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了,你了解戴帽子的历史吗

2017-11-23 02:29法人司马白羽
法人 2017年11期
关键词:帽子古人

文 《法人》特约撰稿 司马白羽

入冬了,你了解戴帽子的历史吗

帽子的最初功能是头部保暖,到了一定阶段则开始追求其审美属性。当然,阶级制度产生之后,帽子又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古代流传下来的一些人物画作品,有着丰富的服饰方面的信息,能够直观的反映古人生活的细节。

明代人朱天然所撰的《历代古人像赞》,虽是一部关于先贤的小传,但却不经意的反映了古代帽子的造型,使我们领略了古代“时尚达人”的追求。

传说黄帝发明了“旒冕”,也就是俗称的“平天冠”,此物顶上是一块平板,前后分别垂下十二串珠子,就好像前后各挂着一个小珠帘子一般。《后汉书·舆服志下》记载:“冕皆广七寸,长尺二寸,前圆后方,朱绿里,玄上,前垂四寸,后垂三寸,系白玉珠为十二旒,以其绶采色为组缨。”

根据其造型,这顶帽子的每一部分有不同的寓意,比如顶上那块被称为“綖板”的横板前圆后方,寓意天圆地方。从这一点来说,也是在彰显帝王“天子”的身份。通常而言,这种冠冕并非日常戴的帽子,仅作为礼冠,比如举行登基大典或者祭祀大典等重大场合,配合各种礼服穿戴。戴上这么一顶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帽子,再穿上袍袖夸张的礼服,走起路来颇能彰显帝王的威仪。尤其是那前后晃动的十二根旒,简直像雄狮脖子上的那一圈长鬃毛,站在高处一抖动,的确是有够威风的。不过,日常生活中比如说上洗手间的时候,戴着这么一个玩意儿,一低头,前面的那一排珠帘难免砸着脸。所以,此物日常生活中基本上是搁置不用的,像电视剧里那样随时顶着这么个玩意儿,那恐怕不符合史实。《历代古人像赞》中的黄帝、帝舜、成汤、周武王、汉光武帝都戴着这么一顶帽子,不过图中的“綖板”却是长方形的,与典籍所载不符,就不知其义了。

宋武帝刘裕冠冕像

《孝经》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因为这种观念,古代男子皆蓄发。头发长了,就需要扎缚住,也就是束发,这就产生了冠。最初的冠实用,朴素、简单,但是随着社会演变,逐渐产生了各种造型。《历代古人像赞》中的颛顼、帝喾、大禹都戴着设计精巧的束发冠,这种冠可以套在头顶的发髻上,用一根簪子从冠侧面的孔中穿过去,冠两侧有带子,可以在脸下面打个结系住。这样不但将头发束在头顶,不致散乱,而且显得美观、庄重。至此,冠不但具有实用性,而且具有了文化属性,是尊严的象征。古人免冠谢罪,子路死不免冠,现代说“衣冠不整”,都和这一文化属性有关。

冠的造型极多,如法官所戴的“獬豸冠”,武将所戴的“鶡冠”,王公大臣所戴的“梁冠”等,在这一顶小小的帽子上,古代人赋予了相当广泛的文化含义。依照材质的不同,冠既可以是皮制的,也可以是贵金属制作的,比如《三国演义》里吕布戴的“三叉束发紫金冠”,就是用贵金属打制的。

除了束发的小冠,古代颇为流行一种“远游冠”,这种冠顶上有几道梁,地位不同,梁的多寡不同,装饰非常华丽,作为礼冠来使用的。与束发冠相比,它要大得多,更加接近现代帽子的诉求。不但将头发全部遮住,而且对头部有一定程度的保暖性。这种冠在汉代和三国时期都十分流行,我们在历史教科书上看到曹操戴的那种帽子,就是“远游冠”。与远游冠非常接近的是通天冠,二者非常相似。一般王者所戴,多为通天冠,又称为高山冠。《历代古人像赞》中少昊、汉景帝、东晋元帝、梁武帝戴的便是通天冠。

宋武帝戴幅巾图

汉末三国时期,一些文人喜欢追求个性,为了彰显自己不合于流俗的反传统精神,在正式场合也不戴冠,而是在头顶上扎一块布,包裹住发髻,这就是幅巾。幅巾多裁取长宽三尺的丝帛或棉布做成,从额头部位往后包住头发,并将巾系紧,多余的部分自然垂下来,遮住后脑勺,也有垂长到肩部或者到后背的。到了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不戴冠,而在脑门上扎一块布就更加流行了,并且想着法儿地扎出各种花式。按照扎法的不同,有了“逍遥巾”“高士巾”之类的名称。汉末时期的曹操、诸葛亮、周瑜都是这支流行大军中的人物,只是每个人的玩法不同。《历代古人像赞》中曹操的幅巾就扎得个性极了,竟然在头顶上扎出三道横断面为三角形的棱柱。当然,像诸葛亮那样在额头上扎出九个滚轮,那就更厉害了。

