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百年沧桑和“一国两制”实践

2017-11-25 17:03全国港澳研究会创会会长陈佐洱
领导科学论坛 2017年14期
关键词:一国两制香港

全国港澳研究会创会会长 陈佐洱

香港百年沧桑和“一国两制”实践

全国港澳研究会创会会长 陈佐洱

1997年7月1日,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在“一国两制”基础上和平回归祖国,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20年来,香港在政府效能、贪腐控制、公民表达及问责等方面的指标都远远高于回归前,但也出现了“占中”“港独”等政治事件。对此,中央明确表示,要在坚持“一国两制”基础上,把全面管治权落到实处,继续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

香港;一国两制;基本法;“占中”;行政主导;国民教育

香港回归祖国已经20年了。20年前,当天安门广场万众欢呼倒计时,北京一片欢呼的同时,在香港会展中心,中英两国政府的香港交接仪式上,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成千上万的港九新界市民冒着倾盆大雨,迎接解放军进驻香港。从那一刻开始,作为和平解决香港前途问题和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一国两制”方针开始践行,至今已经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

一、香港回归前

历史研究发现,一万多年以前,香港地区在地理上还是与内地广东省连成一片的,直到八千年前最后一个冰川期结束时,桑田沧海,造就了现在以香港岛为核心的两百多个岛屿的香港地区。

(一)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

考古研究证明,香港地区的人文状况,并不像港英教科书说的,在鸦片战争以前是一片不毛之地。很多朋友都使用过现代化的香港机场,这个国际机场本来是两个小岛,削平了山头填海,成为一个机场。当中一个小岛——赤鱲角曾经发掘出新时期时代的文物,岛上本来还有一座很有特色的妈祖庙,是清朝道光年间建的。到英国抢占香港时,香港已经有了40多所学校,7000多人口,100多家商铺。

香港变成英国殖民地是民族的耻辱。香港是怎么被英国占领的呢?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割让了香港。其实在这之前一年半,在1841年的1月,英国远征军靠坚船利炮,效仿葡萄牙占领澳门,向清政府提出要借香港一处寄寓船舶,当时英国要借用的“一处”就是现在香港海洋公园那一块地方。在清朝政府还没来得及答复时,英国远征军一夜之间抢占了香港整个岛屿。天一亮,汉奸们就张贴告示说,借用香港“一岛”已有文据在案。《南京条约》签署,只不过是补办一个手续而已。

150多年来,国际政治经济机遇叠加,历史潮流因缘际会,香港变成了一个神奇的财富聚宝盆,加上法制比较健全,基础设施也比较扎实,自由港的地位日益突出,集金融、贸易、航运、旅游、信息中心为一体,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国际经济中心大都会。香港奇迹的背后,有英国治理的成效,但关键的因素是香港人的勤劳聪明,还有一个因素是香港背靠中国内地。

(二)英国有抢占香港之心,并无守护之意

在港英时代,香港虽然被誉为王冠上的明珠,但是英国从来只是把它当作殖民地,即使港人划归英籍,拿的也是二等公民的护照:BDTC(英国属土公民护照),BNO(英国海外公民护照)。持有这类护照的人,不能享有英国国民的种种权利。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日军同时从广东向香港进发,守卫香港的英军不堪一击,但是又拒绝中国军队支援,16天内新界和九龙相继沦陷,香港总督和英军司令在香港岛上听到了枪炮声,就驾驶小艇,扯着白旗,到九龙向日本投降,并于12月25日圣诞节这天,把日军领进了香港。有一队日军到了香港岛的赤柱,将那里临时战地医院中的1700名手无寸铁的伤病员和医护人员全部杀害,开肠破肚,截肢挖眼,割耳鼻舌,7名女性无一幸免全部被轮奸,有的被压在死尸堆上轮奸,奸完了同样处死,残暴的程度不亚于南京大屠杀。

资料显示,日军占领香港的头几天,沿街被枪杀的市民不可计数,被强奸的妇女达万人之多,70年来日本绝口不提这一罪行,英国也羞于启齿,所以香港越来越少人知道这一事件。此后日本人成了香港总督,香港被纳入日本版图长达3年零8个月。

二战结束后,英国又蛮横地抢夺香港管治权。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发布的一号受降令规定,凡是在中国境内,台湾、印度支那北纬16°以北的所有的日本军队均应该向中国战区的最高统帅蒋介石投降。但是,英国不执行,并派出已经被打得支离破碎的太平洋舰队开赴香港,蒋介石起初也不示弱,派陆军紧急开赴九龙,两军几乎同时到达,中国照会英国不要擅自行动,同时寻求美国外交支持。英国也求助于美国总统,美国权衡之下,决定支持英国,由英国来主持驻港日军的投降。蒋介石当时正在准备打内战,因此不敢得罪美国和英国,因此香港又处于英国的殖民统治下。

