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杰 白萌娜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 昆明 650500)
职业学校在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李俊杰 白萌娜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 昆明 650500)
本文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违规组织学生顶岗实习有关问题的通报》为依据,结合具体实例,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并结合实践经历的基础上,从学校层面出发,对现阶段顶岗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职业学校;顶岗实习;问题及对策
职业学校学生实习,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基本环节,也教育教学的核心部分。2016年4月,《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印发后,各学校积极贯彻落实,推动了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工作有序开展。但是,仍然有学校认识不到位,管理不规范,违规组织学生实习的问题时有发生。2016年12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违规组织学生顶岗实习有关问题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对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五所学校违规组织学生顶岗实习问题进行了通报,并要求举一反三,加强对各层次各类型职业学校实习工作的指导和监管。
非基础教育学校通常会安排学生在毕业前进行实习,方式有集中实习、分散实习、顶岗实习等。顶岗实习是指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的最后一年或最后半年里,基本完成教学实习和学过大部分基础技术课之后,到专业对口的现场直接参与生产过程,以现职人员的身份进行实习,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使学生通过实际工作得到锻炼,熟悉工艺要求和生产操作过程,掌握直接迅速顶岗的操作技能,并逐步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行为习惯[2]。
顶岗实习的时间较为集中,对学生考核评价由校企双方共同完成,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具有学生和企业人的双重身份。一般情况下,学生通过企业的简单培训和自我心理的调整,就能胜任企业实习岗位。
《通报》指出: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因监管不力致使实习企业擅自调整实习内容,存在学生劳动时间长,专业不对口,企业未向学生支付相应劳动报酬等问题。广西经济职业学院顶岗实习岗位存在专业不对口情况。西安建设职业学院在实习合同未正式签订的情况下安排学生实习。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实习三方协议缺乏保护学生合法权益,出现顶岗实习学生每天工作10小时等违规条款。兰州外语职业学院违规通过中介机构组织安排学生实习[1]。
笔者以《通报》为依据,结合具体实例,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并结合自身实践经历的基础上,从学校层面出发,对现阶段顶岗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如下:
职业学校安排顶岗实习存在专业不对口情况,究其原因有两点:首先,学校需要综合多种因素来选择合适的实习单位,比如岗位需求,工作地点,住宿条件,工作安全等,但是能够完全满足这些条件的实习单位为数不多;其次,合作的企业能够提供的有效实习岗位不足,难以完全吸收数量庞大的实习生群体[3]。但是学校为了完成规定的顶岗实习教学计划,无力顾及专业是否对口的问题,只好把学生安排在其他岗位上实习。
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仍属于在校学生,为保障顶岗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需要建立相应的实习管理制度,安排指导老师定期检查和汇报学生实习情况。但是由于顶岗实习时间较长,且工作地点分散,再加上一些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企业和岗位更换频繁,学校考虑到自身的财力,时间和人员调配等因素,进行跟踪性监督难度较大,很少有专门的跟队指导老师。所以学校往往无法及时了解到学生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难以形成有效监督,进而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的产生。
顶岗实习的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又是企业人,因此对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原则上应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执行。但由于学校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的缺失,很难详实记录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实习情况,只能由实习单位针对学生的顶岗实习给予评价。返校后,指导教师根据企业的评价,结合自身对学生情况的了解,给出成绩。这种评价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评价结果千篇一律,流于形式,缺乏公平性和有效性。
顶岗实习是为了让学生把在学校里储备的专业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那么只有当专业知识被用在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岗位和劳动作业上,才能让理论得到检验,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因此,对合作企业和实习岗位的选择一定要和学生的专业相对口,不可为完成实习任务,随意安排学生实习。可利用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等多种渠道寻找符合条件的企业和实习岗位,如此才能保证顶岗实习的有效性[3]。
顶岗实习的有效开展需要系统的管理制度作为保障。第一,学校必须改革旧有实习管理制度,转变管理方式方法,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平台,成立专门的实习管理团队,系统化、精细化、全面化把握顶岗实习工作。第二,必须落实指导教师对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生活上的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习工作中的困难,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联系,做到定期反馈。
实习评价是学生顶岗实习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习过程和结果的肯定。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能够保证顶岗实习的有效性。学生的顶岗实习时间跨度较长,是个动态的过程。建立科学的、可操作的考核评价制度,需要改变原有以企业为主的单一考核评价,实现由学生、指导教师、实习企业共同参与、有机结合的多元评价主体,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全面、全程考核评价,保证顶岗实习质量,提高顶岗实习实效性。
[1] 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违规组织学生顶岗实习有关问题的通报.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950/201612/t20161219_292366.html
[2] 马建富.职业教育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 郑玲玲.关于中职生顶岗实习实效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G717
A
1672-5832(2017)10-0071-01
李俊杰(1992—),女,汉族,河南商丘人,研究生,云南民族大学,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学;白萌娜(1990—),女,汉族,河南新密人,研究生,云南民族大学,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