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优势学科建设的意义和策略

2017-11-26 10:39仲盛来徐玫瑰
文教资料 2017年22期
关键词:建设策略意义

仲盛来+徐玫瑰

摘 要: 优势学科体现着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是学校长期办学实践的积淀,是学校发展的生机与活力。优势学科建设对高校的发展至关重要。高校应正视优势学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断改革和创新优势学科建设。本文以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建设为例阐述加强高校加强优势学科建设的若干措施及成效分析。

关键词: 高校发展 优势学科建设 意义 建设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建设优势学科和高水平大学的任务愈加紧迫。优势学科作为人才汇聚的重要平台,以国家需求和服务创新为导向,开展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及实践探索,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高校应明确加强优势学科建设对高校发展的意义,对当前学科建设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打造优势特色学科,进一步提高高校的办学水平。

一、优势学科建设之于高校发展的意义

高校的发展本质上是学科的发展,学科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形成优势学科。学科被认为是“大学组织的细胞”,是高校的立足之本、发展之源,是高等学校知识创新的基本单元和知识的平台与载体,其发展水平代表着学校的办学层次和办学特色。优势学科建设优势学科是高校办学特色和综合实力最显著的体现,从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吸引更多的人才、吸引更好的生源、获得更多的资金资助和优惠的政策。优势学科可以带动其他学科发展,促进优势学科群的形成,提升高校学科的整体水平。优势学科之于高校发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促进学科队伍建设

优势学科建设的根基在于具有一支以拔尖人才领衔的高水平的学科队伍。拥有一流专家学者,特别是拥有活跃在国际学科领域一流的科学家和领军人物是优势学科的重要象征。优势学科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优势学科代表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优势,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和特色,容易形成人才聚集效应,有利于吸引、汇聚高水平师资,同时也为学科培养高水平的人才,特别是年轻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从而加强学科队伍建设[1]。

2.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具有持续不断的原创创新能力,在学科领域内取得高水平原创成果,通过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形成关键共性技术,在学科领域内引领学术潮流,在国际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是优势学科的重要标志之一。优势学科由于具备人才集中、实验条件优越、研究资金充足等人力、财力、物力等学科优势,因此有能力承担国际国内重大科研项目,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学科前沿开展基础和应用基础等创新型研究,进而提高学科的科技创新水平[2]。

3.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培养出富有创新创业精神、国际视野和竞争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加大具有影响力的杰出人才的培养力度,是优势学科的重要特征,也是优势学科的目标和追求。优势学科往往拥有一支科研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承担着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具备从事科研创新的条件,孕育着良好的学术氛围等,因而在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有助于提高学科的人才培养质量[3]。

4.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社会服务是高校的四大职能之一,也是优势学科建设的重要特点之一。优势学科建设归根到底应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优势学科具备一流的人才队伍、高水平的科研能力、完备的研发条件,通过对关键产业技术的研究,在若干方向上形成技术优势,形成具有原创性及对工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标志性研究成果,也对国家和区域创新产业的发展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发挥优势学科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

二、高校优势学科建设的策略及成效分析

高校要发挥优势,办出特色,保持学科优势和特色,以优势和特色学科带动相关学科的发展。特别是具有国家重点学科背景、带有鲜明行业特色的学科,更应通过对学科不断的改进,打造强劲有力的优势学科,力争在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国家级重大项目研究及高端人才培养集聚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以“国际先进、国内领先”为目标,通过不断加强优势资源、创新团队、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建设,努力打造具有特色鲜明的优势学科。该学科2007年遴选为首批国家一级重点学科,2012年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评估进入全国并列第五。学科通过交叉,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以各超过50%的贡献度,助推南京工业大学化学、材料、工程学科ESI排名分别位列全球前0.25%、0.40%和0.51%。现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获得全国优秀等级。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2010年获江苏高校优势学科一期项目和中地共建项目支持,2013年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项目以“优”通过验收,获得二期A类资助。

1.优质资源建设

(1)采取“投入、引进、强化、管理”等措施,进一步提高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术水平。通过多领域和多学科间的交叉和影响,进一步强化实验室现有优势研究方向的建设;加大实验室新方向的支持力度,实现这些方向上高水平系列论文的发表和学术水平的突破;大力培养和引进学术带头人及其团队,不断开拓前沿研究方向。