二、香港的回归

150多年来,收回香港是历代中华儿女和政治家梦寐以求的,是毛泽东、邓小平的夙愿,也是孙中山、蒋介石的理想,他们从来都不承认清朝政府签订的三个不平等条约。

(一)香港的回归,凝聚了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深谋远虑和坚强决心

1949年10月17日,解放军沿广九铁路抵达深圳(当时叫宝安),第四野战军44军政委吴富善在深圳河的北岸,向香港方向瞭望了一个时辰,吴政委认为,跨过这条小河只需要两个团的兵力就能解放香港全部地区。但是他得到的命令是在深圳河畔长期驻扎下来。那时,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港的方针已经确定,八个字——“长期打算,充分利用”。香港将担负起新中国与外部世界保持联系的重要桥梁。解放军在深圳河北岸驻扎了48年,20世纪80年代初,在国家改革开放国力显著提升的条件下,邓小平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在此基础上,通过与英国谈判才最终解决了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问题。

回顾半个世纪的国家发展史,如果建国初像吴富善政委设想的那样,两个星期解放香港,充其量只是多了一个类似广州、上海那样的大城市,而现在国家得到的是一个为改革开放作出了不可估量的历史性贡献的国际经济中心城市。把香港问题放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中间去谋划,是我党历代领袖经略香港的重要方法论,体现了成熟的政治智慧和开拓创新的实践方法。历史证明是完全正确的。

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领导全党全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伟大进程必然涵盖“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因为它是构筑中国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与邓小平同志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50年不变的治港目标,有着深刻的思想传承和理论衔接,其历史进程和时间节点高度吻合,把50年不变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联系在一起,得出的结论是:“一国两制”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二)以和平方式解决香港问题,是成功的国际范例

1984年12月,撒切尔夫人在时隔两年后再度访华,在人民大会堂签署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称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构想简直是天才的创造。世界上历史遗留的国际争端,往往是付诸战争才能解决,甚至长期交战还不得结果。但在解决香港问题过程中,中英两国都认同“一国两制”是和平解决香港前途的最佳办法。我党通过又斗争又合作的谈判实现了香港政权的顺利交接和平稳过渡,成为国际范例。

当然,当年的谈判过程是十分艰难的。英国根本就不想走,在联合声明签署后的13年的过渡期内,中方依据承诺制定并且颁布了《香港基本法》,把回归以后实施“一国两制”的方针具体化、法律化、制度化,同时继续就香港政权交接的方方面面与英方谈判,步步紧逼,这才把香港完整地收回来。

坚持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是中国的最高国家利益,在这一前提下也对英国作出了不少的让步,比如现在香港特区的三家发钞银行,有两家还是英资的。最大的电力、建筑、百货超市,最好的地产、航空、货运仓储等龙头企业也还是英资的,因为这样更有利于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所以香港回归,英国并非是“光着屁股走人”的。至今,中国的资本没有取代英资企业,不是没有这个实力,而是作为泱泱大国始终信守《中英联合声明》附件里的共识。邓小平后来总结说,第一,中国是个有实力的国家,外交谈判没有实力不行。第二,“一国两制”的方针走对了。此外,还有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外交是妥协的产物,任何外交谈判都不会是一厢情愿的,两个巴掌才能拍得响。

(三)“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7年7月1日,根据宪法制定的《香港基本法》在包括香港特区在内的全中国实施,“一国两制”从伟大构想变成伟大的现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从此增加了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党不仅要领导全国人民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还要保持香港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保持那里的繁荣稳定,共筑中国梦。这是过去任何国家的执政党都没有做过的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项最新成果,也可以说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又一创新。

“一国两制”缔造者邓小平曾说,“中国的主体必须是社会主义,但允许国内某些区域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如香港、台湾。”邓小平强调,要保持香港 50年繁荣和稳定,50年以后也要繁荣和稳定,就要保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个特色,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对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处理,就是“一国两制”。两种制度在一个国家内相互促进、长期并存,这是史无前例的。

香港回归前夕,我和美国驻香港副总领事史莱克先生有过一次交谈。当时史莱克大谈美国制度如何优越,然后质疑“一国两制”在香港行不通,我当时就反问他,美国能够拿出一两个州来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以外的制度吗——封建主义也好,社会主义也好。结果他耸耸肩,说这个做不到。我就告诉他,中国共产党说到做到,请拭目而待。

