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奇炜
在音乐教学中提升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
陈奇炜
我国有着丰富音乐文化遗产,大量好的音乐作品,作为音乐教师应该鼓励引导学生了解认同它。民族音乐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能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发挥凝聚力和向心力作用,能促进中外人民之间友谊了解。
民族音乐 音乐教育 教学案例
(1)在当今世界,音乐流派可谓是数不胜数,音乐艺术所表达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各种不同风格、不同种类音乐冲击着我们的社会,影响我们的思维。由于审美水平和审美情趣不同,使得不少学生盲目崇拜外国某些音乐或是某些组合;或许是虚荣心作怪,使得一些学生知道几部交响乐,知道几位古典时期外国作曲家,就当做炫耀自己和表现个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现象需要我们教师认真引导。我国有十分丰富的音乐文化遗产,大量好的音乐作品,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引导学生了解它,发扬它。西方音乐固然历史优久,然而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音乐一样绚丽夺目。泰格尔说得好:“音乐和美术是民族自我表现最佳手段,没有自己音乐或艺术的国家,只能永远当哑巴。”
(2)在悠久的历史中,中华民族保留极为丰富灿烂的文化遗产,音乐方面,更是人才辈出,世界上最早提出十二平均律就是明代大音乐理论家朱载育,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音乐各具特色。当然我们不是说学习西洋音乐不好,而是说,在学习西洋音乐的同时,同样应该重视民族音乐教育,特别是加强对中小学学生的引导,使全社会形成热爱和重视民族音乐的风气。我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历史明镜,集我国各民族精神艺术之精华,民族音乐内容中所呈现民族、地域、风俗习惯、语言特征,亦成为研究各种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极为重要的旁证。我国五十六个民族拥有数以万计风格独特的民歌,它们是音乐创作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文化艺术宝库。我国民间歌舞、民族器乐、曲艺及戏曲剧种,更是具有鲜明特点,它们多姿多彩各种艺术形态,足以令世界艺林刮目相看,民族音乐美学成就更为卓著。《尚书.尧典》及公孙尼子的《乐记》是我国音乐美的奠基石。另外,关于民族音乐乐器制作理论,同样丰富,特别几十年以来,在山东、湖北等地出土的古乐器,更令中外惊羡。这足以证明,中国民族音乐从理论到实践早已形成科学系统体系,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如何才能发展民族音乐呢?首先应该解决人们对民族音乐价值正确认识,特别青少年对于民族音乐的认同。
(1)民族音乐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能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民族文化已经融化在我们血液中,随时随地影响我们的感情。在国外,一听到钢琴协奏曲“黄河”,一听到二胡曲“二泉映月”一听到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立刻会勾起海外华人对祖国家乡思念之情。
(2)民族音乐作为连结炎黄子孙的纽带,发挥着凝聚力和向心力作用。居住美国匹茨堡的阚家冥写道:“我听亨德尔《弥赛亚》、听莫扎特歌剧、听贝多芬交响曲,会鼓掌叫好,但我的根不在那块土壤里……我所向往的仍然是那山岗上吹来的短笛和月下飘扬的箫声,这是历史的歌咏,是劳苦人们的呼号,是青年男女的抒情,是对祖国山河大地的赞美,这些歌声,把我带到梦一般的故国原野里,使我如醉如痴地忘了一切,享受到人生的一种美好境界……
(3)民族音乐作为展现中国民族文化的窗口,能促进中外人民之间友谊和了解。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在北京听了中国二胡演奏家姜建华演出的《二泉映月》后,感动得流下了热泪。他表示:听这样感人的演奏后,他才真正理解这首乐曲深刻内涵,并从中认识中国人民的性格。
既然民族音乐影响之深,作用之大,我们无可非议地,也责无旁贷地应该发扬它。我认为要想弘扬民族文化,使民族音乐得以发展,最重要还是应该加强对青少年推荐和引导。音乐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两大范畴,我觉得不论是在学校教育中还是社会教育中,都应该把民族音乐教育放在重要位置,采取各种方式,让青少年了解祖国文化,热爱祖国文化,从而去发展祖国文化。
