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传统年画的文化精神

2017-11-25 03:39:31张昕玥
长江丛刊 2017年20期
关键词:年画题材精神

张昕玥

浅析传统年画的文化精神

张昕玥

年画作为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特有标志,年画饱含着新春的吉祥、喜庆以的寓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无论是题材内容、表现方式,还是艺术风格,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年画对民间美术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传统年画 文化精神 传播 继承

一、年画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年画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1]。据《山海经》载称:唐太宗李世民时长做梦在梦里听到鬼哭神嚎之声,所以导致夜不成眠,时间久了就生病了,这时,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二人自告奋勇,全身战衣披挂地站立在宫门两侧为唐太宗守夜,结果宫中果然平安无事,没有再做噩梦。时间久了,太宗李世民体恤两位大将太过辛苦,就命令画工将他俩人的威武形象绘画在宫门上,形成了最早期的“门神”。后来,民间争相仿效,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的年画。最早的年画出现在汉代,在唐宋时期得到广泛的流传,到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时期。在宋代时期称年画为“纸花”,明代时期又改为“贴画”发展到鼎盛时期的清代则被称为“画片”,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年画是宋版《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图》。

二、年画题材选择的文化精神寓意

(一)选用吉祥物为年画主题,表现人们将富贵、平安在年画上的美好寄托

年画的发展历史悠久,每个时期年画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都不尽相同,随着每个时期的特点赋予了年画不同的文化特色。神仙和吉祥物就是最早期的年画题材,年画出现的典故讲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用将军的画像用以达到驱邪镇宅的作用[2],因此在早期年画上所用的题材主要有狮子、麒麟、凤凰、仙鹤等代表着祥瑞的瑞兽,还有牡丹、摇钱树等代表着富贵、聚财植物,但总体上来说都是为了富贵、平安和驱灾辟邪,这是人们的精神寄托,也是文化的传承。

(二)选用日常生活为年画主题,表现生活文化传承精神

发展到明清时期,国家的实力也达到鼎盛时期,国家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富足,所以为了表达当时的美好生活所以年画的主题大多数是对人们的现实生活场景进行详细的描述,例如农民的辛勤耕种、重大的节日、和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趣事,最真实的反映出人们的生活状况,成为老百姓最乐于接受和喜欢的表现形式。并且,这种日常生活为主题的年画能够将我国生活文化传承精神表现出来。

(三)选用人物和故事传说为年画主题,寄托学习精神与祝福

人物和故事传说成为了后期年画主要选择的题材,大多数都是就有教育意义的历史事件和民间故事,例如《水浒传》、《三国演义》、卧冰求鲤、凿壁偷光等,年画成为了普通百姓学习知识的途径,从年画中就增长了见识,年画中所画的英雄人物也成为了古代人学习的模范。年画发展至今,年画上主要表现的都是儿童题材,赋予年画多子多福、早生贵子的美好期盼,寄托学习精神与祝福。

三、年画所具有的文化精神

(一)传统年画起到了文化教育作用

年画是中国文化的传承标志,而人作为文化传承的主体对年画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支持。在古代时期,只有一少部分的人能够接受教育,而早期的年画内容对英雄的人物事迹或者好人好事作为题材,年画在当时就充当了教学素材的角色,通过年画使很多人学到了知识,了解到了例如亡羊补牢、程门立雪等许多人文事故,填补了教育的空缺,对不能接受教育的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了知识普及和道德教育,起到了文化传承和道德教育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二)传统年画传承了民间风俗

最先出现的年画题材大多数都是以驱邪祈福保平安为主要内容,所表达的主要思想就是通过祭祀等活动来祈求家人平安的美好愿望,例如张贴门神、财神等。再后来通过秦叔宝等对历史人物的事迹进行夸大神话的创作成为后期门神中的人物,年画充分的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和民间风俗的传承。

四、传统年画的价值缺失

中国是具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国家,无论是历史底蕴还是文化都非常丰富多彩,年画作为中国文化传承的代表之一发展至今,传统年画的整体水平都是朝着衰败的方向发展,已经很少有中国人会在乎在过年的时候是否有年画的存在。曾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的传统年画,已经不再是人们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了,已经逐渐在走向濒危的地步。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和四川绵竹,是中国著名的四大民间年画产地,在历史上久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但是发展到现在,主要盛产传统年画的产地已经所剩无几,各个地方的年画传承人的数量急剧减少,甚至基本消失,年轻人都不愿意花费自己的终生去学习一门手艺,况且是现在不流行的手艺,即使学会了野不会有太多人去欣赏,养家糊口都是问题,所以导致大多数的著名年画的技术都是后继无人的状态,传统的技艺失传,使传统年画产地都是名存实亡。因此,迫切希望人们关注传统年画表达的文化精神,宣扬中国年画内涵,从传统手工艺术中找到传统文化精神的延续。

五、结语

传统的年画技艺已经逐渐失传,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甚至连六七十岁的老人都已经不再对年画感兴趣,更何谈将年画这种传统的文化进行传承,在当今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如何找到适合年画的传承方式,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1]许茂琦.现代审美视角中的传统文化之创意——谈梁平木版年画的创新表现[J].四川戏剧,2015(8(:88~90.

[2]宋赛良,丛红艳. 论平阳木版年画文化内涵对动画创作的借鉴价值[J].艺术科技,2015(3(:92.

(作者单位:河南警察学院)

猜你喜欢
年画题材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人民周刊(2021年22期)2021-12-17 07:36:09
牛年画牛
幼儿100(2021年7期)2021-04-10 06:32:16
年画
心声歌刊(2020年4期)2020-09-07 06:37:08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54
缸鱼年画之旅
拿出精神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电视指南(2016年11期)2016-12-20 22:10:38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电视指南(2015年7期)2015-05-30 10:48:04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3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电视指南(2015年5期)2015-05-30 10:4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