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妍+王新宇+马丽斌
【摘 要】 随着“新型城镇化”和“一带一路”的推进,PPP热潮正在涌现,如何在PPP项目的各参与方之间实现合理的风险分担,是目前政府、金融机构等关注的焦点。文章根据PPP项目风险分担的目标和原则,基于风险偏好理论构建PPP项目风险分担的博弈模型,通过分析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风险偏好系数对风险分担纳什均衡结果的影响,进一步解释风险最优分担的基本原则,从而为PPP项目风险分担方案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PPP项目; 风险偏好系数; 风险分担; 博弈论
【中图分类号】 F29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6)14-0071-04
一、问题的提出
世界银行(World Bank)研究报告(2014)指出PPP模式作为政府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一种重要途径,可以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 1 ],PPP的应用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得到了广泛普及,如英国、美国、法国、澳大利亚、南非、新加坡等发达国家以及中国、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近期国际多边机构发起的新一轮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即公私合营)推广模式,再次将中国PPP发展的话题推向台前。PPP项目是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全过程”的合作关系,如何更好地确定风险分担比例,是在政府部门的社会效益和私人部门的经济效益之间进行权衡,探寻一个最优点的过程。
对于PPP项目风险分担原则的问题,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一定研究,如国外学者Shen(2006)、Abednego(2006)将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各自应当承担的风险进行归类,从参与方风险分担的条件等角度研究了PPP的风险分担问题[ 2-3 ]。Martins等(2011)以葡萄牙电力PPP项目为例,阐述风险分担的基本原则是风险应由风险控制能力最强的一方承担[ 4 ]。Roumboutsos等(2015)探讨了交通基础设施PPP项目的收益风险分配问题,案例研究发现,当实际风险分配方案违背了风险分担基本原则时,容易引发项目的失败[ 5 ]。国内学者柯永建、王守清(2011),邓雄(2015)提出基础设施PPP项目的风险由对该风险最有控制力的一方承担[ 6-7 ]。林表文(2013)提出PPP项目风险分担需遵循对称性、上限性、最优性和动态性四个原则,进而设计了PPP项目风险分担的大体流程及框架图[ 8 ]。陶思平(2015)在提出PPP项目风险分担需要满足公共公平性、收益—风险对称性、有效控制性、风险分担的动态性四个原则的基础上,以北京轨道交通4号、14号和16号线为例,分析了PPP项目风险分担的问题[ 9 ]。
综合梳理国内外研究发现,大部分关于PPP模式风险分担的文献都是寻求通过风险分担来以某种方式转化为详细的合同,对参与方的权利、义务、责任和风险界定清晰,但是很少有文献能够清楚地说明如何将风险分担转化为合同形式。世界银行水务公私合作的讨论中,明确规定了责任分配和风险分配程序,责任与风险是对应的,如私人机构负责建设,与之需承担的风险有劳动力成本、设备交付时间、获得许可证的时间对成本的影响等风险。因此,任务的分配可基于哪一方能够更好地承担风险,对于制度关联和政治限制的考虑也将会作为“哪一方可以执行哪些任务”的因素之一。本文根据PPP风险分担的目标和原则,基于风险偏好理论构建PPP项目风险分担的博弈模型,分析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的风险偏好系数对风险分担纳什均衡结果的影响,进一步解释了风险最优分担的基本原则,为PPP项目风险分担方案的制定和政府监管提供决策依据(方周妮,2010)[ 10 ]。
二、风险分担的目标和原则
在PPP模式下,风险分担是判断每一个风险因素导致项目变化时由哪一方承担或各方承担比例的确定。有效风险分担的主要目标:一是鼓励参与方做好风险管理,提高项目效率;二是降低项目整体风险成本,通过将风险转移给“保险方”或其他方来规避都不愿意承担的风险。
风险分担的中心原则是风险分担给最能处理风险的一方,欧文的《对公私合作的担保和风险》一书中阐述了风险应有效分摊给各方,如私人企业负责项目建设,他们在这方面是最专业的,因此,他们应该是项目成本超支或工程延期风险的承担者,能够最好地控制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私人企业对地震自然灾害虽然无法控制,但是可以通过项目设计减少地震的损失,能够最好地控制风险对项目的影响,同时能够以最低成本承担风险。相关的风险成本主要与转嫁风险能力、最终风险承担者的性质等有关。
经合组织发布的风险分摊和公私合作项目资金回报中提到,风险分担时并不意味着将最大可能风险都将转移给私人企业,而要考虑将适合私人企业承担的风险转移,这有助于降低项目的总成本,使得项目物有所值。转移给私人企业的风险越多,股票投资者将要求更高的回报或风险溢价,也就越难提高债务融资。
三、基于风险偏好的PPP项目风险分担的博弈分析
