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英语学习策略分析及培养建议

2017-11-25 13:34谢炳同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学习策略高中生

谢炳同

【摘 要】本文以Rebecca Oxford 编制的语言学习策略测量量表(SILL)为测量工具,对高三年级两个不同水平班级的105名学生进行测量,通过对结果的统计分析,得出以下发现:1)高水平班级的学生与低水平班级的学生使用语言学习策略的频率无明显差异,均属于中使用频率;2)不同水平班级的学生在选用语言学习策略类别时有差异;3)针对不同水平的班级,教师在教学中应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

【关键词】学习策略;高中生;SILL;培養建议

引言

学习策略一直备受许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毋容置疑,学习策略是影响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英语学习成功的策略因人而异,因时而变,成功的关键是学习者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学习条件和目标来不断调控自己的语言学习活动(文秋芳,1996,p.1)。学生自主使用学习策略的能力结合教师恰当有效的引导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必定有积极的影响。

本文以Oxford (1990)编制的语言学习策略测量量表为工具,以高三年级两个不同水平班级的学生为对象,旨在探究以下问题:1)高水平班级的学生使用语言学习策略的频率是否高于低水平班级的学生;2)不同水平班级的学生在选用语言学习策略类别时是否有差异;3)针对于不同水平的班级,教师在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

一、文献综述

学习策略可以理解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自觉使用的一系列学习行为和方法。许多学者都对学习策略进行过研究,Stern (1983) 认为学习策略是指以影响学习者编码过程为目的的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行为和思想。Oxford (1990) 认为学习策略是指为了使学习活动更容易,更愉快,更适合自己的个性,更有效,更容易转移到新的环境中而采取的具体行动。J. Rubin(1975)是早期语言学习策略研究最具影响力的重要学者之一,她率先描述了英语学习成功者的共性,指出有意识的使用恰当的学习策略是成功的语言学习者的重要特征之一。OMalley和Chamot (1990)提出一整套理论化的语言学习策略。Oxford 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学习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并建立了语言学习策略测量量表(SILL),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测量工具,被许多语言学习策略研究这广泛采用。本文也使用此量表作为研究工具。

二、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是宁夏某高中高三年级两个班级共105名学生,按照中考入学考试成绩,将学生划分为A组(高水平班级)和B组(低水平班级),其中A组有53名学生,B组有52名学生。共发放SILL 问卷105份,收回有效问卷105 份,调查问卷的回收率为100%。

问卷采用中文形式,共有50项关于英语学习策略的表述,采用Likert Scale 5级评分制。调查问卷填写完成后,计算平均分值,从学习策略总体使用情况,各类学习策略使用频率进行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学习策略总体使用情况

根据SILL 问卷的参考分析表,学习策略的使用可划分为三个层次:高, 中,低频率。其中高频率平均值范围分别为4.5 -5.o 和3.5-4.4;中频率平均值范围为2.5-3.4;低频率平均值范围分别为1.5-2.4和1.0-1.4。经过对105份问卷的计算分析得出以下数据:

A组均值区间为2.2-4.4,总平均值为3.1;

B组均值区间为2-4.1,总平均值为3。

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A组(高水平班级)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平均值分布在2.2-4.4之间,B组(低水平班级)学生的平均值分布在2-4.1之间,都不在高使用频率的范围内,分布在中低使用频率。A组的总平均值为3.1,B组的总平均值为3,数值仅相差0.1,整体上都属于中频率,由此可见,高水平班级的学生整体使用学习策略的频率与低水平班级的学生差别不大。

(二)各类学习策略使用频率

应用语言学家Oxford (1990)将学习策略分为两大类: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直接策略是指与学习本身和目标语有直接关联的策略,包括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间接策略是指辅助管理学习而 不涉及学习本身的策略,包括元认知 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会策略。通过对两组学生使用各类学习策略频率的对比,整体上A组学生每一类学习策略的使用频率都略高于B组,说明学习策略的运用对于学习成绩的提高存在积极的影响,这一发现与前人的观点一致,文秋芳(1995)认为“学习方法对成绩有直接的影响,有意识的调整学习策略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还可以看出高水平学生与低水平学生在使用策略时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在于居于使用频率首位的都是情感策略,该策略用来调整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和态度,对语言学习的影响很大。居于末位的都是社会策略,该策略主要关注语言的实际运用,“尽管大多数学生认为功能操练非常重要,但事实上 却很少使用社交策略进行实际操练”(Cong Zhang,2005)。不同之处在于,按照各类学习策略使用频率高低排序,A组排序为情感策略,元认知策略/记忆策略,补偿策略,认知策略/社会策略;B组排序为情感策略,元认知策略/补偿策略,记忆策略/认知策略/社会策略,最大的差别在于记忆策略排序位置不同,而且AB两组记忆策略使用频率的差额相比于其他策略而言最大。记忆策略是直接影响语言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低水平班级的记忆策略使用频率偏低并不是巧合。

四、结论

本文通过调查发现:高水平班级的学生整体在使用语言学习策略频率上与低水平班级的学生没有明显差异,都属于有时使用范围;高水平班级的学生相对于低水平班级的学生倾向于选用记忆策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学习策略的选用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并注意引导学生全面均衡的使用学习策略。本文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通过问卷形式完成调查,不可避免的会受到被调查人主观因素的干扰,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体的分析结果。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2]文秋芳.英语学习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方法上的差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3)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策略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策略探讨
一种使用反向学习策略的改进花粉授粉算法
多媒体教学条件下学习策略剖析
基于微博的移动学习策略研究
自主学习策略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