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信心
新形势下毕业生就业政策优化策略及机制制定的研究
郑信心
本文从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研究与制定的三个误区出发,提出了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优化的建议和构想,并就改进毕业生就业政策的策略提出了思考依据,建议从深化理论研究、重视科学论证、注重政策宣传、提高执行效率和注重监督反馈等几个方面进行构建,最后提出要建立就业预警机制、就业应急机制和就业工作长效机制等三套政策制定机制的构想。
毕业生 就业政策 策略 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存在着三个误区:一是理论方面。基础理论研究缺乏,没有建立系统科学的就业政策理论体系;二是政策方面。很多政策的制定存在着脱离实际、针对性不强等情况,不能有效地转化为实践或者用于指导实践;三是实践方面。各地区都有自己的实践经验,时空错位严重,难以评估政策效果。因此,在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相对放缓的新常态下,澄清理论错误、引导政策制定、明确实践取向显得非常重要。
(一)完善政策及相应的法律法规,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政策、法律法规保障
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贴息贷款政策,严格《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就业歧视的界定,充分实现政策法规保障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作用;同时,加大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实施力度,将各类促进就业的政策落到实处。如:建立健全政策执行的信息沟通与监控机制,完善政策执行在横向和纵向上的权利配置机制,增强公务员的政策执行能力,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再者,政府应利用多种渠道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宣传,如在高校内部加强宣传,提高高校学生对就业政策的关注度;努力加强学校于用人单位之间的紧密合作等。此外,加快研究制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促进法》,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以法律的形式进行界定,明确政府、高校、社会和个人的法律责任,从而确保相关就业政策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二)统筹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在基层创造良好的就业机会
大学生并不是天生对农村、基层的就业机会有着抵触心理。毕业生之所以不愿意选择深入基层的工作岗位,更多的还是因为基层艰苦的工作环境、低廉的工资待遇和不平等的福利政策等等。如果政府出台政策,一放面加强对农村、基层的经济建设力度,另一方面提高基层工作岗位的工资、福利待遇,甚至让选择基层就业大学生的待遇高于城市,必将促进很大一部分大学毕业生选择到基层和农村就业,这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这就要求政府做到:一是要加强宏观调控,引导劳动力市场健康发展。保证大学生在有序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工作岗位。二是要摒弃学历崇拜。由于高校扩张,大学生人数激增,工作岗位的增长缓慢,许多单位就开始对大学生的学历甚至毕业院校挑三拣四,不少基层岗位甚至都对大学生学历有着严格的要求,最后导致的局面就是:高学历大学毕业生不愿去基层岗位就业,而基层岗位又瞧不起低学历毕业生。社会必须要改变这种观念与用人方式,在看中学历的同时也要看中大学生的个人能力。三是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构建能够保护以不同就业方式就业的劳动者的社会安全网。许多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没有安全感,原因就在于工作单位并没为大学毕业生提供良好的社会保障。基层岗位为了吸引广大高校毕业生的目光,尤其应该要在社会保障方面下功夫,让大学生感受到在基层工作的安全感,这样大学生才会努力为基层工作奉献青春。
(三)建立有效的政策评估信息系统,发挥其对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完善与监督作用
大学生就业政策并不是单纯制定出来执行就可以了的,而是需要在政策执行之后对整个政策进行评估,这样才能知道政策的执行效果、该政策是否应该继续执行以及该政策应该做哪些改变与调整,最终才能提高毕业生就业政策的整体水平。为对毕业生就业政策作出合理的评估,首先是要建立科学的政策评估标准。就业政策的评估标准直接决定了某一政策最终的评估结果。因此,评估标准必须要合理、严格、符合当下社会条件。其次,评估过程要做到综合、全面。在评估方法上要采取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手段,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要相互配合;扩大政策的评估主体,不能仅由相关政府部门对政策进行评估,还应加强专家评估。再次,加强对评估工作的监督工作。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执行与评估都是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而服务的,最终目的是为解决社会问题,造福社会。因此,评估工作应该公开由社会各界进行监督,有问题的立即改正。
(四)要发展地看待大学毕业生就业趋势,热情地迎接高层次人才需求高潮的到来
目前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的原因在于:高校毕业生人数猛增,但就业岗位的增加比较缓慢。这是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碰到的主要问题。但我们应该看到:我国高等院校从2000年开始扩招,至今也才十几年的历史。这一问题是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就业中必然会面临的问题,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一问题。现阶段,改革开放已经经历了三十多年,我国经济也得到了飞速发展,我国整个国民生产体系、社会管理体系升级换代的序幕已悄然拉开。也就是说,中国正面临着一个经济体系的升级,这就对人才有着更高的要求,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是如此。因此,可以这么说:如今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只是经济转型换代中的一个正常现象。