“一国两制”是用和平方式解决香港回归问题的最佳办法,也是回归后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最好的制度安排,是国家治理史无前例的创举。20年来香港和内地政界、法界、学界、商界,都有一个对“一国两制”由浅入深、由偏到全的认识过程、实践过程。当然,实践一开始就遇到敌对势力的肆意歪曲和攻击,有人炮制各种冒牌的“一国两制”来抵制真正的“一国两制”,以掩饰他们反华反共反对香港回归祖国的行经,这也不奇怪。中央一直关注香港回归后实行“一国两制”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索“一国两制”下的治港良策,取得了许多有益经验。

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里面,首次提出“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是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面临的崭新课题”。什么新形势?就是港澳回归。党的执政能力要保证在“一国两制”方针下,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香港、澳门保持长期繁荣稳定。2007年,十七大报告正式提出,“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是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面临的重大课题”。2012年,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央政府对香港、澳门实行的各项方针政策根本宗旨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从治国理政的“崭新课题”到“重大课题”,再到“根本宗旨”,体现了党对治理香港、澳门理论与实践的不断丰富和深化。

2014年,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科学总结了“一国两制”17年的实践经验,全面准确地阐述了“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的真谛,起到了正本清源、激浊扬清的作用。白皮书从新的角度归纳了“一国两制”的内涵,可以表述为三个“不能平起平坐”。

第一,“一国”是大前提,它和“两制”不能平起平坐。

第二,国家主体是社会主义,它和少数地区保留的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能平起平坐。

第三,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保持特区长期繁荣稳定都是大事,但前者是国家大事,后者是地方大事,两者也不能平起平坐。

三、香港回归后

2017年5月27日,张德江委员长在纪念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实施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中央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权力关系是授权与被授权的关系,而不是分权关系,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以‘高度自治’为名对抗中央的权力。”

(一)香港回归后,中央对香港拥有全部主权和全面管治权

什么是主权?就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利。我们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是恢复行使包括管治权在内的全部主权,中央对香港拥有全面管治权。例如在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保障直接行使外交国防权力的同时,还有对特区法的备案审查权、行政长官和主要官员任命权、基本法解释权和修改权、特区政治发展问题的决定权、中央政府向行政长官发出指令权、积极听取行政长官述职和报告权等。

中央根据宪法和基本法有关规定,将管制香港的部分行政权、立法权、独立司法权和终审权授予了特区,同时保留了监督权。在起草基本法的时候,就曾经争论过有没有剩余权力的问题。后来统一了认识,即基本法没有规定的、没有中央授权的,特区就不能擅自行事。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在香港设立了特派员公署,先后解决了约200项多边国际条约适用于香港特区的问题,使得香港作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更加巩固。特派员公署还协助特区执行了 120多次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推介特区护照在更多的国家获得免签待遇,现在已经有150个国家和地区给予香港免签或者落地签待遇。截至2013年,中国驻外使领馆共处理了上万起涉港领保案件,涉及到香港同胞16 000多人,这在回归以前是完全不可想象的。国防方面,解放军驻港部队坚决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坚持依法驻军、依法治军,军费全部都由中央承担,这支部队自觉地遵守全国性的法律和香港法律,严格按照条令管理,出色地履行国家的防务职责,展现了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形象。

(二)中央为保持香港繁荣稳定提供强有力保障

回归后,香港特区的政治体制运行顺利,管治维持良好水准。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香港在政治稳定、政府效能、规管品质、社会法治、贪腐控制、公民表达及问责等方面的指标都远远高于回归前。20年来,香港成功地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非典疫情、国际金融危机等一系列冲击,仍然被认为是全球最自由开放、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和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这与中央政府与内地各省、市的大力支持是密不可分的。新加坡周边有两个大国,使它感觉到虎视眈眈,所以很羡慕香港,说香港背靠祖国,有那么大的腹地,经济上又发展得很好,遇到困难了,还能给你遮风挡雨。当然了,俄罗斯也很羡慕中国,因为中国有一个香港,有700万市民爱国爱港,不断地对国家、家乡的改革开放提供资金和经验。当国家遇到困难时,同胞们慷慨解囊。这方面的故事太多了,我讲一个解救香港新机场货运瘫痪的事情。

