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香城时评”:地方党报时评转型的三条路径

2017-11-22 22:39何泽平
中国记者 2017年8期
关键词:咸宁时评党日

□ 文/何泽平

《咸宁日报》“香城时评”:地方党报时评转型的三条路径

□ 文/何泽平

面对网络评论的冲击,《咸宁日报》精心打造的《香城时评》栏目在议题设置、内容选择、价值判断、角度分析等多个维度向“本地化”发力。实践证明,本地化既增强了《咸宁日报》作为地方党报的传播效应,又重塑了《咸宁日报》在本地舆论场中的引导能力和权威地位。

评论 本地化 舆论引导 咸宁

在微传播和泛媒体异军突起的环境下,网络评论以其快速度、大容量、平民化、交互性的优势,形成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冲击波,地方党报时评空间被挤压,受众被分流,权威性与舆论引导能力日益弱化。《咸宁日报》精心打造多年的《香城时评》栏目从2015年开始,在议题设置、内容选择、价值判断、角度分析等多个维度向“本地化”发力,为应对冲击做出积极探索。

一、大主题小切口,宏大叙事接地气

对评论来说,“应景”的大主题一直是门“必修课”。《香城时评》知难而上,针对“大主题”,选择“小角度”切入,把普适性的大道理同咸宁实际结合起来,增强了可读性和针对性。

2016年《香城时评》刊载一篇题为《坚定信仰的红色朝圣——感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的“咸宁智慧”》的时评,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时评从咸宁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入手,用4个“这一天”和3个“从此”构成7个排比句,阐释“主题党日+”活动如何成为咸宁全体党员坚定信仰的“红色朝圣”。紧接着,跳出咸宁,阐述在 “坚定信仰,刻不容缓”的语境下,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正是一剂坚定信仰的良方。行文至此,笔锋再次放眼全国,通过把开展半年之久的“主题党日+”活动与中央刚刚印发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方案进行对比,论证“两种表述,字面不同,精神相通”,巧妙地把咸宁实践与中央精神融为一体,水到渠成地得出论点:“主题党日+”活动,是献给“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咸宁智慧”。

整篇评论既充分体现了“咸宁特色”,把咸宁的实践作为展示深化党内教育的一个窗口,也由此打开把从严治党的大主题化作生动实践的大视野,跳出了以往宏大叙事“只有中央精神没有地方实践”的写法,体现了地方党报时评的地方特色。评论文风庄重,严谨,朴实,注意视角的转换和写法的创新,既有思考的深度,也有文本的美感,时代气息浓,受到读者肯定。

除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香城时评》还围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学习教育等大主题,策划和刊发了一批“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时评,不仅传递了党的大政方针,也满足了读者希望获知“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认知需求。

二、泛话题典型化,透视感动树正气

在“利益多元化、价值观纷呈”的今天,无论是凝聚社会共识,还是弘扬社会正气,都少不了党报时评这一“精神引擎”。然而,每每论及类似话题时,党报时评往往因为说教式地“引导”,给人泛泛而谈之感,影响了说服力和感染力。

对症下药。《香城时评》采取“泛话题典型化”,彰显时评穿透力。即一些作品的新闻由头是作者耳闻目睹的身边典型,通过挖掘他们的一言或一行,透视其中蕴藏的社会正能量。2016年2月13日,嘉鱼“快递哥”张洋徒手砸窗救人,100多家境内外媒体相继对他的事迹进行了报道或转载,网民跟帖300多万条次。与此同时,快递公司奖励他1万元,省、市邮政部门授予他“湖北省优秀快递员”称号;地方党委政府授予他“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南鄂楷模”等荣誉。对此,张洋接受采访时说:“没想到引起这么多的关注”“没想到会受到这么多的奖励”。

紧扣“两个没想到”,《香城时评》迅速策划了时评《“快递哥没想到”的没想到》。时评以“两个没想到”为由头,阐明张洋的义举为当下“人性冷漠、道德滑坡”的社会图景增添了一抹亮色,透视“两个没想到”蕴藏的社会正能量:人性的本质是温暖而向善的,社会的主流是积极而向上的,有力地回击了“人性冷暖、道德存废”的分歧与争议。论证至此,时评由点及面,引用感动中国人物的言行,进一步阐明在“义与利”的考验面前,在“帮不帮”的抉择关头,在“救不救”的危险时刻,总有那么一个个可敬可爱的人不假思索地挺身而出,据此推断:雷锋精神未曾远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光辉照耀着我们前行的路。

《香城时评》就是这样通过独特视角、独立思考、独到见解,形成自己的评判方法和标准,把身边的感动讲到人们的耳朵、把核心价值观说到人们的心里,变传统的“大漫灌”为新型的“小滴灌”,化正气为力量,助力社会良性发展。

三、老题材新视角,问题导向聚人气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党报时评肩负壮大主流舆论,唱响主流声音的重要职责,但这种职责并非回避问题,而恰恰是要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去激发党心民意的共鸣点,为社会进步建言发声。

基于这种认识,《香城时评》力求避免人云亦云地“叫好”,以思维的刀锋斧凿,剖开硬的现实,揭示问题的实质,独特发声聚人气。获得湖北新闻奖一等奖的时评《警惕空气优良率递减发出的警报 》就是其中的代表。2015年咸宁市政府工作报告通报了一串“喜人数据”,其中,2014年市区空气优良率90.36%,居全省第二位。但作者并非见到“喜报”就跟着“叫好”“点赞”,而是引用环保部门近几年发布的空气质量数据,证明“咸宁市空气优良率呈现逐年递减”,由此发出警示:“当雾霾成为全国性环保问题时,一些生态条件优越的城市却缺少必要的忧患意识”,然后扩大视野——“放眼全国,曾经蓝天白云而今雾霭重重的城市并不鲜见;眺望全球,曾经绿水青山而今满目疮痍的地方比比皆是”,论证“谁啃光了生态的老本,经济发展必将赔本;谁透支了绿色的健康,民生幸福必将受伤”,最后指出解决问题的方向:“保护咸宁的生态优势,就是守住发展的希望,守住民生的幸福”。时评既体现了作者高度的新闻敏感、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也体现了作者慧眼识珠的能力,起到了“敲警钟”的作用。

以问题感激发力量感。《香城时评》从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中逆向挖掘习惯性忽视的问题,鲜明表达立场观点,推动问题的解决,因而聚集了越来越多的读者和作者。伴随读者和作者的多元化,《香城时评》话题更加鲜活、语言更加活泼、观点更加犀利、思想更加深刻,对当地读者形成了一个强大磁场。

(作者是咸宁日报社副社长)

编 辑 张 垒 leizhangbox@163.com

猜你喜欢
咸宁时评党日
大踏步前进!华扬2021年销售增长50%,单品增长超100%,咸宁新产业园即将投产
重庆市中医药行业协会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党日活动
主题党日加上大数据——汉中市利用“党建云”更新党日形态
涌泉相报!湖北咸宁驰援河北
长治市财政局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党日活动
时评的一般思路
就事说理,激浊扬清——如何写好时评作文
省植保药检党支部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
叶挺独立团奇袭汀泗桥占领咸宁城
党建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