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丽 孙 勇
从教学实录出发论钱梦龙课程观及教材观
李红丽 孙 勇
钱梦龙老师在八十年代提出 :三主四式:教学理念,在他的教学理念中表现出他独有的课程观与教材观。本文试从他的《愚公移山》和《少年中国说》教学实录,探讨他对语文这门学科的课程观与教材观。他认为语文这门课程一定要抓住其本质特征,对下一代进行民族语教育。对待教材既不要死扣文本,也不要随意歪曲,使其工具性和人文性达到统一。
钱梦龙是我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对语文教育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其中尤其重要的是其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三主四式”语文教育思想。虽然过去了近半个世纪,但是钱梦龙的“三主四式”语文教育思想对现在的语文教育仍有很大价值。“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是指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为前提,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要目标,让学生通过三到六年有计划的训练,达到“不待老师教而学生自能读书”的目标。其中的“三主”语文导读思想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主要揭示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问题,以及如何教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问题。在这个理论上钱梦龙老师提出了课堂上的“四式”教学法,“四式”是指四种基本课式:自读式,教读式,复读式,练习式。这种教育模式把教师的接力棒交到学生手中,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在《愚公移山》这篇课文的教学中,钱老师带领大家先辩体析题。大家利用工具书初步了解了寓言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老师进一步就本文提出问题:这个故事寄寓着什么深刻的道理?我们应该受到什么教育?大家带着问题进入自读,借助于词典和课本的注解,逐字逐句读懂课文。这正是钱梦龙老师提出的自读。自读不是学生随心所欲、各取所需的“自由阅读”,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的训练过程。这种方法贯穿于课堂始终,很好地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在对自读时的问题讨论中老师也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如有学生问“曲”字的意思时,老师先让学生回答,大家都不会时就查字典解决,老师指导大家选择正确的释义。而在这其中钱老师是紧扣文本的教学。学生在自读后一般都是认读,就课文中的字词进行学习。这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字词的辨认和理解。钱老师在他的教育观中提出:语文这门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他认为“语文课如果抽去了工具性,抽去了识字、写字、阅读、写作、思维、口语交际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就不再是语文课而变成了别的什么课,可见工具性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属性;而语文课如果抽去了人文性,虽然还是语文课,但却失去了精、气、神,变成了僵死的语文课,可见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必要属性。”同时钱梦龙老师是反对文言文串讲这种教法的。当时教文言文多是“字字落实,句句清楚”,老师一字一句“嚼烂了喂”,以应付考试,把课文肢解得七零八落。文章不再是饱含思想感情的篇章,而变成了碎片化的按照一定规律串联起来的实词和虚词。钱梦龙老师提倡“文言文首先是‘文’,就应该把它作为饱含思想感情的‘文章’来教,词句的解释应该在理解文章意蕴的前提下进行”。在《愚公移山》这堂课上,钱老师就是通过对人物和人物情感的把握去学习字词,很好体现了语文这门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堂课教学环节分为四步:
第一,初步理清人和事。经过学生一起学习,明确人物:愚公、其妻、其子孙、遗男、智叟。在熟悉人物特征中,使学生掌握了“且”;“叟”;“龀”;“遗男”;“孀妻”等词的含义。在这其中钱老师采用了“曲问”。这是钱老师所提倡的巧问的一种表现形式。简单来说就是“问在此而意在彼”,让学生的思维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如本课中,要了解学生对“愚公年且九十”的“且”是否理解,钱老师没有直接问,而是问“老愚公多大年纪了?”令学生思考一下悟“且”的含义。其余的词也都采用了此法,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并使学生开动大脑。这对教师也是很大的考验。提的问题要环环相扣,还要具有启发性。由人物引出本文写的事-移山。钱老师问这事做起来难吗?然后让大家从文章中找出句子来说明。体现了老师的主导,同时也表明了钱老师对待文本的态度:改变传统语文教学中“文本中心”、“仰视作者”的态度;又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一切以读者为中心随心所欲地解读文本,而完全无视文本的存在。在课堂上钱老师在对学生提问引导时,常常让学生回到文本中找答案。学生回答问题时根据书本上的内容回答,这样解决问题才能有说服力,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如学生问“本在冀州之南”的“本”的意思时,另一学生回答“因为太行、王屋二山后来搬走了,不在这个地方。”钱老师表扬了回答问题的同学,肯定了他思前顾后地读文章。通过学习使学生从文本中了解参加移山的有五个人,而山“高万仞”“方七百里”,通过分析明了任务艰巨。后面钱老师小结了一下:移山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能显示出人们不同的精神面貌。指导学生体会文章的人文精神。