1998年上半年,香港新机场工程大功告成。7月2日,一夜之间从启德旧机场转换到赤鱲角新机场,创造了一个所谓的奇迹。可是一星期以后,机场货运站的电脑系统和机械设备发生了严重的故障,大量待出港的货物滞留,进港的飞机也无法正常停靠卸货,位居世界第一的货运服务陷入了瘫痪,每天的损失高达18亿港币,报纸甚至刊出了“救救机场,救救香港”这样醒目的标题。7月13日,原特首董建华向国务院港澳办发函,第一次开口请求中央政府支援,希望允许有需要飞入或者飞出香港的货运班机能够借用深圳黄田机场,也就是现在的深圳宝安机场。国务院港澳办当天下午收到董先生的信,随即提出了建议上报,第二天即14日上午,正好国务院举行会议,马上作出全力支持香港特区解困的重要决定,下午两点,港澳办就召开国务院各个有关部门会议,不到下午四点就形成了一套相当完整的资源方案。会后,我会同各有关部门的代表,立即前往深圳,与广东省深圳市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负责人,通宵达旦研究落实方案,经过一系列的特殊安排,确保经过黄田机场转运的货物可以在40分钟以内到达香港或者由香港直达黄田机场装上货机,海关、边检、质检、交通、安全等方面都全部搞定,不到五天,深圳市及其机场就完成了所有的准备。中央政府及时雨般的援助,大大提升了外界对香港和香港新机场的信心。

几十年来,运往香港的鲜货产品“三趟快车”——东江水、能源天然气、食品菜蔬从未间断。宇航员上天,奥运会运动员夺金,都是在航天员、运动员回来以后,连庆功会都没开就赶赴香港,和香港的市民及学生见面、联欢。中央像父亲关爱孩子一样,希望刚回到家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有时候小孩“发点小脾气”,也都容忍了。我曾经在数位国家最高领导人的领导下,从事过涉及港澳的具体工作,可以负责任地说,他们个人风范不尽相同,但都是时时刻刻把香港放在心里,这一点完全一样。

(三)深刻认识香港的战略地位,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迫切需要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撸起袖子加油干,“四个全面”“五位一体”“一带一路”“十三五”等发展理念和战略深入实施。国家发展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治国安邦的大局对各地包括香港特区提出了很高的发展和稳定的要求。而香港的现实与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自开埠以来,人们比较注意香港是一个自由港这一特色,重视它是一座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却忽视了它也是一座国际间谍中心城市。从辛亥革命到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至建国后,各国各地的间谍集聚在此地,收集交换买卖情报,策反暗杀颠覆,搞新闻出版网站,莫不如鱼得水。维基解密揭露的许多资料都可以充分佐证。当然,香港这方面的功能也能为我所用,可惜回归后自己束缚了手脚。

凤凰卫视总编辑何亮亮依据真人真事写过一本小说——《1950:香港谍战》,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讲的是朝鲜战争爆发时,七个国家和地区的间谍为争夺一份日满当局绘制的朝鲜地图在香港展开了一场触目惊心的血腥较量。正如邓小平同志当年警示的,香港在某种意义上已经不幸成为西方敌对势力颠覆中国的一个重要基地。特区成立后,香港反对派的每次较大的事件背后都有美英背景,香港虽然不常在遏制中国的棋眼上,但一旦有事,具有影响全局的作用。

美英驻香港的总领馆是这两个国家在海外规模数一数二的领馆,驻港美国总领馆与驻北京大使馆的级别相同,据说人数超过使馆,还要扩编。英国撤离香港之前,曾经给5万个经审定对其忠诚且将来具有重要性的政府处署以上的官员、各界的精英和他们的家属一共225000人秘密颁发了随时随地可以领取的英国国民护照的密码,终身有效。英国政府至今对其中2100人的身份严加保密,他们可能正活跃在香港特区政权的核心或者其他重要岗位上。

香港是我国唯一的国际金融中心城市,但是中央和特区的管控能力有限,因为构成这个金融中心的主要机构都来自美、英、日等国家,又无外汇管制政策,一旦受到重大利益的驱使或者战略的通盘需要,对手很可能在香港下手做局,凶狠地冲击中国的金融秩序。

回归20年,竟无限期地搁置国家安全法,在世界各大国管辖城市当中,国家在香港特区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处于绝无仅有的真空状态。与此同时,在美日的推动下,“港独”和“台独”势力加紧勾结,两独的理念交融、手段互鉴、互联融合,已经在年轻一代中间渐成气候。“台独”分子闹“太阳花运动”的时候,喊“香港的今天就是台湾的明天”,以抵制“一国两制”与和平统一。香港闹非法“占中”时,有学生在街头喊,“台湾的今天就是香港的明天”,妄图摆脱“一国两制”闹独立。

早在2012年7月上旬,时任中央港澳工作协调小组组长的习近平同志洞察秋毫,当机立断发出了中央整肃“港独”的第一个战斗号令,事后他又多次指出,“港独”严重触犯了“一国两制”的底线。令人忧虑的是,短短几年时间,“港独”思潮和行动不但没有被遏制,反而呈现出不断滋长蔓延的态势。所以,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总理、全国人大委员长、全国政协主席纷纷在讲话中严正谴责“港独”,是很有必要的。