(2)采取“科学问题凝练-工程技术开发-产业化示范”联动手段,建设国家级创新基地。学科通过凝练膜材料与膜过程发展中的重大关键共性问题,加大力度培养工程化技术和管理人才,持续不断地将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科研成果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开发,国家特种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立项建设。

(3)通过资源“优化、重组、提升、创新”等措施,建设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优化现有學科资源,建立模块化、多层次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进一步完善网络化实验教学课件库、图片库、试题库、视频素材库等教学资源库,并将学科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项目,不断提升实验教学水平和质量,国家生物化学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顺利验收。endprint

(4)采取“联合、共建、创业、双赢”的模式,加强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发挥学科在化学工程应用转化和解决关键重大技术问题方面的优势,面向国家和区域科技发展需求,积极探索构建创新型的开放合作体系。与中石化、美国塞拉尼斯公司等大型集团公司共建研发中心20余个,形成为国家支柱产业发展的服务机制;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合作,与南京、苏州、南通等地形成长效合作,共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及多个产业技术研究院,构建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机制。

(5)遵照“科学规划、特色明显、开放共享、服务优良”的理念,完善仪器平台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和服务。对现有大型公用仪器设备进行了更新升级,不断加强对具有研究特色的功能仪器设备的研制,显著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健全仪器使用和管理制度,初步建成以研究目标为先导、人才团队为主体、开放服务为保障的先进仪器设备平台。

优质资源建设成效:学科现有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特种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化学工程与技术”作为依托学科支撑“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首批14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2011计划)。建有“膜材料与膜过程协同创新中心”、“生物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先进生物制造”等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建成江苏省精细功能高分子材料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传感材料及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化工减排技术工程实验室、江苏省膜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工业生物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工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等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研究中心,建成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膜科学技术研究所、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石墨烯材料研究所等3个省级产业技术研究所。

2.创新團队建设

(1)持续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资助力度,扩大整体规模。根据引进人才的不同层次,给予充足的科研启动费和优厚的岗位津贴、住房补贴等个人待遇。人才引进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学科整合各种优质资源,创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

(2)强化学科带头人、学科方向带头人、教学名师及骨干的培养,提高队伍整体质量。坚持将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工作,建立不低于长江学者的待遇与资助机制。加强对优秀青年学术骨干的培养,重视学科带头人的新老交替工作。

(3)打造优势特色方向的研究团队。学科重点抓好优势方向的团队建设,聚集更多学术骨干,扩大团队的国际影响力;在催化与反应过程、新能源、纳米传感器等符合国家重大需求及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方向上,重点引进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促进创新团队的形成。

(4)建设化学工程与工艺国家优秀教学团队。通过主持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地方所属高校“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等项目,通过参与各种教改项目、编写出版教材、参加国内外教学研讨活动等方式,不断提高课程负责人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管理能力;为青年教师配备培养导师,组织青年教师座谈会、授课竞赛,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创新团队建设成效:目前学科拥有教师130人,其中院士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青7人,国家973首席科学家7人,“千人计划”特聘专家1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科技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科技部科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青年千人3人、省特聘教授、省双创计划、省杰青、省“333”工程等80余人次。具有海外背景的比例达到68%,4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65%,逐步形成以院士、长江杰青千人、“973”首席科学家为带头人,以中、青年博士生导师为骨干,以海外归国年轻博士为主体的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学科队伍。拥有“材料化学工程”、“特种分离膜”、“生物炼制化学品”等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拥有“膜分离”、“先进生物制造”等两个省创新团队,拥有“化学工程”、“膜与膜过程”、“生物化工”等3个省青蓝工程,新增了“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创新团队,形成以被国际同行称赞为“strong group”的膜材料与膜过程研究团队为代表的一些高水平创新团队。

3.人才培养建设

(1)创建特色学科专业,有效提高本科人才工程能力。丰富专业建设内涵,进一步完善化工专业方向的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建设《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国家精品课程,编写一批新教材,完成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继续实施“卓越化学工程师培养”计划,改革化工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立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聘请更多校外兼职教授,形成一支精业务、善教学、重实践的高水平专职与兼任相结合的化工专业教学队伍。

(2)大力改革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培养应用型高端人才。注重工程应用能力和综合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聘请来自企业的“产业教授”开设重在提高工程应用能力的课程,启动实施“校内导师工程背景增强计划”,每年选派10名左右中青年导师到企业再锻炼。建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鼓励多样化的实践方式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形式,构建完备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

