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张墨成
一名“追雨记者”的无人机航拍历程
□ 文/张墨成
编者按 今年下半年以来,南方各地不断出现暴雨等极端天气,汛情成为社会关注热点。本期刊发新华社第三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中相关案例,分享与抗洪报道相关的新闻实践、采访感悟、心得体会。也欢迎各媒体推荐精彩“故事”。
每到汛期,生活在长江边的记者通常会陷入一年中最忙碌的时段——追随暴雨的步伐,逆风前行,冲向一个个抗洪现场。
如今,活跃在抗洪现场的不仅有战士们的抗洪“神器”,还有记者们的“十八般兵器”——无人机、VR摄影器材、社交媒体直播设备等。在洪水面前,新华社记者利用这些新技术立体呈现抗洪第一线情况。
从抗洪报道的历史来看,“千湖之省”湖北经历过两次比较大的战役性报道,一次发生在1998年,一次发生在2016年。相隔18年,抗洪报道形式更加丰富,技术更加成熟。笔者全程参与了2016年抗洪报道,在风雨的洗礼中,开启了个人的无人机航拍历程。
2016年7月,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多地降雨量、江河湖库水位均超过1998年同期。
灾情就是命令。新华社湖北分社全体采编人员日夜奋战,众志成城。从6月28日到7月27日,我带着无人机穿越大半个湖北去追雨,从空中记录下荆楚大地的抗洪全景。
2016年7月14日清晨,天色微亮,我爬上餐馆的屋顶,取出无人机,安装好桨叶,伺机起飞。一公里外,牛山湖大堤上空飘着乌云,雷声时不时从湖面上传过来。这并不是适合起飞的天气。我的任务是航拍牛山湖大堤爆破的瞬间。
为了完成这次挑战,我提前谋划。爆破前夜,为了离起飞点更近,我睡在一家餐馆的大厅。没有床,我用四个凳子拼成一排。没有电,天太热,蚊虫肆虐,我用衣服把自己裹起来。在这难眠的一夜,我争取了三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起飞前,有人问我:“中途有可能碰上大雨,冒这个险值得吗?”我认为,奋不顾身抵达新闻现场才是记者的使命。
转眼间,我的无人机接近牛山湖大堤。手机屏幕上的回传画面变得断断续续。此刻,十几架无人机在大堤上方盘旋,彼此干扰非常严重。我调整好悬停方位,屏息凝视着手机屏幕。突然,巨响划破天际,尘土腾空而起,爆炸物形成了一道高度超过100米的移动墙!正在这时,我的手机操控界面黑屏了!五秒,十秒,二十秒过去了,仍旧是黑屏……我果断执行返航操作。失联了约四十秒后,通讯重新建立。
当无人机稳稳落在手里的那一刻,我的后背已经湿透了。事后了解到,在这次历险中,有些无人机被炸毁沉入湖底……但即便面临再大的危险,出发,永远是我无悔的决定。
对我来说,这一个月的无人机航拍就像一次“长征”,在自己的岗位上克难奋进。
这个月,越野车是我们移动的帐篷。我在车上吃饭,在车上睡觉,在车上发稿。越野车穿行在大别山的红色旅游公路,冒着沿途70多处塌方的险情,我们挺进灾区;越野车在月夜驰援一线,不料道路被水冲断,我们尝试了三条路,结果不断上涨的洪水差点把我们包围。
这一月,冲锋舟载我走过“长征路”。我与同事一行五人,乘坐空降兵的冲锋舟前往天门市受灾最严重的黄潭镇直击灾情。忍受着冲锋舟表面上的滚烫高温,闻着水质恶化后的刺鼻气味,冒着感染血吸虫病的风险,我们和灾区人民一同经历“水深火热”。
不忘初心,勿忘人民,这就是一名记者的职责。
新华社湖北分社)
编 辑 翟铮璇 90555319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