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艳平
大学语文的人文性
柴艳平
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层面上的母语教育。它是民族传统、文化理念、道德准则、思维模式的载体,学习语文的过程也是接受爱国教育,了解中华民族辉煌灿烂历史积淀,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的过程。所以大学语文的人文性教学尤为重要。本文从大学语文人文教学的现状入手,分析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区别;探究它与其他人文学科不同的特征;提出有效利用大学语文教育资源培养学生人文情怀的观点,为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建设作出努力。
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层面上的母语教育,承担着母语教育的重要功能。“母语是民族传统文化观念、道德准则、思维模式的载体。这方面不足,意味着民族认同感的弱化,所以它既是通过经典作品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一门课程,也是高校人文素质建设工程的主干课程,更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课程。
但是近年来由于商品经济的冲击,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也被带影响,人文精神的滑坡和道德的失范,已成为当前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在高校的学生中,也普遍存在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缺乏的现象。一些发生在大学生中的极端事件,特别是震惊全国的“马加爵”,“乐家鑫”事件即为典型案例。这与某些大学生确实存在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趋向扭曲,社会责任感淡薄,集体观念和团结协作精神缺乏,心理素质欠佳等种种问题有关,也与我们的应试教育重分数重技能,而忽视思想道德教育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有关。一方面社会上重理轻文、急功近利、崇洋媚外、实用主义等不良风气盛行,另一方面,随着消费文化时代的到来,一些大学办学往往用实用主义和技术主义的眼光来衡量一切事物,严重忽略学生人文素养的知识积累。在课程建设中重功利,轻人文现象突出。无论做什么都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大学生写不好请假条,有的就提出大学语文就讲应用文,现在流行国考热,有的就提出应该全部讲考公务员的内容,搞得任课教师无所适从,造成大学语文课程的尴尬处境。这与我们开设大学语文课的初衷,与高等院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显然是背离的。所以作为一个多年从事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教师,不得不重新思考该课程的人文性定位问题。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其核心是贯穿于人们的思维和言行中的信仰、思想、价值取向、人格模式与审美情趣。人文精神是以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为出发点,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取向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发展、健全人格的形成为终极目标。“人文精神究其实质而言,是人对真正的人的生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超越性追求。”
目前国内在大学语文的人文性教学研究上,提出要重视人文性教学的观点比较普遍,但强调其人文性,主要还停留在概念的层次。中学语文与大学语文同属人文学科,不同阶段的语文教学人文性特征的区别有待进一步认识。
其次语文和历史、哲学、艺术等都属人文学科,“人文性”是它们共同的属性,但与历史、哲学、艺术人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有何不同?大学语文的人文性教学应侧重哪些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完善。
再次对大学语文人文性的精神内涵与特征总结不够,尤其在大学语文教育资源中,包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重要的人文精神理念;20世纪以来文化理性批判运动的成果等价值理念;对吸收了西方人文主义以及新人道主义的精华的观念;建国以来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新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都缺乏深入的认识。基于以上的思考,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语文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几乎小学、初中、高中都开设语文课。每个阶段的语文课程都有一定的任务与目的,重点完全不一样。现在流行一种观点,普遍认为中小学的语文教育因为围绕应试教育的功利目的,完全重分数,重工具而轻人文,因而败坏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把语文教育引向了歧途,认为这个义务阶段的语文教育都是失败的,然而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有些偏颇。其实我国的中小学语文教育还是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比如小学阶段语言文字的学习就完成得很好。一些常用字的写作、基础的语言文字的表达在这个阶段已经基本完成。尤其是推广普通话的工作做得很出色,对普及常用字,规范语音作出了比任何一个时期都要突出的成绩。
小学阶段学生年纪小,心智还不够健全,理解力有限,但记忆力好,学语言的能力强。尤其是机械记忆的能力更强,利用他们的这些先天优势而突出学习文字,练习普通话,背诵一些课文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国旧时代的的教育往往就是利用这些优势,特别强调背诵一些经典。比如四书五经都是在童年少年时期完成背诵的。虽然当时可能生吞活剥,并不理解,但随着年纪的增长,阅历的增加,记忆在脑海中的经典的内涵就自然而然明白了。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育中其实还可以更多借鉴过去的经验,比目前做得更好。
