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课程体系改革的历史、现状与展望

2017-10-23 02:18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教授杨明全
领导科学论坛 2017年14期
关键词:校本改革学校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教授 杨明全

我国课程体系改革的历史、现状与展望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教授 杨明全

社会变革速度加快,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处于社会发展转型期的我国教育,也必然要从基于工业文明的近代教育走向基于信息化社会的现代教育,完成教育发展的现代化转型。

中小学;课程体系;改革;综合

改革与创新是时代主旋律,学校教育也不例外。近年来我国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领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格局,逐渐营造出新的教育生态。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相关背景、理念、举措和进展情况。

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建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简要历程

中国课程改革走过了漫长的道路,建国以来进行过8次大规模改革。

第一次课程改革发生在1949年到1952年,主要内容是改革旧制度,统一新政策,建立社会主义课程制度。这个时期,出台了一批重要文件,如1952年颁布了《小学暂行规程(草案)》和《中学暂行规程(草案)》,规范了中小学的课程设置。

第二次课程改革发生在1953年到1957年,主要任务是改进学校教育,初步建立课程体系。在这个时期,我国全面照搬了前苏联的教育模式。在中小学课程领域也仿照苏联来开展工作,如1955年颁布了《小学教学计划》。

第三次课程改革发生在1958年到1965年,主要工作是贯彻教育方针,实行教育改革。如1963年颁布了《全日制中小学新教学计划(草案)》,对中小学课程进行调整,编写新的教材。

第四次课程改革发生在1966年到1976年,这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的课程“改革”,课程制度陷入混乱。如1967年颁布了《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通知》,对中小学课程进行“革命”。所以这十年里,中小学课程制度混乱不堪。

第五次课程改革发生在1977年到1980年,主要任务是拨乱反正,恢复秩序。如1978年颁布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部分恢复了“文革”前的课程,采用了分科课程模式。

第六次课程改革发生在1981年到1985年,主要任务是更新教学计划,适应形势发展。如1981年颁布了《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

第七次课程改革发生在1986年到2000年,主要任务是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调整课程方案和计划。如1992年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课程计划(试行)》,重新编写教材,实施“一纲多本”。

第八次课程改革从2001年开始,现在还在进行中,主要任务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如2001年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启动了面向21世纪的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最近两年的课程改革新举措,主要包括2015年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意见》提出:“坚持系统设计,整体规划育人各个环节的改革,整合利用各种资源,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已经成为当下指导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

(二)社会发展与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

进入新世纪,从国际环境看,改革与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但局部仍然存在不和平的因素。

从国内环境看,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扩大了对外开放,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潮流,这样的社会变革必然反映到学校教育领域,对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提出新要求。2010年,我国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短板。这样的现实,要求我们在中小学教育中强化创新人才培养,所以这几年来,创新人才培养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主要目的。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应试教育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素质教育改革仍然举步维艰。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应试教育已不能满足当下需要,国内优质教育的呼声高涨。传统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课程导向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第二,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整合;第三,课程内容“难繁偏旧”,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第四,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第五,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第六,课程管理过于集中。《意见》指出,传统应试教育“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中小学课程目标有机衔接不够,部分学科内容交叉重复,课程教材的系统性、适宜性不强;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考试招生、评价制度不配套,制约着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支撑保障课程改革的机制不健全。”

总体而言,社会变革速度加快,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处于社会发展转型期的我国教育,也必然要从基于工业文明的近代教育走向基于信息化社会的现代教育,完成教育发展的现代化转型。这个命题的提出,是因为教育发展是建立在社会发展基础之上的。有什么样的社会基础,有什么样的文明形式,就必然有什么样的教育形式。我国古代是农业社会,所以古代教育体现的是农耕文化的内容和要求。近代中国引进和发展了工业和工业文明,近代教育呈现为工业文明特色,其基本特点就是批量生产社会需要的人。特别是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近代教育为工业生产培养了大批量的合格劳动者。社会发展进入信息化时代,现代教育的基本追求是培养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教育改革越来越聚焦于教育现代化。

