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童话中的哥本哈根城市印象

2017-11-25 08:19刘印若
长江丛刊 2017年28期
关键词:哥本哈根安徒生丹麦

刘印若

安徒生童话中的哥本哈根城市印象

刘印若

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是19世纪丹麦的伟大作家,一生作品众多,有诗歌、小说、戏剧等,童话并非是他的主要创作,但是安徒生却用童话形容他的一生。安徒生的童话同其他作家的童话相比,具有独特的魅力。这些独特的魅力,一部分来自于安徒生自己的创作思维,一部分来自于他所塑造的场景。通过搜集资料可以发现这些场景大部分与他的第二故乡——哥本哈根有关。因此可以说,安徒生将哥本哈根的城市印象反映在了他的童话里。本篇论文则选取安徒生童话中三种典型场景,来探讨其中的哥本哈根城市印象。

安徒生 童话 哥本哈根 城市印象

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1805年出生于丹麦奥登赛,是丹麦19世纪最伟大的作家。在丹麦,他是作为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而声名斐然的,而在中国,这位大作家却是因为他的童话而为人所熟知。安徒生是在已经成名后才开始写作童话的,但他对童话情有独钟,他一生中共创作了165个童话,甚至将他自己的一生概括为“童话人生”。在他给一个朋友写的信中有这样的话:“我用我的一切感情和思想来写童话……①”现在安徒生的出生地已经不可考,人们唯一能确定的就是当安徒生9个月大的时候,他和他的父母一起开始了在小城市奥登赛的生活。等到安徒生长大一些以后内心充满了对大城市哥本哈根的向往,终于在他十四岁的时候去往了哥本哈根,从此以后这里就成为了安徒生的第二故乡。除了旅行,安徒生一生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哥本哈根,在他的自传《我的童话人生》中,提及他1845年再次回到奥登塞时,他说“我觉得那里比德国任何一个大城市都更生疏”。

在西方,童话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可以称为“人造童话”,这类童话是由作家创造的,安徒生童话和王尔德童话都属于这类;一类可以称为“民间童话”,是千百年来由人民群众口头流传,后经有心人搜集整理成书,比如格林童话和《一千零一夜》。因此可以这么说,奥登堡的生活给予了他一些童话上的灵感,而哥本哈根的生活却给了他的童话场景和素材。

1835年,安徒生出版了他的第一本童话集,然而人们却认为这部集子没什么价值,甚至表现出遗憾:《文学月评》对这些童话只字不提;《丹诺拉》认为这些童话对孩子毫无教益;有些评论家则这些童话缺乏情趣。终于,在1837年出版的《海的女儿》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此后,人们开始对他的童话产生了兴趣。和同时代或者是十九世纪之前的童话相比,安徒生童话的魔力源自他的童话拥有着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大部分来自于他童话里一些场景的描写,其中最突出的有三种场景:第一种是“人们经过了国王的城堡从窗子外窥见了国王的日常生活”;第二种是“物品或者人物在水中的漂流生活”;第三种是“不停运动或者舞蹈的孩童”。而且,安徒生在他的童话里也经常提及一些具体的地名,而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首都哥本哈根,那么可以说,安徒生童话中的这些场景来自于哥本哈根印象。

城市印象是人们对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留下的一种感官记忆,人们走过城市、观看城市的过程,也是感官不断变化的过程。美国城市规划家凯文·林奇在《城市的印象里》也说过:“无论城市的景观多么平淡无奇,注视城市仍使我们感到特殊的愉快。②”丹麦是个与众不同的国家,哥本哈根更是个与众不同的城市,从安徒生的童话中的三种典型场景,可以概括出三种哥本哈根印象,它们分别是:城堡城、滨水城以及游乐城。