在PPP项目中参与者追求自身的利益,政府部门追求的是社会公众福利最大化,私人部门追求的是经济效益最大化,这就导致在风险分担问题上,由于双方的风险偏好不同会影响他们选择。下面基于风险最优分配理论,通过构建风险分担博弈分析模型,探讨双方博弈均衡点,为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进行合理、有效的风险分担提供依据,也为制定相关的激励约束机制、监管机制奠定理论基础,力求在实现双方满意度最大目标的同时,达到风险分担的最优状态,从而有效地调动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
这里只考虑两方的博弈,PPP项目的参与人,包括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在面对风险时,都可以选择承担风险或者不承担风险。那么PPP项目里每一种风险有三种情况:政府部门一方承担、私人部门一方承担、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共同承担。同时,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地位是不对等的,互相了解的信息是不对称的。
(一)基本假设
PPP项目参与方规避风险是由于风险可能会带来一定损失,同时,他们又愿意承担风险,因为风险会带来收益,但是,为获取风险收益就必须付出努力,也就是付出一定代价。正因为如此,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如果一方的风险偏好系数大,表明更愿意承担该风险,所期望的风险收益也就越高,据此,这里作如下假设:
(二)博弈模型的构建及分析
当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承担风险时,项目总产出函数:f(d1,d2)=dy
当政府部门承担风险,私人部门不承担风险时,项目总产出函数:f(d1,d2)=k1dy
当政府部门不承担风险,私人部门承担风险时,项目总产出函数:f(d1,d2)=k2dy
当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都不承担风险时,项目总产出函数:f(d1,d2)=0
其中,k1和k2表示两方承担的比例,且k1+k2=1。
于是,项目参与方的收益由两部分构成:双方合作的产出收益和承担风险获得的收益净值,即Ti=f(d1,d2)+Ni。表1为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的博弈支付矩阵,表2为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博弈的纳什均衡结果。
通过博弈模型可以看出,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风险分担的纳什均衡结果与各方的风险偏好系数和分担比例的大小存在很大的关联,表2中9种情况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表2中的第3、5、7、8种均衡状态。模型的纳什均衡结果是(承担,不承担)或(不承担,承担),即参与方中的一方愿意独立承担该种风险,前提是风险收益大于风险成本,这种情况会造成项目中的一方偏好风险,而另一方则不愿意承担。在合同订立时明确了风险承担主体,可以有助于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以提高风险控制的效率,降低风险损失的程度。
第二类:表2中的第1、2、4、6种均衡状态。模型的纳什均衡结果是(承担,承担),即项目参与方都偏好此种风险,愿意付出一定的成本或代价去获取可能得到的高额收益。PPP项目在实际运行中,这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项目参与方不愿意单独承担该种风险,同时也不能一味地去逃避该种风险,这时候将风险在各方之间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合理分担,双方也愿意接受共担风险的方式,并承担自己的那份责任和义务,从而为提高PPP项目整体效益付出努力。
第三类:表中的第9种均衡状态。模型的纳什均衡结果是(不承担,不承担),即项目参与方都回避此风险,都不愿意为承担风险付出一定的努力,造成的结果是都不愿意承担此风险。这主要是因为各方通过对风险的估算看到承担该风险付出的成本远远大于可能得到的收益,或是因为分担的比例过大导致自身可能遭受的损失偏大,从而不愿意去冒险。
可见,PPP项目中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对于同一风险因素持有不同的风险偏好程度,不同的风险因素对同一风险分担主体的影响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基于风险偏好构建的参与主体风险分担博弈模型,可以将风险划分为单独承担的风险和共同分担的风险。
四、以河北张家口桥西区集中供热PPP项目为例的风险分担方案
(一)项目简介
河北张家口桥西区集中供热PPP项目是2014年财政部公布的30个PPP示范项目之一。2015年9月10日,此PPP项目与北京源通热力有限公司正式签约,特许经营期为25年,成交价4.15亿元。项目建设分为两期,项目计划总投资为8.46亿元,在项目运行过程中涉及资产评估、经营权转让、人员安置等问题。其中如何合理确定政府方和社会资本方的风险分配方案是确保项目顺利开展的关键环节。
(二)风险分担方案
对于PPP项目风险因素的识别和风险分配方案,国内外学者已进行了一定研究,这里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通过大量文献归纳和总结适合河北省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分担的合理初步方案。按照财政部印发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的通知》(财金〔2014〕113号),根据风险分配优化、风险收益相匹配、风险可控等原则,全面分析政府和私人各部门的风险管理能力,初步确定PPP项目在设计阶段、建造阶段、财务阶段和运营维护阶段产生的风险由社会资本承担,法律法规变更风险、项目审批风险、项目需求变动风险等由政府部门承担,不可抗力、通货膨胀等风险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理分担。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德尔菲调研方法,采用专家调查问卷方式,对河北张家口桥西区集中供热PPP项目风险分担方案进行调研,调研对象包括政府官员、科研人员、项目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通过问卷统计和数据处理,从而明确了该项目风险分担情况(见表3)。表3展示了国内外相关学者对PPP项目风险分担的方案,其中“●”表示研究成果对该风险的建议,“▲”表示研究成果对该项风险的分配存在不同看法,“√”表示河北张家口桥西区集中供热PPP项目风险分担的建议方案。