(三)国际课程改革浪潮的冲击

随着中国日益国际化,国际课程改革浪潮对我国教育也产生了积极影响。俄罗斯1993年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方案》,进行了大规模的课程改革;美国1994年提出《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英国1996年发表教育白皮书《学会竞争:14—19岁青少年的教育和培训》;德国1999年颁布《完全中学课程纲要》,对中学阶段教育进行改革;日本2002年颁布《中小学课程审议草案》。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在世纪之交,都进行了大规模的课程改革,其改革举措和理念,部分进入到我们的视野,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借鉴。

二、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

我国教育自古以来就有着浓厚的人文主义情怀。比如教育的“教”字,其左下角就是“子”,即孩子,先民在造“教”字的时候,已经把人放在教育的最核心位置,这是中国教育悠久的人文主义传统。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强调人,把人看得非常重;“仁者爱人”说的是我们要关注社会的主体——人。但是应试教育背离了这样的情怀和传统,把人训练成考试的机器,透支了青少年的学习热情,标准化的答案也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这是我们批判应试教育的基本着力点,因为应试教育最重要的做法就是强化练习,死记硬背,强调答案的标准化,长此以往,学生很难成长为创新人才。所以要确立以人为本的宗旨,重新回归教育的人文传统。

以人为本的教育,意味着学校教育要回归育人的本意,削弱教育的功利主义和分数至上的价值追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时代要求我们回应这样一个重大问题:如何改造传统的应试教育,确立以人为本的新的教育生态。举一个例子,2012年6月9日《南方日报》报道,一位高考后的女生把自己从高一到高三做过的卷子整理了一下,摞起来的高度是2.41米,可见学生为考试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做这些重复性练习的负面影响很大:和国际水平比较,中国青少年学生的近视率是非常高的,睡眠时间也是非常短的。为了拿到理想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学生们只能日复一日地重复练习,没有时间和精力发展综合素质。

2010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优化结构布局,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指明了我们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

(二)确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教育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新论断,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优良历史传统。《左传》里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是说,人生的不朽事业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叫立德,即树立高尚的道德,做道德的楷模;第二个方面叫立功,即为国家建功立业;第三个方面叫立言,即著书立说,将思想和智慧传承给后人。在这三个不朽的事业里,排第一位的是立德,说明中国文化传统首重道德。《管子》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说的是国家要解决眼前问题,种好庄稼是首选,因为一年就能有收获;国家要是以十年为期有所发展,种植树木是首选,树木十年成材,获利可达十倍;但要着眼百年大计,就必须不断地培养人才,因为培养人才的收益能以百倍计。这也告诫我们,教育事业需要一代接一代不断努力,不断培养符合国家百年发展目标的高素质人才。

十八大报告对教育改革提出的根本指导思想就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代表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就是仅强调分数,忽视了道德和综合素养的发展。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强调了教书、教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却忽视了育人。因此,我们的教育指导思想必须回归立德树人,新课程改革也必须确立立德树人的基本目的观。

立德树人教育目的观,要求改变传统教育“重分数轻素养”的弊端,强化教育的育人功能。我国基础教育的成绩水平在全世界都表现不俗,这一点,从国际学生评价指标就能反映出来。但是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发挥教育的育人功能,而立德树人就是针对这个弊端提出来的。因此,《纲要》明确要求:“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三)确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价值观

个性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人才培养的“模具化”和“一刀切”已经不能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社会是由人构成的,而每一个人又是不一样的个体,由于人的个性不一样,教育就应该根据不同的个性来实施,也就是要因材施教。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目标必须体现基础性的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的统一,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的统一,基本要求和个性发展的统一。”明确规定了个性发展的基本教育目的。

2014年2月27日,教育部在北京十一学校举行新闻发布会。这是近年来教育部第一次专门为推荐一所中学教改试点经验特别举行的发布会。北京十一学校在高中段全面实施走班上课,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按难度分为5个层次,语文、英语、体育、技术则分类设置了近100门课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未来生涯规划,每名学生都有一张自己选择的课程表。一人一张课程表,充分体现了学生发展的个性化。

