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萌
艺术借鉴
长安画派人物画的创作特点研究
李 萌
长安画派又称“西北画派”“黄土高原画派”,是当代中国画艺术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受到三秦后土、百里秦川等地域文化的影响,以赵望云、石鲁为首的长安画派,不但形成了鲜明的创作理念,而且在人物画创作中呈现出了独有的艺术风格。鉴于此,本文简述了长安画派的形成和发展,并就其人物画创作特点进行了分析,以期获得更加深刻的认识。
长安画派 人物画 创作特点 研究分析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画变革和发展,主要是以京、津、沪、杭、粤为中心的,与这些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中国画发展则明显的保守和落后。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一些有着进步思想和鲜明主张的创作者才开始了自身的探索。首先是赵望云。作为长安画派的旗帜性人物,赵望云最先主编《抗战画刊》,在定居西安后曾多次深入农村地区进行写生,提出了“风景与生活在风景中的人心情相称”的原则,奠定了长安画派的基本审美取向。四十年代,赵望云培养出了黄胄、方济众和徐庶之三位高徒,三位画家基本上承袭了赵望云的创作主张和风格。1949年,又一位画家石鲁来西安定居,先后创作出了《变工队》《侦查》《移山》等作品。1956年,美协西安分会先后引进了何海霞、陈瑶生、叶访礁、康师尧等画家,极大丰富了长安画派队伍。在赵望云被打成右派之后,石鲁肩负起了领导者的重任,在与众人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研究传统、另辟蹊径、深入生活、作品创新的创作主张,标志着长安画派已经进入了成熟发展时期。以此为基础,六十七年代,诸多画家都在秉承长安画派基本创作理念的基础上,进行了个性化的探索。如石鲁,其在创作中倾注了更多的主体性意识,注重发挥诗书画印的情感抒发作用,笔法苍劲古朴。而赵望云则一改往日轻松明朗的格调,追求悲愤、深沉的意境。此外还有追求清新典雅风格的康师尧,墨彩兼施、金碧辉煌的何海霞,色彩浓重靓丽、有着强烈视觉冲击感的方济众等。这些个性化的探索,都使长安画派的创作理念得到了彰显,使长安画派成为了当代中国画艺术中一个重要而有着鲜明特色的画派。
(一)贴近生活
一方面,以赵望云、石鲁为代表的创作者,在经过了革命的洗礼和社会主义文艺观的教育后,逐渐形成了生活化的创作原则,即中国画创作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生活,而不是创作者或少数人的孤芳自赏。另一方面,黄土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和风土人情,也给创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所以在长安画派的人物画创作中,形成了鲜明的生活化特征。对此领军人物石鲁曾多次提出,“画无生活若加工无原料。生活枯竭,画必凋败”“刻意求生活,生活则不活;以情求生活,生活即活”等观点,并得到了其它创作者的普遍认同。所以很多创作者长期在外采风,与广大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力求选择最为典型的细节作为表现对象,获得最精准、最传神的艺术效果。如石鲁创作于1954年的《古长城外》,表现是人们看到兰新铁路穿过古长城的激动情境。画面中远处是起伏的雪山和长城,中间是横穿而过的铁路,而近处则是四位不同年龄的藏民,从他们的姿态和表情中,能够体验到他们那种震撼和激动的心情,画面人物和景物描绘完美融合在一起,如果不是长期观察和体验生活,是难以获得这种真实表现效果的。又如张立柱,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画家,张立柱一直将农民、农村作为不竭的表现对象,并着重追求画面和情感的真实。如《关中人》,画面表现对象是老人、年轻人和孩子,这本是平淡无奇的题材,但是张立柱却用一种平静的心态和朴实的笔触,默默记录着自己看到的景象,给人以情真意切之感。这种淡然而深刻,寻常而非常的表现效果,无疑是对长安画派的创作理念更加深入的诠释和践行。
(二)寓情于景
