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瑜媛,吴 珊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4)
消胀贴护理干预结肠息肉电切术后腹胀40例
史瑜媛,吴 珊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4)
消胀贴;结肠息肉电切术;腹胀;上巨虚穴
结肠息肉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被认为是一种癌前状态。随着电子结肠镜在临床广泛应用,以及相配套器械的不断改进,经电子结肠镜下行息肉切除创伤小、恢复快、安全经济,已成为目前治疗结肠息肉的首选方法。但由于肠镜下息肉切除术操作过程中需较大量注气、注水使肠腔扩张,暴露视野,操作的时间较长,导致术后患者容易出现时间较长、不同程度的腹胀,给患者带来痛苦[1]。中药穴位贴敷作为传统中医的外治法,通过中药对穴位的刺激以及利用穴位皮肤吸收药物的有效成分,起穴效和药效双重作用,激发经络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2]。本研究采用消胀贴贴敷上巨虚穴缓解电子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后所致的腹胀,具有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内科学》[3]中结肠息肉的诊断标准。
1.2 纳入标准 ① 符合电子结肠镜检查的适应症,能配合结肠镜检查;② 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后出现腹胀者;③术后肠道内无活动性出血及其他并发症;④ 同意加入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 排除标准 ① 严重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体质虚弱的患者;② 右下肢皮肤出现损伤、溃烂或者炎症感染者;③ 对胶布或者中药过敏者。
1.4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2月我院消化内镜科行电子结肠镜下息肉电切术结肠息肉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30~75岁,平均(57.8±10.3)岁;单发息肉 11例,多发性息肉29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26~77岁,平均 (58.5±12.3)岁;单发息肉9例,多发性息肉31例。2组在性别、年龄和息肉类别上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1 对照组 结肠镜息肉切除术后采用常规护理。①活动指导:术后嘱患者多走动并以顺时针方向按摩下腹部,以促进排气。② 饮食指导:结肠息肉电凝电切术后,根据医嘱由流食向普食过渡,忌辛辣、粗糙及燥热之品,避免牛奶、乳制品、豆类等产气食物。特别是创面较大或有出血倾向者,需禁食12 h,必要时给予静脉营养支持。③ 情志护理: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情况做好沟通和心理疏导。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予中药消胀贴贴敷上巨虚穴进行治疗。消胀贴组方:白芥子、延胡索,按1∶1比例研成粉末,以生理盐水调和成糊状,每份中药药膏约2.5 g。电子结肠镜下行息肉切除术结束后清洁消毒局部皮肤,将2.5 g膏药填满医用胶贴(江苏连云港正瑞医用制品有限公司,6.5 cm×7.0 cm,内径约2.0 cm),并贴敷于右下肢上巨虚穴,成人穴位贴敷时间为1 h。贴敷结束后移除膏药并进行皮肤清洁。贴敷之前需向患者耐心讲解穴位贴敷的使用方法及功效,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解除患者疑虑,征得病人的同意和配合,增加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病人初次贴穴后应检查局部皮肤情况,嘱患者如出现局部疼痛、感觉麻木、红肿或瘙痒等情况,应及时撤除贴敷并给以处理。
2.3 腹胀程度评分 由护士对患者腹胀情况进行床边或电话跟踪评估,记录2组术后及术后1 h腹胀情况,参照文献[4]进行腹胀程度评分。①Ⅰ级:无出现腹胀(0分);② Ⅱ级:轻度的腹胀,腹部隐胀不适(1分);③ Ⅲ级:中度的腹胀,轻度的躁动不安,腹胀感较明显(2分);④ Ⅳ级:重度的腹胀,腹胀感较严重,腹部出现膨隆,无法忍受(3分)。
2.4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文献[5]拟定,以患者的腹胀程度减轻≥2个级别者为非常有效,腹胀程度减轻1个级别者为有效,未缓解者为无效。
2.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3.1 2组术后腹胀程度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术后腹胀程度评分比较(x±s) 分
3.2 2组疗效比较 见表2。
3.3 不良反应情况 观察组中有3例患者出现皮肤痒、红痛等不适,立即给予紫草油外涂患处,2~3 d后症状缓解。
电子结肠镜为侵入性检査,由于术前肠道准备可抑制术后胃肠功能,易发生应激性胃肠黏膜病变和黏膜屏障受损,术中为了充分暴露肠腔,操作时间较长而注入较多空气,且患者经电子结肠镜下行息肉切除术后伤及人体的正气,抑制胃肠蠕动,术后常会出现腹胀,临床常规使用的方法可按摩腹部以减轻腹胀程度,但起效较慢,效果不佳。穴位贴敷疗法为现代药理学中的经皮给药方法,即将少许的中药贴敷在不同的经络穴位上,通过药物对该穴位的刺激以及穴位的表皮皮肤对中药药物的吸收,以达到经络的疏通疗效。
表2 2组疗效比较
《灵枢·本输》曰:“大肠小肠皆属于胃”,大肠小肠禀脾胃之气而能泌别清浊,排泄糟粕,肠腑的生理功能与胃有密切联系故肠腑之病常取胃经穴位治疗。故在穴位的选择上,所取的上巨虚穴属足阳明胃经,又是大肠经的下合穴,可发挥胃肠经穴调和胃肠的功能,有治疗腹胀、腹痛、便秘、呕吐的作用[6];在药物的选择上,消胀贴主要的成分为延胡索和白芥子,延胡索具有散瘀活血、行气止痛的功效,白芥子具有辐射保护、刺激、抑菌等功效。两者均可透过皮肤而被吸收,刺激穴位,达到通经活络,调和肠胃[2]。本研究采用消胀贴贴敷上巨虚来缓解结肠息肉电切术后的腹胀,腹胀评分及临床疗效皆优于对照组,提示消胀贴穴位贴敷上巨虚能较快缓解结肠息肉电切术后腹胀症状,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但本组病例中有3例患者出现皮肤痒、红痛等不适,故穴位贴敷前应做好患者的健康宣教并加强穴位贴敷后的皮肤观察,出现不适及时给以处理。
综上,中药消胀贴贴敷穴位法操作简便、显效较迅速,作为非侵入性的中医疗法之一,安全有效,能有效地缓解电子结肠镜下结肠息肉电切术后出现的腹胀,舒适度高,临床效果良好。
[1] 蔡文智,智发朝.消化内镜护理及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460-461.
[2] 黄锦华,赵若华,黄惠榕,等.消胀贴穴位贴敷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6,23(13):62-64.
[3]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34.
[4] 王琳,熊丽娟,林婉婷,等.穴位指压配合腹部轻推缓解结肠镜检查后中重度腹胀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5):3268-3269.
[5] 胡鹏,朱秀琴,闵燕丽.胃肠起搏缓解电子结肠镜检查术后腹胀的效果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5,20(17):11-12.
[6] 牛春风,王志平.电针足三里、上巨虚、内关对大肠癌根治术后肠蠕动恢复的临床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9):924.
R473.5
B
1000-338X(2017)05-0071-02
2017-05-02
史瑜媛(1973—),女,主管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