(五)培养和树立现代流动职业观念,提高人们化解就业压力的承受力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一直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当时就业市场一般是一次性就业和终身就业,子女可以直接顶替父母的就业岗位。这样的就业模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是不合适的,但是多年来的就业观念一直影响着人们在就业时的心态。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有了一定的自主性,也有了很大的竞争性,这对于人们就业观念的影响是有益的。一方面,市场经济下的就业模式激发了人们的潜能与竞争心理,这是一个能者多劳、能者多得、优胜劣汰的大环境,在劳动力严重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人人都有危机意识,这带来的直接好处是工作效率提升、公司更有活力、行业快速向前发展;另一方面,失业变得更加平常,不再像过去一样是一件天大的事,人人都有可能失业,人人都面临失业的风险。失业的风险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暂时的失业也是失业者重新开始、重新选择工作机会的绝佳时机,从某一方面来说有助于个人的发展。因此,政府在制定相关就业政策时,要将对大学生进行失业教育这一部分内容纳入。教育高校毕业生在面对失业时保持平常心态,将失业的压力转换为就业的动力,不要让暂时的失业影响个人以及家庭。
(六)加快社会生产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的步伐,创造更多的高层次就业需求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点不在于大学生人数的猛增,而在于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不平衡所带来的就业岗位的不足。尽管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这些是建立在能源大量消耗且产业结构不平衡基础之上的。因此,要顺利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第一是要优化产业结构,保证第一、二、三产业平衡发展;第二是要努力提高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生产效率,增强竞争能力。我国企业目前的科技含量并不高,特别是中小型生产企业,主要是以工人的手工劳动为主。这说明:我国在这一方面的潜力特别大,高层次人才就业空间极为宽广。另外,农村也是我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一环,只有农村的生产发展实现了现代化,中国社会才谈得上真正的进步。
(七)破除户籍壁垒和就业登记制度的束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口流动
虽然当前我国的户籍制度已经有所松动,但是真正的户籍壁垒仍然没有被破除,农村户籍和城市户籍在社会保障体系中仍然有着明显的鸿沟,在城市就业的外地人口仍然无法享受市民待遇等等,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毕业生的跨地区流动就业。同时,毕业生就业登记制度这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也严重限制了毕业生的正常流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毕业生由政府统一安排就业,因此会给每一个毕业生发放一张报到证,由毕业生持报到证到指定单位报到就业,用人单位凭这一张报到证计算员工工龄、工资及转正定级、评定职称等等。但是,随着旧有就业制度的破除,大中专毕业生均已实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均已普遍签订了劳动合同。在此情况下,由于就业登记制度的存在,毕业生还需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也称“三方协议”),人事或教育主管部门凭就业协议书开具就业报到证,再去人才市场办理就业报到等等手续,无疑给毕业生增加了诸多的不便,甚至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毕业生就业意愿。此外,由于该制度还附带着旧有体制下的转正定级、工龄计算,并且还与社会保障体系相挂钩,也导致了该制度下就业率统计的不准确,对政府决策造成了负面影响。
(一)深化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是制定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前提条件。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对毕业生就业政策的理论研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改变传统就业理论侧重宏观层面,即就业总量的探讨,转向对劳动力市场的微观不完善的研究,如信息不完全、劳动力雇佣的交易成本研究等。
二是要将就业的周期性波动问题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特别是近年来受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影响,周期性就业问题势必是政策制定者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
三是要重视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问题,包括技术进步带来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和劳动力流动问题等。
四是可将就业问题的国别差异、产业差异作为就业政策研究的一个新的方向。如国际贸易对不同国家、行业的就业带来的影响,或专门针对贫困国家、贫困地区的就业政策进行的研究。
五是可运用许多新的研究方法,包括非均衡分析、动态均衡分析、策略分析等。
六是要体现出经济学与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交叉发展的趋势等等。
(二)对政策可行性应进行科学论证
所谓政策的可行性论证,就是要对某一政策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等方面进行评判,并对可行方案进行比较研究。一是要判断某一项政策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约束条件,明确备选方案是否可行;二是要在明确可行的备选方案中“择优录取”,提高政策价值,实现政策效果最大化;三是要通过可行性论证,加强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间的沟通交流,促进二者间的优势互补。在当前情况下,我们亟需对基层岗位开发、中小企业补贴、鼓励创业和就业见习、项目就业等政策进行评估,确保上述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三)注重政策宣传
