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传统文化“热”传播中的路径创新

2017-11-23 07:20张鸿谋
中国记者 2017年1期
关键词:国学中华互联网+

□ 文/张鸿谋

“互联网+”下传统文化“热”传播中的路径创新

□ 文/张鸿谋

传统文化的内容与新媒体传播形式的融合,是对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传承的推动力。如何创新传播,让传统文化更接地气,更通俗易懂?怎样保证传统文化传播不被曲解?如何实现传统文化和新媒体的无缝对接,避免低俗、趋利?

传统文化 “互联网+”思维 传播路径

一、“中华传统文化复兴热”与“互联网+”思维的融合

当今社会,运用互联网载体,借用“互联网+”思维来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媒体手段,如微信群、QQ群、论坛、BBS等,通过这些形式,自发形成一些社区,这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一个渠道,也许在人数规模上比较有限,但也吸引着很多感兴趣的人,尤其是一些年轻人和大学生。比如有些大学生戏曲社、汉服爱好者群体等,通过新媒体,他们在网上建立社区、豆瓣小组、微信群等,相互交流切磋,形成了良好的传播氛围。

新媒体平台传播也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如“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微信公众号,在2016年腊八节推出《送您一碗腊八粥,祝您健康福寿》一文,以杜甫的《腊日》诗开头,介绍腊八的由来、节日典故、腊八民俗、喝腊八粥的意义、腊八粥的制作方法以及对健康的利弊,还附有腊八童谣视频,仅几个小时阅读量就突破10万,点赞评论比文章还长,有网友评论:“一文看懂腊八前因后果,太全太好”。“领导干部学国学”公众号开通的鉴古知今、名师讲坛、国学箴言、中华文化、寓言近思等微信专栏,对国学进行全方位的讲解,也大量吸粉。再如“懒兔子”公众号以一个呆萌兔子的形象,通过漫画的方式、活泼的语言,通俗易懂地讲解中医的原理和故事,告诉人们解决日常病症的小办法,把中医的博大精深讲述得风趣实用,赢得了广大粉丝厚爱。[1]

二、新媒体传播与“中华传统文化”内容的交融

这两年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发展良好,新媒体异军突起,渐渐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体力量,更贴近于年轻一代,更亲近生活,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一)传播主体多元化

第一类是国家和政府层面的鼓励和扶持。比如,2015年4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成立“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是由从事中国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和从事网络传播的个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自愿结成的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旨在团结各界有识之士,借助网络社会各种有效模式,发挥线上、线下桥梁与纽带作用,实现中华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引导网络文化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网络文明建设服务,为提升国家软实力贡献力量。此外,以人民网、新华网为代表的重点新闻网站以及地方新闻网站也是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

第二类是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华为等为代表的企业,用网络平台的优势大力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包括新浪、搜狐、网易这样的门户网站,以及腾讯、百度在内的互联网企业,也运用自身平台和资源优势,积极传播中国符号,讲好中国故事。还有阿里的海淘、腾讯的微信以及360UC浏览器等平台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第三类就是网民。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在2016年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手机网民规模达6.2亿,占比提升至90.1%。[2]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网民在使用互联网过程中,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主体,网民在网上发一个帖子,发一张照片,或在微信朋友圈发一个微视频,都是文化传播的一个符号。

(二)传播对象的拓展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提到中华传统文化,首先想到的是孔孟之道、四书五经、经史子集、琴棋书画、国粹京剧等高雅文化,让普通人望而生畏。其实,中华传统文化是最贴近生活的,需要改变的是话语体系,让它亲近时代,亲近生活。在新媒体时代,传播中华传统文化需要在不曲解、不低俗、不趋利的同时,创新传播方式,让传统文化更接地气,更通俗易懂,在不失情怀与责任的同时,让人们受益,成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美德的主体。

此外,优秀传统文化还需要传播出去。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阐释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交流中最根本的话语权。世界文化应该是多元的,中华传统文化应该占有一席之地。在当下全球化语境下,应该在文化差异中形成相同的文化特质,这是今天讲好中国故事的传播诉求。

(三)传播内容的重新建构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按照这个理论,中国文化就是道的层面,新媒体就是形的层面。

当下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播面临着亲近国学、践行国学的诉求,这就需要多方联手,合力推广国学。在学者层面,除了在学术高度解经读史外,还需要从文化高度重建传统文化新话语体系,这不是简单用传统文化代替现行的价值观,而是把脉当代人的心理需要,以一种与现行话语体系相洽的方式,建立更契合当代人感受的精神价值规范。

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网络传播,“理要深,话要浅,极高明,道中庸”。“理要深”中“理”就代表中国文化,“话要浅”中“话”的形式就代表网络传播。国学需要与时俱进,需要创新,创造出适合互联网传播的国学内容。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通过创造新的国学传播方式,留下这一代对国学传播的痕迹,勾勒这个时代,薪火相传。

(四) 适应新媒介形态的传播方式

与传统的四大媒体相比,新媒体最突出的特征就在于它的开放性和实时性,它使全球成为了一个共存的超越国界的有机整体。互联网面对的是整个世界,因此,它的受众的广泛性和影响性是前所未有的。

以新媒体的方式宣传和推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点在于开发和建设一个可以充分展示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精华的全球性网络文化的基地,创建独特的中文信息资源库,可以更便捷地了解中华文明,从而形成中国文化的辐射和覆盖能力。

(作者单位:甘肃日报社)

【注释】

[1]记者网-记者沙龙.从三个“十大”看怎样的国学传播最受欢迎[EB/OL]. http://www.jzwcom.com/jzw/37/12673. html.2016-01-24

[2] CNNIC.2015年第3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摘要(一)[EB/OL]. http://www.199it.com/archives/432572. html.2016-01-22

编 辑 陈国权 24687113@sina.com

猜你喜欢
国学中华互联网+
“垂”改成“掉”,好不好?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