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管理如何提高实效性

2017-11-23 17:33胡彩珍
祖国 2017年19期
关键词:文物管理实效性存在问题

胡彩珍

摘要:由于文物本身具有较强的收藏价值,在具体的保护和管理中存在一定的难度。从目前文物管理过程来看,要想提高文物管理的实效性,不但要对管理机构和管理机制进行不断完善之外,还应做好文物类别和保护等级的划分,通过合理的分类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在此基础上,还应加强文物的源头管理,规范文物的保护行为,使文物管理能够落到实处。所以,在文物管理中应从多方面入手,强化文物管理的机构建设和机制建设,并从源头入手把好文物管理关。

关键词:文物管理 存在问题 实效性

在文物管理过程中,考虑到文物本身的特殊性,要想提高文物管理的有效性,除了要加强管理流程的监管之外,还应对文物的特殊性有足够的认识,做到根据文物的特点,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机构。同时,还要对文物的类别和保护等级进行有效的划分,做到根据文物的种类采取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最后,还要加强文物的源头管理,严厉打击文物倒卖行为,做好文物的源头治理,为文物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满足文物管理需要,解决文物管理中存在的多种问题。

一、文物管理应建立完善的管理机构和管理机制

(一)文物管理应建立完善的管理机构

文物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在实际的管理中需要高效的管理机构予以支持。基于这一需要,文物管理应从管理实际入手,建立完善的管理机构,根据文物管理的地区和管理层级,对管理机构的数量和管理层次进行规定,保证文物管理机构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并在具体的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结合文物管理实际,现阶段按照地区划分设立文物管理机构的方式符合管理实际,在下一阶段需要进一步完善管理机构层级,解决文物管理机构数量不足的问题。

(二)文物管理应赋予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足够的权限

考虑到文物管理工作的特殊性,文物管理机构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对管理机构的管理权限和管理人员的权限和职责进行明确。应根据文物管理机构的层级对机构的管理内容、管理职权和管理人员的职责进行详细的规定,使文物管理机构能够根据要求正常开展工作,提高文物管理机构的实效性,做到在日常管理中能够有据可依,在疑难问题处理中,能够有完善的管理机制作为支撑。所以,做好文物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权限的规定是十分必要的。

(三)文物管理应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

文物管理与其他管理流程不同,文物本身具有较大的市场价值,同时,文物对存放环境有较高的要求,如果在实际管理中不能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那么文物管理将流于形式,最后会造成文物管理失效。基于这一需要,文物管理应对管理机构的建立和完善引起足够的重视,做到根据文物管理的实际需求,建立针对性较强的管理机制,提高文物管理的针对性。此外,还要根据管理环境的变化以及管理职能的变化,对文物管理机制进行必要的调整。

二、文物管理应做好文物类别和保护等级的划分

(一)文物管理中应对文物的类别进行准确的划分

在文物管理中,由于文物种类不同,所采取的保护措施和管理措施也是不同的。受到这一现实因素的影响,我们在文物管理中就要对文物的类别进行合理的划分。做到根据不同的文物种类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最大程度的满足文物管理的需要。使不同种类的文物能够得到专属管理,既达到提高文物管理实效性的目的,同时也提升了文物管理的整体水平,解决了文物管理中不同种类文物的管理问题。所以,做好文物种类的划分是文物管理的第一步。

(二)文物管理应合理划分文物的保护等级

不同文物在管理中所采取的保护措施是不同的,不同的文物所处的保护等级也是不同的。基于对文物管理的了解,在文物管理中,不但要对文物进行合理的分类,做到按照类别管理,同时还要对文物的保护等级进行确定。对于保护等级较高的文物,应从文物的存放环境、管理机制、管理人员和管理流程等多方面入手,强化文物管理的有效性。因此,只有做好文物保护等级的划分,才能满足文物管理需要,为文物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文物管理应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文物管理有其独特性,根据不同的文物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对文物的类别和保护等级进行合理的划分之后,我们可以制定文物专项管理计划。根据不同种类的文物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保证同一类的文物能够执行同一标准,解决文物管理中存在的多种问题。所以,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并根据管理实际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是文物管理中所必须做好的基础工作之一。

三、文物管理应从源头入手,规范文物保护行为

(一)文物管理应加强文物的源头管理

在文物管理中,文物的源头管理至关重要。由于文物价值连城,会吸引不法之徒通过盗掘古墓的方式盗挖文物,不但对文物本身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同时还使大量的珍贵文物流失海外。对于这一现象,我们应加强文物的源头管理,对于新发掘的古代遗迹,应做好文物的抢救挖掘,加强文物的复原,采取专用技术做好文物的保护。同时,对于存在于地下墓葬群中的文物,在未制定发掘计划之前,应对周边地区进行保护和布控,避免发生文物盗掘的现象。

(二)文物管理应做好文物的存放管理

有些文物相对特殊,例如瓷器、字画等,对保管环境有较高的要求。其中瓷器需要保管环境平稳,具有一定的防震措施,还要对瓷器进行有效的固定。对于字画等文物,需要保证保管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达标,避免因温度和湿度问题给文物带来较大的影响。所以,文物管理应做好文物的存放管理。通过建立高科技的保管环境,满足文物存放的特殊要求,解决文物存放中的问题。

(三)文物管理应严厉打击倒卖文物行为

文物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对倒卖文物的行为予以坚决打击,从源头上保护文物,避免有价值的文物流失海外,解决文物保护的源头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文物管理部门应会同地方政府和公安部门,做好文物信息的归类整理,對于已经出土并流失的文物进行持续的追缴,对于违法的责任人严厉惩处。对于可能存在与地下的文物资源进行登记,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避免地下文物被非法盗掘。

四、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文物管理中,要想做好文物管理,就要从建立完善的管理机构和管理机制、做好文物类别和保护等级的划分以及从源头规范文物保护行为等方面入手,夯实文物管理基础,解决文物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文物管理工作能够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周申立,何婕妤.广安市的人文旅游资源及其开发[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2]李如生.中国世界遗产保护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城市规划,2011,(05).

[3]刘慧媛.世界遗产地无形资产协同运营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1.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物管理实效性存在问题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关于文物管理工作的探究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我国文物保护政策执行力薄弱的主要表现及对策分析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