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诗淇
浅谈贺绿汀《牧童短笛》的创作风格及演奏体会
周诗淇
贺绿汀作为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杰出的音乐家、教育家,为我国民族文化与西方乐理技巧的深度融合开创了典范,其创作的《牧童短笛》钢琴曲在世界范围内都引起了巨大反响,在八九十年后的今天,让我们重温老一辈音乐家的艺术创作及经典代表作,使后来的演奏者们能更好地了解贺老当时的创作内心,提高自己的演奏技巧的同时,激发中西音乐的碰撞,创作出更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为中西文化的交流尽一点绵薄之力。
贺绿汀 牧童短笛 钢琴曲 民族音乐
钢琴曲是二十世纪初传入我国的,由于当时我国的历史时代和经济背景,发展较为缓慢,这一艺术表现形式也仅为少数有钱的上层社会所有,对普通百姓来说既陌生又神秘。在抗日战争时期,全国动员起来,并发动各种艺术形式来鼓励人们加入到抗日救国运动中。当时很多艺术家的创作也借助了西方的乐器来表达中国民族的文化。
《牧童短笛》是贺绿汀将具有中国特色的田园风格与西方音乐文化在技术及乐理上深度融合的一种尝试,借助音乐的演奏让听者仿佛看到一副优美的田园风景画。这样的一首佳作是在何种背景下创作的一直另后人好奇,也对这首钢琴曲与贺老其他作品风格迥异而浮想联翩。
(一)《牧童短笛》的创作背景
1、《牧童短笛》创作的社会背景
贺绿汀创作《牧童短笛》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当时正直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政治上内忧外患,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这一时期的爱国青年在思想上接受了先进文化的熏陶,世界文化的引入使中国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贺绿汀在音乐创作上也深受著名文学家茅盾和冰心作品的影响,再加上贺绿汀出生在湘文化这样一个充满清新自然的乡土气息中,使其创作的音乐作品充满童心和朴素的母爱。
2、《牧童短笛》创作的音乐背景
二十世纪初钢琴传入我国,在传入初期,主要是模仿、练习、演奏西方著名的钢琴曲为主,学堂乐歌尝试着探索用西方的乐器来演奏中国民族的歌曲,但是初期的探索比较肤浅,西方钢琴的音色、乐理与我国民族的融合并不顺畅,但却吸引了越来越多音乐家探索的热情。并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渐地掌握了西方钢琴曲的乐理技巧。贺绿汀作为这一时期钢琴专业出身的青年学子及狂热的爱好者,再加上他曾奉俄罗斯著名钢琴家为师,使其在专业上造诣很深,同时他又来自湘文化浓厚的邵阳,从小受到民族戏曲的熏陶。这些都为其《牧童短笛》的创作提供了扎实的音乐专业基础和浓厚的民族文化基础,最终才创作出举世瞩目的中国钢琴名曲。
(一)《牧童短笛》的演奏技巧
为了更好地掌握贺绿汀《牧童短笛》的演奏技巧,笔者将分别从这首钢琴曲的三段进行分析。钢琴曲的A段采取中国五声音阶(如下图),六个乐句中部分的演奏出现了半连音,音调抑扬顿挫高低起伏,错落有致,这就要求演奏者在弹奏时指尖要具有弹性,避免过于短促,避免手腕手臂离键过远,在配合上要松弛得当形成自然流程的乐曲。
《牧童短笛》是我国钢琴演奏家探索中国民间音乐和西方复调风格的完美结合,在钢琴曲中既展现了欧洲的复调技术,又融进了中国式的旋律思维。在演奏过程中,左手的技巧性要比其他的曲子更高,一会是对右手的加花模仿,一会又变成了对右手的移低五度的自由模仿,一会又是左右手作反向进行的对比复调。虽然这首曲子在难度上归类为六级水平,但是能够演奏出牧童短笛的真实意境是不容易的,尤其是在左右手相互配合的复调与协和音程等技巧的处理。
(二)《牧童短笛》的演奏体会
1、西方乐器与中国文化的完美融合
自从二十世纪初,西方乐器钢琴传入我国开始,贺老先生运用西洋乐理和技法完美地展现了一幅中国传统的田园风景画。画面背景为夕阳、水乡,主体是一个活泼、可爱的顽童,骑在一头黄牛上,悠然地吹着手里的竹笛,缓缓地朝夕阳落下的地方行进。演奏者通过各种技巧的巧妙运用,给听众描绘了这样一个令人神往的清新的、淳朴的田园生活。
2、促进人们音乐素养的提高
《牧童短笛》创作中的中国风格和亲民的艺术手法,也让更多的民众对音乐产生了热爱,在音乐越来越普及的今天,这种创作风格越来越多,为普通人们接触钢琴曲,提高音乐素养提供条件,为后来的音乐家创作出人民大众喜爱的曲子给与灵感。
贺绿汀先生创作的《牧童短笛》是我国第一部探索中西音乐文化结合的、成功的、中国民族风格的钢琴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贺老先生用音乐向世人描绘了一幅完全不同于西方田园风格的音画。其简洁的创作风格和手法的运用,为后来致力于中西音乐文化融汇的音乐家提供了创作灵感,其创作思路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也对后人创作起着引导作用。尤其是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世界大融合的今天,西方国家进行的文化入侵的今天,音乐创造者在权衡百家文化的同时,更要发扬中华文化传统而避免一味的崇洋媚外。如何将老祖宗创作的华夏文明发扬光大,贺绿汀先生的创作思路和技法为当今的音乐家提供了学习和借鉴。
[1]汪波.贺绿汀<牧童短笛>赏析[J].大舞台,2012(9).
[2]牟茗.钢琴曲<牧童短笛>创作成功秘诀新探[J].文史杂志,2012(1).
[3]杨智莎.钢琴教育民族化发展问题初探[J].大舞台,2011(7).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