(四)确立以“核心素养”为标准的发展观

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应该朝向哪个方向呢?两年来,国家已经将“核心素养”确立为学生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基本标准。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5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核心素养的核心就是全面发展的人,就是要围绕人的全面发展,倡导学生全面发展自己的素养。素养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方面:文化基础、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文化基础是指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社会参与是指责任担当、实践创新;自主发展是指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这些内容代表了学生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引导学生注重发展这些基本素养,他们就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三、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举措

新课程改革是相对于以往的课程改革而言的。2001年教育部启动新课程改革时,大家的基本判断是:这是一次重大调整,有些方面的调整甚至是颠覆性的。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主张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在课程目标上倡导“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目标的调整对教育影响非常大。过去我们说学生发展、课程目标,无非就是知识与技能,即所谓“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代表学生的整体素质,因为它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三维目标在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增加了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对于学生的学习结果,用尽可能清晰的、便于理解及可操作的行为动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进行描述。”什么是用行为动词描述?就是对于行为目标,我们第一要说明学生怎么做,第二要说明学生做了什么,第三要说明学生做的心态。比如,说某位小学一年级学生喜欢背诵唐诗,一学期背诵了十首,背诵就是行为动词,十首唐诗是内容,喜欢是情感态度,这个行为目标是可观测的,便于后面对学生进行评价。所以用行为目标来表达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观测学生们在哪些方面获得了发展。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之间是相辅相成、三足鼎立的关系。知识与技能是指通过课程教育让中小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获得知识、技能的发展能力,奠定学习的基础;过程与方法就是不仅仅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还要让学生去思考为什么,思考知识是怎么来的,了解知识发现的过程、知识创新的方法在哪里,也就是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使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说的是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也就是人的全方位发展。一个人光有知识技能不行,还得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成为一个追求真善美的人。以三维目标来界定课程目标,意味着我们要在课程领域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追求。

三维目标不仅是理念,而且要具体落实到课程上,为课程纲要提供指导。义务教育阶段十多门课程的标准,都要以三维目标来编写课程目标。教师们在备课的时候,也要从三个基本的维度来进行备课。讲授每一节课的内容,都要体现这三个基本维度,每一个学期的内容,也都要体现三个基本维度。所以,三维目标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和重要遵循。

(二)用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描述的是学习内容的基本基准,教学大纲描述的是学生们必须要掌握的基本内容。二者在三个方面有差别:第一,课程标准是对学生经过一个学段后的学习结果的描述,而不是对课程内容的具体规定。义务教育高中阶段的课程标准是很薄的一本小册子,只描述一个基本的学习结果,而没有描述具体的内容。第二,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第三,课程标准的范围涉及到三个基本领域: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而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要求。三维目标在课程标准里面要有所体现。

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全面照搬苏联的教学模式,在中小学教育领域使用教学大纲,中学老师上课必须有三个基本东西: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参考书。教学大纲对于所要教的内容,进行了非常具体明确的规定。我们现在用课程标准来取代它,意味着对于教学的规定是弹性的,在达到基本标准之后,教学就可以进行弹性化处理。

(三)推行三级课程管理

三级课程管理是我国为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所进行的制度安排,是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过去,我国对中小学课程实施的是统一管理,也就是说由教育部集中管理全国各地的课程,国家课程一统天下,不管地方差距有多大,用的都是同一套课程。我们知道教育具有差异性,地方特色不一样,教育情境也就不一样,就应该有不同的课程与之相适应。集中统一管理使教育失去了差异性。三级课程管理的制度安排,就很好地纠正了这种偏差。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要求:“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三级课程就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第一层次是国家课程,教育部统一设置,由教育部组建课程专家团队来统一开发。国家课程追求的是共性,满足的是全国范围内青少年学生的基本文化素养发展要求;第二层次是地方课程,由省、直辖市、自治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设置并组织课程专家开发。地方课程主要反映地方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并把地方对教育的要求体现到地方课程里;第三层次是学校课程,每所学校都有各自不同的追求、理念,有学生和各个方面的差异,学校可以开发体现自己特色的学校课程并进行教学。学校课程代表了学校的教育特色。三级课程管理是符合我国教育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要求的制度创新。