五、结论及启示
根据博弈模型可知,PPP项目风险的分担情况与参与方的风险偏好系数有关,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应该充分考虑风险与收益的相关性。为实现项目整体效益最大化,在设置PPP项目合同条款时,项目风险分担应依据以下基本原则:
(一)风险应由对其控制力更强的一方承担
PPP项目风险分担时,要注意“风险与控制力相对应”的原则,通过对风险控制能力的评价,使得各方承担的风险与其控制能力有对应的关系,并达到风险的最优控制。如政府稳定性、土地获取、政治决策失误等风险相对于社会资本来说,政府对其的控制能力更强一些,因此应由政府来承担。这就意味着要将其风险分配给承担能力最强的一方,即风险应分配给能以最低成本来管理该风险的一方,以便更有效地减小风险发生的概率及降低风险损失程度,避免合同谈判交易的复杂程序减少风险分担的谈判成本,提高风险控制效率避免风险承担者在风险增加时要求更高的风险补贴,从而降低项目总成本,实现项目效益的最大化。
(二)风险应由能够将该风险合理转移的一方承担
PPP项目相关参与人的责任、权利和利益是对应的,其中一方要对其恶意行为或过失造成的损失赔偿给风险承担者。当项目风险的收益小于承担风险付出的成本,并且是被强加于一方的,这一方可能会通过恰当的处理方式进行风险转移,比如通过购买相应的保险对项目建设投保协议约定必要的保险险种,项目施工阶段如发生工程延误、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等情况,保险公司按照约定协议向项目公司支付一定的赔偿金,这时风险获利者应将其部分获利转移给风险承担者,从而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三)风险应由风险偏好更高的一方承担
项目各参与主体对于风险的承担意愿和偏好程度不同,对于政府激励政策和优惠政策等的反应不同,在风险和收益之间权衡的选择不同。如项目融资阶段、设计阶段、运营阶段的风险,由于社会资本追逐利润的目标驱使,更愿意承担这些风险来获取高额利润。一般来说,项目参与方对风险的偏好系数越大就意味着这方较为适合承担该风险,他们承担风险的动力越大,自身会作出积极的行为来避免风险发生及降低损失程度,实现控制风险的目标。因此,在风险分担之前,对项目参与各方的风险偏好系数进行比较是确定风险分配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WORLD BANK. Private participation in infrastructure database[R].2014.http://ppi.worldbank.org/index.aspx.
[2] SHEN L Y, PLATTEN A, DENG X P. Role of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 to manage risks in public sector projects in Hong Ko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6,24(7):587-594.
[3] ABEDNEGO M P, OGUNLANA S O. Good project governance for proper risk allocation in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 in Indonesi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6(24):622-634.
[4] MARTINS A C, MARQUES R C, CRUZ C O.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for wind power generation: the Portuguese case[J].Energy Policy,2011,39(1):94-104.
[5] ROUMBOUTSOS A,PANTELIASB A. Allocating revenue risk in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projects:how it matters[J].Transport Reviews,2015,35(2):183-203.
[6] 柯永建,王守清.特许经营项目融资(PPP):风险分担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79-85.
[7] 邓雄.PPP模式的风险及其风险分担机制分析[J].国际金融,2015(10):75-80.
[8] 林表文.PPP项目融资风险合理分担方式、原则和流程[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2):40-43.
[9] 陶思平.PPP模式风险分担研究:基于北京市轨道交通的分析[J].管理现代化,2015(4):85-87.
[10] 方周妮.基于声誉模型的PPP项目监管机制研究[J].会计之友,2010(1):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