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方言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课题(课题批准号:GS[2017]GHB1154)成果。
摘 要:本文考证解释了五个武山方言词语,并力图找出它们的词源。
关键词:武山方言;词语;考释
作者简介:安仲宝(1964.9-),男,汉族,甘肃省甘谷县人,本科,甘肃省武山县第一高级中学中教二级教师,研究方向: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0--01
武山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西北部的渭河上游,东连甘谷,南靠岷县、礼县,西接漳县,北邻陇西、通渭二县。武山历史悠久,秦汉时期,县境大部属豲道,洛门(落门)镇以东属冀县。东汉中平五年(188),析襄武、豲道地置新兴县,址设今县城西15公里新兴川(今广武坡西颉家门一带),属南安郡。后建制虽屡有变迁,但文化传承却从未中断,表现在方言中,就是武山方言中今天还保留着大量中古甚至上古汉语的一些语音、词语。今略举词语五例并加考释以示。
1.敹
音“聊”。缝缀。《书·费誓》:“善敹乃甲冑。”唐·孔颖达疏:“郑玄云:‘敹,谓穿彻之也。谓甲绳有断绝,当使敹理穿治之。”宋·蔡沈集传:“敹,缝完也。”《释文》:“敹,了雕切。”《新唐书·藩镇淄青横海传·程日华》:“敹甲训兵,利则出,无利则守。”《集韵·卷三·平声三·三萧》:“敹,怜萧切,《说文》:‘择也。引《周书》‘敹乃甲胄。”《类篇·卷九·攴部》:“敹,怜萧切,《说文》:‘择也。引《周书》‘敹乃甲胄。又离昭切。”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卷二百三十三·补遗》“敹甲胄”注:“《周书》:‘善敹乃甲胄,敿乃干,备乃弓矢,锻乃戈矛,砺乃锋刃。敹,缝完甲胄也。敿,犹系也。锻,淬也。砺,磨也。”章炳麟《新方言·释器》:“凡非绽裂而粗率缝之亦曰敹。”张慎仪《蜀方言》卷上:“粗略治衣曰敹。”
2.疾发
打发,排挤掉。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八十六回:“你这几年转的俺丈人钱勾了,饭也吃饱了,心里要打伙儿把我疾发了去,要独权儿做买卖。”又第八十九回:“自因你呈风流,人多恼你,疾发你出去。”
3.?
音同“踏”,用臼状容器将东西捣碎。《说文·卷九下·石部》:“?,舂已复捣之曰?。从石沓声。”清·王筠句读:“沓者,重沓也,兼意。徒合切。”《广韵·卷五·入声·二十七合》:“?,徒合切,舂已复捣之为?。”《广雅·卷四·释诂》:“?,?,舂也。”《玉篇·卷二十二·石部》:“?,徒荅切,再舂也。”《集韵·卷十·入声下·二十七合》:“?,达合切,《说文》:‘舂已复捣之曰?。”《类篇·卷二十七·石部》:“?,逹合切。《说文》:‘舂已复捣之曰?。”《龙龛手鉴·卷四·石部》:“?,徒合反,舂?也。”明·岳元声《方言据》卷下:“脱粟之米再舂之令精曰?(徒合切),舂已复捣也。”明·张自烈《正字通·午集·石部》:“今俗,设臼以脚踏碓舂米曰?。”清·桂馥《札朴·卷九·乡里旧闻·乡音正字附·器具》:“碾轮曰?。”
4.泥壁
泥抹子(泥镘子)。朱仲禄《花儿选》:“铁匠打成的铁泥壁,尕木匠做下的椅子。”注:“泥壁,泥墙用的工具。”明·周祈《名义考·卷八·人部·杇镘》:“杇,《说文》:‘所以涂也。秦谓之杇,关东谓之镘。《增韵》:‘杇,涂镘器也,因谓涂镘为杇。《论语》:‘粪土之墙不可杇也。镘,《说文》:‘铁杇也。徐氏曰:‘所以泥也。亦作墁。《孟子》:‘毁瓦画墁。杇与镘一也,即今泥壁。是以铁为之,画墁谓截止而不为镘也。”清·石成金《通天乐·除魇魅》:“于木瓦开工那晚起,莫与人知晓,密将木匠的斧凿、墨斗、画齿,瓦匠的铁瓦刀、泥鼻,放在无人处地下,把马桶口向下底在上,倒坎在木瓦匠家伙上过夜,早晨仍放原处。”许少峰《近代汉语大词典》以为“泥鼻”为“泥瓦匠用以抹砖缝的工具”,今以周祈《名义考》及各地方言(泥抹子,甘肃、青海、宁夏和云南临沧叫“泥壁”,山西临汾叫“泥皮”,陕西宝鸡叫“泥比”。俱见《汉语方言大词典》)考之,许氏误。
【仲宝按】以泥塈茨为“杇(圬)为“镘”,用以塈茨之工具亦得称“杇”称“镘”。所谓“塈茨”,即以泥镘墙壁(甘谷方言谓之为“裹墙”。裹,动词,包裹),故杇(圬)、镘亦称“泥壁”,作“泥鼻”“泥皮”或“泥比”,方音不同,借字有异耳。
5.湍
音同“吹”。冲刷;冲激。《史记·河渠书》:“道果便近,而水湍石,不可漕。”南朝宋·裴骃集解引徐广曰:“湍,一本作‘溲。”溲,溲刷,亦“冲刷”义。南朝梁·萧统《文选·李康〈运命论〉》:“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唐·李善注:“风冲之物不得育,水湍之岸不得峭。”唐·吕延济注:“岸侧有堆阜而出于岸侵入于水者,故水流必先冲之也。湍,冲也。”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六·文颕》:“昔我先人,葬我于此,水来湍墓,棺木溺渍水处半,然无以自温。”《金史·卷一百四·列传第四十二·高霖传》:“黄河所以为民害者,皆以河流有曲折,适逢隘狭,故致湍决。”宋·羅泌《路史·卷十八·后纪九·疏仡纪·高辛氏》:“粤命台骀,宣汾洮,鄣大泽,道演击汰,而民离湍决之患。”上三例“湍”亦“(水)冲刷、冲激,冲破、冲走”义。
【仲宝按】湍,《广韵》他端切,上古音在透纽元部,今甘谷方言读入穿纽歌部,是为透穿准双声元歌对转,可比之以“端”“煓”与“揣”“踹”。
参考文献:
[1]王力.同源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雒鹏.甘肃方言本字考例释[J].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2008,(1).
[3]胡安顺.根据今音辨识古音方法说略[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