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演化博弈分析法的产业担保基金风险分担机制研究

2017-11-22 19:14纪美英
西部金融 2017年9期
关键词:风险分担

纪美英

摘 要:产业担保基金在支持地方特色优势产业、中小企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基于演化博弈模型中的讨价还价理论,通过分析产业担保基金的风险来源和风险分担现状,研究产业担保基金与协作银行合理的风险分担比例,并对建立均衡风险分担机制,构建产业担保基金可持续融资之路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产业担保基金;演化博弈模型;风险分担

一、引言

产业担保基金是由地方政策性担保机构依靠地方政府信用进行融资担保增信,成倍放大融资杠杆,撬动信贷资金,通过信用体系,形成一个地方政府、政策性担保机构和商业银行紧密依存的基本融资方式框架。在全国各地政府融资需求旺盛,地方政府担保主体信用无限放大情况下,商业银行资金源源不断流入到具有政策性意图的投资领域,但市场主体之间关系未理清,担保机构和协作银行之间的风险承担不对称、不合理,造成商业性资金应该承担的风险被政策性风险掩盖,地方政府的被动负债严重,特别是在政府出具相关担保函的情况下,财政兜底功能显现,市场风险向财政转移,造成财政风险不断加剧。另外,政策性担保机构缺乏长期的担保资金来源,资金规模有限,担保运作机制不完善,自身盈利能力差,影响了担保机构融资的可持续性。2017年8月21日,国务院公布《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引导和促进担保行业健康发展,规范融资担保公司行为,严防严控经营风险。条例指出各地要推动建立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和风险分担机制,建立政府、银行业金融机构、融资担保公司合作机制,扩大为小微企业及“三农”提供融资担保业务的规模并保持较低担保费率水平。因此,在市场化融资中要形成可持续的地方政府融资制度,必须避免风险向财政风险的过度转移,客观上需要一种分担机制来阻断本不应由财政承担的风险,使得各主体间存在的收益与风险相匹配。

二、产业担保基金的风险来源分析

(一)来自运作部门的风险。一是能力风险。产业担保基金采取由地方政策性担保机构统一运作的方式,在风险识别和控制上缺乏专业性,在基金管理过程中偏向通过控制额度以降低风险,导致基金作用发挥不足。例如,吴忠市某担保公司与某国有银行合作的清真产业担保基金贷款今年以来办理业务均为存量客户借新还旧,对清真产业的扶持力度明显减弱。二是道德风险。在担保业务调查、评审、审批、操作、监管等层面所涉及的各个环节中相关人员出于不同的利益驱动或顾虑等产生的主观道德风险。

(二)来自担保对象的风险。一是经营风险。各产业担保基金主要支持对象为经营能力与市场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企业,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形下经营风险逐渐暴露。二是信用风险。由于产业担保基金以支持农业及小微企业为主,各基金管理部门多头推荐担保对象,一些涉农企业存在过度授信问题,银行难以掌握企业整体融资情况。三是担保圈风险。产业担保基金的支持对象大多采用保证的反担保方式,借款发生风险后,反担保人要承担代偿责任,而多数情况下,反担保人同时也是借款人,造成追偿一笔贷款引发其他多个借款人偿还贷款的连锁反应。

(三)来自协作银行的风险。一是道德风险。协作银行对贷款对象的选择是否合适准确,贷款操作是否规范,也影响着产业担保基金的安全性,如果协作银行出于转移贷款风险的动机而有意放松贷款条件、企业的资信调查、贷款审查和审批,也会为基金的使用留下潜在风险隐患。二是操作风险。在保证方式的选择上,协作银行往往是坚持有利于自己的连带责任保证方式而不愿意甚至拒绝采用一般保证方式。

三、产业担保基金与协作银行静态博弈

(一)产业担保基金发展现状

吴忠市成立的产业基金主要与国有商业银行、宁夏银行及石嘴山银行进行合作。各基金由辖内政策性担保机构负责具体运行,担保基金承担风险比例较大,个别基金甚至由担保基金承担全部风险,例如扶贫产业担保基金、清真产业基金和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见表一)。经调查,同类型中小企业在无产业基金进行担保的情况下,利率上浮20%-50%,经产业基金担保后,小企业贷款利率上浮不超过基准利率的20%,平均获贷成功率为82.6%。除奶产业企业及小微企业担保费率实行1%-2%外,其他产业担保实行免担保费率政策,但部分基金收取2%-3%的保证金。在基金运行中,由于担保基金贷款的额度没有得到有效放大,余额基本维持在担保基金余额内,虽然担保机构与协作银行对风险分担比例已作约定,但实际操作中,贷款到期后即自动从担保基金账户扣收,银行因而不承担违约风险,贷款损失完全由承办银行向担保机构转移,而最终由政府财政投入的担保基金埋单,给政府财政部门造成巨大压力。另外,担保公司将到期未还的违约贷款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追偿时,由于法院审理诉讼需要一定的过程,因此未将这部分资金记入损失,仍作为债权处理,这无疑导致了贷款损失的潜在化,进一步给担保基金造成压力。

