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源
摘 要:汉字、汉语与中国文学之间存在紧密联系,汉语言与文学相互影响、协同发展,产生当今的汉语言文化。本文从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入手,并对比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之间的异同,简要介绍汉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汉语言;文字;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0-0-01
汉语言是人类最为古老的语言,也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文字是文学的主要载体,汉语言文字经过四千年来的演变和发展,对我国的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通过调查和研究古代诗文,可以发现中国文学的艺术性、音乐性与汉语言文字息息相关。
一、汉语言文字的特点
(一)汉语言文字以音节为单位
汉字的语音单位是音节,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具备一定含义,这一点与英、法、德等语言有极大区别,单个音节具有多重含义,因此不同音节的声、韵、调相互组合[1],成为结构优美整齐的汉语言。通过对汉语言中的方言进行横向研究,不难发现,汉语言以单音节为根本,汉语中单音节能够完整表现汉语含义。例如,车、马、山、坐等单音节,具有清晰的汉语含义,与其他音节进行排列和组合,能够展现更多的、更丰富的内涵,由此可见,汉语言呈现出极简与极复杂的两种特性,极简性表现为音节简单明了,音节具备自身的含义,复杂性则意味着汉语言的音节排列组合方式多样化,每一种排列组合都会衍生出新的内涵。
(二)声调是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世界众多语言形式相比,汉语言的声调具备特殊性,这是汉语言的特点之一,古汉语的音调分别是平、上、去、入四种,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现代汉语言的音调则是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种,但是在一些方言中,仍然存在“入”音[2]。在汉语言中,每一个汉字都存在其音调,因此一句话中,不同的汉字呈现出音调的差异,从而显现出汉语言抑扬顿挫之美,明朝末年学者袁子让曾经在《字学元元》中介绍:“说者谓平声似钟,上声似鼓,去声似磬,入声似柷。”汉语言中,不同的声调呈现出含义差异性,这也是很多外国人认为汉语最为难学的地方,例如,“买”、“卖”二字,音节一致,音调不同,其含义完全相反。
(三)单音节语素活动能力较强
通过对世界其他各国的语言进行分析,发现汉语语素呈现出高度复杂性,在生活中不难发现,汉语词汇中,一个字可以构成语素,两个字、三个字,甚至更多字数,也能构成语素,也就是说,单音节不仅仅是词汇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能代表完整的词汇。因此,汉语言的单音节语素活动能力较强,含义较多,“单音成义”、“一音多意”的现象较为普遍[3],还会有单音节与多音节词汇含义一致的情况,例如,“花”与“花朵”、“亮”与“明亮”、“歌”与“歌曲”等等,这些单音节与多音节含义类似。由此可见,汉语言的语音联想能力较强,汉语言的这种特性,决定了汉语言文字表述形式多样化,带有强烈的视觉修饰效果。
(四)汉语语法在于词序和虚词
与印欧语系相比,汉语的语法较为隐性,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中的语法变化较少,同时,汉语缺乏对性、数、人称、时态、格的语法变化[4],但这并不意味着汉语言不存在语法现象。反之,汉语言的语法功能更为宽泛,汉语的词序较为固定,通过词序与虚词来形成不同的含义。汉语言名词、形容词及动词的语法功能较多,一般不少于两种,尤其在古汉语中,活用和兼用的情况较为普遍。例如,宋朝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有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绿”字就是将形容词活用成为动词,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江南美景,此类现象在古诗文中十分常见,这是汉语语法的一个显著特征。
二、汉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一)汉字的表意性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众所周知,汉字作为世界上持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拥有超过4000年的历史,汉字是由商代的甲骨文演变而来,最初的甲骨文是一种象形文字,随着汉字的发展和变迁,由象形文字逐渐转变成为象征文字,但是汉字的本质仍然具备直观性和表意性。《周礼》中记载了六书理论,是汉字结构系统理论,六书是人们对汉字的分析和归纳,从而形成了六中汉字结构形态,分别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这六中汉字结构形态将汉字的音、意、形结合在一起,人们创造新的汉字时也会采用六书理论来作为参考。由于汉字存在高度的表意性,因此其外形对文学的影响极深,尤其是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诗词曲赋中利用排比、连词、对偶等形式创作出极具音律美、意境美和形态美的作品。例如,对联:寄寓客家,牢守寒窗空寂寞;远避迷途,退还莲迳返逍遥,这幅对联中,不仅上下联平则相对,同时上联文字偏旁都为“宀”,而下联则用“辶”作为偏旁部首,从这一副对联中不难发现,表意性对文学作品的重要影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汉语言与世界其他语言存在较大的差异,汉语言在句子构成和日常应用方面,语法因素的影响较小,一般更加注重语意的表达,因此汉语言存在结构灵活、注重意合的特点。在文学作品表达方面,受到汉语言文字的影响颇深,表现形式更为多样化,这也是我国文学作品形式丰富多彩、字词优美琢炼的原因。应深入研究汉语言及汉文字,从而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徐田.浅谈汉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J].青年文学家,2016(9):30-31.
[2]徐瑞婧.试论汉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J].未来英才,2017(2):125.
[3]王际龙.汉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J].商业故事,2015(24):54-55.
[4]张晶.浅析汉语言文字對中国文学的影响[J].现代职业教育,2016(18):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