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康复训练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效果分析

2017-11-23 04:52赵小艳王丽芳
临床误诊误治 2017年11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医疗机构常规

张 婕,赵小艳,王丽芳,贺 莉,杨 莹

医疗机构康复训练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效果分析

张 婕,赵小艳,王丽芳,贺 莉,杨 莹

目的探讨医疗机构康复训练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2015年5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28例儿童孤独症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两组各64例,联合组采用医疗机构康复训练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常规组仅采用医疗机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BC)、孤独症治疗评估表(ATEC)及中国版心理教育量表(C-PEP)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ABC、ATEC及C-PEP各方面评分及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联合组ABC、ATEC各方面评分及总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C-PEP各方面评分及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疗机构康复训练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可显著改善患儿病情,消除患儿心理障碍。

孤独性障碍;儿童;家庭康复训练;医疗机构康复训练

儿童孤独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语言、社会交流及认知方面功能障碍或发育延迟、偏离,在儿童中的发病率为1.3%[1-2]。患有孤独症的儿童大多无法进行正常的社会活动,丧失正常儿童应有的日常感情,对患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且为社会和家庭带来负担[3-4]。目前临床无特效药物治疗此病,仅仅通过康复训练促进患儿恢复,加强患儿身心发育。本研究探讨医疗机构康复训练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的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儿童孤独症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5年5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儿童孤独症1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128例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两组各64例。联合组男35例,女29例;年龄2~9(4.32±1.43)岁;病程1~5(2.15±0.58)年;汉族40例,少数民族24例;父母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0例,高中20例,大专及以上24例。常规组男37例,女27例;年龄3~8(4.52±1.51)岁;病程2~6(2.25±0.61)年;汉族38例,少数民族26例;父母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1例,高中18例,大专及以上25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民族及家长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家长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儿均符合美国精神病诊断统计手册中孤独症诊断标准[5];②患儿家长均配合治疗,沟通性好;③患儿入院前均未接受过系统性康复训练或相关治疗。排除标准:①伴有癫痫及脑瘫等神经精神疾病患儿;②伴有严重焦虑及抑郁患儿;③合并脏器功能严重障碍患儿。

1.3治疗方法

1.3.1联合组:联合组采用医疗机构康复训练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医疗机构康复训练方法:所有患儿由家长带至儿童保健科训练中心接受亲子共同训练,课程包括个体训练课、集体课、操作课、感觉统合课、音乐律动课、言语认知课、社交游戏课等,其中还包括30学时的理论课程,主要讲授孤独症的疾病特点、训练方法、操作原理以及实际操作训练指导,旨在帮助家长了解疾病,树立治疗信心,了解正确治疗方法。所有课程由孤独症特殊教育资质人员授课。训练前首先对儿童进行全面测评,结合测评结果制定个体化治疗计划,确定远期目标与近期目标,制定教学计划,由带教老师准备教案,通过结构化教学模式对患儿进行训练,同时利用患儿特有的视觉优势,把视觉线索发挥到各个活动场所中,重点对学习氛围、作息规律及训练任务的结构化进行强调。医疗机构康复训练要求1周训练5 d,每天必须训练4 h,共12个月[6]。家庭康复训练方法:训练老师在实施亲子训练的过程中对家长进行手把手教学,并每天额外30 min针对治疗组家长开展针对性小组辅导,对患儿家长进行以下方面能力提升:①加大关于孤独症疾病的知识宣教,增强患儿家长对疾病的认知能力。②强化家长对于孤独症结构化教学的理解,使家长具备实施康复训练能力。③亲子同训的过程中更注重家长操作能力的指导,随时解决训练过程中家长碰到的问题。④建立家长联络手册,每周收集家长家庭康复训练过程中的心得和问题,进行具体的指导,加强家长对家庭中发现的行为问题的处理和应对能力。⑤为家长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改善家庭关系,帮助家长建立信心,保证家庭康复训练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和坚持。在初次训练3个月后由医务人员对家长康复训练能力进行评估考核,包括笔试和现场实际操作考核。笔试采用自制的试卷,内容包括疾病的病因、诊断、测评及各种干预方式特点、应用行为分析(ABA)基础理论等。实际操作考核主要考核家长对于回合式操作教学法(DTT)操作步骤的掌握情况。对于考核不达标的家长,延长家长学时,强化内容,直至家长达标。患儿家长在家中对患儿进行康复训练,包括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机构目标教学任务延续(包括语言认知和操作训练)、社交能力训练以及各种已获得能力的泛化。每周至少5 d,每天训练至少5 h,观察12个月[7]。在训练期间家长遇到问题解决不了时,可通过电话、上门等方式咨询带教教师或者训练主管。专职孤独症康复人员每周电话随访1次,每月上门随访1次,并对每个家庭发放家庭康复训练日记,嘱咐家长每天均进行登记,总结体会,碰到的问题可以通过联络手册与主管教师联络,寻求解决办法。若部分家长不能规律进行训练,应对其进行宣教和叮嘱,确保家庭训练成效。每隔3个月重新进行评估1次,以了解患儿康复训练效果,调整康复训练计划,同时制定下一阶段训练,直至训练完成。

