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作业的处理策略

2017-11-25 14:17苟天发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课堂作业小学数学

【摘 要】数学课堂作业是数学课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效果的直接体现。教师要及时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通过课堂作业反馈信息来掌控。所以,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设计具有“生活性、趣味性、灵活性”的课堂作业,指导学生在课内完成课堂作业。同时,课堂作业的完成并不能说一节数学课的完成,教师更要采用多种方式课内批改学生作业,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求知欲进行“课内补课”。通过教师讲解分析课堂作业,学生汇报解题思路,对课堂进行二次开发,让学生明白作业中对的理由(课的重点)、错的原因(课的难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实现一节数学课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课内完成;课内批改

课堂作业在小数数学教学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因为数学知识很多时候是通过习题形式的体现的,所以数学课堂作业是一节数学课的延续,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必要途径。一方面学生利用完成课堂作业来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用课堂作业来检查学生对一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下步组织学生学习提供依据。由此可以看出,一堂没有学生课堂作业的数学课不可能是完整的,更不可能是成功的。面对数学课堂作业的重要地位和显著作用,无数数学教师对课堂作业的处理方法也是千差万别的,但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乐于把课堂作业放在课余时间让学生自己完成,教师抽时间对学生课堂作业进行批改、评价。对此,结合我数十年来从事数学教学的感想,谈谈我的数学课堂作业处理策略。在论述中如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同仁指教。

(1)课堂作业完成的时效必须在课内完成。课堂作业:顾名思义就是必须要求学生在课内完成的作业。而有些教师却认为上课40分钟时间太宝贵了,总觉得让自己多讲一讲(把重点讲突出,把难点讲透讲清),用于学生练习和课堂作业感觉得可惜。从而造成了学生课堂作业放在课后完成,对此我认为学生在课外完成课堂作业的问题很多:首先,一般情况下,学生课外完成课堂作业的时间都是在课间十分或中午,这两个时间段都是学生进行游戏和课外活动的时间。如果将这两个时间段用来完成学生课堂作业,必将占用学生课外休息和活动时间,长期这样,对学生身心健康影响是非常大的,也极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其次,学生在课外做课堂作业,周围环境不安静,一边做作业,一边又看到别人在玩,甚至有其他同学过来找他玩。这样的环境下做作业,就有可能不专心完成作业,甚至马马虎虎做完就行,容易养成学生作业不认真书写,细心计算的坏习惯;最后,学生在做课堂作业时没有老师辅导和监督,特别是差生在做作业时遇到难题而又没有教师及时讲解和监督,容易抄袭他人作业来完成作业。一方面不利于学生诚信思想的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一方面造成学生成绩两级分化。

(2)课堂作业设计要充分体现“生活性、趣味性和层次性”。新课程标准指出:课程设计要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要得到发展;要符合数学科学本身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要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和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热爱生活。所以我们设计课堂作业时力求做到:“生活性、趣味性和灵活性”。

(3)课堂作业要体现“生活性”。新课标指出:“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这要求我们数学老师在设计课堂作业时,尽可能的设计一些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尝试利用所学的數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问题,经历这一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如:在设计小数点的移动这一课的作业时,如果简单地设计成小数点移动的填空题,那学生完成起来必然枯燥无味;我们可以设计成以购买商品为背景的解决问题:“每盒10支装的铅笔单价是2.50元,如果买10盒铅笔需要多少钱?买一支铅笔又需要多少钱?”这样设计不仅训练了本节课的知识,还综合训练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课堂作业要突现“趣味性”。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出示课堂作业时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是认知规律,设计出具有童趣性和生命的数学作业。使学在数学的乐园里寻找朋友,愉悦的完成课堂作业。如:在教学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时,在作业中把解决问题设置为小朋友们较喜欢的一些童话场景:“灰太狼从狼堡到羊村每小时行23千米,喜羊羊从羊村到狼堡每小时27千米,它们同时走了3时,问从羊村到狼堡有多少千米?”。这样设计作业,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快乐地学习数学知识。着实让学生感受到“课已停,意尤存”的学习效果。