政策制定后,如果仅仅停留在纸上而不为人所知,恐怕这样的政策也难以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因此,在就业政策的宣传方面,要做到政府、高校和社会的三位一体,确保好的就业政策得到好的贯彻和落实。一是政府要制定宣传计划和方案,编写宣传提纲,同时要对相关政策作出具体的说明和解释,确保政策出得去、推得动。二是高校要加强政策宣贯工作,加强政策宣传队伍建设,特别是要提高辅导员对相关政策的领悟力和执行力,做到对政策吃得透、用得上。三是社会媒体应坚持正面宣传相关政策,要对政策执行较好的典型进行挖掘,确保政策执行的正能量得以传播,让政策的执行效果看得见、摸得着。
(四)提高执行效率
执行是每一项政策的最终落脚点,毕业生就业政策也是如此。因此,提高毕业生就业政策的执行效率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一是要通过对政策体系进行有效的整合,提高政策的清晰度和可执行性;二是要加强信息透明和信息公开,以提高政策的执行效率;三是要实行目标责任制,建立责任机制,确保政策能够得到有效落实。
(五)注重监督反馈
所谓监督反馈,就是对某一特定工作进行的过程进行监视、督促和管理的过程,使其达到预定的目标,并将该项工作所达到的程度向工作发出人进行报告的过程。在当下我国所处的经济转型期内,尤其要重视对毕业生就业政策的监督和反馈,在确保政策得以正确和完全执行的情况下,及时将政策执行的情况、存在的问题等向政策制定者进行反馈,以便及时进行调整,确保政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间,我国的就业总政策从统包统分到打破铁饭碗再到现如今的自主择业,走过了一个跌宕起伏的过程,其中有挫折更有欣喜。欣喜的是今天的高校毕业生已经普遍接受了自主择业、自谋职业的的就业理念;欣喜的是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个政府促进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但是,也存在着政府的主导作用不明显、符合市场化运作的就业政策制定机制尚未建立等问题。基于这些问题,笔者就政策制定的机制进行如下探讨。
(一)建立预警机制
所谓预警机制,是指在事情发生前的一段时间内对即将发生的事情进行预测、发现、分析、判断并作出反应的一种制度,通过这种预警可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时效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就业预警机制,则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状况,通过对高校整体及各专业就业形势、状况进行横向和纵向分析评估,以预测毕业生未来就业状况,为学科专业设置、学生专业选择和择业创业提供具有前瞻性的就业信息,使政府能够对就业市场提前作出判断,进而制定政策引导高校学科设置、学生专业选择和职业规划的制度。建立就业预警机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建立就业率统计的国家标准,建立更加科学、规范和可行的就业率统计公式,确保就业率统计反映劳动力市场的真实变化情况;二是要建立人才需求预测体系,联合教育部、人社部、公安部等多个职能部门建立庞大的人力资源需求数据库系统,形成人才需求预警和人才供给预警。
(二)建立应急机制
为应对如金融风暴这样的突发事件对就业政策和就业服务体系的影响,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就业应急机制,采取了诸如财政投入、信贷扩张、税费减免、降低社保费率、工资补贴、培训补贴、失业援助、提供公益性岗位等一系列的措施,对我国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包括:一是要建立失业预警系统,制定和实施失业紧急预案;二是要加强政府干预,保持就业稳定;三是要对毕业生和就业困难群体实施紧急援助;四是要建立应急调控管理机制,确保该机制反应灵敏、指挥有力。
(三)建立长效机制
一是要完善立法,在我国现有《就业促进法》的基础上,尽快推动《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法》的立法工作,让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以法律形式加以认定。二是要建立毕业生就业政策体系,使毕业生就业政策从碎片化向系统化发展,要统筹协调产业政策与就业政策,实施就业保证政策、税后优惠政策、金融支持政策、对外贸易政策、教育培训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等等。三是要建立政策运行的保障机制,需要强化政府责任、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强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强化职业培训体系的建设等等。
大学毕业生是一国的宝贵财富,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动力,而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则关系到国家发展与社会稳定。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其已经从过去的精英式教育转变为如今的大众式教育,这种转变就对大学生就业提出了一定的挑战。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增速总体放缓的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更需要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各级政府部门的主导性要进行改进和完善,要以市场为导向制定相关就业政策,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就业择业创业平台;另一方面,大学生自身以及高等院校要加强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要尽早为就业做好准备,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锻炼自己的就业能力与水平,而学校要加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动,与用人单位保持良好的关系,以市场为导向培养真正适用于市场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单位:福建省建设人力资源集团股份公司)
[1]沈熙.就业政策评估指标研究的六个趋势[J].开放导报,2009(1):58-61.
[2]朱生玉,陈晨.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述评[J].继续教育研究,2009(10):86-89.
[3]罗建河.论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有效供给[J].江苏高教,2012(2):101-104.
[4]熊伟.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的构建框架与实施模式[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25(3):18-23.
[5]黄兆信,施永川.浙江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3):12.
[6]赵频,丁振国,马向平.大学生就业排斥与政府责任[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