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技术型高校实践教学的模式创新:导向、构成要素与建构路径

2017-11-24 19:24:55
长江丛刊 2017年32期
关键词:技术型导向要素

杨 郁

应用技术型高校实践教学的模式创新:导向、构成要素与建构路径

杨 郁

基于我国地方高等院校实践教学薄弱的现实,本文着重分析了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导向、构成要素及建构路径,在需求导向、多元导向、层次导向的引领下,通过拓宽实践渠道、调整课程设置、进行开放式管理,多维度地建构实践教学模式。

应用技术型高校 实践教学 模式建构

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弱项。地方普通高等院校应用技术型转型的关键就在于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以实现对理论知识深厚、实践能力较强的多元化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应用技术型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导向

(一)需求导向

长期以来,地方普通高等院校办学定位模糊,与社会需求脱节,因此必须摒弃过去盲目追赶学术型大学的发展思路,从学术型研究向应用技术型研究转变,从理论教育向实践教育倾斜,以社会发展需要为主要面向,建立与人才需求相匹配的教育体系。“依据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相适应。”[1]地方普通高等院校因其具有的地域特点,须将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作为设定教育和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据。

(二)多元导向

“多元”注重强调的是培养目标的多元、教学模式的多样、模式建构的多渠道。培养目标的多元侧重知识和技能的双向提升,及对各行业前沿要求和不同需求的适应。把不同领域的职业标准纳入目标体系,重视学科专业与行业、产业的衔接,突出人才培养的多元职业化倾向。

(三)层次导向

应用技术型高校人才的知识结构不能停留于基本的理论知识,也不仅以技能为主,而应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无缝对接,将本科培养与技能培养结合起来,在借鉴已较成熟的高职教育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仍须立足于本科培养的水平和要求,通过强化理论知识,梳理课程设置,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改变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既不及学术型高校也不及高职院校的处境。

二、应用技术型高校实践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

(一)目标要素

设定目标意味着已明确将要实施的行为的目的和要求,解决了“为什么做”的问题,并能够围绕目标制定相应的实践方案,选择适当的行为。这不仅要求深入理解和把握实践教学的一般规律,同时也须正确解读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内涵和本质,在理性的基础上自觉认知和建构教学及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客观、全面地审视和对待实践。

(二)师资要素

实践教学的特点要求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在能力和知识结构上从学科型向“双师型”转型,顺应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发展趋势,积极参与到实践教学中,主动了解行业前沿和动态变化,以胜任实践教学工作,促进实践课程与社会需求的接轨。

(三)课程要素

将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不仅须在时间上给予学生更充分的训练时间,而且在课程设计上也应有所创新,结合专业特色进行课程设置,不断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探索具有自身特点和优势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确保实践教学的效果和吸引力。

三、应用技术型高校实践教学模式的建构路径

(一)加强产学研合作,多渠道拓宽实践教学范围

产学研合作指生产、教学、科研的联合与互动,以科研带动生产,以生产促进教学,形成三位一体运作机制。产学研合作主要表现为“信用基础型合作、契约型合作和法人型合作等,校内产学研合作、双向合作(高校或科研机构与企事业的合作)、多向合作(高校或科研机构、企事业、出资方合作)和中介协调合作形式并存”[2]。多样化的合作方式为实践教学开辟了广阔的实训场所,使实践教学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学生有机会提前进入企业,从事具体的岗位工作,强化实践技能。

(二)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多方面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充分考虑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理论基础,分层级设计实践教学的具体课程。其次在教学手段上灵活采用专业性较强的多样化的方式方法,融合课堂讲授、讨论、项目设计、调研、基地实习于一体,重视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技能和行动策略的引导,由“技术性实践”转向“反思性实践”[3],帮助学生提高专业素质。

(三)健全管理机制,多维度保障实践教学效果

一方面须合理划定管理单位,将校级管理、院级管理和专业管理有机结合,积极发挥校级管理的综合统筹作用,辅以与实践教学最切近的院级管理和专业管理单元,及时掌握实践教学实施状况。另一方面在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上应因校而定、因专业而定,以科学合理的质量标准对实现教学进行分类评价和管理,实现实践教学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促进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1]胡天佑.建设“应用型大学”的逻辑与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13(5).

[2]于建川,关佳佳,李娇月.国外本科实践教学经验与启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4).

[3]洪林.国外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体系与基地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12).

白城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治理视阈下的地方普通高校应用技术型转型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GH150489)。

杨郁(1981-),白城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技术型导向要素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应用技术型本科专业创新教育与学科竞赛相融合模式探讨与实践
“偏向”不是好导向
当代陕西(2020年23期)2021-01-07 09:25:24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当代水产(2020年4期)2020-06-16 03:23:30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园艺(2017年22期)2018-01-19 05:07:22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也谈做人的要素
山东青年(2016年2期)2016-02-28 14:25:36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学习月刊(2015年20期)2015-07-09 03: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