一、城堡城

相比起只拥有两三所宫殿的伦敦和巴黎,哥本哈根表现出了别样的不同,城内外一共有六个城堡,分别是凯隆堡宫、腓特烈堡宫、罗森堡宫、弗雷登斯堡宫、阿美琳堡宫、克里斯钦堡宫。哥本哈根的这种多城堡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北欧神话传统的影响,丹麦人相信奥丁神。尽管丹麦人也相信基督教,但由于基督教10世纪以后才传入丹麦,因此相比起欧洲大陆上的其他国家,丹麦人不算虔诚,欧洲大陆上来过丹麦的人大多感觉丹麦是西方世界最世俗化、非宗教的社会之一,因此奥丁神影响了丹麦君主的建筑。在北欧神话中,奥丁和诸神住在阿瑟加德,因为是主神,奥丁拥有三个宫殿,每个宫殿拥有五百四十个大门;奥丁最有能力的儿子瑟尔,住在阿瑟加德最大的宫殿,拥有五百四十个大厅。神拥有的这些特权给了王室灵感,作为人世中的特权阶级,王室用拥有更多的城堡与宫殿来拉开与其他阶层的距离。

尽管如此,丹麦的王室却是欧洲最平易近人的王室。英国观察家詹姆士·梅隆爵士在《关于旧丹麦》一书中说:“丹麦不是一个民族……而是一个部族,这是他们亲密伙伴关系的力量所在,也是他们彼此信任、绝不动摇的原因所在。③”他用这个原因来解释丹麦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以及丹麦人希望避免冲突,相信通过协商讨论和彼此妥协能够取得政治成果。丹麦人的那种“部族”特性则使得王室也比别的国家要温和的多,相比起要经过大块的绿地以及广场才能到达宫殿门口且窗户较小、较深的白金汉宫,外形比较简约且宫殿前仅仅有一块儿砖面广场的阿美琳堡宫和弗雷登斯堡宫,显然要亲民的多。然而再亲民的宫殿都会吸引普通人向内窥探,因为宫廷,包括宫廷礼仪和宫廷生活场景,本身就带有一种“戏剧性”。而这种窥视必然不是清晰的,那么人们便产生了对宫殿内情景的一些想象。

二、滨水城

丹麦位于欧洲北部波罗的海到北海的出口处,地势低平,没有高山,最高海拔173米,岛屿多,海岸线长,全国任何地方距离海岸线不超过52公里。哥本哈根1443年成为丹麦首都,丹麦语写作København,意为“商人的港口”,是丹麦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最大的城市,水道纵横、桥梁众多,古时只是一个小渔村,1167年,阿布萨隆主教在此建立了城堡,标志着哥本哈根的诞生。哥本哈根依靠它得天独厚的天然良港以及其居民会做生意的天赋,小城很快兴起。这里也曾是北欧海盗出发的地方,对于拉丁欧洲来说,丹麦人和其他斯堪的纳维亚人一度同穆斯林阿拉伯人、奥斯曼土耳其人等一样,都是他们的敌人。

17世纪,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扩展了哥本哈根的水域,同时,还规划了克里斯蒂安海港,这是第一次国王对海港景观如此重视,荷兰测量学家约翰·瑟普主持了哥本哈根国际港口的形象,这是哥本哈根的滨水景观规划的开端。到了19世纪,哥本哈根的滨水景观已经初见规模,规划齐整,整个城市与水已经是密不可分,水成为城市景观的主题。海港、运河、湖泊、海滨等共同勾画出城市景观的轮廓,并以各自特有的形式形成了城市的大型开放空间。当时的哥本哈根城区的滨水景观主要是以具有五段湖组成的且为文艺复兴风格的克里斯蒂安湖为主,城中设有的内港以及各种各样的湖泊成为城市的中心景观。一直到现代社会,哥本哈根在规划城市的时候还以“接近滨水、体验滨水、享受滨水”为旨。

三、游乐城

安徒生童话中哥本哈根的第三个城市印象是“游乐城”,它拥有剧院、游乐场这些普通城市没有的公共娱乐场所。从安徒生的自传中,人们至少能够发现三个剧院当时存在于哥本哈根,它们分别是丹麦皇家剧院、夏日剧院以及趣伏里游乐场里的大众剧院。