(四)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由学生自主进行综合性的学习活动,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课程,在过去是没有过的。当然,综合实践活动也不是全新的,因为过去我们就有很好的传统——课外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开发一些活动类型的课程,让孩子们动一下手,体验一下,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在新课程改革的时候,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被开发出来。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首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意味着教师起指导作用,是学生帮助者;其次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而不能仅仅关注知识,关注书本;再者,它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活动,不仅掌握知识,还要发展能力,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体验生活,对社会现实要有反思和提炼。所以叫综合性的学习。这样一门课程追求的是对知识的综合应用。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的经验,强调学校跟社会的联系与整合,让学生走出学校,在社会上、在大自然中获得学习成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丰富多样,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从小学至高中都要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五)高中推行学分制,实施模块化课程

学分制是以选课为核心,由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学习,并以学分的方式记录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要通过学分的积累,完成或者满足毕业学分的要求。因此,学分制可以很好地反映高中生的学习情况。

模块化课程就是我们对课程进行了模块化处理,一个模块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单元,一个单元的学习大概为十个星期,依照模块教学,使教学可以得到非常灵活的安排和调整。

2003年《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提出,“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从《我国高中课程设置》表中,可以看到这三个层次的安排。表中最左边的领域就是学习领域,学习领域代表学生在主要方面的发展,分为八大部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健康,综合实践活动。领域之下设科目,科目之下设模块(模块未列入表中)。课程里设有众多的模块,比如高中数学里设有“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数学一”是共性要求,所有高中学生要学完数学一,才能满足高中毕业的数学学分要求;“数学二”层次上高一点,难度也高一点;数学三在难度上更高。不同模块体现学习程度的差异性,有利于学生进行个性化选择。而每一个科目都对应着相应的必修学分。

表1 我国高中课程设置

(六)变革教与学的方式,引入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是指对学生的评价要贯穿于学习的整个过程。与过程性评价相对的概念叫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是指在一个周期的学习结束之后,比如说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者一个学段结束后,对学生进行的评价。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随时对其进行评价。

表现性评价是指不仅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而且给学生提供真实问题的情景,让学生去解决,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评价,或者说让学生完成某些任务,比如上艺术课让学生进行学习表演并予以评价,这也叫表现性评价。

学习方式的变革上,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主动去学习,主动去解决问题;合作学习是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分享经验、相互启发,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成长。“1+1>2”,说的就是合作学习的效果;探究学习是指学生除了学习书本,还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三种学习方式代表了未来学习的基本方式。这三种学习方式的运用,发达国家比我们开展得早,贯彻得透彻,所以发达国家的学生能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对我国学生来说,必须倡导这些基本的学习方式。

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对于改革的评价是目前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在我国,评价就是指挥棒,特别是高考。只有进行评价方面的改革,才能推动其他方面进行相应的变革。评价体系不改革,其他方面的改革就不可能有实质性推进。因此,评价改革是必须推进的重大战役,是改革过程中最困难的方面,目前还在稳步推进之中。

四、我国学校课程建设的新课题

(一)为什么要推进学校课程建设

教育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个是教师,另一个是学生。教育其实很简单,就是教师影响学生,从古至今都是这样。孔子开坛讲学广收门徒,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就是这样教育的,现在我们还没有脱离这个基本模式。学生和老师之间不是真空,需要一个载体,这就是课程,所以,教育就是教师以课程为载体对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具体地说,教师在一定的场景里,有计划、有目的地以课程为载体,对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这就是教育的定义。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立德树人。学生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是德智体全面发展,也是个性化发展。学生怎么发展?大家说可能老师教的,没错,所以要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有了好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好的学生。但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学生要获得什么样的发展,还要看课程,学校提供了什么样的课程,学生们才能获得什么样的发展。学校开设了英语课程,学生们能学会讲英语;开设了美术课程,学生们能学会画画。课程是教学给学生提供的发展机会。学校提供了什么样的发展机会,学生们就能有什么样的发展。

