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唐迎春
人物深度报道如何出彩
——以《广州日报》“今日人物”为例
□ 文/唐迎春
《广州日报》纸质深度报道版“今日人物”、头条号及微信公众号“广州日报人物在线”开版、开号以来,在选题、采写和融媒体运作中,探索出了一个阅读率高、各方满意的深度报道模式。其经验何在,有何进一步的思考?
广州日报 人物报道 选题 采写 融媒体
新闻的本质是,何时、何地、何人因何发生了何事。深度新闻就是将事件的过程、原因、后续更深刻、更详细地呈现出来。人物类深度报道将镜头聚集在人物上,以此为核心,捋出事件,讲述故事,反映世态人心。
《广州日报》“今日人物”2016年4月5日正式推出,在此基础上,推出了头条号和微信公众号“广州日报人物在线”。“今日人物”选题的原则有:1.公共性,热度效应,紧扣社会脉动、大众关切。读者对这个人愿关注。2.足够的新闻性,有深刻的内涵,能对应“世界多丰富,人物就有多复杂”这句话。3.可操作性,涉及采访的人、地域,通过努力,可行。
“今日人物”重点报道几类人物:一是热点新闻事件中的人物;二是有新闻的名人;三是有故事的小人物。
热点事件中的人物,第一时间确定选题,通过人物经历、视角还原新闻,讲述重大事件,和事件中人的故事;事后,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展现当事人的生存状态。力求做到一抓新闻,二抓故事,人在事中,事因人写。《悲伤川师大127宿舍》《中晋投资人:每天都是煎熬》《慈善风暴后的何金鹏不希望有下一个自己》《舍妻救母终获谅解高丰收:我在家就在》等报道都是如此。
此外,灾难性、负面的热点新闻事件中的人物,“今日人物”在选题节点上会权衡、取舍。曾经的热点人物,如果有新变化,也是好选题。
名人新闻,特别是有新闻由头的名人,公众爱看,可借其名气,提升品牌。2016年“今日人物”推出了一系列极具影响力的人物报道,专访数十位名人,基本上保证一周一位有新闻的名人。
除了采访当今名人,有新闻由头的名人过世,也可以成为人物报道的选题对象。而有新闻由头的历史名人,可以通过采访当事人、幸存者,档案馆、家族谱编撰者或研究专家,讲述故事,还原历史。
“小人物”,除了新闻事件中的“小人物”,体现时代背景、典型意义的“小人物”,跟老百生贴得近的本地特色“小人物”,在整个“今日人物”深度报道中占相当比例,有不少稿件可圈可点,如:《神童母亲忏悔录》《痴呆老人的日与夜》《洋媳妇“戴安娜”在广州》……..
“小人物”选题、采写不到位,很容易“LOW”。我们努力做到:思想、立意要高于“小人物”,要看得更深、更远,反映人性与灵魂深处。
热点新闻人物、名人、“小人物”之外,新锐人物、调查式人物,我们也在探索中。
在人物深度报道类别中,“今日人物”回避了政治人物。不过,不必一刀切,有些还是可以做的。也回避了一些经济人物,原因是可能的广告嫌疑。这一块,也需要大力探索。
新闻性、冲突性、复杂性,构成人物选题的一个滤网。选题的组织、管理上,严格筛选选题,预判采写效果:
1.每周一次例行的面对面选题会,大家提出选题、碰撞、讨论,决定某个选题是否值得做,怎么做。
2.微信群随时报选题,即刻讨论。
3.短线选题和长线选题。短线选题,以前当天采写完,纸版当晚清样印刷,现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要完成采写,发布到新媒体平台。长线选题有年度题、月度题,甚至跨年度题。长线选题不怕慢,做出独家便是赢。
4.选题的追踪、调整。不少选题会遇到困难,找不到人或人不接受采访,暂时进行不下去,或人还没采到,时效性已过,选题就需要做出调整,值得坚守,就再想办法,否则放弃。
5.鼓励选题的专业性。每个记者重点关注一两个专业领域,在该专业领域内,广交朋友,建立人脉,能够敏锐找到自己专业领域的人物线索。
6.抓住好选题,剔掉坏选题。题好文一半,坏选题难出好新闻,剔掉坏选题,一定不要心软。
7.人物深度报道选题“五不”:不做不咸不淡、不痛不痒的人物;不做悬在半空中、没有地域贴近性和心理贴近性的人物;不做非热点,或不能形成热点,做出来像话题的人物;不做新闻性不强,又要出远差,采访成本高的人物;不做静态的、没什么故事性的人物。
(一)采写不同类型人物的方法
1.新闻人物