哥本哈根皇家剧院在小城奥登赛的演出,也是促使安徒生来到哥本哈根闯荡的最主要原因,以至于安徒生来到哥本哈根以后想要找的第一个地方就是剧院。这些剧院里不仅有戏剧演出,还有歌剧、芭蕾舞剧、轻歌舞剧。除了在奥登赛的童年生活,安徒生一生都在同剧院打交道,他自己也说“我生活中的许多痛苦都来自于剧院④”。19世纪的哥本哈根,同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政治在人们的生活中不占什么重要位置,剧院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话题④”。提及游乐,不能不提及哥本哈根的趣伏里游乐场。趣伏里游乐场位于哥本哈根的闹市区,得名于意大利的郊区小镇蒂沃利,这个小镇原是供古罗马名流游乐的别墅园林区。趣伏里于19世纪初所建,一位叫卡斯坦森的建筑师向丹麦国王建议,如果想消除民众对政治的不满,就必须给予他们充分的娱乐,国王采纳了他的建议,建造了这座可供娱乐的公园。尽管这遭到了丹麦上流社会的诋毁和责难,这对于那个人们娱乐活动少得可怜的哥本哈根是一个巨大的成功。趣伏里当时将群众集会、跳舞、看表演和听音乐的几个功能合为一体,连安徒生本人都赞叹建筑师卡斯坦森是个“天才”,认为这儿是“一个真正用于娱乐消遣的地方”。

事实上,在《我的童话人生》中,安徒生对哥本哈根的具体景观谈论的并不多,虽然他和两代国王夫妇的交往都非常亲密,成名后也经常受邀参加宫廷宴会,但他很少谈论宫殿的装饰和外观,他的详细笔墨都放在了这三个地方。因此在他的童话中,可以看到穿着舞鞋不停跳舞的女孩珈伦,如同在尖刀上跳舞的人鱼公主,唱歌跳舞的玫瑰,装饰孩子们房子的梦神……这些类似的游乐场景在安徒生的自传里反复出现,全部都固定在以上三个场所,因此可以说“游乐城”也是安徒生童话中的哥本哈根城市印象之一。

综合来说,在安徒生的童话里,的确存在着他对哥本哈根的城市印象,那就是:城堡城、滨水城、游乐城。

注释:

①[丹].安徒生著.安徒生童话全集[M].叶君健,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11.

②[美]凯文·林奇著.城市的印象[M].项秉仁,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1.

③[丹]克努特·J.V.耶斯佩森著.《丹麦史》[M].李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6.

④[丹]安徒生著.我的童话人生[M].傅明光,译.北京:中国文艺出版社,2005:205.

[1][丹]安徒生.安徒生童话全集[M].叶君健,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2.

[2][美]凯文·林奇.城市的印象[M].项秉仁,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1.

[3][丹]克努特·J.V.耶斯佩森.丹麦史[M].李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6.

[4][丹]安徒生.我的童话人生[M].傅明光,译.北京:中国文艺出版社,2005:205.

[5][德]格林兄弟.格林童话全集[M].魏以新,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6]编写组.北欧神话故事[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

[7]帕德里克·科勒姆.奥丁的子女:北欧神话故事集[M].刑小胖,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

[8][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M].刘俊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9][苏]伊·穆拉维耶娃.安徒生传[M].马昌仪,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

[10]钟虹滨.哥本哈根滨水景观规划理念[J].国际城市规划,2009(1).

[11]黄勇,赵万民.哥本哈根人居环境变迁研究[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8(6)

[12]谢曙光,等.北欧五国——福利社会的典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中国传媒大学)

刘印若(1992-)女,汉族,河北玉田人,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西戏剧比较。

猜你喜欢
哥本哈根安徒生丹麦
坐邮车的十二位乘客(三)
安徒生的世界
哥本哈根缘何争当首座碳中和城市
跳高者
真相
剧院建筑设计指南之哥本哈根歌剧院
丹麦一哥本哈根三天三夜暴走日记
丹麦圣诞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