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才能力需求的高职中医骨伤专业课程设计研究

2017-11-22 01:09陈广超段生艳杨艳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42期
关键词:骨伤课程设计课程体系

◎ ◎陈广超◎段生艳◎杨艳

基于人才能力需求的高职中医骨伤专业课程设计研究

◎ ◎陈广超◎段生艳◎杨艳

高职中医骨伤专业是培养现代骨伤疾病治疗人才的重要专业,随着中医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人才的能力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课程设计是影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结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对中医骨伤专业人才能力的需求,科学合理的设计专业课程,以不断提高中医骨伤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随着现代中医骨伤治疗技术、方法以及理念的不断创新发展,对人才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中医骨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人才能力需求不够重视,导致部分高职中医骨伤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不能很好的胜任相关领域的工作。因此,这就需要从人才能力需求的角度出发,调整和改进课程设计内容、方式,使高职院校的课程设计能够满足中医骨伤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需要。

高职中医骨伤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

高职中医骨伤专业人才主要从事医疗机构的骨伤科疾病治疗工作,涉及到很多中医骨伤专业理论知识、临床实践技能以及其他方面的综合技能知识等。具体来说,高职中医骨伤专业人才应当具备如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掌握必备的中医骨伤基础理论知识。高职中医骨伤专业的人才,首先应当具备的能力就是掌握必备的理论基础知识。理论基础知识是其他技能锻炼、实践、探索、创新的基础,没有足够的理论支撑,其他方面的能力培养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对于高职院校中医骨伤专业学生来说,专业理论知识应包括中医骨伤科学基础、中医正骨、中医筋伤学、创伤急救学、中医骨病学、骨伤手术学、骨伤影像诊断学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学生们应该做到学懂、学透,并且能够融会贯通,在临床实践中能够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总结,灵活运用。

临床实践技能。从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方面,可以看出高职院校中医骨伤专业是为社会医疗卫生机构,如医院、社区诊所、康复中心、疗养院等培养具备中医骨伤疾病治疗的专业人才,中医骨伤专业学生能够为骨伤科疾病患者的治疗、康复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因此,就需要学生们掌握一定的临床实践技能。例如,骨伤疾病治疗方法,用药技巧、康复管理办法等,这些临床实践技能需要学生们在校期间通过各种方式的锻炼掌握。

具备一定水平的中医思想文化。我国的中医博大精深,中医思想文化源远流长。中医思想文化对于现代人们的日常保健、疾病预防、治疗以及康复等,都与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中医思想文化学习与掌握方面,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掌握的水平还不高,对我国深厚的中医文化内涵挖掘不够。而这些深厚的中医理论内涵、思想文化,在学制3年左右的高职院校培养模式下,让学生们掌握到一定水平,也是有很大难度的。从这一实际情况来看,就需要学生们对中医知识文化的学习进行精简,熟读一些经典的中医学著作,如《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以及《本草纲目》等,通过熟读这些经典中医著述,能够对学生的中医思想扩展,中医文化理论水平提升,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高职中医骨伤专业课程特点分析

高职中医骨伤专业的课程量大,内容多,涉及到的科目较多,具体特点如下:

科目多,内容多。高职中医骨伤专业课程的科目很多,一般院校规定在3年内学生要修完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实训课、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选修课等,而且每一类课程下面涵盖几门甚至十几门科目,总体上来看,科目很多,学习内容量大。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在三年内让学生们快速地学习上述课程体系内容,对于不少同学来说,会显得比较吃力。

范围大,精度不够。从中医基础理论到中医临床实践,从一般基本技能,到综合知识技能运用,高职中医骨伤专业课程体系的范围很大,但是,在相关专业科目的内容方面,往往是面广而内容精度不够,不够精炼,学生们对一些重要的中医骨伤治疗技术方法、中医理论掌握的深度不够,简单了解的内容较多。

