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 睿
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
翁 睿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独生子女的增多,社会就业压力的逐年增大,导致部分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比较严重,一些学生一旦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就会采取消极对待,容易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因此,在新的时期里,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显得十分重要。
高校学生 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构建
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构建,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有极大的帮助。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成熟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一些学生由于心理发育不成熟,在遇到一些矛盾和问题的时候,就会产生心理落差以及消极低沉情绪,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另外,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心理比较敏感,在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他们的情绪非常不稳定,或者是会产生完全肯定的态度,或者会产生完全否定的态度,自我判断力以及控制力比较薄弱,不健康的心理倾向,有时候会导致人际关系比较紧张,久而久之就会引发心理疾病,因此,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非常重要。当前,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心理危机干预还很不成熟,虽然许多高校已经在不断完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但是,由于我国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还处于摸索阶段,因此,构建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一些高校。在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有许多比较突出的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心理危机干预意识薄弱,心理危机干预能力也比较欠缺,咨询机构还需要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没有建立科学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因此,在新的学期里,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产生心理危机的因素有许多,如就业压力、环境压力、家庭教育不当等因素都可能引发学生的心理危机。对于大学生来说,检验学习效果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未来的就业,同时,学习也直接影响着自己未来奋斗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大学期间,一些学生由于考试不理想,或者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果不好,也会引发心理疾病,使他们深陷学习和就业困境,由于学习问题、就业问题给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学生的这些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够得到及时的疏导,很容易导致学生对生活失去希望,对学习产生失望情绪,最终引发心理危机。高等学校的学生,在面对新的环境的时候,由于适应能力比较差,有时候也会引发心理危机。尤其是在一些新生群体中,这种现象尤为突出。当今社会的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跟前儿长大,在父母的关爱下学习和生活。进入大学校门以后,由于离开了父母的呵护。面对突然变化的新的环境,使得他们很容易产生压抑、焦虑或者苦闷情绪,由于缺乏外界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导致心理危机的发生。另外,家庭因素也是一些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今,许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这些学生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心理上依赖家庭和父母独立生活能力比较差,有些学生是因为在家期间父母管教比较严,导致在性格上比较懦弱,还有一种是父母过于溺爱,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导致学生在思想上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自制力比较差,一旦遇到一些矛盾和问题不能够解决,就会产生心理危机。
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构建预防和预警体系最为重要。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要想科学地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一是要开设心理危机干预课程,有效培养学生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开设心理危机干预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心理危机相关知识,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强化自身的心理品质,以便于在遇到矛盾和问题的时候,能够有效地缓解心理压力,实现对自我心理的预防;二是要建立心理危机管理数据库,掌握学生心理危机动态变化,关注学生心理障碍潜在风险;三是建立心理联络制度。许多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都是与之比较好的同学首先发现的。因此,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一定要充分发挥预防和预警的作用,建立心理危机预防预警体系,提高心理干效能。为了有效规范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我们可以针对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状况,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具有较强责任心的心理危机干预队伍,规范化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大学生心理干预工作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工作人员不仅要有非常娴熟的心理干预技术,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因此,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应该提前做好培训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心理危机干预培训计划,提高心理危机干预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有效开展。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不仅需要学校的积极努力,也需要家庭的支持和帮助。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中,家庭教育和影响非常关键。因此,构建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还需要构建“学校十家庭”模式,强化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是一些心理危机的学生能够坚定信心,排除心理压力,顺利渡过心理难关。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心理疾病增多,一些相对脆弱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稍有不顺就会产生心理障碍,有时还会出现过激行为,容易陷入心理危机。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不仅会影响个人的学习和未来发展,还会影响到社会和谐与稳定,所以,高校建立科学的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迫在眉睫。
[1]邵灵红.论高校大学生“问题群体”的危机干预体系[J].湖北社会科学,2004(11).
[2]汪明春.高等院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实践探析[J].成人教育,2007(12).
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通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