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专利海盗”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

2017-11-25 03:39
长江丛刊 2017年20期
关键词:专利技术海盗专利

于 晓

论“专利海盗”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

于 晓

在各国都将科技作为推进国家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生产力的时候,专利制度的建立为鼓励发明创造和科技创新提供了保证。专利技术的不断发展,催生了专利海盗现象,其最初的产生和不断发展都带有一定的必然性。本文从专利海盗的特征出发,深入研究专利海盗现象对我国的现实影响,进而提出时代背景下应对专利海盗现象的对策,以期对立法理论与司法实践有所帮助。

专利海盗 知识产权 创新

一、“专利海盗”行为界定

美国专利法学者Colleen Chien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认为,专利海盗应当被定义为“如果NPE(Non-Practicing Entity)手中掌握专利技术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攫取专利授权许可费,而并不是真正投入生产,那么这种类型的NPE就应当被认定为是专利海盗”。专利海盗又称专利流氓或专利投机者,专指那些拥有专利技术却不投入生产,专门借专利恶意诉讼谋取暴利的公司或者团体,这些公司或者团体本身并不从事专利的制造或研发,而是专门通过廉价收购的方式来获得专利的所有权或使用权。

专利海盗行为的构成要件可分为以下四个部分:一是虽握有专利技术却并不制造专利产品也不从事与提供专利服务有关的业务;二是廉价收购个人、研究机构或破产公司的有效专利是能够实施诉讼行为的前提;三是提起诉讼时具有突发性,专利海盗通常是在企业实施专利技术一段时间后才突然提起诉讼来攫取经济利益的;四是其有一定的组织形式,例如专门的投资公司或团体。它的本质就是打着维权的幌子,以相关法律规定为依据,通过专利诉讼的手段达到获取利益的目的。

二、“专利海盗”对我国的影响

(一)阻碍科技型企业的发展

专利海盗目前在中国还处于专利收购的阶段,短期来看诉讼行为尚不多见。但是一旦大规模的恶意专利诉讼爆发,由于缺少有效的防范以及应对之策,我国企业必然会面临损失惨重的厄运,很多科技型的企业甚至会因此而面临破产危险等等。在这样的境遇下,已有《知识产权法》是无法有效阻挡恶意的专利诉讼的。

(二)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专利海盗”行为的兴起对专利体系带来了冲击与挑战。专利海盗公司的建立构建了一种“影子”科技产业,任何公司的任一新专利、新技术的投入背后都可能存在着“专利海盗”行为,他们会时刻关注专利实施情况,发现有利可图便采取行动。

(三)造成我国创新资源的流失

高智2008年进入中国市场后,一方面大量购买专利,另一方面陆续与国内高校合作,设立高额的发明基金研究项目,支持大学教师从事科研并申请专利。它利用资金的优势,将高校的核心技术转化为其独家代理的专利,甚至希望地方政府购买专利供地方企业使用。

三、国家应对“专利海盗”的相关建议

(一)深化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切实保障市场参与者——企业的合法权益。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强化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鼓励企业通过自身努力自主发明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同时尽可能地将自己研发的核心技术申请专利,最终确保企业是高质量的专利技术的拥有者。

(二)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和加大行政执法力度

1、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立法

为了切实保护好本国知识产权,有效遏制恶意专利诉讼,立法机关要积极推进本国国内知识产权和反垄断法制法规的完善,加快修改我国的《知识产权法》《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专利审查指南》等相关法律法规,同时通过对《反垄断法》等法律法规的部分条款进行相关的司法解释,使得打击专利海盗行为有法可依。

2、落实知识产权保护行政执法

未来在加大立法力度的同时,要积极完善司法体系,同时弥补行政执法方面的不足。首先要切实保护专利发明人的权利,避免专利海盗通过不法手段收购专利。行政机关建立完备的专利审查体制、专利无效制度等,加大对滥用专利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加强对专利滥用行为的规制;改革我国传统专利侵权制度中的“停止侵权救济”,对恶意的专利诉讼给予更大的惩罚力度。

(三)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建立专利危机预警机制

首先,相关政府部门应完善对科研机构(这里的科研机构既包含科研院所,也包括了高等院校)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规范与国外机构的专利转让、许可等交易行为;其次,构建知识产权转让、交易信息平台建设,完善专利权利转让、许可的定价机制;再次,要建立各行业的知识产权预警体系,加强监测,制定危机处理办法和应急预案,确保减少或消除专利海盗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1]Colleen V. Chien.From Arms Race to Marketplace:The Complex Patent Ecosystem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Patent System[R].Hastings L J,2011:327.

[2]冯靓.关于“专利海盗”的法律思考[J].商,2013(12(:211.

[3]于凯旋.浅析专利海盗的分类与特征[J].电子知识产权,2013(8(:20~27.

(作者单位:辽宁安融律师事务所(

于晓(1971-),男,辽宁大连人,硕士,辽宁安融律师事务所,研究方向:民商法、刑事法治。

猜你喜欢
专利技术海盗专利
永磁同步电机防退磁专利技术综述
论我国国防专利技术军地间转移时的保密制度完善
防爆电机专利技术发展综述
全新充电专利技术实现车队充电
海盗
“海盗”变身暴走狂
海盗学院(12)
海盗,又见海盗
2007年上半年专利授权状况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