(3)完善学术型研究生专业课程体系,强化学科交叉和前沿课程。依托学科导师多学科研究背景和高水平科研活动,促进化学工程与技术和材料、化学、生物、安全、化工机械等学科的交叉和相互渗透,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研究生专业课程设置,修订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开展研究生课程改革,近五年,新开课程6门以上,出版研究生教材3部。

(4)加强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促进拔尖人才脱颖而出。更新博士生“专业学术讨论”和“化工学科进展”课程;提高申请博士学位基本成果的要求;面向博士生设立科研创新基金,制定博士生参加国际会议的资助办法,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生的工作;建立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前期选拔和激励机制。endprint

(5)发挥优秀研究团队作用,建设高水平研究生导师队伍。不断提升研究生导师的知识结构、创新能力和开拓能力,使科学研究和高级化工人才的培养能力再上新台阶;发挥学科的膜材料与膜过程、分子模拟与界面研究、吸附材料与分离过程等优秀研究团队在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使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模同步增长。

(6)加强学术交流,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制定鼓励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的奖励措施;每年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50余人次进行学术交流;形成规范的Seminar制度,浓厚学术氛围,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

人才培养建设成效:近五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獎6项;“化工原理”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出版教材5本,主编和参编专著及编著11本,主持省部级教改项目13项。近五年,培养本科生1260人,培养硕博士研究生1560人。获省优秀毕业论文团队4个,省本科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3项,培养了省优博1人、省优硕8人。培养的学生中10余人在国内外高校担任教授、副教授,20余人在大型化工、环保企业担任高级职务。

4.科研创新建设

(1)加强优势特色研究方向建设,使优势研究方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善学科整体布局,集中有限的资源,构建优势方向研究平台,实现学科发展的重点突破。加强对优势研究方向软硬件条件建设,进一步提升膜材料与膜过程、界面与分子模拟、生物化工等研究方向的研究水平,加强纳米材料与传感技术、新能源材料、绿色化工、催化过程等方向的培育。

(2)加强科研队伍建设,提升学科承担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的能力。不断加强科研队伍建设,整合学科科研资源,增强了学科面向国家的战略需求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通过高质量完成包括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国家重要科研项目,提高了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的能力与水平。

(3)鼓励自由探索和原始创新,促进基础研究取得新突破。充分利用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的研究平台,全面提升学科基础研究的水平。鼓励自由探索、鼓励原始创新、鼓励开展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对高水平的基础研究方向提供专项预研基金。

(4)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加速重大标志性科技成果的转化。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对制约我国过程工业发展的资源、能源、环境的瓶颈若干重大科学问题及工程问题进行重点研究,注重研究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与中石化、美国塞拉尼斯公司等大型集团公司共建研发中心20余个,为企业的技术进步提供技术支撑。

科研创新建设成效:学科共承担了包括5项973计划、2项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全国化工领域共4项)、5项国家自然杰出青年基金、4项国家自然优秀青年基金等一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在研各类项目200余项,包括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8项国家973计划课题及2项国家基金重大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20多项。5年累计科研经费到款超过4亿元,人均到款经费84.5万元/年,位居全国同类学科前列。五年内发表SCI论文1600多篇,其中在Nature发表论文1篇,在Nature Energy、Nature Communication、Science Advances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3篇,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等高影响因子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在AIChE J.,Chem. Eng. Sci.,Ind. Eng. Chem. Res.三大化学工程主流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部分成果被Science News、Nature子刊等报道。近五年申请发明专利620多件,其中获授权560多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32项、二等奖38项。在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技术的开发和集成,以及高端化学品和先进材料的高效绿色制备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在膜材料领域、生物化工等领域形成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培育膜材料、工业催化、生物化工等领域多个高新技术企业。

参考文献:

[1]刘国瑜.高校优势学科:内涵、意义与建设[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6):67-70.

[2]刘宏林,张祥德.以特色优势学科促交叉新兴学科建设与发展[J].辽宁教育研究,2005(11):61-62.

[3]徐翠华.高校优势学科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4):65-68.

基金项目: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国际化视野下研究生导师队伍的构建(JGLX16_021)。

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基于新工科要求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平台管理机制研究(JGZZ17_024)。

南京工业大学自选课题(科研管理专项):高校国际化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与高水平人才引育(kygl2016012 )。endprint

猜你喜欢
建设策略意义
有意义和无意义
论高职院校保卫工作信息化建设
高校医学科研机构综合管理系统建设策略
农村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