柯达依认为,理想音乐教育所培养出的民族不是把音乐看成谋生手段,而是看作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刘天华主张:“一国音乐教育,并非造就几个专门的音乐人才,去当教员或者去做吹鼓手,乃是人人必备的一种养生之具。”因此,学校音乐教育应该解决民族音乐后继有人的问题,培养出能够真正走向世界的民族音乐后继有“耳”的问题,培养出数以万计的把民族音乐“看作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的二十一世纪新人,从而使民族音乐在新世纪得以存在和发展。
为了使民族音乐健康发展,为了发展中国音乐的根基,我们不但要主观上主动鼓励引导学生,还要建立科学、完整的民族音乐教学体系。使学校教育民族音乐得到应有重视,具体措施应该是:
1、我们中小学音乐教师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仅会唱民歌、教民歌,还会演奏民族乐器,会讲解民族器乐曲、戏曲等等。
2、在中小学校完善民乐小乐队,经常请专家给予支持。
3、在编写教材上增加民族音乐人和事的介绍。
案例一:
2010年,龚琳娜演唱的歌曲《忐忑》风靡网络,并迅速走红,被奉为“神人神曲,于是我及时把《忐忑》做成了课件,插入教学,(在当今一部分学生中间,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音乐比较排斥,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听到此曲,同学们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好玩、很怪、好听、不理解、听不懂、”等等什么评价都有,接着我趁热打铁要同学们找找歌曲《忐忑》加入了什么音乐元素才变的如此“好玩、很怪、”在我的启发提示下,师生通过探讨,知道原来歌曲《忐忑》运用了我国戏曲京剧锣鼓经作为唱词,并加入了京剧中老旦、老生、花脸、花旦演唱手法,才使这首民歌如此有新意,被奉为神曲,哦--原来如此,同学们也在十分愉悦的过程中,了解到世界流行音乐不是只有西方、日本、韩国,充满着我国民族音乐元素的乐曲,同样也能在世界流行乐坛引起轰动,受到追捧;同时在教学中也对我国国粹京剧进行了一次回顾。
案例二:
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日趋平凡,我国有一批优秀音乐家活跃在世界各国艺术舞台上,但他们共同特点均是演唱或演奏别国音乐家经典作品,很少能把我国民族音乐介绍给世界,但音乐家谭盾却是一个特例,这位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音乐家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有一种特殊感情,他的作品中大量融入中国原生态的民间音乐,他把中国美妙的民族音乐介绍给世界各国听众,所以我在艺术课上总会把谭盾介绍给同学,音乐家谭盾对于学生来讲是非常陌生的,于是我找到了一个切入口即2010上海世博会开幕式(文化大使(谭盾与昆西.琼斯为世博会创作主题歌,哦,原来是他,接下来我为同学们介绍谭盾的电影音乐“卧虎藏龙”大提琴协奏曲《地图》《纸乐》《水乐》《女书》同学们被谭盾的音乐魅力所吸引,更被他那种努力把中国民族音乐介绍给世界的精神所感动
当然,仅有学校教育还远远不够,在整个社会中也应该积极提高人们对民族音乐认识能力和欣赏能力。应该说,通过音乐进行美育,以改进民族素质,提高民族音乐文化水平,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和不断完善,这才是它根本目标之所在。
民族音乐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而且能使受教育者通过民族音乐高度成就的理解,认识其在世界音乐宝库中重要地位,进而增强民族自信心。民族音乐教育对培养青少年德与美的高尚情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爱国心,民族情”,会在民族音乐教育中陶冶、萌生、开花;加强民族音乐教育,能够更有力坚持“艺术还是要立足于国内,在我国民族音乐基础上发展”音乐教育正确方向。
由此可见,民族音乐教育之必要是任何一门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加强民族音乐教育,让我们的下一代树立起民族审美理想和民族文化价值观念,热爱本民族音乐艺术,从而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并使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现现代化,振兴中华,都十分重要。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我们的民族音乐是灿烂夺目的音乐,我们应该立足民族音乐沃土之中,搞好民族音乐推广,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它、提高它,使之成为中小学学生音乐艺术教育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单位:上海卢湾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