第二,分析人物对待移山的不同态度。明确:智叟“笑”,讥笑;其妻“疑”,献疑;其子孙“许”,纷纷赞同;遗男“跳”,高兴。在分析智叟态度时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汝之不惠甚矣”,不但讲出了它的语法意义-倒装句,而且指出运用倒装强调愚公不聪明到了极点。知识与情感的培养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还有在讲到智叟和愚公妻称呼愚公时的不同,一个是“汝”一个是“君”,运用对比来表现出不同的情感态度。在比较智叟和愚公妻对待愚公移山这件事的态度时,钱老师“现在请你们再在文章中找出两个字来,把两人的态度分别用一个字说明一下”。学生答道:其妻是“疑”,智叟是“笑”。钱老师又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词背后有什么样的感情。这样一分析学生就能体会出差别了。在学生读懂的基础上,把隐含在文字背后的意义给学生指点一下,使学生悟出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意义。这就是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与文本对话。教师的“导”主要是控制对话的方向,营造对话的氛围,使学生保持参与的热情,使对话始终围绕当前的话题。钱老师把学生当作具有发展潜能的人,而不是教师见解的复述者和被动的知识接收器。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发现问题。这样会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体会出人物态度的不同。不同的态度显示出不同的精神境界。
第三,分析愚公笨不笨,智叟聪不聪明。先讨论其他人对待移山的态度,自然引到移山事件的主人公,水到渠成,学生易于接受。而且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思辨性,需要老师引导。愚公笨不笨,钱老师不是让学生随意发挥,而是指导学生根据文章找答案。先找出愚公移山的动机“惩北山之塞,出入之迂也”;再找移山的好处“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得出愚公是明白自己要做事情的目标的。又用当代大家对待一名公共汽车售票员的不同态度,使学生明白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结论。从而引起学生思考、探索的欲望,也体现了钱老师对课堂较好地把控。后又引入文本中,让学生得出结论—愚公大智若愚,而一对比就得出智叟—小聪明。学生寻求答案的过程,正是对文本理解逐步深入的过程。学生学习是个特殊的认识过程,但在其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他们的认识要通过自己实践和感知得来才印象深刻。灌输得来的认识,即使老师讲解的面面俱到,印象也不会深刻。在指导学生学会阅读的过程中字词句逐一落实,学生也自然而然受到课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的熏陶。
第四,辨析移山靠愚公还是神仙。经过讨论得出愚公精神感动了天帝,显示了愚公挖山的精神感人至深。在得出愚公大智若愚之后,学生自然得出“神仙搬山是因为愚公感动了上帝”,“操蛇之神他已经怕愚公了”的认识。从一开始任务艰巨,在有人怀疑有人讥笑的情况下依然坚持,最后感动天帝,层层深入,很好体现了愚公的精神,也显示了钱老师较高的处理教材的能力。钱老师提出“会读”才能“善教”。老师要教会学生读文章,首先老师自己要会读文章。老师若是确实读好了文章,“得之于心而不是仅仅求之于书”,那到处理教材和选择教学方法时就能得心应手。钱老师的“会读”与“善教”都是建立在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的。破除教师讲解课文传统的“授-受”方式,把语文教学的着眼点转移到鼓励学生自己读课文,强调学生认知的主体性,“唤醒”学生读书、思考、求知的欲望。“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读”的过程若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失败的。然后老师一步步指导学生理解文本,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
“事后张春林对我说,当时定下这篇课文,他是有些担心的,怕我‘创新’得太离谱,比如诱导学生去批判愚公‘缺乏科学头脑’,称赞智叟是‘智力型人才’,或提出‘移山不如搬家’之类的见解,因为当时正有一些同志在报刊上鼓吹这类时髦的`新'思想。听课以后他放了心。因为我不仅没有否定愚公精神,没有削弱这篇传统课文固有的教育功能,而且把‘文’和‘道’交融得那样自然熨贴。他认为,传统课文被教出了新意。”但现在也有人认为“在当时的历史情况下,钱老师的课可以说是非常完美,既突破了文言文教学“串讲”的传统,又关注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实践性。但是,与当前普遍要求关注学生主体性,注重探究学习来讲,对学生独立思考,批判争论、自主建构能力培养方面还显得不够。”我认为这种说法有失偏颇。这堂课是面对初二学生,他们独立解读文本的能力是不足的,还需要老师的指导,而且要有批判、有创新首先要对这件事有全面深刻的理解。还没走稳就要跑是容易摔跤且跑不远的。没有深刻而全面的理解下的批判与创新是经不起推敲且误人子弟的。任何一篇文章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你偏要拿现在的情形去解读不同历史条件下的文本,去批判去创新是不尊重客观事实的。而初二的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自我意识逐渐加强,但看问题还不全面,一方面容易迷信权威;另一方面又易反叛权威。这时需要对他们加以正确、积极、清晰地引导。钱老师在课堂上采用师生平等地问答互动;课文经过大家的认真思考,共同探讨;以思维训练带动语言学习,以语言学习促进思维训练的教学方法,又把人物精神加入其中,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钱老师的教育理念很明确: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而钱老师的教法就是要学生先学会阅读文本,学会与文本对话。