(四)经济下滑,贫富分化,爆发政治危机的若干因素已经构成

香港特区成立以后,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与左邻右舍比较,不能不正视香港确实在落后的现实。回归之初,遭遇亚洲金融危机和非典重创,直到中央推出CEPA(更紧密的经贸关系安排)、“自由行”等强支持措施以后,到2004年,香港经济总量才恢复到1997年的水平,但是至今没有解决关键的发展转型问题。

非法“占中”活动后,香港经济总量跌到了大约2%的低增长区域。同样受到土地面积制约,周边环境大不如香港的新加坡,2001年GDP仅及香港的一半,2010年超越了香港,近三年人均上升到5.5万美元,而香港仍然在4.2万美元徘徊。与澳门、深圳相比,更是乏善可陈。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的地位都在走下坡路。香港曾经连续十年被评为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但是现在已经被新加坡、上海、深圳、宁波相继超越。全球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十大国际金融中心排名,上海已经与香港并列第五。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曾经连续12年第一的香港,2014年也被深圳取代。香港在全国经济规模的份额从回归初的18.4%,下降到目前的2.8%。

回归20年,香港总共搞了三大基础建设,铁路、大桥和西九龙文娱艺术区,工期都一拖再拖,成本都一升再升,至今一事无成。现在又要搞第三条跑道,明明知道货源、客源、空域资源都来自内地,却“输打赢要”(粤语,牌桌上输钱了却不肯罢手,一定要打到赢,赢了钱就赶紧收钱跑人)。本来内地游客占到访港游客总量的 77.7%,但是因为诈骗、强逼购物,甚至打死打伤事件频频发生,曾誉为购物天堂的香港,近六七年来旅游旺季游客连年下跌。2016年5月,内地访港旅游团的数量按年下滑了57%,零售额也直线下滑,18个月同比下跌10.5%。

虽然中央想方设法大力支持特区的经济发展,香港也保持了良好的增长率和较低的失业率,但是分享给中下层市民的红利却十分微薄。2001年到 2013年这 13年当中,中位人群的工资增幅仅有 2.5%,青年新就业人群的工资根本没有增幅,跟回归初期差不多,所以有“惠商不惠民”之说。香港已经成为世界上少有的贫富悬殊最严重的发达地区。贫困人口占到总人口的14.3%,基尼系数高达0.537。香港还是发达经济体中唯一没有退休保障的地区,平均3个老人就有1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青年求学也比内地困难很多,大学本科的升学率不到30%,而且大部分学生毕业就意味着贫困。2003年特区政府就基本停止了土地供应,也不再建经济适用房、居屋,私人住宅的供应每年不足1万套,造成了楼价疯涨,是同期工资增幅的50倍。普罗大众安家立业的目标多成泡影,大约有30万户人家正在申请轮流住公屋,土地供应的短缺不仅造成了居民住房问题,还严重地影响了商场、写字楼、医院、学校、交通设施和新产业的发展。

经济民生问题在一定意义上是最大的政治,当民众期望得不到有效回应时,便更多地期望于投票选举和街头政治,这是西方政体的普遍现象,香港相当一部分人也是如此。加上近三四十年,内地经济民生迅速发展,使得一部分港人从优越感转换到失落感,这种发展不平衡催生的心理纠结,也许就是爆发2003年和2014年两次大规模社会政治事件的内在逻辑。

(五)行政、立法、司法的深层次问题积重难返

“一国两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依循,20年来特区政权建设相对薄弱,造成的深层次问题正在逐步显现,既反映出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更有其复杂的历史和社会根源。早在1987年4月香港《基本法》起草过程当中,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批评三权分立这种政治体制,不幸的是香港基本法中行政主导的指导思想,已经逐步被偷换成美式的三权分立甚至三权对立。“一国两制”框架设定的50年不变的管治制度在实际运作中有失控演变的危险。

第一,不公正的法制执行人,破坏法治。香港回归后,司法界被披上了神圣超然的外衣,凌驾于行政和立法之上,不受任何监督。回归后首先挑战行政主导的是来自法院的政治性的司法复核,这种连在美国都已经备受批评的旧式民主,在英国根本找不到案例的把戏,香港反对派却一再玩弄,浪费了大量的公共资源,削弱了政府的管治威信和效率。政府律政司的检控和法院的审判从理念到判决基本上都偏向反中乱港势力,为许多对抗中央和特区的犯罪分子提供法律纵容和保护。2013年12月,六名“港独”组织成员强闯解放军驻港部队总部,要求解放军撤出香港。要是在港英时期,或者按照通行的国际案例,对警告无效强闯军营者可以当场击毙。可是,法官对这宗罪案仅判处2000港币罚款了事。首犯先在法院门前扯出了“独立建国,香港万岁”的横幅,对着传媒镜头叫喊一阵,然后才堂而皇之地走进法庭去听判决。

