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吉
摘 要:数学作为一门抽象的学科,相对来说在教学过程中会显得枯燥,不利于挖掘学生的兴趣点。对于小学生而言,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的自控能力较弱,学习态度更多源于个人喜好,教师想要在数学课堂调动学生的情绪,投入到教学中去,就需要教师找出提升学生兴趣的方法,这是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解决的重点。结合当前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教学中采取趣味教学方法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开发学生潜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教学;课堂实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小学数学教学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提升教学效率的途径,对于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实现学生素质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对小学生起到打基础的作用,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考习惯,而且小学数学也是学生实现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能力过渡的阶段,小学生无法完全适应抽象的数学知识,需要通过趣味性教学讓学生更好地适应课堂。本文研究的重点就是如何实现小学数学趣味课堂,以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接下来介绍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创设情境
对于数学教学,只是一味地灌输知识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注意力不能够完全集中,总是会被有趣的事物吸引。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教学效率。比如,在学习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创设情境:“动物学校的旁边开了一家超市,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去那儿购物。今天,小熊哥俩正在商店里购物呢!你想看看吗?”教师通过展示小熊购物的情景图,引导学生思考,根据小熊说的话,大家思考小熊应该支付多少钱。教师将学生喜欢的小动物与数学教学联系,提升学生兴趣的同时,也能够更投入地思考其中的数学信息。
二、联系实际
数学知识虽然抽象,逻辑性强,但是仍旧离不开生活。很多数学知识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答案。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更应该从生活实际出发,将学生熟悉的情境与课本中的数学知识融合,将抽象转化为具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五官,更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比如,在学习厘米和米的认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讨论思考用自己的方法测量桌子椅子以及大家熟悉的生活事物的长度、宽度等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领悟。
三、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多媒体在现代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因为它可以有效地将学生的感官结合,将声音、色彩、视频、图片有效融为一体,以其特有的方式刺激学生的感官,促进信息的有效传递,激发学生想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将书面静止的图片进行动态转化,被减数与加法是相对抽象的知识点,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国庆节,学校买来一些气球举办活动,用了18个,还剩20个,学校一共买来多少气球?”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置相关的人物将数学信息放入其中,变静为动,调动课堂气氛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投入其中解决数学问题。
四、游戏教学
小学生总是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而且还是活泼好动的年纪。游戏教学是提升学生兴趣的最好方式。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只能够维持15分钟左右,教师就要利用灵活多变的游戏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延长,增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强化了感情交流。比如教师在讲解质数和合数的时候,其中会涉及一些抽象概念,教师就可以利用对号入座的游戏,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加深对这两种数的认识。教师对学生进行排号,认为自己是质数的出来按大小排排站,是合数的排排坐,是数字1的同学,既不站队也不坐队,因为它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利用游戏增强兴趣的同时,强化概念。
五、动手参与提升兴趣
儿童在形象思维上占据优势,所以他们学习的时候更需要具体事物来刺激感官。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充分利用直观手段,丰富学生的感知材料,让学生们的感官参与进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参与者、探索者。比如,教师为了将余数除法的概念输入给学生,就可以为学生准备足量盘子和9个梨子,9个梨子都放在盘子里,让学生思考有几种分法,如果每盘放2个,会出现什么结果。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动手同时讨论结果。
学习作为再创造的过程,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发展个性的过程,而这一切活动的前提条件就是学生对学习感兴趣。趣味教学,将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生理特征与认知规律作为出发点,利用不同形式展现出来,赋予数学课堂更多活力。而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数学课堂离不开对学生兴趣的引导。只有在充满趣味和活力的课堂中,小学生才会有更大的热情投入课程学习当中。当然,数学课堂趣味教学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想象,加强学生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陈立新.浅谈小学数学的趣味教学[J].新课程(中),2011(5).
[2]王双成.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在实践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科学,2006.
[3]喻志东.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