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学习完课文后钱老师让大家一起做了一个作业。这个作业是篇文言文短文,请学生给其加标点。短文由课文中的文言词语和句式连缀而成,这样的断句练习,因为词语、句式大多已在课文中遇到过,旧词句,新环境,内容与课文相关,这样既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又有助于知识的迁移。这也是钱老师“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理念的体现。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再谈“训练”好像有些不合时宜。有人将“训练为主线”与“工具说”绑在一起,批判训练为主线。我觉得有些矫枉过正。训练只是一种方法,本身没有什么对错,只是看你如何使用它。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主要表现在语文能力的培养上。学生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学习训练的结果。新课标中提到语文素养这个基本概念,但目前也没有权威性的界定。钱老师认为语文素养包含了如下这些素养:“1.必要的语文知识;2.较强的语文能力(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能力);3.对祖国语言的深厚感情和正确态度;4.较高的文学审美趣味和能力;5.较宽的文化视野。”而其中语文能力是决定因素。初中的语文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而这种能力是需要在训练中摸爬滚打得来。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在掌握其工具性的过程中通过读写听说等的具体学习潜移默化习得的。钱老师在学习完课文后紧接着的训练也有复习的作用。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对遗忘现象做了系统的研究,把实验数据绘制成一条曲线,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转天又丢几个,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相当长的时间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所以钱老师对学生进行这样的训练一举两得。钱老师提倡综合的、立体的、生动活泼的训练,通过这样的训练实现语文“两性”完美的统一。学生要学会读书,学会与文本对话,就必须在教师地指导下进行阅读训练。在这样的训练中学会读书,积累知识,培养能力,使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得到熏陶。最后钱老师在大家做完练习后,借用训练短文中的一句话“若我十亿中国人,人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苦而不富?”又进一步引导大家认识愚公精神,前后呼应。
钱老师认为设置语文这门课程是为了对下一代进行民族语教育。而汉语言文字是一种表意文字,与其它的拼音文字有着明显差别。汉语遣词造句主要依靠语感和对词语的语境意义地把握,不像英语或法语有那样多的形态变化显示句子的关系。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要有自己独特的方法。而阅读教学就是一种重要的方法。教材中选出的文章都是我们民族语中优秀的篇章,通过对它们的阅读,可以让学生很好地学习汉语。但要避免两种情形:一是死扣文本,进行字词句肢解式教学;二是架空文本,凭空进行人文精神教育。语文教学要紧扣文本,但一定要把文章的精神熏陶体现出来。在教《少年中国说》这篇课文时,文章结尾处有一段赞颂少年中国的韵文“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这段每句都用了比喻,读起来令人情感激昂。钱老师问学生读到比喻句时要做什么?没想到学生一致表示要先找出本体和喻体。优美的文字组成令人感情澎湃的文章,没想到被教成一堆堆本体和喻体,完全失去了文章的美,不得不令人遗憾。而钱老师引导大家展开想象,展开想象前老师解释了“河”、“鹰隼”、“初胎”等词语,然后大家阅读想象,后来请班里文章写得最漂亮的一位同学把她想象中的画面描绘出来。描绘的很好,钱老师尤其提到她描绘“一轮红日刚从东方升起”,很好扣住原文“红日初升”,读书很细心,显示了钱老师对文本的尊重。但后面有同学对“初胎”有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是含苞初放;有的认为是含苞欲放。钱老师并不要求标准答案,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去发挥。这一方面体现了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对语文这门学科人文性的注重。《少年中国说》这篇课文文字流畅,作者情感强烈,很有感染力,钱老师采用了背读法教学。他指导学生在体会作者对国家前途满怀信心的感情下,理解文意找出作者的写作思路背读课文,在背读的过程中又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到第二节课结束时,学生几乎已能背诵全文。
钱老师在他的教学理念下,紧扣文本教学,重视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提出语文教学是对本民族语的教育,要尊重民族传统和民族文化。让学生多接触文本和语言,在听说读写中熟练运用自己的民族语,吸收精神养料,表达情感,与人交流。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不断会有新的理念的提出,但优秀的思想是经得起岁月洗礼的。钱老师对语文教育事业的贡献时至今日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李红丽(1974-),女,河南沈丘人,硕士研究生,陕西理工大学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研究方向为语文教育。
孙勇(1972-),男,安徽庐江人,现就职于陕西理工大学文学院,讲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