矛头直指中央和特区政府的港版颜色革命——非法“占中”已经平息两年半,当时警方拘捕了1003名涉事人员,司法部门至今才审理了其中的225人,只有74人被判有罪,无一人被定性为与政治或触犯国家主权有关,量刑都极其轻微。判得最重的反而是七名在“占中”街头执行任务被偷袭以后反击的警察,立即坐牢服刑两年。“占中”三子——戴耀廷等九名核心人物,直到今年3月才被控以轻微的公众防扰罪,两天以后就保释候审。“占中”的幕后策划组织者壹传媒《苹果日报》的老板黎智英至今毫发无损,自由进出香港。

英国和英联邦的普通法里面有大量的严惩触犯国家主权和安全的判例,但是特区的一些律政官和法官根本不予引用。明明是司法界的某些人让反华反共犯罪的成本变成零或接近零,反对派却以维护香港核心价值、维护法制的名义为自己保驾护航。有意混淆“法治”和“法制”两个概念。法制当然要维护,但是对知法犯法的法制执行人也需要揭露和惩处,正是他们以不公正的法治破坏了法制,是香港核心价值的蛀虫。

第二,立法会的“否决式政治专治”挑战行政主导。基本法设计的行政主导是参照了英国政治体制的,但又不尽相同。在英国议会中的多数党通过组阁、执政来实行行政主导。内阁部长都是由当选议员出任的,使得议会和政府能够有机地配合。而香港的特首不属于任何政党,特首和组成政府的司局长都不是经由立法会选举产生的,所以立法会的所有议员都缺失与特首和管治团队的利益关联和责任关联,但是又都握有能对政府施政造成很大破坏性的权力。

回归至今,特区的行政主导体制一直遭到立法机构的直接挑战,随着反对派被选入立法会的人越来越多,反对派议员不仅把立法会当作批评政府、侮辱官员、破坏规则的主阵地,还突破基本法的有关规定,制造海量的垃圾修正案“拉布” (西方议会政治专业术语,指在议会故意发表冗长演说,以拖延表决),即所谓的“否决式政治专治”,使得政府的大量提案长期通不过,包括二十三条立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政制发展决定等受到阻碍。

第三,未经甄别、教育、改造的弱势政务官系统。特区的管治团队基本上是从港英政府原班人马过渡过来的,其中大多数人愿意继续为香港服务,但是对中国国情、“一国两制”和基本法知之甚少,缺乏应对艰难复杂社会政治局面的准备和制定政策的能力。回归后,有关工作部门没有对被称作“旧电池”的整个政务官系统进行过任何的甄别教育和改造,一度还把他们捧上了天,长期处在政治上无人管、无需学习和问责的状况。

政务官系统始终是一个既得利益集团,中高级政务官不仅享有高薪,还有高额的退休金和就医等特权,这些人在回归前就普遍取得了居英权的密码,应该相信其中有回归后受感化放弃了英籍的,但也不能排除另有人“身在汉营心在曹”,甚至就是“无间道”。其中不仅有美英安插的人,还有共济会国际秘密组织的成员,他们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天然抗拒,对中央阳奉阴违,与坚持爱国爱港立场的特首格格不入,在特区的一些重要领域,顽固地不去殖民化,反而去中国化。所以特区政府中频频发生港英管治时期决不允许发生的荒唐事。例如,高酬聘请“占中”主要策划组织者戴某某副教授为政府官员讲授基本法和参与审定国民教育的教材,对上千名公务员集体登报声明支持“占中”,佩戴黄丝带上班,之后又再次登报反对全国人大常委会“831决定”,诸如此类等等,与中央和特区政府严重对立。去年世界杯亚洲区预赛,中国国家队和中国香港队在香港对阵,奏国歌的时候,再次遭到“港独”分子有计划、有组织地起哄,在疯狂的脏话嘘声中亮出了“香港不是中国一部分”“独立建国”“不分阶级、性别差异,一同对抗外敌”等标语牌。连国际足联都向香港发出警告加以处罚,但是特区政府始终一语不发。