(二)双方静态博弈分析。与中小企业相比,协作银行更愿意向大型企业发放贷款,主要原因一是中小企业贷款规模小导致运营成本高,二是中小企业信息披露不完全,会计机制不规范导致贷款风险较高。大企业由于各方面的优势,不需要基金作出担保,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产业担保基金对小企业的影响,建立产业担保基金与协作银行的[风险,收益]静态博弈(见图一),分析双方的行为选择,以找到利益最大化的均衡策略。为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1、银行处于卖方垄断市场,既可以贷给大企业,又可以贷给小企业,没有竞争的压力。

2、大企业和小企业的平均成功概率是p1和p2(p1>p2),贷款给大企业和小企业的平均单位成本是c1和c2(c1

3、产业担保基金承担的风险比例是δ(0<δ<1),银行承担风险的比例是1-δ。RDBF为担保机构实行的担保费率或者收取的保证金。

分析表2,有以下几种可能性:

1、r p -(1-p )(1-δ)-c

2、r p -(1-p )(1-δ)-c >r p -(1-p )-c (δ> )

(1)當-p δ+RDBF>0(δ< )时,博弈的均衡是(担保,贷款),产业基金不会发生较大风险,银行也能获利,这是一种双赢的风险分担机制,可以促进中小企业的融资。

(2)当-p δ+RDBF>0(δ< )时,博弈的均衡是(不担保,不贷款),产业基金承担的风险超过了它所能代偿的比例。此时,政策性担保机构很可能不会给中小企业担保,银行也不会给中小企业贷款。

3、 作为产业担保基金承担风险的临界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银行往往提高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r ,以提高产业基金担保成功的可能性。如果 >1,那就要求产业担保基金承担的风险比例δ> 1,银行才会放贷。这种情况下银行不愿意承担任何的风险,也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

四、合理风险分担均衡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如果产业担保基金与协作银行博弈的结果是(担保,贷款),产业担保基金与协作银行之间的风险分担可以看成是两者之间讨价还价的模型,在完全信息下,用博弈论中的讨价还价模型来分析两者的行为策略。在讨价还价模型中,存在先动优势,即先出价的一方会占优势。在目前产业担保基金与协作银行的讨价还价过程中,银行占有一定的优势,所以假设银行先出价。

(一)模型设计:先分析两者三回合的讨价还价过程(见图1)。模型假设如下:

1、Y:银行 D:产业担保基金

2、产业担保基金承担的风险比例是δ(0<δ<1),银行承担风险的比例是1-δ

3、第一回合银行首先出价δ1

4、S1和S2分别是银行和担保机构的消耗系数,即这是大家的共同知识

5、市场是无摩擦的,即不存在交易成本

本文采用动态规划的倒向归纳方法求解博弈模型,即先考虑最后一个子博弈,在该子博弈中,面临决策的局中人将选择一个最大化效用的策略;给定这个局中人的选择,在倒数第二个博弈,另一个局中人会选择一个可行的策略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如此逐步向后归纳,直到博弈的初始结。当这次倒推过程完成时,可以得到一个路径,该路径给出了每一个局中人的一个特定战略,所有这些战略构成一个纳什均衡。下面给出无限情形下完全信息讨价还价模型的求解结果。

(二)模型分析结果:在这个三回合的讨价还价模型中,协作银行和产业担保基金的受益为s (1-s )+s s δ和1-s +s s +s s δ,是这个博弈的子博弈下完美纳什均衡解,把这个三回合的讨价还价博弈扩展成无限回合的讨价还价博弈,最后的完美纳什均衡解是:

产业担保基金承担的风险比例是

δ= (1)

银行承担的风险比例是

(2)

银行和产业担保基金承担的风险比例跟两者的消耗系数有关。如果产业担保基金不能成功为企业做出担保,银行为该企业贷款的利率为r ,产业担保基金成功为企业担保时,银行贷款利率为r ,根据这一实际情况,一般r >r 。消耗系数是指一个人的忍耐程度,就是时间成本。对于银行和产业担保基金来说,时间成本主要表现在现金流上的损失,银行可以在贷款或者不贷款给小企业之间进行选择,它的消耗系数是

s = (3)

产业担保基金的消耗系数是

s = (4)

把式(3)和式(4)代入式(1)得出:

产业担保基金承担的风险比例是

δ= (5)

