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关琮严 魏骊臻
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与实践拓展
□ 文/关琮严 魏骊臻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媒介素养的内涵出发,深入挖掘二者的人文价值,寻求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和媒介素养教育融合推进的内在基础,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经验和成功做法,提出二者融合推进的建议,以期对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实践有所裨益。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媒介素养 融合推进 高校
大学生,作为媒介消费的主力军,由于新闻信息甄别力尚不够成熟,经常陷入新闻信息的汪洋大海,茫然不知所措,甚至落入陷阱,为其所害。与此同时,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大学生群体作为新闻信息生产的重要力量,生产信息的良莠也关系整个媒介信息环境的好坏。不管是新闻信息甄别与解读,还是新闻信息生产,根本上都受到新闻价值标准和价值观念的制约,因此,树立科学正确的新闻观至关重要。
(一)拓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职业范畴。新闻观是对新闻现象、新闻活动等的性质、地位、作用、意义、衡量标准和价值实现途径的总的看法,是对新闻工作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与思想方法的集中概括。[1]任何一种新闻观的形成都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都要扎根于本土的新闻实践。我国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完善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理论体系,其中就包括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它涉及诸如新闻本源、新闻本质及新闻传播规律等许多根本性问题……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反映和体现。它告诉人们怎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看待新闻现象,去回答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各种问题。”[2]
从上述定义来看,需要明确新闻观并非脱离于人的“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而是人的“三观”对新闻现象、新闻活动审视后得出的看法和观念的总括。树立积极正确的新闻观必须先要有积极正确的“三观”。在广大受众媒介话语权日益放大的背景下,如何树立积极健康的新闻观,已经不再隶属于新闻职业范畴,而是一个社会命题。
(二)深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人文内涵。新闻活动作为人们一项最主要的文化活动,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充分尊重人性的基础上,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自创立之初就有鲜明的人本倾向,突出体现在报刊的人民性上。马克思曾经指出“好的”人民报刊和谐地融合了人民精神的一切真正要素。[3]后来,葛兰西“提出人民文化和文化的人民性的观点,他对文化及报纸的人民性作了富有哲理的阐释。”[4]毛泽东的新闻思想对人民性进行了进一步发扬,汲取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的精髓,主张要充分肯定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参与办报。在后来的发展中,人民性的内涵继续延伸,例如江泽民提出的“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5]胡锦涛提出的“思想政治工作、新闻舆论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6]习近平强调“坚持人民性,就是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7]
从上述发展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以贯之的人本指向,这种指向浸透的不仅仅是新闻理想,还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基本遵循。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人本思想的教育对象主要是媒体从业人员,它是在传统媒介体制框架内,提出的新闻价值论。但随着媒介环境发生变化,尤其是在互联网环境下,新媒体迅速崛起,新闻的制作者和传播者很多是非专业人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理应顺应趋势,把教育对象拓展至广大受众,尤其是高校大学生。
当前,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对高校大学生作用明显,主要表现为“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特点,传统灌输式的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功能大大降低;部分大学生道德意识模糊;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对大学生影响非常大。”[8]大学生作为新媒体的主要使用者和自媒体传播者理应树立积极正确的新闻观,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对象仅限于新闻专业在校学生,将教育对象扩展至全体高校学生是当前媒介环境和传播格局变化的必然要求。如何寻找突破口,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变为通识教育,将是未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新闻专业教育共同面临的课题。
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进行普及推广是有现实基础的,这个基础就是高校开展的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的概念产生于上世纪30年代的英国,“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它包括对媒介信息的获取、分析、评价、创造和参与能力。”[9]“媒介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能力,而是通过后来的媒介教育习得的。”[10]
媒介素养教育旨在召唤广大受众的媒介理性及批判意识,培养媒介生存能力,应对日益蔓延的流行文化和纷繁复杂的媒介环境。媒介素养教育立足人的理性与新闻信息鉴别能力的建构,注重发展人的媒介生存能力,其人本观念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核心理念不谋而合。加之在现代媒介环境下,传受角色日益模糊,受众的媒介参与能力空前提升,二者教育对象的交叉融合已成必然。不同的是,媒介素养教育重技能与批判思维的培养,新闻观教育重观念体系的塑造,二者处于不同的层次,就好比术与道的关系。
目前有一些相关研究颇有启发意义,有研究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信念、理想、责任’为主题的思想,为高校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方向和指导。”[11]还有研究者认为“充分挖掘马克思关于新闻的中介观、自由观、本质观和批判观在人文教育工作中的价值,不仅会促进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实现新闻传播的人文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12]这些研究从理论层面探讨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迈出专业领域和媒介素养教育融会贯通的可能,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纳入高校大学生人文通识教育指明了方向。
对高校而言,既有媒介素养教育的任务,同时还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任务。将二者有机结合,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精神指引下,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造就具有“国家意识、正确立场、人民情怀、责任担当、国际视野”的青年一代将是未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
