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玲 孙智妍
摘 要 90后大学生在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变革的背景下成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本文从炫耀性消费价值观、发展性消费价值观和规划性消费价值观三方面内容诠释90后大学生消费观的内容结构,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了影响90后大学生消费观的因素,提出了引导9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关键词 90后 大学生 消费观 结构
中图分类号:F12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10.086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Consumption Structur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ost-90s College Students
JIN Ling[1], SUN Zhiyan[2]
([1] College of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Liaoning 116024;
[2]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Liaoning 116024)
Abstract Post-90s students grow up in the background of rapid 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change in China, and they have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This article from the conspicuous consumption values, the development of consumer value and planning of consumption values the content and structure of three aspects of interpretation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consumption concept, through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consumption concept, put forwar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ath for guiding 90 students consumption.
Keywords post-90s; college students; consumption; structure
0 引言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1]这就要求高校自觉将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90后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消费内容也从以前单一的饮食、衣着、学习等转变为旅游、娱乐、人际消费等多方面,体现出了90后大学生消费观的显著特点。
学者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角度深入探讨了大学生的消费观,张珊珊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消费观的特点,认为在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盲目冲动、攀比炫耀和个性新潮的特点,针对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提出了引导大学生消費观的对策。[2]侯玲等人分析了90后大学生的消费文化现状与消费观念特征,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引导工作的对策。[3]学者梁前德基于2662名大学生消费调查数据,研究了家庭经济状况与大学生消费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与其家庭经济状况具有显著的相关性。[4]
纵观学者的研究,普遍侧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现有关于大学生消费观念的调查研究主要集中消费行为、消费结构、消费文化、消费特点、消费观引导、消费观与其他因素的关系六个方面。针对90后大学生的研究略显不足;第一,对策的研究思路较多,多数研究都只是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方向,很少有学者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和引导机制;第二,描述性研究较多,缺乏实证分析。多数学者对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泛泛概括,鲜有学者用详实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针对以上研究的不足,本文将基于90后大学生的特点,进行90后大学生消费观结构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 90后大学生消费观的内容结构
消费观是消费主体在处理消费价值关系时,对消费所持有的立场、观点与看法,是在整个消费活动中持有的一种消费价值取向。90后大学生是指于1990至1999年出生的大学生,他们在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变革的背景下成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本文从炫耀性消费价值观、发展性消费价值观和规划性消费价值观三方面内容诠释90后大学生消费观的内容结构。
炫耀性消费是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仑提出的,指某些社会成员通过消费名牌、豪华来显示自己的身份与地位,从而引起社会的尊重。[5]90后大学生热衷追求个性,忽视家庭经济状况,崇尚潮流,出现炫耀攀比消费的观念。
发展性消费价值观指90后大学生在学习、培训、人际发展等关注自身发展的消费观念。90后大学生个性鲜明,比较注重个人的精神追求,但是在学业投入、人际互动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规划性消费价值观指消费中对经济情况的整体统筹和规划的观念。超前过度消费是90后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消费缺乏规划性,脱离现实经济条件和合理化需求。endprint
基于以上90后大学生消费观的内容结构的分析,针对90后大学生开展消费观结构的实证分析。
2 研究方法
2.1 初始测量项目
通过深度访谈和咨询专家形成对应的3方面测量要素,在购物时是否看中名牌;对当前一些学生的透支行为(超前消费)的看法;对学习和人际发展的消费情况,具体测量项目如表1所示 。
