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乔成 徐 斌 彭育平
弘扬劳模精神 创佳绩促发展
■傅乔成 徐 斌 彭育平
泉州公路人继承好传统,为“五个泉州”立新功
泉州市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是著名侨乡,非公经济迅猛发展,经济总量连续18年位居全省第一。泉州经济快速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境内道路四通八达,如同一条条“五线谱”铺展开来,在路上作业的公路人宛如“五线谱”上一个个音符,奏响了欢快的交通畅想曲。
曲声悠扬,路却无言。为了这无言的路,人们或许难以体会公路人付出的艰辛。泉州市党政领导十分重视和支持,中共泉州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郑新聪对公路系统的职工关怀,对先进典型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希望公路系统干部、职工以先进典型为榜样,为建设“创新、智造、海丝、美丽、幸福”五个泉州再作新的贡献。
一代又一代泉州公路人发扬闽南人“爱拼才会赢”的精神,以愚公移山、战天斗地的坚强毅力,在戴云山脉腹地的深山老林中凿出一条条道路,在泉州湾畔纵横交错的河流水系上架起一座座桥梁。许多养路道班地处偏远山区,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居处无村店,心中有道班”这是养路人工作、生活的写照。许多养路员工子承父业,不辜负父辈期望,始终传承着老一辈养路工甘于吃苦、勇于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涌现了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
据统计,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泉州公路系统共有县级及以上劳动模范70名(18人获得两项及以上荣誉),其中全国先进工作者1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名、交通部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4名、福建省劳动劳模(先进工作者)14名、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7名、福建省交通系统先进工作者12名、泉州市劳动模范11名、泉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2名、县(市、区)级劳动模范4名。他们中有的几十年坚守在养路一线,成为经验丰富的养护专家;有的勤于钻研技术的技术能手;有巾帼不让须眉、用自己的行动不断诠释着“谁说女子不如男”的巾帼豪情;有冒着生命危险排查公路险情,守护着一条条生命救援通道。正如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王增贤说:70名劳模先进事迹是公路系统宝贵的财富。
这些财富弥足珍贵,它既凝聚着历代公路人的心血和汗水,也体现了多年来公路部门对养路工人培育的成果。
泉州市公路局党政重视培养不同岗位的模范人物,并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同时组织模范人物讲自身的成长经历,用身边的先进事迹教育身边人,将“铺路石精神”传承给一代又一代公路人;编辑出版《泉州公路魂——聚焦最美养路工》和《“五线谱”上奏强音——泉州公路系统劳模事迹汇编》两本书,将最美养路工、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固化为馆藏经典,代代相传。
在2015年4月28日,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来自福建省泉州市公路局永春分局的一名养路工就坐在人民大会堂里聆听总书记的讲话。他就是全国先进工作者康清洁。
康清洁是公路部门培养和树立模范人物的优秀代表,这位早年在永春小有名气的油漆师傅,子承父业转行当上了养路工,他身上传承着父辈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基因。一次在公路水毁抢修中,因体力透支晕倒在抢险现场,同事们将他送到附近的卫生院抢救,他稍加清醒后就拔掉针头返回现场,又投入到抢险中。
郑珠桂是公路部门的女养工先进典型。她是交通部劳动模范、福建省先进工作者,是泉州市公路局德化分局的一名女公路站长,她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迈,喊出:男养路工能干的活我也干得了,男养路工干不了的活我也能干。脏活累活揽着干,清理水沟、涵洞,她忍着臭气,脱掉鞋子、挽起裤管、带头跳进水沟、爬进涵洞清理。她先后将上涌、格头、雷峰、城关公路站建为先进班站。她又顶着丈夫身患癌症的极大压力,一直坚持在路上作业。去年退休后仍不忘初心,依然坚守在养路岗位上,以老带新,传承养路技艺。
泉州市公路局不仅培育先进典型,同时善于搭建职工成长平台,通过单位组织集中培训、举办技能竞赛与干部、职工个人自学深造三位一体相结合的模式,加强干部、职工教育培训,提高公路队伍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
养路机械操作达人,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仕福就是其中一个受益者。单位发现他身上有一股热情和韧劲,几年来选送他参加各种机械操作培训,并选派他参加各级举办的技能竞赛,短短3年时间,他从一名养路机械的“门外汉”到掌握了8种养路机械操作技能。在水泥路面清灌缝现场,切缝、清缝、灌缝;在管护路边两侧花草树木现场,浇水、施肥、修剪;在水毁抢险一线,清溜方、挖边沟、除淤泥,只要有养路机械的地方,都有陈仕福那熟悉而又忙碌的身影。
正是有康清洁、郑珠桂、陈仕福等一大批模范人物组成的泉州公路队伍,发扬“团结、务实、开拓、奉献”的公路人精神、秉承“用心、用力、用情”的泉州公路行业工作理念,创下了不凡的业绩,先后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福建省文明单位,被福建省交通运输厅评为“十二五”公路养护管理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