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驹三腊菜

2017-11-23 14:28王慧令
医食参考 2017年9期
关键词:芥子施耐庵馆长

文/王慧令

白驹三腊菜

文/王慧令

白驹,人杰地灵,文化灿烂。宋代的范公堤穿镇而过,白驹是元末明初农民起义军领袖张士诚的首义之所,也是文学巨匠施耐庵著作《水浒传》挥毫之处,更是当年新四军、八路军会师圣地。施耐庵故居、施氏遗址宗祠及施耐庵纪念馆都建在白驹。清代郑板桥设馆教徒及孔尚任留诗寄怀的北宝寺同样也在此地。据称古镇白驹分布在海内外教授级的文人学者竟有几十人,真可谓是一个文人之乡。如果要推荐白驹的名吃,我要首推三腊菜。

我去过白驹,巧遇施耐庵纪念馆窦应元馆长。当他听说我是冲着三腊菜而来的,于是给我讲述了“施耐庵请客”“施耐庵点心店写招牌”“施耐庵劝小和尚开斋”等几个膳食逸事趣闻。特别是施耐庵在白驹施公祠内潜心著写《水浒传》时期,每日曾以三腊菜为佐菜,写出了荡气回肠不朽之作的故事,更是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

为满足我的口欲之福,作为白驹三腊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窦馆长,特地邀请我一同前往他家做客。没一会儿,一瓶由他亲自秘制“珍藏”的三腊菜拿上桌来。现倒入盘中,瞧着那色泽青绿、清香扑鼻、诱人食欲的三腊菜,我伸手夹菜,放进嘴里细嚼起来。口感的确清凉甜辣,鲜嫩爽口,只觉一股浓郁的辣味直蹿鼻腔,顿感畅通。尤其是吃后时不时地反嗳出的味道,真乃回味无穷,别具风味。

窦馆长告诉我,三腊菜之所以名为三腊菜,是因其主要原料具有野麻菜的麻辣,芥子的辛辣,再加之腊月天制作而成,由此而名。生活中,人们不仅仅是看中三腊菜的美味可口,更重要的是其医疗保健价值赢得了众多食客的青睐。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白芥子(芥末),乃中药十字花科白芥的干燥成熟种子,性温、味辛。功能利气豁痰,主治寒痰凝结,胸胁满痛,咳嗽气喘等;至于食入芥子,也有开胃、活血和驱寒之功效。故家庭常备三腊菜,并经常食之,对于防治慢性支气管炎、寒性感冒等疾病大有裨益,特别是初患轻感冒者,食用三腊菜,让麻辣气强烈刺激鼻腔,随着眼泪滚落时,几声喷嚏一过,浑身轻松舒服,感冒病魔往往会为之驱逐。

三腊菜的制作方法并不复杂,将挑好的野麻菜一棵棵穿起来,挂在阴凉处慢慢风干,等到了腊月,它的色泽变得浅绿、微黄时,就要准备配料了,盐、麻油、糖、酒,特别是芥子。将风干的麻菜在水里泡开,扯洗干净,切成细末,放在铁锅里炒成半熟,注意可不能全熟,是半熟,装在大容器里。另用小锅把碾碎的芥子炒熟,然后把芥子和其他配料一起倒进装麻菜的容器里充分拌和,再装进小瓶罐里压实密封。最后分装入玻璃瓶子或瓷罐封存,大约经过一旬时间,待芥末、曲酒其味充分渗透于麻菜之中,三腊菜便大功告成。

三腊菜做法虽说简单,但它最讲究的应是主原料的野性。野麻菜长在沟塘边、田埂上,迎风而生,呈墨绿色,齿状叶,有点像雪里蕻,大的似锅盖,小的像盘子,不用施肥,也不用为它喷洒农药。或许正是那叶间的麻辣,令侵犯它的小虫命休矣,这正是三腊菜成为纯粹的绿色生态食品之关键所在。因而,上千年来曾流传于《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故乡——苏北大丰白驹镇的,不登大雅之堂的土菜食品——三腊菜,如今走出深闺,亮相于大众餐桌之上,俨然成为馈赠亲朋好友,甚至是国际友人的佳品。

猜你喜欢
芥子施耐庵馆长
请专家
施耐庵巧用对联治病
多出来的空间
淡绿色的月亮
出入芥子园—精进社第四回展
罗贯中与施耐庵(上)
无巧不成书
2013年广西公共图书馆馆长高级研修班
犹如雷电击碎大海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Antitheses in Outla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