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该文概述了都市农业的起源、发展过程及都市农业定义的争论,论述了现代都市农业的内涵及主要目的,展望了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放开思想,促进现代都市农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都市农业;现代都市农业内涵;趋势;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6-0001-04
2016年国家出台的国民经济“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发展都市农业。随后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发文,国务院有关领导发指示,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都市农业发展的热潮。但什么是都市农业,都市农业的由来,都市农业的基本内涵和目标,在国际上没有定论,国内虽有综述,但仍然是众说纷纭,各取所需,其概述的观点多如繁星。2006年我国都市农业分会成立时,专家达成共识,都市农业概念在我国有了一个基本的定论,但我们觉得还不准确、不全面。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讨。
1 都市农业的起源
都市农业产生于20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50—60年代美国一些经济学家提出“都市农业概念”,即“Urban Agriculture”是指地处都市及延伸地带的紧密依托城市、又服务于都市的农业。20世纪后期备受关注,后来迅猛发展,在此时期中国都市农业也进入一个新阶段。都市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具有巨大潜力的集生态效能和经济效益于一体的农业形态,如何发展值得广泛而深入的探讨。目前这方面学者都基本集中在经济形式的起源和都市农业的概念等方面作深入的探索。本文着重围绕“现代都市农业”的基本概念和生态效益方面加以论述和探讨。目前关于“都市农业”起源有六种不同意见:一是认为国际上最早是德国1919年创造了“市民农园”的发展模式;二是认为1930年出版的日本“大阪府农会报”杂志上最早提出“都市农业”概念;三是认为是19世纪杜能提出的“农业圈”理论演生的都市农业;四是认为1950年美国学者欧文、霍克使用了“都市农业区域”这个词;五是1988年美国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的概念,要求“把积极的城市生活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的美丽和一切福利结合在一起”;六是有的认为可追溯的18世纪初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
随着新兴城市的崛起,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国家一些学者都相继开展都市农业的研究,我国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都市农业研究,并迅速发展。
上述各种意见,虽未统一,但基本说明了是西方发达国家因当时城市崛起,新的矛盾出现。因此“都市农业”起源应该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2 都市农业定义的争论
对于都市农业的概念,不同国家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与侧重点。
2.1 国外学者对都市农业定义的争论 一是都市农业一词最早见于1930年出版的《大阪府农会报》杂志上,解释为“以易腐败而又不耐储存的蔬菜生产为主的,同时又有鲜奶、花卉等多样化的农业生产经营”称之为都市农业。另有日本学者青鹿四郎于1935年在“农业经济地理”专著中提出,所谓都市农业是分布在都市的工商业区、住宅区或是分布在都市外围的特殊形态的都市农业。在这些区域的农业组织依附于都市经济,直接受都市经济势力影响;二是日本农政经济学家桥本卓尔对都市农业所做的归纳:是城市化进程受席卷而形成的一种农业形态,是位于城市中的农业,是最前线的农业,是与城市并存、混杂、相嵌的农业;三是美国农业经济学者艾伦·尼斯1977年明确提出“都市型农业”,美国经济学家E.F.休马哈对都市农业概括三点:(1)农业可以将城市人同自然界连接起来;(2)可以改善人类生存环境;(3)生产粮菜以满足人类生活的需要。四是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IDRC)的部分专家认为都市农业是位于城镇、城市、大都市边缘,对城市或城市周边的自然资源加以循环利用,同时充分利用城市内或城市周边的人力资源、产品和服务,为城市生产、加工或销售各种食物、非食物产品或服务的产业。这一概念被联合国人居署城市管理项目、农业研究发展国际合作中心等采用。