人物深度报道,相对硬新闻而言,容易显得“软”。一旦出现热点新闻,事件中有核心人物,要第一时间抓住。“今日人物”的操作模式是:一个新闻事件出来,有一个或多个核心人物,如果第一时间抓到,让他说话;无法采访到最核心人物的情况下(比如死亡、抢救中、不能说话等),找与其最有关连的次核心人物,次核心人物有可能成为故事的主角,并由此捋出该新闻事件中一连串人物深度报道。
新闻事件出来,寻找新闻人物,不妨罗列表示:
核心人物A,与A关连最紧密的a1、a2、a3
核心人物B,与B关连最紧密的b1、b2、b3
核心人物C,与C关连最紧密的c1、c2、c3……
如果失去先机,新闻人物并没什么诉求,他会讨厌一遍遍地诉说自己的遭遇。而且各种新媒体端口生态下,新闻竞争的时间越来越短,一般几个小时、一天左右,超过两天就晚了。如果同行的首批深度报道已经出来,一般不宜炒剩饭。沉淀之后,后发制人当然可以,弥补时效性,需要独到的角度、更详尽的人物在新闻中的故事,甚至颠覆性的内容。
如何抓先机?一是预谋。事先知道线索,等在新闻人物出现的地方。二是发现网上线索或同行已有的简单报道,第一时间找到新闻人物采访。
2.名人
名人难约。一次一次的推迟、等待,采访日期完全不确定,甚至遥遥无期。名人可能不屑于接受采访,嫌你的媒体级别不够高,以纸媒为主的镜头感不够,接受采访前,要问你以前采访过什么名人,有什么代表作品。
约访名人,要找契机,要有耐心,更要有办法。通过公关、名人的朋友、家人,甚至保姆,抓住一切机会,如演讲、公共活动等,想方设法,总能逮到。
以袁隆平为例,此前“今日人物”约了他很久,一直没答应接受采访。有一次,记者出差到长沙,找到袁隆平住的院子,进了他邻居家的门,邻居老太太很热心,答应牵线,即使这样,我们也没有专访到袁隆平。后来,记者看到一条消息说,袁隆平跟广东有一个超级稻的合作实验基地,记者用这个由头跟他秘书联系,秘书转告后,袁隆平马上就答应了接受专访。
名人的采访提纲,不要硬邦邦地罗列一个个问题,要写得有趣,体现自己的文字功力、见解和水平。
名人也难采。被限定的采访,例行的回答,或一次采访中屡屡被打断、被干扰,或者采访所得,基本是大路货,是他想让你说的。有的名人,纯粹是想利用媒体,推销自己的某一点。名人报道的真话与假话、套路与干货,须一一甄别。
采访名人,绝不仅仅是对话、问答,他的一举一动,音容形貌,情感思想的流露,都是好内容。有时候,采访对象过于强势,记者在现场受到他的影响,有可能不知不觉被他牵着鼻子走,做了他的传声筒。这时,要想办法再找采访机会,问到读者想看的内容。记者需要抛出独特的问题,让他有兴趣,产生聊点什么的冲动;问题触及他情不自禁想说的某一点,让他不得不回答。
采访名人,如果能争取到一到几天的跟访,跟访过程中能有小专访,那就太好了。名人周边的人,应尽可能采访,哪怕采访的内容只是作为新闻素材的背景和印证。
此外,名人、知名的新闻人物,在狱中,或去世,或重病,本人无法接受采访的情况下,怎么采?寻找核心的外围人物,如最亲近的家人、朋友,外围知情者等,他曾经活动的点,根据现场、打着他个人印记物品着手,新闻与读者不知道的个性化综述一起穿插。
要避免为采而采,看似采到了这个名人,实际没有挖到独家的料,采访形式上表现为:公关式的邮件采访,简单的电话采访、蜻蜓点水的面对面问答、没有深入内心的专访。体现在稿子上,即:料不够,水来凑。
3.有故事的“小人物”
“小人物”,可能不那么善言谈,容易受别人影响,他的故事也不一定那么集中。“小人物”的魅力在于,他是一个独特的人,他身上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让我们看到人性的力量。要善于倾听、观察、适当地引导,找到我们需要的故事。同时,记者采访中要避免,主题先行,心理优势,无意中侵犯个人隐私。
(二)、写人要有厚度和温度,要入心入肺
1.主题明确:没有一个统一的主题,只是细节的堆积,报道就成了一盘散沙,就成了信息的大杂烩,文章的力量就会减弱。要从主题连贯上去考虑问题,开始下笔前,不妨问自己,我想表达什么,这篇人物报道意义何在,能否用一句话说出来。用主题把各个细节串起来,突出表达主题的事实,重点处理,无助于主题的,毫不犹豫舍弃掉。
2.逻辑结构清晰:无论是时间线结构、空间线结构、时空多人物复线交织结构,还是其他结构,首先要清晰。
3.文字技巧到位:不妨把文学、小说技巧运用到人物深度报道中来。一个好的人物报道,要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有核心冲突、悬念穿插,通常用陈述、描写与对话交叉写作来完成。聚焦事实“过程”,镜头般呈现故事,把某一瞬间发生的事重新聚焦,弄成慢镜头的特写,时间被仔细地切割,事件的碎片被一点一点还原,连贯成一个有强烈震撼力的、正在进行的“过程”。有意思的直接引语、连续对话之间,可穿插人物动作、形态、感情互动甚至冲突,更见故事和戏剧性的效果。物的信息源,如电话、日记、照片、微信、视频等信息,在人物报道写作运作得当,可使人物更丰满,故事更生动。