2.2 预测试
上述测量项目与学生消费基本情况构成了预测试问卷,问卷采用Likert五级量表衡量,该量表由一组陈述组成,每一陈述有“非常不符合”、“不太符合”、“一般”、“比较符合”、“完全符合”五种回答,分别记为1、2、3、4、5,每个被调查者的态度总分就是他对各道题的回答所的分数的加总,这一总分可说明调查者的态度强弱或他在这一量表上的不同状态。预试问卷共发放了102份,题项均具有良好的鉴别度,能鉴别出不同受试者的反应程度。结果表明,量表各个项目之间的相关系数适中,符合统计学要求。
2.3 正式测试与统计分析
正式问卷选择了大连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大学4所学校发放了1000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94份,回收率99.4%。正式测试的样本构成见表2。
2.3.1 探索性因素分析
根据探索性因素分析的原理,在进行因素分析之前,首先要检验样本数据是否适合做因素分析,判定指标通常有两个:KMO值和Bartlett球形检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样本的 KMO值0.659,Bartlett球形检验的值为2722.199,在p<0.001的水平下显著。
运用正交因子旋转的方法进行因子分析,因子分析中根据假设分析可采用限定因素分析法进行,限定3个因子进行因素分析,结果抽取3个可解释的有效因子。结果显示:3个因子的题项分布较为合理,可解释84.621%,见表3。旋转后的成分矩阵见表4。
因子分析的结果显示90后大学生消费价值观要素有三个,根据每个因素涉及的题项内容,对这三个维度分别解释为:
要素一:主要涉及炫耀性消费价值观的相关要素,包括名牌心理、价格心理等,为炫耀性消费价值观。
要素二:主要涉及90后大学生在学习发展、人际发展等方面的消费价值观,为发展性消费观。
要素三:主要反映了在消费规划、消费管理方面的价值观,为规划性消费价值观。
2.3.2 信度与效度
本研究采用的信度指标为Cronbachs Alpha信度,一般而言,信度系数达到0.7以上可以接受。本研究的90后大学生消费价值观总量表的 系数为0.891,各分量表的 系数均在0.70以上,这一结果表明问卷的信度可以接受。
2.3.3 90后大学生消费价值观的影响因素分析
(1)性别对消费价值观的影响。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得出的Sig值均小于0.05,说明性别对消费价值观方面有显著影响。通过均值差可以看出,炫耀性消费价值观维度中女性的均值较男性高,说明女性在消费中炫耀心理更强,而男性则更重视发展性消费和规划性消费。如表5所示。
(2)年级对消费价值观的影响。调查样本为大一到大四共四个年级的学生,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来探讨不同年级学生消费价值观的差异。结果显示90后大学生消费价值观各个维度在年级上有显著差异,不同年级大学生在消费价值观各维度的多重比较结果显示,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在消费中有炫耀的心理,同时低年级学生更注重发展性消费,高年级学生更加注重消费的规划。
(3)独生子女对消费价值观的影响。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得出炫耀性消费价值观和发展性消费价值观的Sig值均小于0.05,说明是否是独生子女对消费价值观有显著影响。通过均值差可以看出,炫耀性消费价值观维度中非独生子女的均值较独生子女高,说明非独生子女在消费中炫耀心理更强,而独生子女则更重视发展性消费。
(4)家庭属性对消费价值观的影响。对家庭在城市和农村两个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发展性消费价值观和规划性消费价值观有显著性差异,家在城市的学生发展性消费价值观更强,而家在农村的学生消费的规划性更强。
(5)在校生活费对消费价值观的影响。在校生活费在消费价值观的各个维度上都有显著差异,因此在校生活费是影响消费价值观的重要因素。在校生活费1000-2000元的学生消费中炫耀心理较弱,同时比较重视发展性消费。
4 引导9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根据90后大学生消费观结构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90后大学生的消费观结构包括炫耀性消费价值观、发展性消费价值观和规划性消费价值观三个维度,性别、年级、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属性和在校生活费这五方面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90后大学生的消费观的各个维度。针对如何引导9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本文提出以下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1)重点关注学生的炫耀性消费观,引导学生重视发展性消费。炫耀性消费是指主要为了夸示财富而不是满足真实需求的消费活动,这种消费的动机是谋求某种社会地位,其深层含义是人与人之间在需求和效用上存在相互影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炫耀性消费已成为许多中国人消费行为的重要动机和表现形式之一。根据以上分析,90后大学生中也存在着攀比消费、从众消费等不良消费行为。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时把握学生的消费心理,重点关注学生的炫耀性消费观,引导学生重视发展性消费,尤其是个人学业、技能等方面提升的消费。
(2)对学生进行全过程消费观引导。分析结果显示,高年級学生比低年级学生在消费中炫耀心理更强,低年级学生对于消费的规划意识较弱。这就需要在学生的不同成长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全过程消费观引导。新生入学时通过入学教育对学生的消费规划能力进行培养,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消费。随着年级的增长,对学生的引导应侧重消费构成的合理化、消费心理的理性化。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思政课题 “90后大学生消费观的思政教育引导机制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GZXS13020)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2] 张珊珊.大学生消费观研究——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视角[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8):229-231.
[3] 侯玲,王洪斌.大学生消费文化观念与思想政治教育[J].辽宁教育研究,2003(4):75-77.
[4] 梁前德.家庭经济状况与大学生消费的实证分析——以武汉地区2662名大学生消费调查数据为例[J].江汉论坛,2009(8):131-135.
[5] 程艳丽.当代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