2.2 国内学者对都市农业定义的争论 从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开始交流都市农业,并大力探索,取得不少成果。许多学者对都市农业也有各自的见解,有几种表述:一是都市农业的实质是生产力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农業同工业进一步结合,城乡之间差别逐步消灭过程中的一种发达的农业形态; 二是认为都市农业是一个总概念,其它提法如生物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度假农业、体验农业、生态农业、创汇农业、工厂化农业、设施农业等,他们以国外发达国家在一些大城市里保留一些可耕作的农地,由城里人去耕种,称之为“都市农业”,后来发展到近郊农业地区;三是认为在大城市中的郊区农业,依托城市辐射和按照都市的需求,建设融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农业系统,是一种高度规模化、产业化、科技化、市场化的农业;四是都市农业是指城市化地区及其未来延伸区嵌入城市,服务城市的农业。
还有几种不同观点的学者表述,但都大同小异,在此基础上,中国2006年9月14日成立的都市农业分会,各专家反复讨论,对都市农业的概念达成共识,即:都市农业是社会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在整个城市区域范围及环城市经济区域圈形成的依托并服务于城市、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功能多样、业态丰富、产品融合的农业综合体系,是城市经济和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结论从履行程序看比较规范,它是都市农业分会众多专家、学者反复讨论,征求代表意见而达成的共识,应该说是中国目前最权威的说法。内容基本全面,它对中国目前掀起都市农业热潮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我们认为因当时条件所限,我国都市农业发展史较短,经验不足,加之人的认知水平所限,因此这个共识仍有不足,也不足为怪。为此我们提出一些相关问题供大家讨论:
一是“共识”没有明确“农业”的概念。我国“农业”的概念就是粮、油、棉,即种植业、养殖业,而把林业等排斥在外,那么都市农业包括不包括林业(包括花卉、果树等)?按照那样理解,国内外学者在阐述都市农业中都涉及花卉、果树怎么解释?因此我们赞成顾吾浩同志1996年提出的“大农业系统”,他们的观点中涵盖:(1)都市农业是城中农业,外延为环城市农业;(2)内涵包括了农、林、水产等大农业;(3)称之为“大农业系统”这是我国学者在都市农业论述上的进步和贡献。endprint
二是“共识”没有阐明都市农业的核心价值。共识中虽然提到功能多样、业态丰富、产品融合、服务城市等,但核心价值不突出。我们认为突出生态效益,是现代都市农业巨大的、可行的潜在功能。这也是区别于西方国家學者以经济为核心都市农业理论的本质区别。一旦都市农业生态系统形成,人类可减少或免除整天生活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之中,大大改善和提高生存质量。
三是“共识”中没有体现都市农业技术含量。当今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建筑艺术等已广泛应用于现代农业,因此当今的都市农业应该是现代的,故我们提出“现代都市农业”概念。定位包括:农林牧渔、微生物产业,同时运用现代综合技术、艺术建造,包括城市公园、隙地、楼宇、阳台、屋顶、废弃厂房、空余地道,充分利用城市中可利用各类资源,包括雨水、可用的垃圾,发展有生命的绿色植物、食用菌类、观赏类的生命群体,使之成为一个大农业生态系统。这个现代都市大农业生态系统特指城市规划范围内区域。为区分城市郊区延伸部分的农业,我们把它叫都市圈农业。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黄绪、刘盛也把都市农业分为城市农业和环城市农业。
