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尚金
〔摘要〕当今世界,西方国家纷纷把科技和人才立国作为治国理政优先方向的战略选择。我们应借鉴发达国家培养创新人才、以人才创新驱动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做法,在新一轮全球人才争夺战中抢占先机。以培养造就一批复合型、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为重点,调整优化我国人才结构,发挥“关键少数”人才的开拓創新、引领作用,以人才结构优化促进经济社会结构现代化。
〔关键词〕创新人才;人才强国;治国理政;人才结构;科技强国;综合国力
〔中图分类号〕D03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048-(2017)05-0126-03
在全球化背景下,全球分工协作趋势加强,国际产业转移速度加快,推动了全球性人才争夺不断激化。当今,科技、人才、教育往往是一些国家大选期间使用频率最高和最能吸人眼球的字眼,各候选人也是在这些问题上做足文章。尽管他们有以此作秀成分,但总的来说还是反映了他们把科技和人才立国作为治国理政优先方向的战略选择,从一个侧面回应了当今依靠创新人才引领各国科技、经济乃至人们生活方式变革的发展趋势。 一、国外发挥创新人才引领作用的主要做法 1.美国实施广纳创新人才的发展战略 美国经济、科技和军事优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创新型人才“软实力”支撑。里根执政时,为取得同苏联军备竞赛的领先地位,特别重视对高科技和国防军事领域的投入,强调要培养大量的军事和国防领域的高科技人才。克林顿任美国总统期间,为抢夺21世纪制高点,提出要重点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经济,呼吁为未来准备高素质的人才资源。奥巴马把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提升至事关国家安全的战略位置,通过放宽移民限制、增加签证名额等政策措施,大力吸引外国优秀人才留美工作。在奥巴马第一个《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明确把“美国领先”与教育和人才挂钩,注重新兴产业急需的技能教育,加大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的教育投入,培养未来的科学家和创新者。近年来,尽管美国政治极化,共和党和民主党似同水火,但“教育优先”“科技和人才立国”的理念却是共通的。特朗普虽排外,但只针对拉美、穆斯林等人群中的非法移民,对技术移民并没有叫停。美国公司普遍设有名目繁多的奖励项目,高薪聘请人才,以优厚待遇留住人才。美国智库兰德公司最新调查报告指出,美国最大竞争优势在于人才,有大量来自于全球最优秀人才在为美国工作,每年到美国留学和深造的外国留学生超过20万人,其中1/4被纳入美国人才库。 2.新加坡充分开发本国人才资源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后,走人才立国、人才兴国之路,克服国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极度贫乏的先天不足,加强基础教育和继续教育,加大技能培训力度,以世界一流的劳动力提升新加坡的竞争力,通过打造一支高层次优秀精英人才队伍带领新加坡走上世界发达国家之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至今,新加坡政府狠抓职工技术教育,不断推出新举措,强化国民再教育,要求每个职工应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为了使“终身学习,终身可雇”的要求落在实处,政府设立教育培训基金,不断增加对继续教育的投入。此外,新加坡重视精英教育,集中财力物力培养高科技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设立优厚的研究奖金,鼓励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鼓励优秀大学生到国内或国外名校攻读研究生,与国际一流大学的合作培养国际型人才。通过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新加坡本国人才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很快实现了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与技术密集型的转型升级。当然,政府也实施了技术移民、国外人才居住等一系列计划,鼓励外国人才长期在新加坡生活工作。 3.日本官产学结合培养创新人才 近年来,日本文部科学省吸纳社会各界对未来人才培养的意见,着眼科技创新,改革高等教育体制,将培养具有高级专门知识和技能的高层次职业人才、培养富有创造性、具备优秀研究和开发能力的研究人员等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实施科技人才综合推进五年计划,主要包括大量培养实用技术人才计划、240万人终身教育计划和人才培养机构评价推进计划等。该计划采取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定期派遣大学生、研究生和科研人员到拥有先进技术和发展前景的大型企业进行研修,通过在企业的实际锻炼提高其实践能力,重点培养信息技术、环境、生物、纳米材料等学科的尖端科技人才,确保能向企业输送急需的、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技术人才。此外,日本文部科学省还推出了21世纪卓越研究基地计划,每年资助50所大学的100多项重点科研项目,对每项科研项目的资助时间为5年,以此培养一批富有创造性的世界顶尖级研究人员和各类产业所需人才。日本政府还鼓励高等教育机构与产业界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例如,九州大学于2009年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太空科学和航空技术等领域共同开展研究开发,并通过在大学研究生院开办讲座等方式培养专业科技创新人才。 4.欧盟国家将高科技人才培养作为“高技术战略”的重点 欧洲虽然是现代工业发源地,传统工业人才优势明显,但在日趋激烈的全球人才资源竞争中,欧盟各国都面临专业人才不足、科技创新人才更是稀缺等严峻问题。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欧盟制定了一系列高新科技发展规划,加大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及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水平,如欧盟通过的“里斯本战略”,就把知识与创新作为欧盟可持续发展和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要求各国优先考虑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问题。欧盟各国对此都形成共识并在本国推行“高技术战略”,通过产、学、研结合,大力发展教育和职业培训,推动专业人才培养,提高社会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许多国家设立政府奖金,如法国全国创新竞赛奖、德国洪堡奖、奥地利国家科学奖等,对有突出贡献的科研人才进行奖励。欧盟各国为在全球范围内争夺重要经济和科技领域的高端人才,控制人才回归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纷纷通过资助科研活动和鼓励创新,吸引世界各地创新人才为欧洲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德国在搞好继续教育和培养本国人才的同时,放宽技术移民政策,向外国杰出科学家提供高额研究资助,吸引外国高尖端人才到德国工作。 