从这个意义来说,课程设置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改革强调要对学校课程进行建设和创造,尽可能地拓展、丰富学校课程内容。这也是推动学校进行课程建设的最基本动因。

(二)学校课程建设的两种思路

学校如何进行课程建设?很多人觉得没有头绪,认为国家已经给我们开发课程了,干嘛还要辛辛苦苦从学校层面进行课程改革呢?回答这个问题,还要回到前面来——为什么要拓展丰富课程?可以这样设想:有两所学校A跟B,A没有校本课程,只有国家课程,B除了有国家课程之外还有丰富的校本课程;有两个孩子甲跟乙,这两个孩子起点一样,甲进入A学校,乙进入B学校。因为甲在A学校里学的仅是国家课程,乙学了国家课程,还学了大量的校本课程,三年之后,这两个孩子的发展有没有差别呢?有,因为他们学的内容不一样;六年之后,差别将更大。学校开设的课程不同,决定了学生培养规格也不同。目前在全国范围之内,重点学校都热衷于开发校本课程,很多重点学校的校本课程有几十门上百门,目的就是让学生接触大量的其他类型课程,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怎么建设学校课程呢?有两种思路。

第一种思路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国家课程追求教育的共性,是为了将所有的孩子发展为国家的孩子,也就是培养未来国家公民的基本素质。对于学校来说,则有不同的情景化的现实需求,有其个性化的发展需求,这是国家课程所不能满足的。这就需要在学校层面对国家课程进行改造和调整,也就是进行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换句话说,就是对国家课程进行调整,使其更好地适应学校的发展需求。目前很多学校都在做这件事。

笔者曾经去过很多学校,进课堂听老师讲课,考察他们如何进行课程建设的校本化实施。有这样一堂语文课,教材里规定了三个基本篇目,反映了不同时代的女主人翁命运,一个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是民国期间的,还有一个是改革开放之后的。老师说:“我们这三篇课文反映的是三个不同时代的女主人翁命运,大家看看有没有反映其他时代女主人翁命运的文章呢?比如说21世纪的。请你们回去找一篇反映新时期女主人翁命运的课文,我们再一起学习。”这就是一个调整,老师把原先教三篇课文变成了教四篇课文。这类调整学校做得比较多,主要体现为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和拓展,基本做法是根据教学科目来进行,不同科目有不同的做法,总体上没有改变国家课程的教育功能,但部分地体现了学校的教育追求。目前,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是最现实的,也是最容易做的。

第二种思路是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概念是从西方引入的舶来品,是由学校根据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而开发的课程。20世纪70、80年代,欧美国家反思教育,发现本校教师研发的课程对于学生发展非常重要。如澳大利亚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掀起了校本课程开发热潮,让学校组织教师开发校本化的课程,在课堂上统一实施。这些课程反映了学校教学的具体需求,以校为本,所以称为“校本”。

校本课程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与理想追求,办学理念直接决定、影响学校的育人目标,也就是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比如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个校训就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办学理念,指导学校培养本科生、研究生,培养未来能“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高素质人民教师。中小学校也是这样,过去少有办学理念,几乎是“一刀切”或者“千校一面”,现在我们提倡学校的个性化发展,特色化发展,就必须有办学理念,也就是体现学校发展特色的指导思想。

在办学理念、育人目标的指导下,学校开发课程就是要彰显自己的特色,成为对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什么叫有益补充?就是指学校的校本课程内容可以非常丰富,但是不能去与国家课程相悖,而只能是补充,比喻成吃饭:国家课程是主食,校本课程是配菜,主食配菜搭配成为营养配餐,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营养结构。所以校本课程尽管只是一个补充,但也非常重要。

