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赵东辉 田建川
从新华社几篇“刷屏”之作谈融媒产品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的关系
□ 文/赵东辉 田建川
随着媒体深度融合的不断推进,融媒产品不断出新。融媒产品的创新源泉是什么?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哪个更重要?如何处理好两者关系?本文尝试回答这些问题。
内容创新 形式创新 融媒体 新华社
笔者认为,不管是内容创新还是形式创新,融媒报道都必须扎根人民生活、扎根实践沃土、扎根基层实际,才能不断从中汲取养分。一方面,深入基层找“活鱼”,为内容创新提供了支点。另一方面,能更准确地把握事物的主次要矛盾、发展的内外因联系以及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等,为下一步选择什么样的形式创新提供了基础性依据。
《开往春天的扶贫列车》和《农民工老苏铁骑千里返乡记》是新华社广东分社分别在2017年和2016年推出的新春走基层“刷屏”报道。这两个报道在内容创新上是有很多共同点的:提前一个月进行策划,从数十个采访对象中预采访筛选,全程跟随采访对象同吃同住,都实现了“两头扎根”,即一头扎根采访对象在广东的工厂、宿舍、出租屋,一头扎根采访对象老家的村庄和家庭。
毋容置疑,好的内容要靠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来。从实践层面来看,内容创新就是在“深”“近”“切”三大支点上下功夫。
“深”,即透过现象看本质。新闻报道采编发的过程,是一个“表—内—形”的过程。即首先从事物的具体表象入手,观察事物纷纭复杂的外部信号,然后通过分析,洞悉事物本质,把握事物的整体真实,最后选择报道视角将采访内容转化为新闻稿件。所以说,从采访一开始,就进入了由表入里的过程,可以想见,如果扎根不深、采访蜻蜓点水,就很容易被事物的表象迷惑,一叶障目,只看到特殊性和具象,难以获得事物的本质和整体。新闻采访中,各路媒体同台竞技,为什么有的媒体只采访到了一个小豆腐块,有的媒体则能深度解读、挖出猛料形成独家报道?说到底,前者是因为浮躁或浅尝辄止,后者则源于调查研究的功底。
“近”,就是平民视角、小切口、摆事实,通过讲故事让内容可感,让主题亲近受众。对于内容创新而言,稿件可感也就是提高传播的达到率。现在,不少媒体的稿件仍然空洞说教、大水漫灌,造成受众不爱听、不爱看,这样的稿子印在纸上,却走不进受众心里,甚至进不到眼睛里。这实际上需要采访理念的转变,首先要体现在内容上是否贴近、接近。梳理一些“刷屏”报道不难发现,这些稿件都是言之有物、有故事、有细节。比如反映异地搬迁脱贫的《羊小平砸缸》,有大量的细节描写,把水缸意象化,这就让脱贫的主题有了抓手和落点。比如反映劳务输出扶贫的《开往春天的扶贫列车》,记者通过全程跟拍湖南花垣县普通外来工石欣的春运回家路,讲述了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奋斗故事。稿件《3岁的等待和33岁的归途》则创造了1.5亿次的阅读量。
“切”,就是文章有温度,情真意切,充满人文情怀,体现共同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让受众产生情感共鸣,使传播价值最大化。《开往春天的扶贫列车》和《农民工老苏铁骑千里返乡记》都是通过不厌其烦地筛选和预采访,找到了有故事、有表现力的“小人物”。这些人物都带着浓烈的时代气息,从而使小故事有了厚重的时代承载力。“小人物”和背景决定了稿件的骨架,同时还有“魂”的嵌入:情感和价值观,即真情大义。这两篇报道刷屏的一个共同原因是,击准了社会公众的情感痛点,在奋斗、梦想、家庭、责任等关键词上引发了社会公众的价值观共鸣。这种带着情感温度和价值观的报道,“切”中了大时代背景下的公众脉搏,求解并找到了两个“舆论场”下的最大“公约数”。
要达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可谓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对于同一个内容而言,表现形式可以有很多种,但肯定有一个是最切合内容实质的,这就是形式创新的巨大空间。由此可见,形式创新上的尝试和探索,对我们想要表达的内容和主题起到了增强和烘托作用。
