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2017-11-25 06:17:35李诗晴
长江丛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蝈蝈叶圣陶蚂蚁

李诗晴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李诗晴

叶圣陶早年提出“教是为了不教”的观点,在当前依然具有活力。许多教师难以把握好“教”和“不教”的尺度。本文从转变观念等六个方面,结合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介绍了如何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小学 语文 自主 学习

一、转变教师观念

“教是为了不教”,强化了教师的观念转变。叶圣陶提 的:“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知变、求变、善变,有所改革,有所创新:这就是引导他们自学。我以为惟有能这样做的教师够得上称为名副其实的教育家。”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有意无意以权威自居。特别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往往认为其是一张白纸,更需要教师的灌输教育。在日常的教学中,过分强调给予学生一杯水,自己应有一桶水的观念。 一年级学生确实在很多方面都是空缺的,但他们也是独立个体,也有自己思想。特别是有些调皮的孩子更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所以,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首先必须要转变教师的观念,确立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特别要改变过去认为一年级孩子是“容器”、“收音机”的传统观念。

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兴趣

教师要树立与学生平等的观念,促使他们 主动学习。在民主、平等、和谐氛围中,学生思维才能被充分激发,能够把学习变成愉快的活动,充分挖掘学生潜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宰者,集思广益、自主探索。

激发学生学习意识和兴趣的手段和方法很多。可以通过诸如创设情境、开展活动、设计问题、多媒体教学的运用。例如, 在《我叫足球》 教学中,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播放 不同花纹 足球样式、有关足球运动历史的纪录片、运动员精彩动作集锦的剪辑影片,充分吸引学生 注意力。然后 问 :“ 大家了解足球运动吗?有没有 踢过球 ?”大家纷纷议论开。开放式的问题得到的答案自然是五花八门的。最后教师建议大家一起了解足球。学生的兴趣和自主意识已经达到高潮。

三、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习惯

叶圣陶说:“要强调预习,预习是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骤。” “预习”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习惯,就是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先行了解上课内容并进行深入思考,形成第一印象和初步判断。也和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谋而合,通过预习,能够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良性学习,也培养了孩子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在预习过程中可以设计 预习要求和目标(由家长督促),完成预习作业。对于课文的预习,要求通读课文,画出生词,通过查字典、问家长、联系上下文了解字词的意思,遇到实在不理解的地方也可以留到课上向老师请教。

四、设计适合自主学习的学习活动

一年级语文教材的特点是内容清晰、道理简单、篇幅短小、容易朗诵,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是犹如刚刚出土的嫩芽、心智水平不高、需要教师的精心呵护。所以,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笔者着重从读、说、演、议四个环节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读:一年级语文教材简单、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因此,“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通过自己的多读、多看,自然会有心得。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朗读训练,这是后期理解、消化、吸收课文内容的基础。

说:在朗读课文、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指导,让学生理清课文层次、明白事情经过,引导学生看图说话,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例如《蚂蚁和蝈蝈》一课,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说话,描述夏天的时候,蚂蚁和蝈蝈分别在做什么事情,到了冬天,蚂蚁和蝈蝈分别得到了什么结果的经过。通过讲述之后,教师在围绕着蚂蚁和蝈蝈的表现,让孩子们讨论蚂蚁与蝈蝈的做法。孩子们纷纷举手,都能围绕着蚂蚁勤劳——有粮食过冬、蝈蝈懒惰——冬天饿肚子进行表述。通过这样的说话训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积极性,给了他们展示的机会,也通过这种“我要说”的方式让孩子明白了一些道理。

演:通过组织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能够促进他们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语言特点、激发学习兴趣。在角色扮演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相关角色的性格、语言和动作特点。课文《我叫神舟号》有一段神舟号和嫦娥的对话,教师要注意让同学思考角色的特点,例如扮演嫦娥的同学,要表现出好奇、孤独、迫切想回家的心情。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能够更加深入体会课文的内容。

议:通过讨论和交流,发挥小组协作精神,从不同观点的探讨中达成共识,这是一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层次较高的方式。比如《司马光》一课中,让学生讨论司马光救人的方式。有的学生说可以找水桶把水舀出来,这样不用把缸砸破。还有的说可以一个孩子牵着一个孩子把落水的人拉出来。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也纷纷否认了一些看似可行的方法,诸如“舀水太慢”,“孩子的力气不够”,“缸破了还可以再买”……通过讨论和交流,达到了“越辩越明”的目的。

总之,叶圣陶教学理论继承与发展了中庸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观点,“教是为了不教”艺术展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教育。希望通过这种声色俱佳的无为教育思想,让低年级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通过语文学习提升自身的身心健康水平和人文悟性智慧。

[1]李建亚.新时期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自主学习[J].读写算(教研版),2014(16).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裕元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蝈蝈叶圣陶蚂蚁
霜的工作
我的蝈蝈
一对蝈蝈吹牛皮
幼儿画刊(2018年11期)2018-12-03 05:11:30
我们会“隐身”让蚂蚁来保护自己
蚂蚁
蚂蚁找吃的等
蝈蝈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