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 许玲
社交媒体环境下档案信息服务新变革
文/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 许玲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交媒体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社交媒体深刻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方式和日常生活方式,毫无疑问,也对档案行业的信息服务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简要分析了社交媒体的主要优势特征,继而评估了社交媒体应用于档案信息服务的发展现状,进而尝试性地探讨在社交媒体环境下档案信息服务可能发生的新变革。
社交媒体;档案信息服务;新变革
在移动互联网条件下,Q Q、微博、微信、直播号、公众号等社交媒体蓬勃发展,彻底改变了传统纸质媒体一统天下舆论场域的局面,甚至逐步成为人们获取最新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可以说,当前社交媒体的高速发展使信息传播方式由传统的单向、线性传播模式向裂变式的全向、指数传播模式转变,深刻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方式和日常生活方式,毫无疑问,也对档案行业的信息服务产生了重大影响,激发档案信息服务不断创新提升。
“社交媒体”这一概念是由安东尼·梅菲尔德(Antony Mayfield)在2007年所著的《什么是社会化媒体》(whatissocialmedia)一书中首次提出,之后广为全球社会所认同和广泛应用。社交媒体又称社会化媒体,是通过撰写、发布、评论、讨论、沟通等行为,以分享和交换信息、观点及经验的平台和技术,是一种给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互动式媒体,其特点是参与、公开、分享、交流、对话、社区化、连通性。社交媒体在移动互联网条件下得到超常规的跨越式发展,可以说已经日益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之中,发挥出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近年来,随着手机触摸屏操作系统的日益完善,基于手机运行的社交媒体移动客户端也不断更新迭代,功能日益强大,使用体验更加良好。目前国内社交媒体的最主要的形式有Q Q、微信、微博、博客、播客、直播号和公众号等。社交媒体与传统媒体明显不同,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革命性的新型信息传播方式。第一,它是一种“去中心化”的信息传播方式,社交媒体的参与主体可以说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众。第二,它是一种“重社交化”的信息传播方式,通过熟人群体或陌生人群体开展裂变式信息传播。第三,它是一种“重参与性”的新型传播方式,通过分享、转发、交流、反馈等方式手段激发人们的参与行动。
当前社交媒体占据着人们日常大量的碎片化时间,已经成为人们日常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这与社交媒体自身所具有的优势特征息息相关。从总体上来看,社交媒体的主要优势特征有开放性、分享性、互动性、即时性、融合性等等。具体来说,一是社交媒体能够24小时全天候开放运行,信息传播能够突破时空制约。二是社交媒体突出强化社交分享功能,能够方便快捷地将有关信息分享给特定或非特定人群。三是社交媒体具有强大的互动功能,能够通过人工或自动回复等方式与受众进行交流互动。四是社交媒体能够随时随地即时发布信息,使受众有身临其境的现场感。五是社交媒体具有多媒体融合功能,能够将文字、图像、音频和视频等信息整合在一起,有效增强信息传播的吸引性和感染力。正是基于上述主要优势特征,社交媒体在当前社会信息服务领域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价值,档案信息服务作为全社会信息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也要高度重视社交媒体的创新应用。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交媒体的应用有了更好支撑和更大空间,社交媒体广泛融入公司、机构或单位等运营过程中,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或者有效扩大了社会影响力。近些年来,社交媒体开始逐步应用于国内外档案信息服务,不断推动档案信息服务创新发展。
社交媒体在档案领域日渐盛行,发达国家档案馆率先开始将社交媒体应用于档案信息服务创新的探索实践。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和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都进行了深入的实践和尝试,取得了不少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较为突出的是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署(NARA)通过Facebook、Twitter、YouTube和Flickr等社交媒体开展了多种创新性的档案信息服务。2010年12月8日,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署(NARA)公布了社交媒体策略,该社交媒体策略基于六大核心价值,即合作性、领导力、主动性、多样性、网络社区化和开放性。同时,NARA分别针对档案工作者、政府和公民档案员这三个不同的社会群体,提出个性化的服务措施,充分发挥了社交媒体的传播优势。