4.视角独特:人物报道,多采用第三人称视角。记者藏在第三人称叙述者身后,就像一架镜头,通过当事人的视点和叙述,复原声音、场景事件或事件的部分过程。通过详实的采访,甚至都能进入那个人的情感世界。
记者将自己部分角色化,通过自己视角的串场,发掘新闻。记者由旁观者变为当事人,自己是新闻来源,他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感构成新闻的要素,记者把自己亲历、目击,最生动、最具实感性的情况告诉读者。
5.充满作品的情景氛围。记者选择的事实、事实彰现的特殊视角、种种技巧及乔装打扮的各种议论等,构成了整个报道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实实在在让读者一落眼就感受得到的“味道”。记者已然制造了一种情感催化剂,他让人从中感到一种围绕事件或人物的情景氛围。这种情景氛围或曰风格,或曰基调,或曰情调。风格、基调或情调是记者藏身于幕后并操作的结果。
采访人物新闻的过程中,很难做到个人情感的绝缘,自然而然的会产生个人对被报道人物的好恶与看法。有的是积极的、包含好感的;有的是负面的、并无好感的。无论是哪种过于强烈的情绪,都会影响采写。但是,如果不动感情,干巴巴的,稿子也可能没有意思。人物新闻的采写,远非“适度”“把握尺度”几个字那么简单。
“今日人物”2016年4月5日开版后,9月份推出头条号“广州日报人物在线”,11月开通微信公众号“广州日报人物在线”。还在广州日报两微一端及跟其他单位合作的平台上做直播和视频报道。
头条号效果反馈特别快,有的热点新闻、社会新闻,几个小时便有阅读量10万+,不到一天便有100万+。
以前,我们觉得好的,设想读者也会觉得好,但并不知道有多少读者会看,多少人从头读到尾,读后有何反应。现在,同一篇稿件,新媒体平台也上,阅读量即时显示,评论马上可以看到报道在读者心里起了什么化学反应。
新媒体平台的人物深度报道,除了传统的文字、图片,也开始尝试直播、视频,呈现出组合式的人物深度报道:传统的文字、图片+直播;传统的文字、图片+剪辑后的视频。负责报道的记者有了新的变化,或一个人包干文字、图片、视频拍摄;或前方一个文字记者,负责文字和拍摄,后方同时配备一个直播小组;或一个小组参与采拍、专题制作,包括文字记者、视频记者、技术人员。
更快、随时更新、更立体、更丰富,新媒体平台的人物深度报道发布后,新的内容可随时动态呈现,不断追踪补充,让读者看到不同人物视角下的新闻事件及进展。
在头条号和微信公众号运营过程中,我们的稿件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稿件的时效性和影响力明显加强,记者们传统的文字采写技术在成长,融媒体报道手段在不断学习中熟练运用,写稿编版编新媒体稿件之外,人人出得了镜,拍得了视频,做得了直播。
头条号机器推荐,偏热词,偏社会,也有一些纸版认为比较好的稿件,头条号上并未获得好的推荐。操作过程中,有时候,我们也会有一种撕裂感。大众似乎也在回到感官刺激。以头条号“广州日报人物在线”为例,多篇阅读几百万+的稿件,是极端案件中的人物。这类稿件,我们在纸版上并没有做头条,而在头条号上,稿件一上线,阅读量蹭蹭地往上蹿,几个小时内就是100万+了。读者的搜索热词决定了机器的热词库,机器根据热词库的推荐量决定了阅读量。机器热词和读者的互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爆点”“吸睛度”,会影响记者的选题。
读者潜意识爱看的和他们应该看的如何权衡?我们的对策:1. 党报在新媒体融合中,不是降低要求,党报上不做的转移到网络,而是以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提升网络新闻品质,具有社会意义,起到“成风化人”的作用。2. 法治报道中的人物新闻,减少或抹平暴力与血腥,增加法律层面的健康度。
正因为此,一些新媒体平台在力邀“广州日报人物在线”进驻,因为我们提供的是主流、权威、好看、健康的人物报道。
(作者是广州日报社机动记者部主任)
编 辑 梁益畅 4626687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