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彬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学生面临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为了提升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水平,文章从创新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分析出发,在相关教育原则理论的指导下,对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以期提升我国高校的教育质量与水平,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引言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之下,高校逐年扩招,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多,因而越来越多的学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会向前发展的源动力,必须与时俱进。而在当下,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提高高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已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分析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重要意义的同时,就提高高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途径进行探究。
一、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明确就业观念,端正就业态度
第一,正确认识企业用工方式。目前毕业生普遍采用劳务派遣的用工形式,毕业生通过劳务派遣进入国有大型企业后,积极的工作、通过相关的考核后有机会转入正式劳动合同。但是因为学生不了解劳务派遣的意义,不愿意接受,因此而错过了好的就业单位和就业机会。
第二,理性看待薪酬待遇。任何企业都有固定的薪酬标准,然而刚刚毕业的学生由于对自己的定位不足,对用人单位提出过高的要求,毕业生应认清在现实社会中的自我价值,就业选择时要理性选择,不要过多纠结薪资待遇和一些福利的问题。
第三,科学的选择工作单位。很多学生认为国有企业工作稳定,福利高而且有发展,于是更乐于选择国企就业。但是不见得所有的国有企业都能为学生自己带来发展,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理性的选择单位。不要一味的追求去一线大城市、或者龟缩在家乡当地,忽略了全国更广阔市场的历练和发展机会。
第四,积极做好应聘准备工作。毕业生在就业前就要制定好目标,并为目标做准备。不仅要了解心仪的企业一些性质文化,同时还要注重个人的形象以及能力是否符合目标企业的用人标准,这样在面试的时候才会信心满满,充满斗志。
(二)理解创业内涵,培养创新精神
创业是指自然人通过自身所拥有或能获取的资源,依托自己的专业、技术手段,将资源进行整合、经营、管理,从而创造出新的事物作为商业所用,最后取得实体价值。大学生想要创业,需要通过在大学期间,通过刻苦的专业知识学习和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最终学以致用,通过大学所积累的经验将就业由被动的向用人单位求职,转变为自主创新的创业。
在给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增强创业意识的培养,树立开拓进取,自主创业的新观念。创业是一项艰苦卓绝的工作,大学生作为创业者在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对创业相关行业了解,并能够将相关知识形成框架体系,熟练运用于现实创业过程中。
二、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一)营造良好校园学习氛围
学校应积极举办专业知识、技能竞赛,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荣誉感,有助于对专业学习的热情,并通过不断竞争形成良性循环。鼓励学生考级、考证。通过自身不断的再学习培养自身独有的专业技能和应用能力,得到用人单位青睐,增加成功就业的几率。只有大家都在学习,才会有良好的氛围带动所有人。
(二)营造就业创业氛围
为了挑战就业压力,学校更应通过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学生活动中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拓宽就业渠道。学校鼓励让大学生自行组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提高专业知识水平,锻炼综合素质,让大学生在实践中面对挫折,帮助以后在独自面对问题时,可以自己解决。
(三)搭建实习实训平台
大学生更应注重实践能力的锻炼、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学校可以通过建设实训基地,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这可以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未来处于工作岗位的自己,需要拥有的技能,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以练促学,激发专业学习热情,为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夯实基础。同时学校可以与一些口碑很好的用人单位进行长期的合作。这样不仅锻炼学生个人的实战能力,同时也为用人单位及时输送新鲜的血液。学生利用假期、顶岗实习时间进入校方合作企业进行实习,直观了解毕业后的工作环境,根据企业需求、社会需求锻培养自身在专业知识、社会交往等各方面欠缺的能力与素质,提高学生今后在正式毕业时的就业创业综合能力。
三、结语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之下,毕业生总人数在逐年增多,因而越来越多的学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会向前发展的源動力,必须与时俱进。而在当下,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提高高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已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奚立敏.高职院校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才智,2016,(16):140.
[2]杨琼.高校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探析——基于“展翅计划”行动的调查研究[J].肇庆学院学报,2014,35(04):56-61.
[3]马长世,温贻芳.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评价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3):71-74+8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