社交媒体在我国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不可思议,也对我国档案信息服务产生了重大影响。截至2016年底,我国微信用户超越Q Q突破8亿人,微博活跃用户超过3亿人,微信、Q Q和微博等新型社交媒体几乎覆盖到除老年人和幼童之外的全社会人口,可以说,我国已基本上全面进入社交媒体时代。基于移动客户端的社交媒体客观上也给新形势下的档案信息服务工作带来新契机。目前,国内不少档案(局)馆开始尝试开设微信公众号、微博、Q Q群等社交媒体方式传播档案信息文化,取得了一定成效。据黄丽华等学者2015年调查显示,受调研的50家副省级以上档案局(馆)中有20家建立了微信平台、有4家推出了移动档案A P P客户端(黄丽华、宋华、方巍森,《基于社会服务的档案微信平台应用调查与分析——副省级以上档案局(馆)移动档案馆建设调研报告》)。不过,从总体上看,我国各地的档案局(馆)对于社交媒体的应用还处于初级的探索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与不足,比如社交媒体专业人才不足、社交媒体运营机制不畅等问题,可以说,当前社交媒体应用于档案信息服务的总体状况还不太理想、不容乐观,今后还需要进一步开拓创新、变革发展。
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为新形势下推进档案信息服务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社交媒体自身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将极大地推动档案信息服务的方式和内容发生深刻变革,档案行业对于可能的新变革要未雨绸缪、主动适应和积极应对。
(一)转变观念,提供以用户为中心的主动服务。在社交媒体环境下,我国档案行业应树立档案事业共享发展、档案信息开放公开的新理念,高度重视新型社交媒体应用于档案信息服务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广泛应用社交媒体开展档案信息服务工作,努力将传统的“以档案为中心”的被动等待式服务模式转变为“用户为中心”的主动推送式服务模式。社交媒体时代,拥有海量档案信息的档案部门要以档案用户的需求为导向开展档案信息的收集、加工及利用。档案信息服务方式应由传统的、被动的纸质档案服务方式向主动化、个性化、数字化的新型信息服务方式转型升级。档案信息服务工作要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的使用行为、习惯、偏好等,主动向用户推送其可能利用的档案信息,将最新、最具吸引力和公众关注度高的档案信息资源及时予以公布,使广大用户能够享受到个性化、时效化、互动化的新型档案信息服务。
(二)开放参与,构建良性互动的新格局。社交媒体,顾名思义,尤其重视“社交性”,换句话说,就是重视公众参与和社群分享。社交媒体应用发展到较高水平甚至可能形成“自媒体”,从而通过内容或信息吸引大量的“粉丝”,进而又通过“粉丝”受众的互动分享产生病毒式传播效应,从而产生出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在社交媒体环境下,公众不再是传统模式下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具有更多的话语权、自主权,不仅可以评阅、转载和分享信息,还可以参与到信息内容产品的创造过程中。换言之,社交媒体为公众更加便利地参加社会事务提供了可能,同样也为公众参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创造了极大可能。在社交媒体时代,我国各级各类档案管理部门要树立更加开放共享的新理念,大力推进档案管理全流程信息化,建设基于云计算基础上的档案信息大数据平台,积极应用各种新型社交媒体创新档案信息服务方式,创造条件鼓励公众参与到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构建一种开放共享、双向交流、良性互动的档案信息服务新格局。
(三)技术融合,实现多平台的融合发展。档案信息服务中的技术融合是指综合运用多种社交媒体技术,将档案信息通过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等数字化多媒体形式展现给受众,实现短平快、双向化、全媒体的分享互动交流。社交媒体环境下,档案管理部门不能只是对传统纸质档案信息进行简单的电子化和数字化处理,而需要辅以社交媒体技术进行多元融合,开发适应社交媒体传播特点和优势的档案信息内容产品,创新应用各类社交媒体手段改进档案信息服务方式。档案部门要根据传播信息的不同类型有侧重地在不同的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分享发布,综合发挥社交媒体多平台的传播效应。此外,档案管理部门也要大力推动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的融合发展,协同发挥二者在档案信息服务中的互促作用。
(四)拓宽思路,构建第三方专业运营机制。当前,国内的档案信息服务还面临资金、技术、人员等诸多方面的薄弱环节与不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拓宽一种新思路,积极构建第三方专业运营机制,即大力利用第三方开发的社交媒体平台开展档案信息服务,甚至可以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进和借助社会力量来推进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服务。冯惠玲教授在2012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中指出,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将变革档案管理的平台、理念、对象、管理方式和主体,引发档案资源来源、结构和构建方式的调整,推动档案社会化的进程。当第三方开发的社交媒体介入档案管理后,档案服务将打破以往以档案部门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将更加趋于开放化、扁平化和社会化,更多的社会力量和公众能够参与到档案信息资源的开放利用进程中,从而推动档案信息服务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升。
[1]万凯莉.档案学视角下社交媒体研究述评[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
[2]黄丽华,宋华,方巍森.基于社会服务的档案微信平台应用调查与分析——副省级以上档案局(馆)移动档案馆建设调研报告[J].档案学研究,2016(3).
[3]王亚肖.浅谈社交媒体对档案工作的影响[J].档案学研究,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