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国家安全法,世界各国都没有负面反应,唯独香港特区政府当天上午就公开发表三点声明和谈话,一是这个国家安全法不在香港适用;二是香港有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但是需要等通过二十三条立法才能实施;三是本届特区政府没有计划就《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这等于公然声明本届特区政府没有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这样叫板中央的严重事件居然无人问津。在政府积弱、各种舆论混沌不分的时候,香港市民很希望直接听到中央的声音,但是中央电视台、电台,比邻的地方电视台、电台,至今都不被批准在同属于中国的香港特区落地。

四、全面深化对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

假如四年后第一个百年战略目标实现的时候,东方之珠依然是世界上反华反共最肆无忌惮的城市,甚至变成国家经济的负资产,我们如何对得起前辈们170多年来的开拓,更无法面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托,无法向中国历史和国际社会交代。

(一)强化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建立基本共识

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香港特区的局面需要从根本上整治,必须实现治港战略和方式的改革转型,必须在指导思想上得到统一,严格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振作精神,强化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真正全面准确地贯彻执行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建立两个基本共识:

一是应当坚持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以及对“一国两制”的自信,这是治港战略的基本支撑。

二是坚决贯彻执行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不折不扣地执行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和批示,这是治港最重要、最锐利的思想武器。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具有高度成熟的政治智慧和经略香港复杂局面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和批示,让我们认识到对港工作要作长期打算,谋长远,谋根本,要牢牢掌握管治权,包括进一步强化中央全面管治权,这是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的要害所在。要坚定立场,守住底线,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要固本培元,高度重视争取人心工作。

(二)总结20年成功经验,弥补工作和认识上的不足

习近平总书记在平息“占中”后多次警示,树欲静而风不止,我们与香港反对派和外部势力围绕管治权的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甚至是十分尖锐的,这是中央对香港形势长远的精准研判。回顾香港特区成立后的前15年,中央与香港内外敌对势力在政治领域的重要较量中,几乎都是对方蓄意夺权挑起事端,我方始终是守势。

十八大以后,中央发表了白皮书,出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定力,平息了非法“占中”,这是香港回归以来最重大的一次争夺管治权的斗争,其意义和完胜的艰巨性不亚于1997年的政权交接。平息“占中”后,习近平总书记一再指示,要进一步强化中央全面管治权,之后又有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释法。但是为什么每次都没能乘胜大踏步地前进,是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吗?是敌人太强大太狡猾吗?我们在处理某些涉港事务时,究竟是“一国”硬,还是“两制”更硬?对港工作有不少值得反思的地方,我主要说两点。

第一,按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明确党在特区的执政领导地位,把工作中心转到加强政权建设上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30日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指出,“我们要按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动摇、不走样、不变形。”在宪法上,国家是整体的、统一的。宪法的国家认同,是基本法的制定和20年贯彻执行成功的基础,也是20年凝聚社会共识,使香港法治得以持续发展的保障。宪法和基本法共同构成了香港的法治基础。可是在十八大以前的15年,香港很少提宪法和国家认同,似乎有基本法就能包打天下,其实要完整理解“一国两制”方针就必须从母法宪法的高度来认识子法基本法,确立共产党在香港的执政领导地位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

从整部中国近代史来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从香港百年沧桑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一国两制”和香港的回归。是共产党提出了“一国两制”,是共产党让香港回归了祖国。

早在20世纪20年代,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就在香港领导了声震全国的深港大罢工,但由于管治权在英国手里,只能以地下党的秘密工作方式在政权以外发动群众、组织社团、办报、办学、办影视,等等。始终与广大香港居民休戚与共、鱼水相依,在香港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1997年7月1日,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标志着治港的主体责任落在了中国共产党的肩上。在当前这一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党要求对港工作必须跟上形势,以理直气壮的执政领导姿态践行“一国两制”的现代化改革,即在“一国两制”方针下,实现从地下党的思维和工作模式向执政党的思维和执政模式转变,这也正是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应有之意和重要组成部分。

要把中央全面管治权落到实处,加强党对香港的领导,把工作重心转到加强特区政权建设上来,把以往从外部对特首、特区政府施政的支持更多地转到内部的改造、完善和提高上来。在转变过程中积极探索“一国两制”下治港战略的新思维和新模式,也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在重大问题上能坚定与中央决策保持一致的高度忠诚的特区政权,最终扶直特区政府的腰杆,推它站到第一线去挑大梁,中央对港工作才能站在更高的层次上运筹帷幄。

要以资本主义制度下行得通的方法运用党章条文反复宣传“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的宗旨,强调党和人民的鱼水关系,明确党在特区的领导地位,粉碎各种妖魔化共产党的阴谋诡计。几乎所有香港人都知道驻港中联办、外交部公署、驻军,还有北京的港澳办、人大常委会基本法委等对港工作部门都是共产党领导的,连内外敌对势力都早已接受这一事实,为何我们自己还无限期地蓄意掩饰、刻意回避“共产党”这个堂堂正正的称号呢?