双方的最优风险分担比例跟贷款利率和担保费率有关系,取决于双方的耐心,就是两方的时间成本,在交易不能成功时的损失,这显然对银行有利。银行的垄断地位决定它的消耗系数要大于产业担保基金,消耗系数大的一方在讨价还价博弈中占优。

(三)模型结果运用。案例一:吴忠某商业银行与某担保有限公司合作运行奶产业发展基金,该机构向产业基金担保的奶企业发放贷款利率r =4.35%,向无基金担保情况下同类型企业贷款利率r =7.975%。R =1.5%。

产业担保基金承担的风险:

δ= = =78.78%

根据博弈模型计算出该产业担保基金的最合理风险分担比例为78.78%。实际运用中,该机构与担保基金风险分担比例为2:8。

案例二:某县建设银行与某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合作运行助保贷基金,该机构向产业基金担保的中小企业发放贷款利率r =4.76%,向无基金担保情况下同类型企业贷款利率r =7.14%。R =2%。

产业担保基金承担的风险:

δ= = =87.2%

根据博弈模型计算出该产业担保基金的最合理风险分担比例为87.2%。实际运用中,该机构与担保基金风险分担比例为5:5。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基于吴忠市的产业基金发展现状,通过理论分析,对产业担保基金的风险分担进行了模型的测算,得到以下结论:

一是政策性担保机构在基金运作过程中往往承担较大的风险,但其收益与风险明显不匹配,这不利于担保行业及产业基金的健康发展,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在担保机构、协作银行、企业之间建立合理的风险共担机制。在完全信息的讨价还价动态博弈框架下,最后的博弈结果是政策性担保基金承担的最合理风险比例应为δ= ,其中,R 为担保机构实行的担保费率或收取的保证金,r 为基金担保后的贷款利率,r 为无基金担保的同类型企业贷款利率。

二是在担保机构与协作银行达成了共同承担担保风险的机制后,协作银行就会主动对申请担保的企业进行审查和监督,从而有效地降低信用担保的风险,该机制的有效运用会使银行、担保机构和企业的关系更加紧密。同时,政策性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起到重要作用,政府应对担保机构的政策性业务进行补贴,并设立再担保机构,分散信用风险,增加风险的可控性。endprint

在各地产业担保基金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本文研究结论对控制基金风险,构建产业担保基金可持续融资之路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在此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期促进双方利用自身优势,发挥基金最大效用:

针对政策性担保机构,一是从基金担保对象的自身素质、财务状况、技术状况、市场风险等方面进行评估,并做出是否提供担保的决定;二是加强基金运作管理,引入专业基金管理团队,建立全方位的投资绩效考核体制,优化基金治理结构;三是当采取基金撬动贷款达到一定比例后,适当提高基金风险分担比例,提升协作银行发放基金类贷款的积极性。

针对协作银行,一是建立健全的信息监测系统,动态跟踪基金投资运行情况,及时了解掌握基金支出的方向,加强对投资项目的甄别、风险识别、评估和预警;二是加强信息交换,分析企业授信总量与经营的匹配度,合理控制企业与关联企业风险敞口,加强对还款来源的关注;三是对未有效使用并多头申请基金贷款的企业采取提前收贷、压缩贷款、信贷退出等措施,主动退出低效客户。

参考文献

[1]陈坚.信用担保风险分担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7。

[2]杨波.地方政府融资及其风险分担机制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

[3]聂建平. 从博弈论角度看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的重要性[J].金融與经济,2004,(4):26-28.

[4]孟艳.商业银行与政府引导基金的“联动”机遇[J].当代金融家,2016,(11):44-47。

[5]张继峰.PPP产业基金投资运作模式及风险控制[DB/OL].搜狐公众平台,2017-01-29。

Research on Risk-sharing Mechanism of lndustrial

Guarantee Fund Based on Evolutionary Game Theory

JI Meiying

(Wuzhong Branch PBC,Ningxia Wuzhong 751100)

Abstract: Industrial guarantee fund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on supporting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characteristic industry and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bargaining of the evolutionary game model,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ource of risks and the risk sharing details of industrial guarantee funds, analyzes the reasonable proportion of risk sharing between industrial guarantee fund and cooperative banks, and puts forward recommendation on constructing the balance of risk sharing mechanism and building a sustainable financing road.

Key words: industry guarantee fund, evolutionary game model, theory of bargaining, risk sharing

责任编辑、校对:党海丽endprint

猜你喜欢
风险分担
浅谈PPP项目风险及防范
基于PFI模式的高校融资风险管理研究
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问题研究
社会治理现代化视阈下构建医疗风险分担体系的研究
意外人身损害赔偿风险分担机制研究
关于我国PPP项目管理方案的策划与研究
基于风险最优分配理论的PPP项目风险分担博弈模型
PPP模式风险分担研究
项目组织间信任趋同及感知差异对风险分担的影响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