部分高校已经在积极探索对新闻专业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路径。有学者主张“应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与传媒类专业特色相结合,在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形成理论自觉,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者与传播者。”[13]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走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教学的前列,李彬教授对其教育教学的特色具体总结为三个方面和三个特点:“所谓三个方面,一是在学院领导层和全体师生中宣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二是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课程建设和筹办‘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与新闻教育改革研究中心’。三是推进‘开放式办学’,打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专业课程、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校内新闻教育与校外新闻实践、中国发展道路与世界文明传统的关联等。”“所谓三个特色,可以归结为‘大’‘深’‘实’三个字……大是引领和塑造一种博大的情怀和境界……深是力求通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将学生的思想、感情和关注点从‘高高在上’转向‘深入底层’……所谓‘实’,乃指实际、实在、实效、实打实、实事求是等。”[14]
徐泓教授总结了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实践经验,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具体采取三项措施:“第一,重视和加强历史传统教育。第二,重视和加强国情时事教育。第三,重视和加强媒体实践教育。”[15]湖北是全国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试点省份,围绕解决学界与业界、理论与实践脱节分离的难题,开展了“双挂”活动。主要措施有三个方面:“其一,国情社情、业界实践进课堂。其二,吸引学生参与媒体节目制作。其三,教师接上实践的‘地气’。”[16]还有相关成功案例及先进经验不一一例举。
总体来看,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从“道”的层面落实到“术”的层面,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通过丰富的新闻实践进行具体阐释,让学生切身感受和领会其精神实质。教育手段多样,方式灵活,立足国情,扎根基层,现在已经在新闻专业教学中有一些成功的做法和经验。这也为深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人文内涵,打通专业与非专业的隔膜,实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融合贯通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有益借鉴。
借鉴部分高校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中的成功做法,结合媒介素养通识教育的前期经验,就如何统筹二者,开展融合教育可以做以下尝试。
首先,需要明确“人文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17]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融合发展的理念基础。在此基础上,打破专业与非专业的界限,牢固树立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的媒介素养教育理念,提炼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内涵并与生动的媒介实践相结合,从而形成马克思新闻观人文通识教材。
其次,提炼主旨,与时俱进,确立目标体系。综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基本内涵和媒介素养核心内容,结合新媒介环境的现实要求,确立“国家意识、正确立场、人民情怀、责任担当、国际视野”为融合教育的目标体系。所有的教育实践与教学都围绕上述目标展开。
第三,课程设置多样化,拓宽学生选择空间。最基本的是要突出通识教育的特点,集纳新闻专业教育中的通识内容,开设高校公共课。同时,鼓励非新闻专业大学生选修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相关课程。邀请学界、业界代表,面向全校定期举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系列专题报告,每期内容在校报和校园网上设专栏刊载。
第四,线上线下相结合。建立新媒体平台,鼓励新闻专业学生与非新闻专业学生线上交流互动。充分利用学校媒体资源,建立线下实践教育平台,鼓励非新闻专业学生与新闻专业学生共同参与新闻实践。密切与当地宣传部门的合作,共同承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工作。
第五,建立有效的评估反馈机制。建立旨在及时反映学生学习、实践效果的评测机制,确保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情况的及时了解和对教育措施的及时改进。
(作者关琮严是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魏骊臻是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综合办教学秘书;本文得到2016年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项目“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与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DS16106〉的资助。)
【注释】
[1]吴光玲:《党报记者服务公众利益探析》《中国地市报人》2010年第6期。
[2]郑保卫:《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与特点》,《中国记者》2001年第5期。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397页。
[4]童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形成的时代条件和在今天的发展》,《当代传播》2014年第1期。
[5]盛沛林:《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学习江泽民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社的重要讲话》,《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6年第6期。
[6]童兵:《在以人为本中实施舆论引导》,光明网2012年10月30日。
[7]童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形成的时代条件和在今天的发展》,《当代传播》2014年第1期。
[8]蒋庆哲、田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青年大学生中的传播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82页。
[9]张志安、沈国麟:《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新闻记者》2004年第5期。
[10]顾斌:《媒介素养教育的多维视野》,《当代传播》2006年第3期。
[11]顾华宁、周图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新闻战线》2014年第5期。
[12]孙佩锋:《论马克思新闻观及其当代人文教育价值》,《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第6期。
[13]乔丽英:《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凸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及艺术观——传媒类院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新探》,《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14]李彬:《范敬宜与清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述略》,《中国记者》2011年第6期。
[15]徐泓:《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在北京大学的实践》,《中国记者》2009年第5期。
[16]刘旻:《学界业界互动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实践探索》,《中国记者》2012年第5期。
[17]童兵:《科学和人文的新闻观》,《新闻大学》2001年夏季刊。
编辑 张 垒 leizhangbo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