早在20世纪30年代,长安画派的领军人物赵望云就提出了“风景与生活在风景中的人心情相称”的原则,具体来说,就是获得创作者、画面中人物、景物三者情感的统一和共鸣。之所以提出这一主张,则是与早期长安画派所选择的题材密切相关的。早期长安画派的人物画,描绘的都是西北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和革命者,赵望云、石鲁等人为了获得一定的现实性效果,所以对写实十分看重,一方面使作品能够反映现实,一方面也让作品获得了与观众的情感共鸣。如石鲁创作的《转战陕北》,这是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专题作品,表现的是以毛泽东同时为首的党中央离开延安,向陕北进行战略转移的情景。对于这种重大历史事件的描绘,多数创作者都会选择大手笔、大场面,表现出一种千军万马的景象。但是石鲁对此却采用了间接描述的形式和以景衬人的手法。画面中,一座座巨大的山峰从左侧突出,一直延伸到了中间的位置,而主人公毛泽东同志仅占了很小的位置,站在山梁上,背着手望着远方。虽然呈现在眼前的是山水,但是观众心中却产生了千军万马的景象,眺望远方的毛泽东同志更是成竹在胸,给人以天地一人、统领山河之气魄。另一位领军人物赵望云则长期坚持在农村地区写生,在他看来,只有亲眼所见的实景真情,才能获得最真实、最统一的创作效果,践行着自身的艺术主张。可以看出,在长安画派的创作中,特别注重景物的情感抒发功能,这些有着鲜明情感指向的景物,不仅与画面中人物的情感相一致,更与观众相一致,获得了多方面的情感共鸣。
(三)野怪乱黑
20世纪60年代,赵望云、石鲁、何海霞、方济众、康师尧和李梓盛六人的作品在京展出后,随之引起了剧烈的反响,有批评者认为长安画派的创作是“野、怪、乱、黑”,虽然在当时是一种负面的评论,但是在今天看来,却恰恰是长安画派人物画创作的特色所在。“野”是指题材选择不受拘束,我手画我心,可以在不受任何束缚的状态下自由选择题材。比如在人物画创作中,上至国家领袖,下至普通农民,都在长安画派的作品中有着精彩的描绘,体现出生活化的创作主张。“怪”是创作技法的推陈出新。早在长安画派形成和发展的初期,赵望云就提出了继承和创新相统一的原则,在长期的农村写生中,他的笔墨趋于成熟,不论随意挥洒,还是精求工致,都能形神兼备。石鲁则提出了“画有笔墨则思想活,无笔墨则思想死”的笔墨观。在两位领军者带动下,此后的诸多长安画派画家,都在技法创新上有所收获,使中国画的绘画语言得到了本质的拓展。“乱”主要是指构图方面,因为在表现素材和技法方面的创新,所以长安画派的构图都是别具一格的,总是给人以出乎意料之感。如前文中提到的石鲁的《转战陕北》,对于重大历史事件和伟人的描绘,居然让山水占据了近乎一半的面积,这在传统创作中是难以想象的。“黑”是指长安画派所表现的雄浑、厚重、苍茫、淳朴的艺术风格。与郁郁葱葱的岭南不同,与婉约灵秀的江浙不同,西北地区的自然条件是较为恶劣的,这里黄沙漫天,沟壑纵横,有一种原始的质朴之美,表现在作品中,就是少了几分青绿,多了几分灰黑。而且很多创作者也在这种“黑”的表现中进行了成功的个性化探索。如张振学,其喜欢将山、林、石、木等,划分为一目了然的团块,获得强烈的对比效果。而崔振宽则将书法用笔引入画中,以线条塑造画面,更加凸显了黄土高原那种雄浑粗犷的人文气质。可以看出,在今天看来,原本带有贬义色彩的“野、怪、乱、黑”,反而是对长安画派艺术特色的最佳总结。
综上所述,正所谓“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中国画艺术之所以能够历经千年的传承,至今天仍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不同地域、不同创作理念、不同创作风格的画家、画派们的探索和实践,由此也形成了中国画艺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盛景。本文所研究的长安画派就是一个典型。在人物画创作中,诸多创作者都植根于现实,用富含地域特色的技法对其进行创新性的表现,在理念和技法方面都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也希望今后的长安画派,能够继续出新人,出佳作,成为当代中国画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王炳川.长安画派[J].新西部,2016(01(.
[2]薛征涛.论“后长安画派”[J].国画家,2011(02(.
(作者单位:河南艺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