校本课程一般都是学校的特色课程,体现出较强的综合性色彩。这是校本课程的特征。校本课程开发一定要超越学科,不能做成科目主义,特别是综合实践性活动课程。校本课程要符合学生发展的需求,还要通过综合性设计,让学生学会运用各种知识,打通学校与社会的围墙,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校本课程丰富了学校的课程形式,提升了课程的可选择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功能。笔者曾经指导过一个小学,该小学的很多孩子来自部队大院。我建议这个学校开一门课程,就是跟部队生活建立联系,比如说少年军营,让孩子们踢踢正步、站站军姿,让男孩有阳刚之气,并邀请部队的人来给孩子们讲导弹、讲战争,学生们非常感兴趣,很大的一个教室,坐得满满当当的。

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和校本课程开发,二者导向和路径虽然不一样,但又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比如将国家课程转化为校本课程,学校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独特的教育情境对国家课程进行调整,使校本课程里既能找到国家课程的影子,又不完全是原来的国家课程,但又符合国家教育的要求与方针。校本课程其实也可以转化为国家课程。20世纪末,上海很多中学开发了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1998年上海市进行了二期课改,研究性学习从一门校本课程上升为上海的地方课程。2001年教育部启动了新课程改革,研究性学习又从上海市地方课程上升为国家课程。从校本课程转化为国家课程说明,来自于一线的创新只要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受到学生欢迎,真正发挥了教育功能,就可以为国家所认同,成为国家课程的一部分。目前,校本课程开发已经在全国掀起热潮,生命力非常强。

(三)学校课程建设的操作路径

关于学校课程建设的操作路径,笔者从自己大量的学校课程建设实践中提炼这样一个模型图。

图1 学校课程建设模型

学校课程建设可以从上而下,也可以从下而上。从上而下就是从外圈走向内圈。最外一圈是课程顶层规划,也就是根据办学理念、育人目标提出的学校课程所应包含的内容。课程结构规划,就是对不同门类课程的知识结构搭建、必修与选修划定、学分分配、课时安排所进行的规划。课程科目设计就是对具体科目、具体课程,按照课程结构规划进行的教学设计。对于学校课程建设来说,科目就是学校要开发的独特的校本课程。最内圈的步骤叫课程单元设计,也叫课的设计。课的设计是以单元形式进行的,单元是一个独立的具有独特教育功能的学习单位,一门课程有许多单元,众多单元构成了一门课程,所以,课程设计的最小单位就是课程单元。课程顶层规划、结构规划、科目设计、课程单元设计构成了一个连续的整体。反过来也可以。从最具体的课程单元设计开始,到课程科目设计,再到课程结构规划,再到顶层规划,不断重新调整结构,形成学校课程建设方案,体现学校的教育理念和育人目标。

学校课程建设还有一个“情境模式”基本理论模型,是澳大利亚学者提出来的。

图2 学校课程“情境模式”模型

这个情境模型的操作,从分析情境开始,然后分别是制定目标、编制方案、解释与实施、追踪与重建,根据社会环境变化和新的要求,又重新分析情境,形成连续的闭路循环,进行下一轮课程设计。每所学校的发展都有各自独特的教育情境,情境不一样,开发出来的课程就不一样。分析情境也就意味着要对学校发展的方方面面进行研究、分析和规划。

在研究、分析和规划中,还有一个很有用的工具,叫“SWTO分析法”,也称为态势分析法。态势分析法原本是企业管理规划的工具,后来被引入学校教育管理。它通过分析学校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挑战(Threat)、机遇(Opportunity),可以确定学校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它的基本思路是:发挥优势因素,克服弱点因素,利用机会因素,化解威胁因素;考虑过去,立足当前,着眼未来。

五、未来展望

(一)基于“核心素养”深化课程改革

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国家课程建设发展的重大指导方针和推进教育改革的基本宗旨,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素质教育改革已经推行了很多年,从20世纪末期提出素质教育改革开始,道路走得很艰难。2001年后,素质教育改革开始具体进入课程层面,改革了中小学课程。党的十八大确立了教育要“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成为教育改革的根本指导方针。立德树人既包含了学科的核心素养,又包含了跨学科的核心素养。其实质是培养21世纪信息时代、知识社会、全球化时代的“新人”。