1.3.2常规组:常规组仅采用医疗机构康复训练。医疗机构康复训练内容、方法及时间同联合组。同样每隔3个月进行评估1次,以了解患儿康复训练效果,调整康复训练计划,同时制定下一阶段训练,直至训练完成。

1.4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BC)、孤独症治疗评估表(ATEC)及中国版心理教育量表(C-PEP)评分。ABC内容包括感觉能力、交往能力、运动能力、语言能力及自理能力5个方面,评分越低表明疾病程度越轻。ATEC内容包括语言、社交、感知及行为4个方面,评分越低表明疾病程度越轻。C-PEP内容包括模仿、感知、细动作、粗动作、手眼协调、认知表现、口语认知7个方面,评分越高表明心理障碍程度越轻。

2 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ABC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ABC各方面评分及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联合组ABC各方面评分及总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的儿童孤独症两组治疗前后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评分比较分)

注:联合组为采用医疗机构康复训练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的儿童孤独症患儿,常规组为仅采用医疗机构康复训练的孤独症患儿

2.2两组治疗前后ATEC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ATEC各方面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联合组ATEC各方面评分及总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后C-PEP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C-PEP各方面评分及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联合组C-PEP各方面评分及总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的儿童孤独症两组治疗前后孤独症治疗评估表评分比较分)

注:联合组为采用医疗机构康复训练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的儿童孤独症患儿,常规组为仅采用医疗机构康复训练的孤独症患儿

表3 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的儿童孤独症两组治疗前后中国版心理教育量表评分比较分)

注:联合组为采用医疗机构康复训练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的儿童孤独症患儿,常规组为仅采用医疗机构康复训练的孤独症患儿

3 讨论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约有500多万的儿童患有孤独症[8]。现国内治疗儿童孤独症的康复训练机构较少,无法满足孤独症患儿康复要求,且所需费用也是家长难于承担的[5]。有文献报道,孤独症患儿家庭收入70%要用来进行孤独症患儿在康复训练机构的治疗支出,昂贵的康复训练费用已成为孤独症患儿无法完成完整、系统康复训练的主要原因[9-10]。儿童孤独症家庭康复训练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最大程度的利用家庭康复资源,对家长进行系统性的培训,使家长学习相关康复技能,在家中对患儿进行康复训练,可起到节约费用及消除患儿紧张、焦虑情绪的作用,目的是达到和康复训练机构相同的治疗效果[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ABC、ATEC及C-PEP各方面评分及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个月后,联合组ABC、ATEC各方面评分及总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C-PEP各方面评分及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医疗机构康复训练联合家庭康复训练可使孤独症儿童语言能力提高、社交能力提升、感知异常及行为问题等改善。

患有孤独症的儿童在各方面均存在一定缺陷。现医疗机构康复训练对此类患儿的作用已被认可,但是其仍存在一些不足,如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情景等[13]。家庭康复训练可弥补医疗机构康复训练的不足,通过充足的家庭和社区资源,让患儿能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完成各项实践能力训练,包括生活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及行为规范等[14]。另外,在对孤独症患儿进行家庭康复训练时,家长在此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其可通过向患儿示范、给予学习及练习机会等方式,让康复训练广泛应用在患儿的生活中,进而使患儿学习能力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化,最终达到患儿参与正常社会活动的目的[15-16]。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2个月后,联合组ABC、ATEC各方面评分及总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C-PEP各方面评分及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说明医疗机构康复训练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各方面效果优于单纯医疗机构康复训练。总之,对儿童孤独症家庭康复训练是有效、可行的,而家长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17]。家长对于儿童孤独症机制及康复训练方法的掌握是达到良好家庭康复训练效果的关键。本研究通过亲子共同训练模式对家长进行理论及技能培训,提高家长认知、训练及处理问题等能力,此外,在家长实践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还可向医院康复训练机构医务人员进行咨询,这样有利于家长全面熟悉掌握各种康复技能,从而可进一步制定康复治疗方案,最终达到最佳康复训练效果[18]。另外,家长是孤独症患儿生活中的主要承担者,承受着较大生活及精神压力,故在实施康复训练同时临床医护人员还应注重对家长进行心理疏导,当家长出现放弃、失望及烦躁等负性情绪时,及时对家长进行情绪疏通、鼓励,这也间接利于孤独症患儿康复训练效果[19]。

综上所述,医疗机构康复训练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可显著改善患儿病情,消除患儿心理障碍,且具有操作简单及节约经费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张雅如,杨春娟,邵智.孤独症儿童执行功能特征及临床干预模式的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1):2407-2410.