第二,提点、督导特区政权架构,坚决纠正一些重要领域不去殖民化反而去中国化的错误行政。香港特区成立以后,一些重要领域没有处理好在整个国家中的定位,不去殖民化反而去中国化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在国家大格局中的良性互动发展,突出地表现在青年、教育、传媒和司法领域。

(三)国民教育是国家主权的组成部分

以青年、教育领域为例,香港回归前几年,老谋深算的殖民主义者就对香港的传统学制、课程、人事进行了大调整,几乎摧毁了整个教育体系,而回归后特区政府主管部门却把经过强化的殖民教育那一套奉为金科玉律,甚至树起了高度自治的挡箭牌,抵制中央有关部门和爱国爱港阵营的提点和批评。直到今天,负责全港课程设置的机构、出统考考题的考评会的成员,几乎清一色都是反对派或者思想意识明显倾向反对派的人士。中国历史教学被严重弱化,回归前还有近45%的高中生上中国历史课,现在中国历史的入读率只剩下10%。“占中”期间,有一所大学举行毕业典礼,按照议程集体唱国歌,但是有些毕业生拒唱,还撑起支持“占中”的黄雨伞,校长居然说这很有创意。

一所中学举行每周的升旗礼,有师生反对,有师生赞成,校长当场组织辩论和表决,然后决定不升国旗,说“我们上了很好的民主的一课”。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上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香港这代青年中,一些人人生的扣子没有扣好,与香港很成问题的教育环境直接相关。

历代香港青年都是有志气有朝气的,继承着爱国爱港刻苦勤奋顽强的狮子山精神。但是,近些年来,青年学生的声音频频出现在反华乱港的逆流中。这些几乎都是回归前后出生的“港独”政团的头头们,打出了“独立建国”的旗号,高呼“南京条约万岁”。民调显示,现在一部分香港青年不仅抵制和抗拒中国共产党,甚至 60%以上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中国人或者中国香港人,仅说自己是香港人或者国际人,比例比1997年扩大了不少。

20世纪70年代,我地下党领导香港大学的学生会创办并且命名了一本公开发行的杂志《学苑》,现在港大学生会被“港独”分子把持,去台湾民进党那儿受训,把《学苑》办成了全香港最有影响的制造“港独”理论的策源地,号召所谓的“香港民族团结起来”,夺驻港解放军的武器,搞独立,实在令人痛心。领土回归已经20年,人心回归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一代人可能完成不了心愿就操之过急,也不能因此不作为,甚至向后倒退。

除了特区教育行政管理失误外,境外敌对势力的捣乱也不可忽视。例如某大学里面有一个港美中心,四名主要负责人据说都是老道的某国的情治人员,专搞颜色革命。该机构宣称当前香港处在“后殖民时代”,所以要组织各类政治议题的训练营,编写大学的通识教材,“占中”期间培植了大出风头的学民思潮等激进组织,传授暴力抗争的方法,提供保密的通讯器材。而特区政府教育局居然还为这个机构提供所有活动的一半经费,要求所有大学派一位副校长去当董事,听命于外国颜色革命的高手。一些大学开设基本法课程,本来是好事,但是不聘请学术界享有盛名的内地和香港的专家教授,却聘来了对《基本法》一窍不通的洋教授,有一位印度教授对中国基本法立法的原义、来龙去脉一窍不通,竟然在课堂上面荒谬地称,基本法这部全国性的法律是由香港立法会审议通过的。

教育是国家主权的组成部分,国民教育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如果不建立这个共识,不纠正教育行政的错误,港将永无宁日。其他如传媒、司法等领域,不去殖民化,反而去中国化,问题同样十分严重。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大会上指出:“‘一国两制’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对‘一国两制’的信心和决心都决不会动摇。”

我从事港澳工作30年,觉得过往的不少事情值得反思。现在,需要在总结经验基础上的担当和作为。学习对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理念和一系列关于“一国两制”方针的重要指示,使我对党治国理政的实践和理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将激励我们昂首阔步,继续进行苦难辉煌的新长征。

根据中国干部学习网录音报告整理

责任编辑:范文勤 富裕

猜你喜欢
一国两制香港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香港之旅
展与拍
我们应该向香港学什么---参加香港工商业研讨班感想
梁锦松:“一国两制”是香港最大优势
习主席:确保“一国两制”在港实践不走样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