那么中学教育阶段呢?虽然要面临高考的压力,虽然很多课文讲的不透彻,不深入,人文性表达不够,工具性比较突出,但中学语文是以提供对母语的技术分析能力为目标的,注重的是从作品主题、表现形式、语法修辞、句型句式等方面让学生掌握“解剖”的本领。掌握基本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语言的表达方式和写作能力。那么目标也就达到了。纵观我国当代的中学语文教育这方面的工作做得还是比较到位。绝大多数的高中毕业生都能阅读一般的文字材料,能够说好普通话,能够写作一般的文章,并有一定的文明修养。至于写不好请假条,写不好一个报告那也不是普遍的现象,可以借助工具书去补习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大学语文却是更高层次上的语文教育,它更有自身的任务和目的。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成年,心智也逐渐成熟。所以大学语文不应该是对中学基础知识的补习,更不能堕落成像国考热这样的实用主义工具。尤其是大学语文的课时有限,所以更加要有效地利用这个课堂完成对学生的人文教育。
语文是一种文化的构成,负载着多姿多彩的人类文化,包孕着无限丰富的人文精神。任何民族的语言都是该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符号体系和文化价值体系,语言的文化代码性质决定了它鲜明的人文属性,而汉语的人文属性则尤为突出,它重人生、人伦、人情、人性,讲审美、体验、感悟、直觉,体现了本民族独特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积淀着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民族情感。所以,从根本上说,学习语文就是让我我们感受民族先贤智者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杰出的创造,就是接受汉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一个和谐发展的社会,并不需要每个人都掌握所有的专业知识,但是作为人文精神的素养却是每个人都不可缺少的。大学语文教学需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对母语经典及代表性优秀作品的研读,使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生活更加充实、丰富、健康,视野更加开阔。通过学习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此,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认真探索如何处理好语文的工具性、素质性和人文性之间的关系,明确素质本位,着力于传统文化的培养、人文精神的培养、民族精神的培养。陶冶情操塑造人文的教育,这是一种终身的教育,语文教育就是贯穿终身教育全过程的一个环节。
人文学科涵覆的门类包括文、史、哲及其衍生出来的美学、宗教学、伦理学、文化学、艺术学等。人文科学是以人类的精神世界及其积淀的精神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主要运用意义分析和解释的方法来研证人的观念、精神、情感和价值等。但每一门具体的人文学科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征。
比如历史就是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同时也是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和研究。
历史并不是归类于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中,而是其间的桥梁,合并了两大领域的研究方法。通过研究各种书面文字但并不局限于此,努力并尝试解答和历史有关的问题。从特性方面讲,一是它的研究对象的客观实在性和真实性。历史学研究的对象——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等,以及由它们所构成的历史运动事实和过程,作为历史存在,是客观实在的东西,它不以历史认识者的主观意志而改变,具有客观实在性和真实性。一是它所承担的任务。历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和特点,历史研究是一种旨在探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特殊规律的认识活动。与文学相比较有其客观性真实性特征。历史知识的学习也更加专业,更加系统地了解某一个时期发生了什么以及原因及影响,对后世有何借鉴。而文学作品却更强调作者的主观认识,思想感情的表达。是通过作品来了解作者所处的时期发生了什么,作者的观点认识如何,对我们有何启迪。
再如哲学是通过对一系列关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而形成的一门学科。在汉语中,“哲”是聪明的意思,在希腊文中则意味着爱智慧,所以,按照字义解释,哲学是一种使人聪明、启发智慧的学问。哲学作为一门学问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所谓世界观,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哲学就是人们世界观的理论表现形态。因此,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世界观,或者说,是人们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作为理论形态的世界观,同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是有所不同的。任何一个健全的成年人都会在其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一定的世界观。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于生活在其中的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人类从其诞生时开始,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时刻都需要同周围的现实世界打交道。人们不仅要认识周围的自然界,也要逐渐地积累对自己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就形成了对诸如人类同周围世界的关系,包括世界的本质、世界上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人在这个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等等问题的看法,这些根本观点、根本看法就是世界观。但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一般是不系统的,缺乏理论论证和严密的逻辑性。哲学则是将人们的世界观用理论的形式加以高度的抽象和概括,通过一系列特有的概念、范畴和系统的逻辑论证而形成的思想体系。所以,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的世界观,是以总体方式把握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论体系。
