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八旗官吏惩戒制度及其变化

2017-11-24 23:09:01彭润娜
长江丛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八旗官吏惩戒

彭润娜

清代八旗官吏惩戒制度及其变化

彭润娜

本文主要围绕清代八旗官吏惩戒制度,分析其实行的原因,进而认识到清代的八旗官吏惩戒制度的优劣,以期对现代社会有一定的借鉴。

清代 八旗官吏 惩戒制度

一、清代八旗官吏惩戒制度实行的原因

(一)根本原因

自古以来,包括官员在内的我们每一个人对自己的行动都追求着效益最大化,说到底,是由于利益。我们都知道,物质基础是我们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所以为了追求过多的物质利益,满足自己的私欲,官员的贪污腐败由此产生。官员的腐败,必然导致整个国家的政府机构运行不利,人民的诉求得不到满足,不利于国计民生的发展,会使国家陷入一盘散沙的局面。

(二)直接原因

首先,官员的贪污腐败、失职渎职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历史性问题。从私有制产生以来就存在。老一辈史学家吴晗就曾经说过,“贪污这一现象,假如我们肯细心翻读过去每一朝代的历史,不禁令人痛心地发现‘无代无之’,竟是与史同寿!”①由这句话我们更能认识到对官员管理最为直接、最为有力的惩戒制度,在朝代的更替过程中就一直没有间断过。其次,清朝的统治者,尤其是建国初期的几位君主,都能够以博大的胸怀学习包括惩戒制度在内的汉文化,从中学习治理官吏的经验教训,进而建立起自己王朝独特的惩戒制度。最后,清军入关之后,社会动荡、偷窃和抢劫行为、失职渎职、贪污贿赂等社会现实状况,以及建国的经验都使清朝的统治者认识到必须对八旗官员的贪污腐败采取一定的措施,逐渐建立起一整套官吏惩戒法律体系。

以上都表明清朝统治者深深意识到必须建立严格的惩戒制度,对犯事官员严格惩处,使他们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真正为民办事。否则贪污腐败横行,官员只为自己谋私利,而不是一心扑在人民身上,心系天下,那么人民将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将会引起社会的动乱,不利于建立一个强大的封建帝国。

二、清军入关前后惩处制度的变化

在清代的八旗官员中,一些腐败和贫穷的人,在各种原因的驱使下,逐渐堕落,贪污、贿赂、勒索、抢劫、盗窃,无恶不作,无所不为。

由于清代是以满洲贵族为核心建立起来的政权,因而在官吏惩戒制度方面对八旗官员和汉人官员有很大的不同。《大清律》以“首崇满洲”为基本原则,规定八旗官员享有“八议”(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特权,八旗官员犯法不是由普通司法机关处理,而由步军统领衙门和慎刑司处理,宗室贵族交由宗人府处理。并且还规定八旗官员犯罪,可以“减等”、“换刑”。这些规定就使得八旗官员日渐骄奢淫逸,奢靡之风盛行,监察机关和司法机关无法对八旗官员做到真正的监督和惩处,而所有的法律惩处就像是只对汉人官员有效一样。

三、清代八旗官吏惩戒制度的影响

惩戒制度,是为了惩戒违法犯法的官员,但是各种贪污腐败现象并没有因为这一制度的实施而得到有效的制止。清朝的八旗官吏惩戒制度之所以没有达到改变吏治现状并且挽救清政府风雨飘摇的统治局面,既有这一制度自身存在的原因,也有别的原因。就清代的八旗管理惩戒制度自身而言,因为每一事物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不可避免它也存在着很多不足,而这些不足严重影响着该项制度实施的效果。其一,惩戒八旗官吏的权力被高度集中,惩戒权力都掌握在皇帝一个人手中,由皇帝说了算,皇帝的话就是圣旨,是不可违背的,必须被执行;其二,在清代的八旗官吏惩戒制度中减刑、免刑的滥用,清代八旗官吏惩戒制度规定,对于八旗官员的各类惩戒,根据其犯过性质、程度等情况的不同,给以不同程度的减免。这样,犯事官吏并不能受到应有的惩处,不仅起不到警戒作用,反而助长了某些官员的嚣张气焰。

四、结语

在现在看来,清代八旗官吏惩戒制度有很多现代的管理惩戒制度所没有的平等对待,但是不可否认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效,有利于封建统治者巩固自己的统治,对于八旗官员的骄奢淫逸、贪污腐败,确实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惩处,使得八旗官员不得不严于律己,凡事都听从上级命令,大大降低了八旗官员的贪污腐败。在现今社会,不可避免,亦有很多的贪污腐败,习近平就任以来,大力整治贪污腐败之风,弘扬清正廉明之风,力图使政府做到廉洁高效,真正为民办事,而不是为官员个人谋私利。习近平之所以严厉整饬贪污腐败,是因为吸取了历朝历代的经验教训,要想建设一个富强文明的新中国,就必须完善官员惩戒制度,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只有完善的监督、惩戒制度的制定,官员才能够恪守法律法规、严于律己,进而打造一个清正廉洁高效的政府。本文的研究,对当今社会的公务员管理、腐败的整治和各级政府的依法办事提供了历史借鉴,我们要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总结其中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方面,进而完善现今的官员惩戒制度,以建设一个和谐文明的美丽新中国。

注释:

①吴晗.论贪污·吴晗史学论著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482.

[1]大清律例,四库全书第672、673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2003.

[2]张晋藩.中国行政法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

彭润娜(1992-),女,汉族,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猜你喜欢
八旗官吏惩戒
忘却歌
含笑花(2022年3期)2022-05-27 00:55:57
教育惩戒艺术仍值得继续探索
内蒙古教育(2021年2期)2021-02-12 01:15:32
也谈“教育惩戒权”
华人时刊(2019年17期)2020-01-06 12:08:06
聪明的官吏
教育有时需要一定的惩戒手段
中华家教(2018年11期)2018-12-03 08:08:48
清代八旗察哈尔对维护国家统一的贡献
八旗察哈尔的编立及其与清朝可汗间的关系
朝鲜质子陪同官吏姜孝元、郑雷卿案
八旗之殇
孙子研究(2016年4期)2016-10-20 02:38:12
古代官吏如何严以修身?
公民与法治(2016年2期)2016-05-17 04: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