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崔
(江苏省扬中市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江苏 扬中 212200)
坏疽性脓皮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刘崔
(江苏省扬中市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江苏 扬中 212200)
目的探究坏疽性脓皮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并发症预防方式。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4例坏疽性脓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数据资料,了解患者疾病临床特征、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预后情况。结果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皮损问题,包括足部、小腿等,且患者通常合并相关疾病。给予患者针对性药物治疗后,治愈例数达7例,治疗效果较为突出。结论坏疽性脓皮病患者大多合并相关疾病,需要对患者进行肺部、血液等方面的系统检查,为提升患者临床疗效,可采取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坏疽性脓皮病;皮质类固醇激素;临床特点
坏疽性脓皮病,简称“PG”,该疾病于1930年正式被报道[1],但受到多种内外部因素的限制,当前其诱发因素仍不明,患者通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皮肤溃疡,多发于成年人,因此,本研究结合我院4例坏疽性脓皮病患者实际病情,探究该疾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并发症。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基本资料具体见表1。
1.2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相关临床指标与治疗效果。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
2.1 患者疾病诱发因素、临床症状 坏疽性脓皮病患者有3例(75.00%)存在明显诱因,1例(33.33%)存在外伤史,分为痔疮术后、擦伤、刺伤等,1例(33.34%)虫咬,1例(33.33%)感冒发烧。临床症状:发热共2例(50.00%)、皮损疼痛共2例(50.00%)、同形反应阳性患者共1例(25.00%)、深部溃疡形成但无明显疼痛患者共1例(25.00%)。
2.2 患者其他临床表现 病史:1例慢性肝炎病史、1例糖尿病史、1例高血压史。4例患者中3例(75.00%)患者合并1种或者1种以上疾病,患者血液系统异常共1例(25.00%),患者表现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三系减少。1例(25.00%)患者出现肺部损害、1例(25.00%)出现溃疡性结肠炎。2例(50.00%)患者出现其他异常,包括肺部感染、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升高等。
2.3 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 经过血常规检查后,发现共3例(75.00%)患者出现血常规检查异常,其中白细胞升高(>10×109/L)患者共2例(50.00%);白细胞下降(<4×109/L)患者共1例(25.00%);血红蛋白下降共2例(50.00%)(注:部分患者血常规检查异常表现为多种)。粪便隐血实验阳性共2例(50.00%),1例(25.00%)为肛周溃疡性皮损、1例(25.00%)为溃疡性结肠炎。
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4例患者中共2例患者有临床病理学组织,1例患者表现为弥漫性炎症细胞浸润,大多围绕着血管周围;2例患者表现为炎症细胞浸润,分为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
2.4 患者治疗方式 针对患者基础疾病,采取积极、对症治疗方式,对患者加入针对性糖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方式为:(1)单纯给予激素泼尼松治疗的患者共6例,剂量为0.5 mg·(kg·d)-1.0 mg·(kg·d)[1],控制患者临床症状后适当减量;(2)给予激素联用硫唑嘌呤治疗的患者共1例;(3)给予激素联用环磷酰胺治疗的患者共1例;(4)给予激素联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的患者共1例;(5)给予激素联用美沙拉嗪治疗的患者共1例;(6)给予激素联用美满霉素治疗的患者共1例;(7)给予激素联用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雷公藤、沙利度胺治疗的患者共1例;(8)激素联用沙利度胺、二甲胺四环素治疗的患者共1例。针对皮损患者给予针对性外用药治疗,包括抗生素药膏、湿敷,通过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湿敷,比例为1:5,000。
2.5 治疗效果 4例患者均存活,对其进行随访,共有3例随访成功,1例患者复发后转院治疗,3例患者停药后痊愈。
表1 选取患者的一般资料[n(%)]
坏疽性脓皮病属于临床罕见炎症性疾病,其病因至今仍未明确,主要特点为真皮中性粒细胞浸润、破坏,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临床认为与患者体内中性粒细胞、免疫因素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根据患者皮损特征,其可以分为增殖型皮损、溃疡型皮损、大疱型皮损、脓疱型皮损等类型[2,3],在皮损进展过程中其不具备病理特征,大多表现为真皮、中央表皮坏死或者溃疡[4]。
根据本文研究结果证明,经过针对性后,患者治愈例数达3例,说明治疗效果较为突出。当前治疗坏疽性脓皮病时仍无统一标准,需综合考虑患者合并疾病,如肺部侵犯、血液病等,糖皮质激素是用于治疗坏疽性脓皮病的常用药物,如泼尼松等,当激素治疗效果不理想时,可增加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针对急性期患者,可予以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5]。
综上所述,坏疽性脓皮病患者大多合并相关疾病,需要对患者进行肺部、血液等方面的系统检查,为提升患者临床疗效,可采取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以恢复患者正常生活。
[1]周琼,王小兵,张磊,等.误诊为坏疽性脓皮病的HIV感染合并生殖器疱疹一例[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6,49(10):746-746.
[2]孙红玲,姚梅琪,许彩云,等.一例妊娠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并发坏疽性脓皮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4): 294-296.
[3]王超鹏,刘素琴.溃疡性结肠炎并发坏疽性脓皮病的诊治护理1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5(8): 1374-1378.
[4]厉建鸣,戎慧珍.1例坏疽性脓皮病并发巨大溃疡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1996(6): 372.
[5]陈木开,周晖,廖绮曼,等.坏疽性脓皮病临床特点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24(12): 1203-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