形式创新是“黏合剂”,可以让一些宏大主题类稿件踏上云彩,找到承载物,滋润受众眼神。从新华社的《红色气质》《四个全面》到新近的“神曲”《一带一路世界合奏》,表现的都是国策和大政方针。以往,这类报道的形式单一,往往只播发通稿。如今,形式创新不仅让宏大厚重的主题变得轻巧灵动,更扩大了传播范围,尤其是被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所喜闻乐见。以《一带一路世界合奏》为例,动画、京剧、R&B、外国人说唱等等新元素混搭,歌词朗朗上口,让“一带一路”这一主题有了让人耳目一新的表达。
形式创新是“翻译器”,让“高大上”的科技类报道、经济类报道轻松易懂,艰深生涩的名词术语和技术原理经过翻译,变得可感可知可见。新华社广东分社在港珠澳大桥隧道合龙的报道中,通过动画演示,让这个超过受众认知范围的大工程可视化,几秒钟的沉管对接演示胜过几百字的文字说明,所谓一图胜千言。融媒报道《看掘隧“屠龙刀”是如何炼成的》则把盾构机市场比作武林江湖、划分门派,把盾构机比作掘隧“屠龙刀”,微视频无论在音乐选择、配音还是在画面拍摄上,都紧扣主题,让受众更准确、深入地把握了报道内容。
形式创新是“滤镜”,可以让核心内容更加凸显,突出和强调主题。滤镜主要是用来实现图像的各种特殊效果的,它在Photoshop中应用广泛,经常让普通的照片焕发出神奇的效果。比如,同样一张人像照片,分别加上“黑白”“怀旧”“光影”“经典”的滤镜效果,照片的“传递暗示”即发生了变化。对于新闻报道而言,就是要善于使用不同的滤镜功能,选择切合主题的表现形式,从而达到“1+1>2”的效果。比如,近年来的新闻实践中,使用无人机航拍成为形式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新华社的两会报道《震撼!航拍让你换个姿势看政府工作报告》别出心裁,一边是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的画外音,一边是航拍展示出的壮美景象和中国经济发展新图景,“声画对位”,突出了“政府工作报告”的主题,既大气磅礴,又形式新颖。
内容决定形式,但形式也会反作用于内容,起到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好的形式创新必然是服务于内容的,否则就会喧宾夺主,即使辞藻华丽却言之无物,“因文伤义”。正如新华社社长蔡名照所说,“形式创新最终要服务于内容需要,要根据具体情况研究什么样的内容需要什么样的形式、什么样的形式适合什么样的内容,不能单纯追求新、酷、炫。”
误区一:为了形式而形式,哗众取宠,喧宾夺主。有的报道单纯追求形式创新,语不惊人死不休,甚至走向娱乐化。特别是在个别视频报道中,花里胡哨看上去玩得很热闹,到最后却不知道要表达什么。即使表达了一定的主题,但由于形式过于轻浮,弱化了主题传播,使传播效果非但没加强,反而起到了削减的作用。
误区二:内容不够形式补,不伦不类,空洞无物。有的采访扎根不深,挖掘到的“干货”少,试图通过形式创新弥补内容缺憾。然而,没有强大足量的内容作为依托,形式创新则成为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样的新闻往往被读者视为“鸡肋”,有时看着洋洋洒洒,实质不知所云。由于不能消除受众认知的不确定性,也被称为“信息垃圾”。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米硬做饭,就会吃一嘴灰。
误区三:内容强大形式弱,隔靴搔痒,“主诉点”被淹没。如果说前两个误区是“用力过猛”和“偷懒耍滑”,该误区就是“有劲不会使”。很多报道采访到的内容很扎实、很震撼,但发表出来以后却波澜不惊,就是因为形式创新不足。或者为了体现创新,随便弄了个“形式”就算完成任务,这样反而画蛇添足,词不达意,导致主题不突出,要表达的核心思想被形式淹没。
(作者分别是新华社广东分社副社长、总编辑,记者)
编 辑 梁益畅 4626687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