综上所述,现代都市农业是在都市规划范围内利用城市隙地、楼宇、屋顶、阳台等,高度应用现代技术、艺术建设以构建城市生态系统和为市民生活服务为目的,复合生命体的大农业。而城市郊区延伸部分叫都市圈农业或叫环城市农业。他们之间联系紧密,这样便于分开研究,各施其策。
3 现代都市农业的内涵及主要目的
3.1 现代都市农业的内涵 首先是大农业。是指在都市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有生命的生物。包括种植业:蔬菜、瓜果、粮、棉、油等;林业:花卉、林木、坚果、藤条等;动物养殖业:包括观赏鱼类、宠物以及用于循环经济的动物、微生物等;食用菌业:利用废弃厂房、地下空间种植食用菌类。其次是现代农业。都市农业提出已有百年历史,百年来科技突飞猛进,已经把许多不可能变为可能。因此,发展都市农业必须利用现代科技加以支撑,如智能技术、信息技术、光能技术应该大量用于都市农业。从技术角度来说应包括传统农业、设施农业、无土栽培、滴灌喷雾、水培技术、自动控制、人工气候、微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等,还有设计创新的园林艺术等。再次是在都市中各种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如:都市中劳动资源丰富,现有人口中30%左右为离退休职工,他们正要寻找发挥余热的出路。再加上上班族的节假日,这支劳动大军足以支撑都市农业产业;又如屋宇、隙地资源丰富,光水热资源充裕,人们生活中扔弃的生活垃圾、排泄物加工循环利用,这些为现代都市农业循环发展,永续利用提供可能。
3.2 现代都市农业的目的 都市农业的起源前面已经引述,它发生起源于西方早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都市农业。那时城市规模小,城市土地容积率低,交通缓慢,通讯落后,工业不发达,都市生态没有问题,农业只为了解决城市农民的生计问题,后来的学者,特别是我国一些学者,如顾吾浩同志1996年明确指出建设融合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于一体的现代大农业系统。于战平2001年也提出具有经济性、生态性、文化性等多功能的现代农业。正是有了这些专家的敏锐眼光和探讨,才有2006年9月14日的“共识”,这个共识中最后一句主要的话,即是城市经济和城市生态定位的重要组成部分。说他重要是因为中国学者对都市农业的目的理解不仅是经济,也是生态系统主要组成,虽是一大进步,但是还没有脱离“经济”是都市农业的主要目的。因为“经济”摆在这句话的前面。现在我们要说把生态摆到这句话的前面,即是城市生态系统和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我们认为现代都市农业将要成为未来大都市的重要绿色生态工程,以保证市民心情愉悦,身心健康,使城市真正成为市民的家园。因为只要城市中有了充足的绿色植物,它就可以在自然界进行最基本的化学反应,即CO2+HO2在阳光作用下的光合反应,释放氧气,制造有机物,同时植物可吸收微粒子,减少PM2.5的危害,因此现代都市农业是城市的生态屏障。
4 放开思想,朝着现代都市农业迈进
4.1 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趋势 正如国外学者所述,都市农业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必然规律,那么任何城市都会发生。发展都市农业,古今中外都曾有过,其实中国古代所形成的都市,都有园区,养花、种草,人民与园区和谐协调,相得益彰,如苏州的园林,闻各于世就是一例。美国白宫菜园建立在林肯时代,一直延续至今;2009年奥巴马夫人米歇尔重新种菜。现代都市农业由于时代不一样,城市的样子不一样,功能不一样,所以现代都市农业发展道路、方式、内涵也会在继承的基础上大步向前发展。如楼宇农业,杭州市已出现绿色大厦和空中花园。杭州某工厂利用屋顶建大棚菜园,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状况良好,取得互赢。美国底特律市2010年在市中心开辟了1720m2拉裴特绿地主要用来种植蔬菜水果,这种在寸土寸金的地方辟地种绿,目的就是为了生态环境。古巴哈瓦那政府鼓励市民在城市任何地方,阳台,露台,庭院和社区的非私人地块种植不施化肥农药的蔬菜瓜果。美国一些城市如堪萨斯、西雅图和旧金山等修改区划法规,以便促进都市农业整合进入城市空间,北京海淀区设计师搞了一个社区实验菜园,将一些老房与花园连接成为农区,种植蔬菜瓜果,获好评。东城区西菜市东街的屋顶菜园100m2种上10多种蔬菜,效果好。合肥市老建设厅大院内数栋楼房被藤蔓植物包裹,冬暖夏凉,类似事例,中外都有。