(5)数学作业的出示要有层次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让人人都学到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教师在出示课堂作业要根据班内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实际情况,不能在设计课堂作业中进行“一刀切”。要保证全班共同作业的情况下,对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设计一定量的拓展性题目,对大多数的中等生设计一些应用性题目,对学困生设计一些基本的训练性题目。

(6)课堂作业的批改要有效及时,让教师的批改有生命力。在数学课堂内,课堂作业的完成并不是课的结束,因为学生通过亲自练习,发现了困难,需要得到解决,同时还有一颗迫切的求知心,到底哪几题错了,哪几题对了。学生有急于探求真知的欲望和心情,这时能教师批改他的作业,组织学生进行相互的批改或是自己批改,学生的注意力必定是高度集中的,这样的批改才能有效,进一步对课堂进行“二次开发”,让富有生命力。

如果把课堂作业放在课外批改的话,这样做有以下不足:一是影响教师休息,中午教师可作适当休息,为下午工作作好精力准备;二是如果在批改的过程中发现作业出现错误较多,还要“抓”学生来订正错题,比较费时,把大部分时间扎在学生作业堆里,影响课余对学生的辅导,影响备课,又影响上课质量;三是这并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运用,因为教师批改课堂作业的时间大多在中午,这个时候本应是学生尽情游戏活动的时间,如果这个时候教师让学生进行错题订,学生肯定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能有效地进行作业订正吗?如果不订正或放在第二天订正,那效果又有多少呢?所以,从某种角度上说,这就造成数学教学上的一种恶性循环。

那我们在什么时候批改作业呢?我认为可以在当堂课内及时对学生作业进行有效批改。很多教师可能会说学生连在课堂上完成作业的时间都没有,那在当堂课实现作业批改那怎么可能呢?教师一人能在短短的时间内批改完全班每人的课堂作业吗?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真正落实“教是为了不教”这一致理名言,做到精讲多练,学生会的不讲,有疑惑的鼓励自己探究解决,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留给学生完成作业,然后采用多种方式在课内批改学生课堂作业。

教师课内批改作业,采取典型批改、学生自我批改或交互批改相结合。总的批改原则“是以学困生为主体,以典型错误为代表”,教师在巡视时针对有代表性错误的作业、完成比较优秀的学困生作业进行批改,边批改边鼓励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在全班批改时,教师可以根据巡视和在个别批改学生作业时发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分析,也可鼓励学生来讲解分析;同时在讲解的过程中由学生自己批改或同桌互相批改,但不写批改分数和时间,由教师课余进行二次批改,检查学生批改情况。这样做有以下好处:一是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教师通过全班巡视和对学困生的重点指导,对出问题的同学进行了及时批改、讲解问题,这样的“课内补课”对学生新知的掌握非常有好处,同时还对学生完成作业情况了然于胸;二是学生完成作业后最想的就是知道自己的作业做对还是做错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进行及时的讲解批改,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通过当堂课内的作业讲解批改,对学生作业中的正确和错误进行讲解,分析做对的道理和做错的原因。做对的道理就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做错的原因就是本节课中的学习难点,所以课内批改作业对于学生掌握重点和突破难点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古语曰:“登山有道,徐行则不困,措足于实地则不危”。作为数学教师,都认识到课堂作业对于学生学习非常重要,学生作业完成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学习目标是否达成,也可以说是教学质量高低的直接体现。只有让学生最有效的完成课堂作业,让教师的课内批改变得有生命力,为学生高效学习数学打好基础,从而实现数学教学质的飞跃。

作者简介:苟天发,1962年5月出生,小学数学一级教师,大专学历,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堂作业小学数学
课堂作业本助力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更好组织与开展
课堂作业本助力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更好组织与开展
高中地理课堂作业的有效性研究
漫画课堂作业选登
漫画课堂作业选登
课堂作业设计“四变”——例谈小学语文课堂作业“教—学—评的一致性”
高中生物课堂作业设计与有效性的提升建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