“新人”就是21世纪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我们对于人才标准的认识,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深化和更新。20世纪中期的人才标准是“又红又专”;改革开放之后的人才标准是“德智体全面发展”。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提出的人才标准是具有一定知识或者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2010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中国经济转型最根本的动力在哪里?就是大批的高素质劳动者,大批的创新人才。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必须依赖这样的人才。过去学生家长经常说,把孩子送到大学,我就完成任务了;高中老师也经常对学生说,你们咬紧牙关,再拼上一百天,到大学里面休息去。这都是对学生有不良影响的想法。因为现在对人才的要求跟过去已经大不一样了。

(二)以“教育现代化”作为课程改革的基本愿景

教育现代化代表了我国教育发展的理想。20世纪60年代,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宣布,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实现四个现代化。20世纪70年代,邓小平指出:“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改革开放近40年,中国国力得到巨大提升,我们有足够的条件和底气说:我们要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课程改革的基本愿景。这也就是说,要通过课程改革,培养出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最终实现人的现代化。这是核心和要害。

怎样理解教育现代化?很多人说,教育现代化就是学校操场要有塑胶跑道,教学楼要有电化教室,就是要有现代化的硬件设施。其实,这些只是现代化的外在形式,是比较容易达到的物质条件。教育现代化最根本的是所培养的人的现代化,即培养符合现代化需要的现代化的人。我们之所以说现在还没有实现教育现代化,不是因为我们在硬件上、物质上没有达到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理念不够现代化,我们所培养的人才还不是现代化人才。

通过课程改革,培养出适应国际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最终实现人的现代化,这是课程建设的目标。课程改革要培养现代化的人,必须拒绝“爷爷教材”。什么叫“爷爷教材”?就是课本多年来一成不变,爷爷时代学的课文,到了孙子手里还在学。“爷爷教材”反映出课程没有与时俱进,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拒绝“爷爷教材”,意味着推动学校课程的现代化,通过现代化的课程建设,实现人才的现代化。课程建设现代化,需要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时代性就是要与时俱进,把反映时代发展的最新科技成果纳入中小学课程,相关教材每年要重新编定一次。基础性就是要为学生发展打好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基础。选择性就是要适应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要让学生们有选择的机会,像北京十一学校那样,学生们人手一张课程表,选择性就充分体现出来了。

(三)以培养创新人才作为课程改革的最终追求

钱学森曾经发出一个著名的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老作为国内顶尖的科学家,对于国家民族发展抱有拳拳之心。民族怎样才能复兴?国家怎样才能立强盛?在钱老看来就是要有拔尖创新人才。

钱老的疑问,深刻体现了学校教育人观的转变:要从培养知识型、技能型人才转向培养素养型、创造型人才。过去,学校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中小学生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作为学习的最根本的任务,我们培养的人才有着丰富的知识和扎实的技能。但是却忽视了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培养的是大量的合格劳动者,但是创造创新能力欠缺。20世纪,我们培养的学生还可以称为人才,在21世纪的创新洪流面前,我们培养这样的学生,只能称为人力资源了。因为现代社会最需要的是创新。现在,企业界经常谈的话题是自主知识产权,而自主知识产权需要的是智慧、创造和创新,而不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对世界各国青少年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等进行过基本调查,评估结果是,中国青少年学生的知识基础最牢固,但是创新性、想象力排名靠后。这也反映出创新人才培养确实应该成为我国未来人才培养的一个基本方向。

最后,对于学校教育改革的基本愿景有两句话:第一句是,使学校成为孩子们成长的乐园,多一份平和,少一份竞争,第二句是,让课程成为孩子们全面发展的助力,多一份平实,少一份功利。我国教育改革已经走过了很多年,上千万人民教师、大批专家学者,都付出了大量心血,目的只有一个,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和创新性人才。现在课程改革还在路上,希望通过不断努力,产生更多积极成果。

根据中国干部学习网录音报告整理

责任编辑:詹灿辉 赵春燕

猜你喜欢
校本改革学校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改革之路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改革备忘
学校推介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