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激发中职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策略

2017-11-25 07:04:52管华丽
长江丛刊 2017年23期
关键词:历史课内化学习动机

管华丽

浅谈激发中职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策略

管华丽

中职学校历史课因为各种原因使得教师觉得难上、学生觉得学索然无味,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让其内化显得尤为重要。实现中职生学习动机的内化主要的方法有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作为教学重点;创设学生喜欢的心理和外部环境;转变方式让老师轻松上课、学生轻松学习;鼓励为主,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功感。

学习动机 内化 中职生

历史课很难受到学生和家长的重视。尤其是中专学校是朝着培养职业技术型人才的方向进行,学校较为注重对学生职业的技能培训,所以在课程的安排上,历史课的课时不断压缩,个别专业甚至直接对历史课进行取消,历史学科处于一个可上可不上的尴尬境地。其次是中专历史教材编写滞后,历史课程内容枯燥,无趣。如果不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教学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要想使中职生学好历史,就必须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动机,让他们主动参与并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变他主学习的“要我学”为自主学习的“我要学”。如何实现这种外部动机的内化呢?

一、详略得当,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作为教学重点

中职学校的历史课作为一门基础知识课,老师在内容的选择上有很大的自主性,因为它不用参加统考,仅仅是校内期末测评就行了,所以老师可以自己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点作为当堂课的重点。比如,在春秋战国这一课,学生不会对枯燥的战国七雄是哪七个国家感兴趣,而是对长城的修建、孟姜女哭长城这一故事感兴趣,所以这节课上我把长城修建的利与弊作为了上课的重点内容,主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的内化,让他们能关心他人疾苦,学会用这种情感去处理以后要面对的人际关系问题。

二、朴实温暖,创设学生喜欢的心理和外部环境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学生喜欢在轻松、愉快、无忧无虑的环境中学习,情绪越好效果越佳。如果学生学习压力大、精神受压抑,思想有负担,就会出现思维迟钝、思路堵塞,影响吸收知识和信息,更谈不上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了。因此,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也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变老师“希望他们能上历史课”为学生“我想上历史课”。

教学心理环境的创设主要在于老师,一堂让人感兴趣的课是老师能用尊重、平等、爱护、民主等人类崇高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要创设这样的心理环境,教师首先必须保持良好的情绪,所以,老师不能把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带入课堂。其次是老师要有自然的教态,如果一个老师在课堂上紧张、手足无措 ,学生也会听的索然无味,还会觉得这个老师水平太低了。再者,我们要允许学生在课堂上“犯错”,不能因为他们回答错了一个问题就严厉指责,这样会打消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世界文化名人之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伟大画家达•芬奇在上小学时,看到教室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幅极其名贵高级的油画,震动了他的心扉,从而产生了浓厚的绘画兴趣,成为他取得绘画巨大成就的最初“契机”。所以可以通过创设教室这一外部环境来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化。

三、转变方式,让老师轻松上课、学生轻松学习

大多数中职生在进行历史学习时并不注重学习方法,认为历史就是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进行学习的一门学科。因为学习方法使用的不妥当,所以多数学生会觉得历史是一门负担重、枯燥烦闷的课程,所以不愿上历史课。鉴于此,我想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或许可以稍稍扭转这种状况,帮助学生再次想上历史课。

首先,与中职幼师生未来职业生涯结合——她们在以后工作中语言能力是很重要的一种技能,所以我要求每堂课留出3-5分钟,让各学习小组选派代表讲一个和本章内容相关的历史小故事,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打分,并引入竞争机制进行小组间评比。这样,各小组同学课前就要查找资料积极准备,课堂上由代表上台展示本组的风采。这种教学形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使学生查阅资料、收集资料的能力及幼儿教师应具备的语言表达能力、肢体语言的表现力、普通话、临场不乱的心理素质等得到锻炼和提高。

其次,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里的情境包含两个方面:问题情境和历史情境,一个让学生思考、一个让学生演绎。所谓问题情境,就是提出一些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过努力可以解决,但又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历史情境或创设历史情境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各种教学媒体、手段再现历史,帮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感知,形成历史表象,掌握历史知识,并通过具体场景的体验,激起想学习的积极情感,比如,在上《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这一课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扮演秦始皇与臣子讨论是实行郡县制还是分封制,通过这一表演,可以展现出秦始皇的专制、最终秦王朝选择了什么制度,以此加深学生的印象。但作为学生来讲,表演毕竟不是他们所长,所以创设历史情境另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使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可以图、文、声、画并茂,填补教材空白,变抽象为直观,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教材内容。

四、鼓励为主,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功感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动机集中反映在成就动机上。简言之,即为追求成就、希望获得成就的动机。现实的状况是现在很多中职学校的学生都是中考成绩比较差才来读的,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更应该给他们正面的评价和引导。在测评的时候,我们出题也可以不用出的太难,让他们“跳一跳,摘到桃”,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

总而言之,想让学生能上历史课、爱上历史课,关键在于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化,但是内化的过程也离不开老师的引导与帮助,所以作为中职学校的历史老师,我们更应该多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把难上的中职历史课变成学生喜欢上的历史课,让学生的学习动机内化。

(作者单位:重庆云阳教师进修学院)

猜你喜欢
历史课内化学习动机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少先队活动(2020年8期)2020-09-11 06:42:32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少先队活动(2020年7期)2020-08-14 01:17:48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44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2:44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华人时刊(2018年15期)2018-11-10 03:25:30
“五味杂陈”——让历史课充满“历史味”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4:34
海外华语教材的文化“内化”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来建立有效的学习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