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联网+”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转型与发展

2017-11-21 14:53钟永文
科技视界 2017年22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图书馆

钟永文

【摘 要】“互联网+”具有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等特征,在“互联网+”环境下,充分发挥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图书馆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创新和服务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本文主要阐述了“互联网+”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转型的重要性、“互联网+”环境下的图书馆的实践探索,并在“互联网+”环境下提出了优化图书馆服务转型与发展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图书馆;服务转型

图书馆是集社会信息、知识组织、分析与服务于一身的公共服务机构,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互联网+”的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于扬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的发言。2014年,我国李克强总理出席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时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因此,在“互联网+”环境下势必要推动图书馆服务的转型与发展。

1 “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服务转型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逐渐在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加快城市化的进程和社会大环境的变革。图书馆属于公共型服务单位,主要是为社会大众提供阅读、学习和交流的环境和服务,若不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馆内的信息化建设,实现服务转型和技术升级,那么,公共图书馆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被其他产业所替代。在现代社会中,公共图书馆的存在具有重要意义,它能保障社会大众平等的阅读权利,以最低的代价获取知识。在某种意义上,公共图书馆的建设,能够提升社会大众的认知能力,推动国家文化事业建设的发展。因此,要将图书馆服务转型和技术升级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才有效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质量,给社会大众提供便利快捷的查询和调用图书资源的渠道。公共图书馆最早建设的目的是为平民提供读书消遣的场所,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一个拥有大量书籍和文献资料,对社会群众提供教育获取知识的地方。当前,我国的公共图书馆结合“互联网+”的技术,建立一套符合图书馆发展的信息化集成系统,对馆内的藏书、文献资料等进行分类和整合,并将这些资料信息存储在系统中,实现各个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不仅拓宽了社会公众的阅读渠道,提高图书档案资源的管理能力,还能有效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2 “互联网+”环境下的图书馆的实践探索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会议上,首次提出“互联网+“的行动计划,并于7月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为了响应“互联网+”的战略,部分图书馆已经在实际工作中应用了“互联网+”的思维,现阶段,我国图书馆“互联网+”的实践探索,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开展跨界合作

“互联网”中的“+”就是跨界,就是变革,就是开放,就是重塑融合。国内的图书馆积极的进行探索和寻求跨界合作,其服务转型的基础就更加的坚实。比如,浙江的图书馆与阿里巴巴互联网企业进行合作,利用企业的技术优势,推动浙江图书馆的服务转型和技术升级。浙江图书馆与企业首期合作主要包括利用支付宝钱包的功能,图书馆活动信息的在线查阅、续借预约办理等服务,后续合作还将推出一系列的便民服务,比如,数字阅读、借还书、在线办证等服务。而江阴图书馆与咖啡馆、茶社等社会社会服务机构进行合作,全力打造”三味书咖“的城市阅读联盟,现今,江阴图书馆总分馆体系中已成功纳入5家”三味书咖“的城市阅读联盟,受到社会群众的广泛推崇,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三味书咖“的城市阅读联盟的运营效益逐渐提升[1]。

2.2 创新服务项目

互联网的特质就是用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来求变、自我革命,也更能发挥创新的力量。现阶段,我国图书馆内利用互联网的创新思维,利用支付宝、微信等平台拓展和创新服务项目,向广大用户主动的推送信息。比如,上海图书馆利用支付宝和微信等使用率较高、涉及范围广泛的平台,开发图书续借、预约等功能服务和在线阅读等“互联网”的服务。杭州图书馆建立专属微信公众号,公众号上有馆内的所有服务内容[2]。

2.3 改进业务模式

传统的图书馆业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互联网环境下社会读者的阅读需求,因此,国内部分图书馆利用“互联网”的思维,对传统的图书馆业务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数字图书馆早期存在设计容量小,人数过多访问过慢或无法登陆的弊端,为了解决这种情况,河南的工业大学图书馆,制定了端到端“任意云”客户端的解决方案,能够同时容纳2000人在线访问图书馆资源。

3 “互联网+”环境下的优化图书馆服务转型与发展对策

3.1 分析读者需求信息,提升服务质量

分析读者的信息能够使图书馆掌握读者的读书需求。图书馆可以通过信息采集、检索系统等方式获取读者的反馈信息,并利用计算机的统计分析功能,对读者浏览的记录进行整理和分类,挖掘有用的信息,精准的分析不同读者的读书需求和消费心理。通过对读者需求信息的分析,对图书馆内的资源建设和调整以及对服务转型的推动有重要作用。此外,图书馆还可以利用一些流行的软件,比如,微信等流行的软件工具,为读者推送更多的图书信息,还能与读者进行即时互动,针对读者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3.2 提升用户参与

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的核心是读者,这就要求图书馆在信息服务的过程中,要从读者实际阅读需求出发,建立以读者需求为导向的服务模式。要想创新这一服务模式,图书馆要将互联网技术与服务方式相结合,大力发展和推广品牌服务。图书馆要注重读者参与情况,全方位的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使读者与图书馆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为图书馆的服务转型和发展注入新的生机。

3.3 加强图书资源的信息化建设

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条件下,图书馆的服务转型和升级能够与互联网紧密相结合,能够高度实现图书资源的共享,从而推动图书馆的健康发展。为了更好的实现现代图书馆服务的转型,必须要大力加强馆内图书信息化建设,在建設的过程中,图书馆应注重信息资源的开发、共享和整合,第一,图书馆需要建立完善的馆内数据平台,及时更新馆内的书目数据,流通数据等,并实时关注和更新用户的动态信息[3]。第二,全面开放图书馆系统接口,在此基础上,充分实现资源的跨界融合,完善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和协作机制。第三,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等,图书馆与搜索引擎服务商、信息资源供应商等社会服务机构进行合作,对图书资源进行分类和整合,储存大量的图书、文献信息,执行自动化的处理,使社会大众能够快速、准确的进行检索所需要的图书资料。再者,可以利用终端系统便于社会公众对图书馆资源信息的搜索,最大程度的为社会公众拓宽图书共享的范围,提供更优质的阅读服务。在进行图书资源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由于互联网有容易被病毒侵入或其他手段侵入的特点,需要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工作,重点防护图书数据库、共享信息资源和用户的数据的安全,及时的解决危害网络安全的因素,确保整个网络环境的安全可靠,进而优化图书馆服务转型和发展。

4 总结

互联网我国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发展的新形态、新业态。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面对读者更高的阅读需求,图书馆必须打破传统的服务理念,利用“互联网+”的思维对服务模式进行升级和转型,才能使图书馆行业实现蓬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韦海东.“互联网+”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转型与发展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7(01):98-99+102.

[2]刘伟胜.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转型与发展[J].通讯世界,2017,(08):48-49.

[3]孙娇.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转型与发展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06):198-199.endprint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图书馆
图书馆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