[2] 胡春维,魏玉珊,孙艳萍,等.综合康复训练对孤独症儿童康复效果分析[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5,10(2):131-133.

[3] 李新剑,仇爱珍,金鑫,等.经颅重复高频磁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孤独症谱系障碍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16,56(15):64-66.

[4] 李新剑,仇爱珍,金鑫,等.高频重复经颅磁模式刺激Broca区联合康复训练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治疗作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8):113-116.

[5] 胡春维,魏玉珊,孙艳萍,等.头穴针刺配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疗效观察[J].西南国防医药,2016,26(11):1328-1330.

[6] 刘超,卢斌,张瑜,等.机构结构化教育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5,17(12):1277-1281.

[7] 阿尔祖古丽·牙合甫. 孤独症患儿不同教育场所教育现状及康复训练效果分析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2016.

[8] 刘志云.儿童孤独症研究现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16(1):104-107.

[9] 王莹.听觉统合训练在儿童孤独症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5):114-115,126.

[10] 吴野,李新剑,金鑫,等.高频经颅磁刺激背外侧前额叶联合康复训练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治疗作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27):119-122.

[11] 李瑞玲,杨晓艳,曹春红,等.音乐疗法结合语言训练对孤独症儿童语言康复的疗效观察[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6,14(3):220-223.

[12] 梁兵,马洪卓,邱卓英,等.3~6岁脑性瘫痪、智力残疾、孤独症儿童活动和参与功能障碍比较[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5,21(9):993-995.

[13] 靳彦琴,姚梅玲,段桂琴,等.30个月龄前后孤独谱系障碍患儿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3):2016-2018.

[14] 刘毅梅,张枫,章丽丽,等.不同训练方式对孤独症患儿预后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5,55(21):65-67.

[15] 吕莹,张晶宇,张书凯,等.孤独症与正常儿童父母泛自闭症表型特征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0):1524-1527.

[16] 周子琦,程茜.图片交换沟通系统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交及语言功能康复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22(9):1075-1079.

[17] 汪月娟,李慧娟,胡效荣,等.数字化视听系统治疗孤独症的近期效果评估[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4):2855-2858.

[18] Foxe J J, Molholm S, Del Bene V A,etal. Severe multisensory speech integration deficits in high-functioning school-aged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 and their resolution during early adolescence[J].Cereb Cortex, 2015,25(2):298-312.

[19] 刘向丽.图片交换沟通系统在儿童孤独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32):3634-3636.

EffectofRehabilitationinMedicalInstitutionCombinedwithFamilyRehabilitationTraininginTreatmentofChildrenwithAutism

ZHANG Jie, ZHAO Xiao-yan, WANG Li-fang, HE Li, YANG Ying
(Department of Child Health Care, Xi'an Children's Hospital, Xi'an 710002,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in medical institutions combined with famil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autism.MethodsA total of 128 children with autism admitted during February 2012 and May 2015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mbination group and routine group (n=64 for each group). Combin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ehabilitation in medical institutions combined with famil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while routine group

rehabilitation in medical institutions only. Scores of Autism Behavioral Checklist (ABC), Autism Treatment Evaluation Checklist (ATEC) and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Psycho-education Profile (C-PEP)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for 12 months were compared in two groups.Results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BC, ATEC and c-pep scores before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After treatment for 12 months, in combination group, the sub-item and total scores of ABC and ATEC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while the sub-item and total scores of C-PE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routine group (P<0.05).ConclusionRehabilitation in medical institutions combined with famil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pathogenetic conditions, and eliminat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in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Autistic disorder; Children; Famil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Rehabilitation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2KTCL03-18)

710002 西安,西安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

R749.94

A

1002-3429(2017)11-0097-05

10.3969/j.issn.1002-3429.2017.11.029

2017-09-01 修回时间:2017-09-28)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医疗机构常规
常规之外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别受限于常规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