幅巾在魏晋成为滥觞,竹林七贤、陶渊明等人是这一潮流的又一拨推动者,到了宋代和明代,幅巾在文人中一度成为主流。苏东坡在词中说“羽扇纶巾”,就是说周瑜挥着扇子,扎着幅巾的帅呆了的模样。事实上,苏东坡自己也痴迷于幅巾,他自己发明的那种扎法,叫作“东坡巾”,不过东坡巾的样子更像一顶高高的筒形帽子。明代逸民更是终身幅巾,只是在扎法上与宋代又有不同。

幅巾在隋唐时期,衍化出另一种帽子,这就是“幞头”,幞头开始的时候是用纱罗,也是软的,后来人们在里面装上了木片或金属内衬,这样就出现了“软幞头”和“硬壳幞头”的差别。后来硬壳幞头更是演化成一种官帽,也就是俗称的“乌纱帽”。隋唐的幞头,在脑后有两根垂耳,呈弧形,看起来十分飘逸。这种帽子,上自帝王,下至文人雅士都喜欢。《历代古人像赞》中的唐高祖、唐太宗、郭子仪、杜甫、柳宗元都戴着这么一顶帽子。与唐代的圆顶硬壳幞头不同,宋代的硬壳幞头是方的,而且取消了两侧的垂耳,成了两根特别长的硬翅子。据说这东西是宋太祖赵匡胤发明的,原因是看不惯大臣窃窃私语互相交头接耳,有了这么两根长长的翅子,大臣们为了免于碰掉对方的帽子,只能彼此大声说话。传说包拯因为耿直,经常遭到同僚的挤对。宋仁宗十分生气,下诏将包拯纱帽的翅子做得最长,这样包黑子一过来,大家纷纷让道,以免碰掉彼此的乌纱。

帽子是人类服饰中最引人注目的,因而在设计上也就用尽了心思。汉末三国时期,有一个居住在燕代地区的鲜卑族青年仿照汉族的冠造型设计了一顶华丽的帽子,帽子顶上四面悬垂珠子,走动时一步一摇,真是帅气极了。周围的人见了,皆呼为“步摇”,这顶帽子也就被称为“步摇冠”。这个人也就是后来的鲜卑大单于莫护跋,“步摇”转音为“慕容”,也就成了他和他后代的姓氏。慕容氏的后代,在北方建立了多个王朝,他们多喜欢戴金步摇,这些王朝被统称为“金步摇王朝”。

在帽子的造型上南朝刘宋的开国君主宋武帝刘裕显然别出心裁,他头顶的帽子就像是一块大号的麻将二饼。而在另一幅他的画像中,他脑袋上直接包着一块黄花蓝底的花布,包出了王祖蓝的风格。呃,应该说是王祖蓝效法了宋武帝。这位草根起家的皇帝,与昭烈帝刘备一样,年轻的时候也贩卖过草鞋,也自称自己是汉代皇族后裔。他多次率兵与统一北方的北魏交战,曾经打的北魏丢盔弃甲,他不只是一位时尚达人,也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猛人。

南北朝时期,北魏统一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大大影响了中华衣冠制度。圆领袍子、靴子等带有游牧民族风格的衣装不但受到贵族的喜欢,一般文人士大夫也喜欢。值得一说的是,自唐宋以来,帝王使用“旒冕”的越来越少。我们看到的唐太宗、宋太祖的画像,都不见戴旒冕,而是戴着幞头。

沈括在《梦溪笔谈》里说,中华衣冠是从北齐的时候,大量吸纳胡服元素的。而朱熹在《朱子语类》里说:“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如上领衫、靴、鞋之属。先王冠服,扫地尽矣。中国衣冠之乱,自晋五胡,后来遂相承袭,唐接隋,隋接周,周接元魏,大抵皆胡服。”朱熹所感受到的这种危机,宋朝的统治者也感受到了。宋仁宗曾经下诏禁止士民穿胡服,然而由于胡服便于日常生活,况且融入了华夏衣冠制度中,已经无法禁绝了。比如宋朝皇帝戴的方顶长翅幞头,就是从隋唐时期的圆顶幞头演化来的,而隋唐的幞头则是在幅巾的基础上吸取了胡人帽子的元素。

《历代古人像赞》中所绘的旒冕、五梁冠、束发冠、幅巾、幞头在细节上十分精细,可以说是研究古代史和古代服装史的一本颇有价值的书,是很值得玩味的。

猜你喜欢
帽子古人
好玩的古人
古人的防疫术
古人怎么洗澡?
古人到底姓什么?
古人也为颜值恼
古人如何睡眠养生?
帽子脏了
Hat 我戴上了这顶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