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不是自发的,而是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才能掌握的。它与文学的区别在于,文学作品也是一个意义体系,但其对人生的思考、对世界的认知是作者通过作品表达出来的,每个作者的观点都不一样,并且不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理论体系。
其实大学语文它是以其它所有学科 (主要是人文学科)的内容为内容,课文只是“凭借”,是“例子”。所以,语文课文的内容范围很广,文学作品固然是课文的主体,其它诸如历史故事、哲学著作、艺术小品等等也是常见的内容,这些其它类的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文章,在内容上也都有各自的“人文性”,所以大学语文的人文性与其他学科的人文性有什么区别,特点及应该侧重哪些方面我们都应该仔细界定,更要注重依托课文去诠释和拓展其中的人文精神,让学生去理解作者所处的历史时期发生了什么,作者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面对人生的困境与磨难怎样去塑造自己的心智,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与情怀,发扬了怎样的文学精神。
语文教育活动绝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语言习得过程,更是教师与学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运动过程。任何一种语言形式和文学作品的背后都跃动着一种生命形式,学生阅读一个个文本的过程,就是以自己的全部生命体验、生命情感和生命意识与文本背后潜藏着的生命对话的过程,就是实现学生自我生命成长和提升的过程。
在大学语文教育资源中,一般都包含了很多重要的人文精神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整合这些教育功能。依托大学语文选文、讲授、知识拓展完成在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任务。比如讲授《先秦诸子语录》一课就应该结合课文系统地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对其中体现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贵和尚中、刚健有为、仁民爱物、修己恕人等基本精神和价值观念深入阐述。一部家书走出家门就是一种文化,不仅可以启迪后人,更能惠泽后世。曾国藩的《谕纪泽纪鸿》一课体现了他的家庭教育思想,也凝聚了他多年的人生思考。作为遗训留给两个儿子的四门功课“慎独、主敬、求仁、习劳”不仅代表了儒家修身的至高境界,也代表了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在学习中应让学生充分去体察和了解这种家庭教育文化的人文色彩。胡适先生的《不朽-我的宗教》缘于他为母亲治丧而引发的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文中提出了他对西方宗教的认识,对我国传统的人文宗教的认识,还提出了他自己的一种新信仰“社会的不朽论”,主张以个体小我与社会大我互相关联的责任心,激励社会良知,警戒罪恶行为,提出了一种以责任心规范和制约大众行为的新趋向。可谓与我国传统的人文宗教的理性精神一脉相承。在学习中就要有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又如魏源的《海国图志》序,不仅有浓厚的地方人文色彩,还包含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它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自豪感还能激励他们的爱国热情。爱因斯坦《论学问》一课提出的科学精神;鲁迅《风波》里面对民主的思考,对辛亥革命的总结;《红楼梦·抄检大观园》对封建主义的认识,以及《安南获奖演说辞》里面反对战争,主张和平,反对种族歧视的理念,都是我们教学中重要的人文资源。
在大学语文课文资源中,不仅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重要的人文精神理念,也汲取了中国20世纪以来文化理性批判运动的成果,如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科学精神、民主精神等价值理念。还吸收了西方人文主义以及新人道主义的精华观念,如重视人性,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并且更多地包含了建国以来,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些人文精神,如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改革意识、法治意识、主体意识、契约观念、效益观念等新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地珍视这些资源,挖掘这些资源,拓展这些资源。利用大学语文课堂传承和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增强学生参与社会的意识和能力,激励他们去思考现实人生并理解生活意义,培育科学精神的独立人格,激发他们对知识和真理的不懈追求,对生命、人类、社会、自然的尊重和关爱,并最终达到塑造完善人格的目的。为新的时期培养一代奋发有为、全面发展的新型建设者和参与者。大学语文课堂应该是母语的守望者,应该是人文精神的守望者。
作者单位:湖南邵阳学院中文系4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