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华辉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再像以前一样,进行填鸭式的教育,而是应当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进行语文教学。情景教学法就是一种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方法。在情景教学过程中,学生能有效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结合教学经验,谈论如何在小学语文中运用情景教学法。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情景教学;方法策略
情景教学法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说,更加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助于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情景教学法就是老师创造的适合上课的教学情境,根据学生所学的知识,联系现实生活中的情景,将学生引入到教师设定的场景中。然后,学生根据情景的感知和认识,深入情景,从中获得所学内容的知识,从而实现教学的最终目的。
一、新课改背景下情景教学对小学语文的作用
1.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情景教学法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使用很多额外的道具。比如音乐、图片等,通过这些教学让学生进入到情景之中,可以触动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从情景中学到知识。除此之外,使用情景教学法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灵敏,改善课堂气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可以在快乐的环境中提高自己。
2.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情景教学法有的时候会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小组内的成员分别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还原情景。在情景扮演的过程中,小组内的成员免不了要进行相互交流。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会相互学习,在合作中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情景教学的策略运用
1.运用生活资源,创建情景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个高于生活又回归生活的过程,学生在课本中所获得的知识都是来自于生活中的总结,从而上升到理論层面。教师在教授小学生的时候,要回归到生活中,让学生通过形象的现实生活去理解理论,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设计语文的情景时,教师要将生活中的实际情况与课文进行艺术性的连接,从而提升语文课堂的魅力。
例如,在学习到《难忘的一天》这课时,教师就可以运用生活中的场景,帮助学生去理解课文。本文的教学目标是体会小作者的激动以及对邓小平爷爷的崇敬之情,并且激发对计算机的兴趣,认识到自己肩负重大的责任。这时就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如果你见到了邓爷爷,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如果给邓爷爷演示计算机,你会不会紧张?通过这样的简单的情景假设,让学生体会到主人公当时的心情。
2.运用音乐氛围,创建情景
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它可以表达人们的情感。同样,音乐也是小学生喜欢的一种艺术,在小学语文课的教学中,运用音乐去创建情景,有助于将学生带入到音乐氛围的情景中,让学生调动听觉器官和想象力,去进入情景中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事物。除此之外,教师在使用音乐创建情景时,一定要选择比较恰当的音乐,这样才容易吸引学生进入状态。
例如,在学习《找春天》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使用相应的音乐帮助学生进入到课文情景。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比喻句,并且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那么在上课之前,教师先让学生闭上眼睛,听一首《春天在哪里》,通过欣赏这首歌曲,学生可以通过听歌曲的内容去想象春天的样子。然后,教师再让学生说说歌曲里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最后,教师再让学生欣赏课文,理解课文中的春天。
3.运用小组活动,创建情景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让学生在小组中创建情景,从而感受课文中的中心思想。在进行小组合作时,一般情况下要根据课文的要求,划分人数,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学生小组之间的合作,还原课文中的情景,从而感知课文。
例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去扮演各种角色,进行表演。在小组合作创设情景时,小组内可以分为旁白和演员。旁白主要是介绍课文中的情节,演员主要负责表演,还原课文中当时的情景。当学生表演完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并让学生说出自己扮演角色时的体会,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
总之,情景教学法是一种以情景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在情景的创设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情景,感受课文中心思想。本文阐述了情景教学法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并且提出了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情景教学的三点策略。通过情景教学法的运用,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葛炎.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互动情景教学策略的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21):137.
[2]李荣铭.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互动情景教学策略[J].黑河学刊,2011(12):136-1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