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教学中的田野调查
——以湖北省武汉市新洲为例

2017-11-25 08:19
长江丛刊 2017年28期
关键词:调查者民俗文化预设

李 燕

浅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教学中的田野调查
——以湖北省武汉市新洲为例

李 燕

田野调查的理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虽然调查的实际情况千变万化,但是也仍然有一些可供遵循的基本规律,以武汉新洲民俗文化田野调查为例,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教学时,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理论预设与实际情况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所在环境的关系;调查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 实践教学 田野调查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教学中,田野调查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与一般的田野调查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田野调查不仅要获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性和民众文化的真性,还肩负着一个重要使命,即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位于武汉市东北部,全区版图面积1500.66平方公里,地域广大,传统民俗文化资源丰富,不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而且样式繁多,饱含着当地民众生活智慧。

关于田野调查的理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田野实际情况千变万化,也因调查者而异,但是,仍然有一些可供遵循的基本规律,以武汉新洲民俗文化田野调查为例,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理论预设与实际情况的关系

有些学者认为,田野调查的逻辑顺序是这样的:调查者确定所要研究的对象——进入到研究对象生存环境之中——参与、体验、观察、访谈、收集定性资料——分析、归纳资料,形成理论框架——进一步观察、归纳——再次进入到研究对象生存环境之中……通过反复论证和调研,逐步形成系统的理论框架和严密的调查材料。这个过程中,强调完全“无我”、“忘我”的状态。

对于大学生而言,由于田野调查经验不足,以及受到实际情况的制约,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的深度、广度、最终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调查前的理论预设。在进入田野之前,要先经过资料的收集、系统的论证,而这些也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内容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的田野调查是一个动态过程,在从预设至求证的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新情况,理论预设可能被实现,也可能被修改甚至推翻。

二、共时田野调查与历时民俗文化的关系

以湖北武汉新洲的花朝节为例,2017年的花朝文化旅游节,活动时间从四月一日至六日,不仅有大型的民俗表演、祭祀活动、传统集会,还有“绝对求对”(对对联)等活动。花朝节作为新洲地区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辈留下的精神财富。如今,我们要站在新的高度重新审视这个精神瑰宝,不能一味的盲目沿袭,在调查中,要观察文化可以继续传承所需要做出的调整和改变,而不能以硬性的指标加以固化。

单项的田野调查主要针对特定区域的特定民俗,例如新洲花朝节,是当地文化中一个片断。但是,这种调查要放在历时民俗文化的坐标之中,与之密切联系。历时文化可以向调查者展示文化的脉络,有利于研究者更加深入地研究文化的特质、流传情况和精神内核。

三、调查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早期的人类学家就已经注重强调田野调查是针对异族文化的调查,调查者应以一种“外来者”的视角出现,而不要过多受到自身文化的影响,要置身于被调查者的立场上来观察、理解和研究问题。列维斯特劳斯说:“神话、习俗、姻亲关系等都被共同的深层结构所控制,一个遵守这些习俗或神话的民族自己不会感到这种深层结构,就像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并不感到自己说的话服从汉语语法规则一样。”

在田野调查中,要培养学生树立“外来者”或者“局外人”视角,移情于文化当事者。正如美国人类学者本尼迪克特,她在二战结束之后接受美国政府调查日本民族性格的课题,以便制订处理战后日本问题的策略。她对于日本的极端名誉感、耻感文化、“精神战胜物质”的论调十分惊讶,但是没有妄加评论,她说,既然日本人认为这是美德,那它就是美德。她所理解的日本民族文化,得到了日本人的广泛接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榜样,对于田野调查中的民间文化要达到一种直触本质的尝试,又要获得当地人的强烈认同。

四、结语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教学的田野调查中,还要注意以下事项。首先,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恰当的调查方法,确保调研的规范性;其次,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态度客观看待民间文化,入乡随俗,置身其中,尽量以一个“合格的当地人”的姿态去调查,不断进行观察、访谈和互动;最后,田野调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能够临时应变,不断提升自己的调查能力和方法。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

[2]陈淑姣,白秀轩.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3]林继富.解释民俗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本文系武汉市市属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新洲民俗文化在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李燕(1983-),女,汉族,河北人,硕士研究生,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文化素质教育中心教师,讲师。

猜你喜欢
调查者民俗文化预设
基于民俗文化视角下的潮汕旅游资源开发
也谈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调查研究要善于共情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九成人认为作风有改进
冷战下的邪神!《克苏鲁的召唤》推出新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