5.韩国以优惠政策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 韩国赴美欧留学的学生非常多,如何吸引留学生学成归来,以不竭的人才资源保持韩国经济发展势头,是韩国历届政府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韩国政府着眼长远,将保护与促进科技、人才发展上升到法律高度,相继出台了“韩国科技研究所援助法”“科技成就法”等系列法律条例,并建设科技基地,制订各种科技计划,为外来人才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韩国教育部在美国、加拿大、欧洲、日本、俄罗斯甚至在中国都设有韩国科学家和工程师专业协会,以所在国韩籍科学家、留学生为对象发展会员,协会除了联谊外,每年还组织韩裔会员召开研讨会,介绍韩国内情况和发展计划,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归来提供方便。韩国政府对回国人才实行灵活政策,先后出台了“长期回国计划”“临时回归计划”“外国学者访问计划”“科技工作计划”等不同类别的计划。允许回国人员永久定居,也可暂时回来,同时允许海外人才回国后保留外国国籍。对暂时不愿回国的学者,则动员其同韩国内开展各种学术合作与短期科研项目,或为韩国提供各方面的信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韩国的外国留学生人数成倍增加,韩政府、大学和公司之间密切合作,创造良好条件,让外国留学生毕业后能留在韩国就业。 二、对我国的几点启示 近年来,我国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一系列共享经济业态如网购、共享单车风靡全国,引发人们对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问题的再思考。我们应借鉴发达国家培养创新人才、以人才创新驱动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做法,调整优化我国人才结构,重视高端人才开拓创新和引领发展的作用,以人才结构优化促进经济社会结构现代化。 首先,以培养造就一批复合型、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为重点。当今各国竞争实际上是综合国力竞争,而人才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我国在未来世界中的实力地位取决于科技创新能力及人才的综合素质和水平。如果说过去我们可以通过引进外国资金和技术来发展自己,但今天的发展更多需要的是创新人才。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远不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我们要认清形势,始终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营造良好的法律、舆论和社会环境,重点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 其次,在新一轮全球人才争夺战中抢占先机。百年来,一个“美国梦”吸引了大批全球最优秀的人才,这个梦现在仍有吸引力。国际金融危机虽然给西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冲击,但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并没有放弃其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在抢占人才制高点,在世界范围内吸引各种创新人才,以推动新一轮产业革命快速到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趋迫切,到我国创业发展的外籍高层次人才数量也迅速增加。海外高层次人才已逐渐成为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领跑者和生力军,已成为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日趋激烈的高端人才争夺战,对我国人才队伍建设也造成巨大冲击,我国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诸多制度性弊端更加凸显。今天,我们提出实现“中国梦”,积极实施“一带一路”及“走出去”战略,应当也可能让全球优秀人才愿意来中国发展,愿意到中国来实现自己的创业梦,中国人才也要走向世界,与各国实现合作共赢。我们要以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资源,主动参与国际人才竞争,完善更加开放、更加灵活的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机制,努力构建扩大人才开放的新格局,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流得动、用得好。在同发达国家的人才竞争中,发挥党和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打赢新一轮全球人才争夺战,力争中国由人口大国跻身世界人才强国行列。 再次,发挥“关键少数”人才的引领作用。创新发展实际上是人才引领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探月工程、北斗导航、量子通讯、载人深潜、高速铁路、航空母舰等一系列重大工程犹如“破冰船”,为我国在诸多高科技领域的探索打开了通道,也为我国成为一个有世界影响的大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我国要成为科技和人才强国,不仅要在主要科技领域实现“全面”突破,更为重要的是要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发挥“关键少数”人才的带动和指引作用,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经过近40年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我国从国外引进了大量先进科学技术和大批人才,各行各业人才正在茁壮成长,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人才结构不尽合理,党政干部队伍庞大但合格的党政人才、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等仍然不足,特别是缺乏复合型、高层次的创新人才,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综合国力提升的一大障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人才优先发展问题,提出既要“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 发挥“关键少数”创新人才的“破冰”引领作用,也要“要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事实证明,拥有一支世界先进水平的创新人才队伍,不仅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科技强国的关键因素,而且对引领经济社会创新,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刘彦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