建筑界正在研讨绿色楼宇课题,提出第四代商品房即公园化城市楼房。未来的楼宇有植物包裹,夏天防晒,释放氧气,冬天落叶,提供阳光。未来的家居可以种菜、养花、养鱼,如果真到那天,现代都市农业将随外可见。但是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场观念革命、技术革命,一旦成功,我们说生态工程也能如期实现。所以我们农业科技工作者要认真研讨,放开思想,大胆想象,我们应该有所作为。
4.2 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主要障碍 一是安全问题:屋顶园艺,阳台农业等是否安全?回答在于设计和管理。如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数千平米的空中园林,身临其境完全没有不安全的感觉;二是屋顶是否漏水?回答是现有技术完全可以做防漏。杭州濮家小学笕新校区屋顶工程上面有菜园、湿地、鱼池,教室里冬暖夏凉,没有一点漏水就是一例证;三是屋宇承重问题。经研究成果表明,只要不是危房,都可以发展都市农业,因有各种轻型栽培技术可以解决;四是城市垃圾转化成肥料问题。完全转化确是个大问题,也是当今城市管理一大难题。但在现在都市农业中以家庭或小单位微循环解决问题已有先例,全社会共同努力终究会有办法的。还有其他一些重要障碍,如体制、机制、立法等,但只要成为国家行为,就会迎刃而解。endprint
4.3 现代都市农业将形成巨大的新兴产业 我国现有的都市农业,如前所述,大都为取得一点经济效益,获得一点亲自动手的蔬菜,多了一点乐趣,所以人们还没看到潜在前景。
我们知道当下城市都是高楼,车水马龙,令人窒息,另一方面城市各种隙地、边角、屋顶、围墙、房子外壁、阳台、露台等基本都未利用,夏天太阳照射,那种只有在沙漠中能见到的烈焰,在我们城市都能感受得到。这种环境不改造,生态不改变,完全靠电能、天然气、汽油支撑的整天轰轰隆隆的大城市,不能够持续太久。现在为什么许多富豪、高官、有钱人大量在乡村寻巢,就是为厌烦都市环境。因此,需要改造,改造的方法就是现代都市农业,即现代大都市农业生态系统。未来的城市在这个现代都市农业生态系统里是一片绿色的境界。房子被绿色植物包裹,屋顶变成菜园或花园,地面交通大多潜入地下,大多地面变成绿色园林,阳台、露台瓜果飘香。我们描绘的前景不是不实际,而是现实。如广告中的新加坡洋房,是碧桂园地产商率先在做,紧接着又有一家公司如此宣传,说明商家已经捕捉了商机,捷足先登,真是春江水暖鸭先知。
现代都市农业的健康发展,将形成一系列巨大的产业体系,规划设计业、种苗研究开发业、物资提供服务业等等,同时为城市就业提供机会,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平台,为新型城市管理增添新内容。
4.4 放开思想,促进现代都市农业健康快速发展 党的十八大明确五大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是最主要的内容,以习近平总书记为党中央领导高度重视创新发展,我们重要的发展之路就是创新,其次要靠扎实苦干。因此城市管理者首先要放开思想,大胆创新。(1)超前思维:没有观念的创新就没有现在的都市农业,现代都市农业建立在创新之上的,城市管理者要深入学习相关理论,特别是都市农业理论,学习生态理论知识,学习循环经济知识等,同时要掌握当前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动态。从而站得高,看得远,超前思维,锁定目标,下定决心,稳步前行。(2)超前规划:现代都市农业是一项全新的事业,规划者首先要明确目标,领会都市农业是为生态服务的基本功能。其次是立足本市的基础,做出特色。(3)超前调研:实施现代都市农业是一项百利而无一害的民生工程。但实施起来却是异常艰难,它不仅是认识的问题,更主要是操作过程中涉及面太广、太多,涉城市中每个市民和所有行业,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有成效,组织领导是关键。因此领导现代都市农业重在协调和服务上。协调前面已经叙述,服务组织怎么办?可以采取支持市场化运作的方法,促进服务组织进入新兴产业。起步肯定艰难,这时政府必须给予政策方面支持,要突出支持科研创新环节。待服务组织正常运转之时,政府就要立法監督,保证市场运作的公平。(4)加强科研和培训人才的工作:现代都市农业是一项全新产业,必然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因此要加强研究,成立院(所),召集人才,深入探讨,做出示范,同时要加强培训,造就一批有思想、有技术、有能力的现代都市农业综合性人才,保证这项系统工程健康稳步发展。(执笔人:郑之宽) (责编:张长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