提问边讲解就容易得多。学习几种抽样方法时,在学生预习案例的基础上举例提问,让学生区别各自的异同点,教师总结归纳,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学社会指标和调查指标教学时,先给出案例,让学生找出相应的调查指标、社会指标,区别调查指标体系、社会指标体系,然后教师讲解概念,学生就容易理解概念,从而知道怎样设计调查指标。

2.分组讨论法。本课程的实践环节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个小组集体完成一项调查。学生实践环节中的确定调查题目、设计抽样方案、设计调查方案、设计调查指标体系、设计问卷、深入访谈这几个环节,都要求各个小组合作完成后,课堂上交流与讨论。每次实践教学前,教师都要提出实践练习的明确目标与要求、讨论交流的时间,学生要根据课上讨论师生点评情况做出进一步修改,并留存每一稿,递交的每一项实践作业都包括初稿、二稿、定稿。所有作业都将纳入考核环节。要求学生分工协作,组内每个同学都要有任务,每一位同学都要有上台交流的经历,每次现场表现也记入考核。

3.考核法。本门课程由考试课程改为考查课程,教学中掌握和记录学生学习状况,评价各个教学环节的学习情况,收集学生学习过程材料,包括学习态度、出勤情况,演讲、讨论、小组展示,实践教学时设计方案的初稿到定稿的各种书面材料等。书面材料包括选题初稿、定稿;抽样方案初稿、二稿、定稿;调查指标体系初稿、定稿;调查方案初稿、二稿、定稿;问卷初稿、二稿、定稿;调查原始资料;调查报告初稿、二稿、定稿。最后将这些书面材料装订成册作为过程评价的依据留存。

(二)课外拓展实践策略

社会调查和研究能力是需要不断实践体验慢慢提升的,受到学时、场地、环境的限制,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空间不大,必须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第一课堂精选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给予方向和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习、体验,掌握方法技巧,第二课堂采取形式多样的实践手段,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实践中不断提升,达到拓展素质的目的。

1.科研项目申报。课程教学中学生已经有了具体的调查项目,也书写了调查报告,对社会调查有了整体的认知和初步的实践体验,教师要顺势引导组织学生积极申报学院或更高级别的社会调查课题,可以是已经做的项目,也可以重新立题申报,在众多学生立题中,教师重点指导一部分做得好的帮助申报,一方面在共同研究中达到学习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对学生课题申报成功案例的宣传,鼓励其他学生积极参与社会调查研究项目申报和实践,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见效快,质量高。河套学院新闻学专业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近三年已经成功申报学院学生项目三十多项,其中社会调查研究方面的内容占50%以上。endprint

指导学生申报项目是一个师生共同学习提升的过程,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不仅自身得到学习提升,有利于提升课程教学质量,而且积累了丰富的指导经验,学生通过实践对课程学习的理论知识和社会调查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运用社会调查方法和技巧进行社会调查研究,达到双重效果。

2.参与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学生的假期,提升社会调查实践能力。比如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利用寒暑假到报社、电视台、传媒公司等部门进行见习实习,在参与并完成新闻采集与制作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有目的地观察、了解社会,方法得当地搜集资料、获取信息。在课程教学中教给学生方法、技巧,在社会实践中指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让学生认识到,社会调查研究能力是在不断的社会实践的操作和体验中提升的。

3.推荐经典社会调查研究案例和报告。让学生大量阅读优秀社会学者的调查成果,了解社会学者们的工作经历,丰富社会调查研究知识,深刻理解社会调查研究特点、功能,并指导学生从照猫画虎开始,在阅读中学习、思考,在具体操作中比較、感悟、提升。为了督促学生认真完成,教师要求学生写阅读心得、学习体会,分析交流学习收获等,鼓励学生学习前人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克服困难与挫折的勇气,激发学生热爱社会调查研究的热情,从而获得一种面向远方努力前行的韧性和动力。

三、“实践教学法”的效果

对“社会调查与分析”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通过教学运用,取得明显效果。一是实践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对社会调查研究的性质有深入的了解和理解。如在确立调查课题时,首先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和思考提出各自的调查课题,讨论前合并同类项,小组讨论决定最终的题目,不仅有效地促进相互交流和学习,而且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拓展知识面。二是实践教学法摆脱了课堂的局限,将学生的学习延伸到课外,课程的教学与学生的课外实践有机结合,实践教学的讨论和调研过程要求各小组学生相互合作和协调,使得学生的分析能力、调研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全面锻炼和提升。三是实践教学法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发言,任何主张和结论没有好坏对错,只看是否有合理的解释,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水延凯,江立华.社会调查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5.

[2]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4.

[3]刘井飞,郝佳彤.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问题及应对策略[J].教育探索,2015(9).

[4]刘珊,孙莉莉,罗晶.实践教学法在本科教学工作中的运用与实践——以《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为例[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13(4).

[5]张昭俊.“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方法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5).

[6]鲁彦彬,李海波,金巨波.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3(11).

基金项目:河套学院教学研究项目,课题名称“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研究——以‘社会调查与分析课程为例”,项目编号:HTXYJZ17003。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
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利用服务质量差距模型探析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路径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