理论课程设计较多,临床实践少。中医骨伤专业理论课程安排较多,而对于临床实践的课程设计数量相对较少,这种课程安排,不利于学生们进行有效的临床实训、观摩学习。而且过多的理论课程,可能会让学生们疲于应付考试,而忽视中医骨伤专业理论知识的运用。

公共课程较多,挤占专业核心课程时间。高职中医骨伤专业在公共课程设计方面,安排了英语、语文、计算机基础、形势与政策、思想政治等内容,这些内容相对较多,挤占了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时间。而且公共课程一般都是考试课,学生们为了应对考试,不得不将大量的时间投入在公共课程学习上。

基于能力需求的高职中医骨伤专业课程设计

整合优化课程科目设计,集中核心知识内容。高职院校中医骨伤专业课程设计,一定要结合自身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并考虑学制时间安排,对那些学科跨度不大,专业内容接近的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剔除重叠或者相似重叠的部分,将骨伤专业核心知识进行集中,通过优化科目设计,提高课程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例如,中医骨伤专业在临床中主要以手法操作为主,在一些高职院校中,为突出骨伤专业手法特色,将针灸推拿学分为“针灸学”和“伤科推拿按摩学”两门课程。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要结合中医骨伤专业教学计划及专业特点,紧密联系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兼顾理论考试与实践技能考试要求,编写实验实训指导与考核标准。突出实践技能的重要性,尤其是推拿手法及治疗部分。通过集中核心知识授课,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增加临床实践课程比例。临床实践课程较少,是当前很多高职中医骨伤专业都存在的一个问题。这一问题主要是因为临床实训资源不足导致。因此,高职院校要通过整合临床实训资源,丰富临床实践的途径,增加临床实训课程比例,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临床实践锻炼。如中医骨伤基础实训、中医正骨实训、骨科手术实训等,很多内容都和学生们毕业后从事的伤科疾病治疗工作密切相关,如果不进行相应的实训锻炼,学生们在这方面的技能、经验就会不足。通过疏理、整合临床实践教学课程内容,借助实习基地“名医、名师、名术、名药”有利资源,以“培养中医临证思维、强化临床实践能力”为主线,以“培养应用型中医临床人才”为主要目标,以“岗前培训、临证实践、综合考核”为三阶段,(“三段式”中医临床实践教学),从而设计一套系统、规范及可推广性强的中医临床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适当减少公共课程的比例。公共课程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课程体系安排,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类课程大多以学生们的计算机应用、外语应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语言文化学习为主,对于学生们的主干专业课程学习没有直接性的影响。而且公共课程内容相对简单,还存一些重复性的内容,针对这种情况,在学期公共课程安排上,进行适当的压缩,以为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腾出更多的时间。

依据不同培养目标,优化重构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在中医骨伤专业人才能力培养方面,要依据不同培养目标,优化重构课程体系。优化重构课程体系,将不同能力培养层次的人才,划分为若干模块,在精简教学内容的同时增设多门与其培养目标密切相关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课程。与此同时,强化精品课程建设,采用PBL、讨论式、研究式等先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将拓展学生知识面与提高综合素质紧密结合起来。同时,还要鼓励学生们认真研读中医经典,通过中医经典等级考试制度,促进学生掌握中医经典知识。中医经典著作承载着中医药知识的精髓,深入理解并掌握其内涵对不同类型中医人才的培养均有重要作用。为了达到分类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就要实施保证培养目标实现的有力措施。

提升教师水平,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高职院校中医骨伤专业课程设计,需要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领头探索研究,青年教师在课程设计、人才能力培养方面,思维更灵活,能够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培养”制度,通过一对一的培养,迅速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教师完成培养计划并通过考核,成为教学、科研的骨干,高职院校要发挥青年教师在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规划方面的优势,为中医骨伤专业课程设计提供更多建设性意见。

本文为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高职高专中医骨伤专业课程设置调查分析研究”(编号:2015Y564)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骨伤课程设计课程体系
关中李氏骨伤学术流派简介
关中李氏骨伤学术流派简介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高职高专中医骨伤科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中医联合交锁髓内钉治疗骨伤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